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7

年份

2023 2

2022 3

2019 7

2016 1

2015 2

2011 1

2006 1

展开 ︾

关键词

中药 5

肠道菌群 2

质量控制 2

COVID-19 1

SARS-CoV-2 1

三维光制造 1

中药,类风湿关节炎,循证治疗,展望 1

免疫调节 1

农林畜药 1

前景 1

化学计量学 1

卵泡 1

复方口服避孕药 1

安全性 1

定向断裂爆破 1

宿主-菌群交互作用 1

微粒子和纳米颗粒 1

微针 1

战略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组织工程和技术中的三维光制造 Review

Rúben F. Pereira, Paulo J. Bártolo

《工程(英文)》 2015年 第1卷 第1期   页码 90-112 doi: 10.15302/J-ENG-2015015

摘要: 本文聚焦于利用3D光制造技术为组织再生和技术生产先进结构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目前最先进的光制造技术,重点放在控制细胞生物活性因子分布形式的工作原理和生物制造方法上。

关键词: 三维光制造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微针递送系统用于皮肤疾病的局部增效治疗——应用、挑战和前景 Review

龚明宇, 陈杨燕, 胡婉姗, 陆超, 潘昕, 彭婷婷, 陈天祥, 吴传斌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0卷 第11期   页码 170-189 doi: 10.1016/j.eng.2023.05.009

摘要:

微针能直接将治疗药物递送到皮肤病变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因而可用于皮肤疾病的局部治疗。微针可以递送不同种类的治疗药物(如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纳米药物、活细胞、细菌和外泌体)来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包括浅表肿瘤、伤口、皮肤感染、炎症性皮肤病和异常皮肤外观。微针的治疗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提高:①整合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点来进行联合治疗;②对微针的结构进行仿生设计或者赋予微针内外源响应性释药性能来提高药物的经皮递送效率。一些研究提出将无药物微针发展为一种有前景的机械治疗方法,即通过微针的机械刺激产生机械转导信号来促进伤口愈合、疤痕消退和毛发再生。虽然微针具有诸多优点,但微针的实际应用还存在工业化生产和临床评价难等问题,进而制约微针的临床转化。本文总结了微针在皮肤疾病中的各种应用、新出现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为微针的临床转化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针     经皮系统     皮肤疾病     治疗     挑战     前景    

雾霾太阳蒙上阴影

Jane Palmer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6期   页码 989-990 doi: 10.1016/j.eng.2019.10.009

载有穿心莲内酯的微乳液和纳米乳液制剂——改善“苦味之王” 的生物利用度、靶组织分布及功效 Review

Marta Casamonti, Laura Risaliti, Giulia Vanti, Veri Piazzini, Maria Camilla Bergonzi, Anna Rita Bilia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69-75 doi: 10.1016/j.eng.2018.12.004

摘要: 然而,AG的生物利用度较低、水溶性较差,因此限制了后在体内的分布和积累。此外,AG在胃肠道碱性和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据报道其半衰期极为短暂。在为提高AG的水溶性和渗透性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中,技术途径是开发适合的系统最有用的方法。本文综述了与载有AG的微粒(MP)和纳米颗粒(NP)相关的已有研究工作。目前已开发出基于聚乳酸- 羟基乙酸(PLGA)、海藻酸和葡聚糖衍生物的微粒,分别用于肠胃外口服和肺部。据报道,所述载有AG的系统的生物利用度、靶组织分布和功效都得到了优化。

关键词: 穿心莲     爵床科     穿心莲内酯     系统     微粒子和纳米颗粒     提高生物利用度     靶组织分布    

复方口服避孕对垂体-卵巢轴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影响

黄培,黄勋彬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6期   页码 16-20

摘要:

复方口服避孕(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COCs)由外源性雌孕激素配伍而成,主要是通过高于生理水平的雌孕激素负反馈抑制垂体-卵巢轴,降低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水平但在周期性的COCs的无活性间期(hormone-free interval, HFI)会有垂体-卵巢轴活性的恢复,其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卵泡发育的情况与雌激素的剂量、孕激素的剂型、HFI的改变相关。

关键词: 复方口服避孕     无活性间期     激素     卵泡    

秦巴山脉农林畜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刘旭,梅旭荣,杨正礼,杨世琦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5期   页码 24-30 doi: 10.15302/J-SSCAE-2016.05.004

摘要: 本文基于秦巴山脉农林畜发展目标与思路,提出了山地生态环境红线管理与环境质量提升、科教引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基于农牧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林下特色经济、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六大战略。

关键词: 秦巴山脉     农林畜     绿色循环发展     战略    

我国药食两用物品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黄璐琦,何春年,马培,肖培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6期   页码 81-87 doi: 10.15302/J-SSCAE-2022.06.024

摘要:

食两用物品作为中医药和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元器件”。本文认为,食两用物品在防治慢性疾病和延缓衰老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并有望成为健康重心下移和疾病防治关口前移的日常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双循环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建议,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对食两用物品科学研究的投入,推动食两用物品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贡献;完善食两用物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建立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国内外交流和贸易,促使食两用物品在“一带一路”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食两用物品;食同源;健康中国;中医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减灾、防灾与“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3期   页码 92-96

摘要:

根据欧阳首承提出的“搅动能守恒定律”揭示的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必须能量留有空间的理论,论述了能量空间与自然灾害和灾变动力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强调自然灾害、人为建筑工程“必须能量留有空间”,才能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提出了“能量留有空间”是针对当代科学遗漏了能量空间问题提出的新的科学命题。

关键词: 搅动能守恒     能量空间     防灾减灾     灾后重建    

聚能效应在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中的研究

罗勇,沈兆武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6期   页码 78-82

摘要:

针对目前石材开采面临的问题,对采用聚能药包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时的裂缝(纹)起裂和扩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该法的爆破参数进行了设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由聚能射流形成的切缝有明显的定向作用,使爆生气体的能量沿预定方向集中,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良好,表明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断裂控制爆破技术;研究成果对相关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法将会成为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聚能效应     定向断裂爆破     模型试验     型罩     致裂    

中药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与前景 Review

高月, 梁爱华, 范骁辉, 胡利民, 郝斐然, 李遇伯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76-82 doi: 10.1016/j.eng.2018.11.019

摘要: 考虑到中药毒性的渐进性和不可预测性、毒素和安全剂量的模糊性以及长时间中药的个体差异,笔者系统地建立了针对中药毒性评价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方法和技术平台     毒性     机制    

中药的质量标准——概念、进展与展望 Review

李亚卓, 谢莹, 赫宇霏, 侯文彬, 廖茂梁, 刘昌孝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5期   页码 888-894 doi: 10.1016/j.eng.2019.01.015

摘要:

数千年来,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然而,人们始终未能就其质量控制问题达成一致。中药不同于化学药品,后者往往具有明确且有效的质量标准。现行做法是评估众多草药和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的含量,以此用作质量标志物。但所评估的化合物可能既不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也不具有整体代表性。本文基于临床用途、复方配伍以及中药的生产工艺,对之前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同时,还阐述了用于中药(包括草药、炮制品和制剂)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实用技术方法,以促进发现和鉴定用作质量标志物的特定化学物质,由此形成新的质量控制模式。此外,本文还描述了目前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这些进展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前景提供了有用信息。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我国放射性药物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彭述明,杨宇川,杨夏,钱达志,郑刚阳,赵宪庚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6期   页码 116-126 doi: 10.15302/J-SSCAE-2022.06.010

摘要:

核医学在多种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射性药物(放)是核医学发展的基石,相应体系化发展有助于加快放创新与应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深入调研了数十年来放研究方向的文献,实地走访了国内10 余家核医疗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医院及企业,以邀请专家开展咨询交流与行业研讨等方式,相对全面地掌握了放研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态势与格局。在分析国外放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及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放发展的基本情况并辨识了面临的迫切问题;从技术研发体系、技术监管体系两方面阐述了重点建设内容,提出了放靶点研究及靶向结构开发,新型放射性标记,放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可控制备,放辐射剂量检测及评价、放联合诊疗等关键技术突破点。研究建议,以临床为导向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加快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放研发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以此促进核医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性药物     审评     靶向药物     核素诊疗    

肠道微生态——探索中药临床疗效的新思路 Review

陆艳蒙, 谢娇娇, 彭聪高, 王保红, 王恺岑, 李兰娟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40-49 doi: 10.1016/j.eng.2018.11.013

摘要:

自古以来,中药在疾病预防、症状缓解和健康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复杂的成分和尚未明确的机制阻碍了中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肠道微生态与中药的疗效有关,因此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去探索中药可能是打开中药奥秘的金钥匙。肠道菌群主要通过以下4个生理途径中发挥作用:参与宿主代谢、调节系统免疫、维持胃肠道稳态以及影响脑功能和宿主行为。本文回顾了中药与慢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阐明其潜在的机制。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完善的实验设计,以揭示中药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并为中药的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药     肠道菌群     脂肪肝     溃疡性结肠炎     肥胖     糖尿病    

传统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 Review

潘胡丹, 肖瑶, 王婉莹, 任汝通, 梁丽娴 , 刘良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5期   页码 895-906 doi: 10.1016/j.eng.2019.01.018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难以捉摸。常规和生物疾病缓解药物有时会失效或仅产生部分反应。中药(TCM)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国用作RA的治疗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接受。传统上,中医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但是,它们仍然依赖于中医理论和医生进行经验实践

关键词: 中药,类风湿关节炎,循证治疗,展望    

对良好中药标准的深层化学认知 Review

候晋军, 张建青, 姚长良, Rudolf Bauer, Ikhlas A. Khan, 吴婉莹, 果德安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83-97 doi: 10.1016/j.eng.2018.12.005

摘要:

中药(TCM)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复杂体系,具有多种多样的化学成分,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中药的质量控制对政府和检测机构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涉及大量科学问题,包括:中药中有多少成分?如何全面地描述中药的诸多成分以及随后如何表征这些成分?为了推荐对照品的选择,这些(活性)代谢产物在多成分中药中的水平和范围是什么?以及选择的指标成分成分需要哪些质量要求,并且从实用的角度看,如何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对这些成分进行定量评价?所有这些因素均需要深思熟虑,才能理解中药独特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和更稳定的药物治疗。为了回应这些科学问题,本文汇总了有关中药化学分析技术和方法的最新探索性研究。这些方法的进展包括针对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LC-HARMS)联用技术的多维分离、LC-HRMS 联用技术的智能触发数据依赖型采集、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LC-MS)进行靶向分析、超临界流体色谱以及大的质谱(MS)数据集的数据挖掘。此外,为了节省对照品和中药质量标准的分析时间,本文提出了两种质量策略,分别是应用一标多测(SSDMC)和一法多用法。最后,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针对中药分析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 中药     液相色谱     质谱     数据依赖型采集     化学计量学     非靶向     数据挖掘     质量控制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组织工程和技术中的三维光制造

Rúben F. Pereira, Paulo J. Bártolo

期刊论文

微针递送系统用于皮肤疾病的局部增效治疗——应用、挑战和前景

龚明宇, 陈杨燕, 胡婉姗, 陆超, 潘昕, 彭婷婷, 陈天祥, 吴传斌

期刊论文

雾霾太阳蒙上阴影

Jane Palmer

期刊论文

载有穿心莲内酯的微乳液和纳米乳液制剂——改善“苦味之王” 的生物利用度、靶组织分布及功效

Marta Casamonti, Laura Risaliti, Giulia Vanti, Veri Piazzini, Maria Camilla Bergonzi, Anna Rita Bilia

期刊论文

复方口服避孕对垂体-卵巢轴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影响

黄培,黄勋彬

期刊论文

秦巴山脉农林畜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

刘旭,梅旭荣,杨正礼,杨世琦

期刊论文

我国药食两用物品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黄璐琦,何春年,马培,肖培根

期刊论文

减灾、防灾与“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期刊论文

聚能效应在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中的研究

罗勇,沈兆武

期刊论文

中药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与前景

高月, 梁爱华, 范骁辉, 胡利民, 郝斐然, 李遇伯

期刊论文

中药的质量标准——概念、进展与展望

李亚卓, 谢莹, 赫宇霏, 侯文彬, 廖茂梁, 刘昌孝

期刊论文

我国放射性药物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彭述明,杨宇川,杨夏,钱达志,郑刚阳,赵宪庚

期刊论文

肠道微生态——探索中药临床疗效的新思路

陆艳蒙, 谢娇娇, 彭聪高, 王保红, 王恺岑, 李兰娟

期刊论文

传统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

潘胡丹, 肖瑶, 王婉莹, 任汝通, 梁丽娴 , 刘良

期刊论文

对良好中药标准的深层化学认知

候晋军, 张建青, 姚长良, Rudolf Bauer, Ikhlas A. Khan, 吴婉莹, 果德安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