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差 异很大。南方水多地少,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北方 水少地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东部人多地少,自 然条件优越;西部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区域水土资源条件与已经形成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存 在不匹配的现象,如粮食流向格局由历史上的“南 粮北运”逆转为“北粮南运”,导致了北方地区水 资源的过度利用,我国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不平衡状 况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对于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同时,在城 镇化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对粮食的消费相对减少,对瓜果、 肉类的消费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生产对水土 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发展到建 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现代农业,一方面,土地实现 了集约化利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农 业生产给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在此背 景下,人们开始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进 行反思,认识到农业发展不仅是提高产量,更要改 善产品品质、保障食物安全和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 统的多种服务功能 [2]

本文主要从耕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农业生态环 境三个角度,通过食物生产对水土资源的利用状况 及其所产生的水土生态环境效应的分析,探讨农业 资源变化对食物安全的影响,提出促进农业资源与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分析》

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耕地资源尚能保障谷物安全,但其后续支撑 能力不足》

(一)耕地资源尚能保障谷物安全,但其后续支撑 能力不足

根据笔者测算,我国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和谷 物基本自给的目标时,需要播种面积达到 1.067× 108 hm2 。按照耕地复种指数为 120 % 保守计算,则 需 8.667×107 hm2 耕地。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结果,我国基本农田有 1.040 5×108 hm2 。因此, 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完全可以保障我国谷物基本 自给和口粮的绝对安全。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耕地数量、质量以及其时空变化对我国食物安 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1. 耕地和播种面积有减少趋势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截至 2009 年年 底我国的耕地资源为 1.353 85×108 hm2 ,此后则呈 持续下降趋势,2012 年为 1.351 585×108 hm2 ,三年 减少了 2.261×105 hm2 ,2013 年全国净减少耕地面 积 8.02×104 hm2 。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以 及未来五年要解决的“3 个一亿人”等城镇化问题, 耕地流失的局面几乎不可逆转,而后备耕地资源不 足也使得耕地总量增长受限,耕地数量减少将直接 造成粮食产量的降低。与此同时,在人口持续增长 的压力下,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已由 1952 年年初的 0.188 hm2 减少到 2013 年的 0.099 hm2 , 已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 也在呈下降趋势,由 1978 年的 1.205 87×108 hm2 下降到 2014 年的 1.127 23×108 hm2 ,占农作物播 种面积的比重由 80.3 % 下降到 68.1 %。

2. 耕地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2009 年) 标准,我国耕地以三至六等地为主,接近全国耕地 总量的 60 %(见图 1)。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东 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南地区是我 国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1.28 %,其中一至三等的优质耕地占 31 %,三至七等的中等质量耕地占 58 %。整体来看,我国优 等土地比例小,生产力提升难度大,而中等地、尤 其是差等地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生产力提升空间 也非常有限。

此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耕地 质量有下降趋势。第一,受干旱、洪涝、沙化、盐 渍化等自然灾害和退化的威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 利用方式(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土地资 源退化面积高达 5.392×106 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 积的 56.2 %。第二,大量耕地土壤污染情况严重, 粮食生产受到影响。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 达 1.2×107 t,占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 2.3 %。第三, 占优补劣行为加剧了优质耕地资源的流失。目前, 全国位于 25° 以上陡坡的耕地达 4.314×106 hm2 ; 而位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处于江 河湖泊最高水位控制线范围内的耕地则达 5.649× 106 hm2 。这些本应属于生态用地的耕地中有相当一 部分可能是为完成耕地占补平衡而形成的。

《图 1》

图 1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比例分布图

 

3. 耕地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对食物安全造成不利 影响

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 70 % 的耕地资 源,水热条件良好的东部地区只分布着 30 % 的耕 地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耕地所占比 重还有所下降,我国耕地重心移动方向表现为“北 进中移”的态势 [3]。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 长江沿岸、黄土高原,以及从东北到西南大致沿第 二级阶梯山地一线地区的耕地减少最为明显,而东 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以及内蒙古河套平原等传统 产粮区耕地面积呈现增加态势。我国南方水资源丰 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耕地资源重心的北进中 移,使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随之变化。这种格局变 化是以过量消耗北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为代价 的。长此以往,将加剧北方地区水土匹配的矛盾, 北方粮食生产的安全性下降,使我国粮食安全的可 持续性受到巨大威胁。

《(二)“水减粮增”矛盾突出,“北粮南运”难以 为继》

(二)“水减粮增”矛盾突出,“北粮南运”难以 为继

1. 农业用水量减少、水减粮增矛盾突出

1949 年后,全国农业用水总量快速增长,到 1990 年达到最高值 4.367×1011 m3 ;以后农业用水 量则缓慢下降,直至 2003 年降到最低值 3.433× 1011 m3 ; 近 年 来, 农 业 用 水 量 则 徘 徊 在 3.8× 1011 m3 左右。农业用水比例由 1949 年的 97.1 % 下 降到 2014 年的 63.5 %,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 全国用水总量持续上升,工业和生活用水及其比例 也呈上升趋势(见图 2)。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 水必将被挤占,导致农业用水只能是“零”增长, 甚至呈现“负”增长态势。而由于人口的增加,对 粮食及其食物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由于农业结构的 调整和农业水权的转变,灌溉粮田面积趋于减少。 因此,“水减粮增”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图 2》

图 2  我国行业部门用水量及其比例变化

 

2. 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分布错位,“北粮南运” 难以为继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 缺水近 3.6×1010 m3 ,其中农业缺水 3×1010 m3 [4]。 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方多而北方少,南方区拥有的 水资源量占全国的 82.78 %。耕地资源则相反,南 北地区分别占 35.2 % 和 64.8 %。

历史上南方区生产的粮食远比北方区多,形 成“南粮北运”的格局。自 1990 年以来,“南粮北 运”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形成“北粮南运”的新格 局。1990―2008 年,从北方区调入南方区的粮食总 量年平均为 2.689×107 t,约占北方区历年粮食产量 均值的 12 %[5]。南方区粮食产量减少,主要是粮食 播种面积减少,尤其是水稻主产区大面积双季稻改 种单季稻。1998―2006 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 1.733×106 hm2 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 [6]。2011 年, 湖南省共有 7.333×105 hm2 一季稻,其中 3.333× 105 hm2 属于传统双季稻区。

粮食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北粮南运”相 当于由北方缺水的地区向水资源丰富的南方输送 水。自 1990 年以来,随“北粮南运”调到南方 的水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2011 年达到 7.528× 1010 m3[7],相当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总 量 (2.78×1010 m3 ) 的 2.7 倍。这说明我国北方粮食 生产与水资源的分布严重错位,这种错位将进一步 加剧北方区的水资源压力,使缺水的北方更缺水, 北方一些地区不得不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这又会 导致其地下水漏斗大面积出现,严重影响到未来农 业的发展。因此,从水资源的角度来看,“北粮南运” 难以为继。

《(三)农业内源性环境问题突出,防治难度较大》

(三)农业内源性环境问题突出,防治难度较大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 首要因素,农业化学物质的投入和畜禽水产养殖是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最重要来源,已直接威胁到我 国的食物生产安全。

1.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长,化肥利用率较低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与消 费国,以约占世界 8 % 的耕地面积消费了约 35 % 的世界化肥消费总量。按照单位农作物播种面 积计算,我国农业化肥施用强度已由 1990 年的 174.6 kg·hm–2 增加到 2014 年的 362.41 kg·hm–2。我 国农用化肥施用结构趋于合理,而养分结构的科学 化理应伴随着施用量的减少,可现实是农用化肥施 用量未减反增。究其原因,是我国农民化肥施用习 惯仍是粗放式的,这导致技术进步未能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这种过量施肥及偏施肥的结果使化肥利用 率低下,目前我国的磷肥利用率仅为 10 %~25 %, 氮肥利用率也只有 30 % 左右 [8];玉米、小麦和水 稻的化肥利用率仅在 26 %~37 % [9],远低于发达国 家 60 %~80 % 的水平。低的利用率则意味着高的 流失率,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化肥随地表径流和 淋溶等途径损失掉,这又破坏了流域水环境并造 成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

2. 农药施用量持续增加,农业环境风险较大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使用量居世界 首位 [10],由于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加,加之 农民施药的粗放性,导致农药使用量继续加大, 农药施用总量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几乎为零增 加 到 2013 年 的 1.802×106 t。2001―2012 年, 我 国农药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增幅分别达到 97.3 %、114.9 % 和 1 094.2 %,2012 年的产量分别 为 8.13×105 t、1.44×105 t 和 1.65×106 t。在所有 种类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带来的环境风险依然很大。 目前我国的高毒农药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为杀虫剂和杀菌剂,占总量 的 36.74 %(2012 年)。另一方面,我国已累计施 用滴滴涕和六六六分别达 4×105 t 和 4.9×106 t,约 占全球同期产量的 20 % 和 33 %[11],这些农药残留 物不易分解,因此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仍产生着持 续的负面影响。

3. 畜禽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肉、蛋生产国。我国肉、蛋、奶的年 产量由 1996 年 的 4.584×107 t、1.965 2×107 t 和 7.358×106 t 分别上升到 2014 年的 8.706 7×107 t、 2.893 9×107 t 和 3.841 2×107 t。然而,与行业快速 发展不相称的是,我国集约化养殖水平并不高。目 前以小规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养 殖场环境管理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种 植业与养殖业脱节,导致大量畜禽粪便未经处理便 直接排入环境中。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 示,我国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 (COD) 排放量约占 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 96 %,是农业污染的 最大行业。调查显示,很多养殖场周边的土地已无 法消纳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沼液、沼渣和粪肥 [12]。我 国水产品需求同样增长迅速,年产量由 1978 年的 4.654×106 t 增长到 2014 年的 6.462×107 t。当前, 淡水产品的 80 % 以上、海水产品的 50 % 以上为人 工养殖产品。我国水产养殖多为粗放式的,随着其 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中大量饵料和渔药的投放造成 养殖区及其周边水体环境富营养化,严重污染了农 业水环境。

《(四)农业生态问题依然严峻,潜在威胁堪忧》

(四)农业生态问题依然严峻,潜在威胁堪忧

1. 农业生态超载,抑制其生态功能的发挥

农业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 一。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 –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 不仅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且具有旅游服务、环境 服务、文化教育以及美学等功能。由于经济发展和 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其生态超载, 限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生态赤字的研究,揭示 区域生态的承载力状况。从中国 1949―2008 年共 60 年的生态足迹(农业资源消费)来看,新中国成 立以来,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呈现出相反的 变化趋势 [13](见图 3)。整体来看,新中国成立初 始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为生态盈余期;从 1996 年起,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农 业自然生态系统的占用,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期, 2008 年人均生态赤字达到了 0.31 hm2 ·cap–1

导致生态赤字增加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口的迅速 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 力构成的变化反映了生态空间利用和供给结构的转 变,它们是中国经济生产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结果。 在基本粮食需求得到保证之后,人们对动物性食品 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得以畜牧和水产品的人均生态 足迹增长最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的发 展,人们对农业资源的占用已经超过其自身向人类 提供资源的最大限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劳动, 农业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栖息地丧失、养分流失、 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物种丧失等问题。应该全面 认识、正确评估农业的生产功能,有效发挥其最大 的生产功能。

《图 3》

图 3  我国 1949―2008 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农业资源消费)变化

 

2.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

21 世纪初,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 遥感普查,在此基础上,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 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开展了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 合科考活动,历时三年,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国土 壤侵蚀的现状。我国 2000 年土壤侵蚀的总面积为 3.569×106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37.6 %。与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的侵蚀调查结果相比,全国水土流失 总面积减少了 2.8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流失 区的土壤退化、泥沙下泄、江河湖库淤塞、沙尘暴 危害加剧,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对下游地 区带来危害:①造成土地严重退化和耕地毁坏,制 约农业生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②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③加重面源污染,影响到粮食安全 [14]

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荒漠化与 沙化问题。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 截至 2009 年年底,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为 2.624×106 km2 和 1.731×106 km2 ,分别占国土总面 积的 27.33 % 和 18.03 %,其中新疆、内蒙古、西藏、 青海、甘肃 5 省(自治区)是荒漠化和沙化的主要 分布区,占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总面积的 95.48 % 和 93.69 %。荒漠化和沙化影响了农业的生态环境和 粮食生产,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 沙区人民的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

3. 农业生物多样性退化、农产品品种单一化与 外来物种威胁问题严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研究 实验中心培育的许多高产品种几乎取代了与野生亲缘种共存的地方品种,使它们陷入灭绝的状态。在 缺乏综合发展的情况下,造成农业景观千篇一律, 品种单调,虽然在短期内产量明显增加,但是它们 的产量建立在水肥条件充分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上,一旦条件不能满足就会走向退化,加上与本地 品种及其野生亲缘种缺乏基因流动,它们的遗传特 性愈趋一致,这就很容易受到流行性病虫害的侵袭。 这种完全依靠昂贵的生产资料又不能持久高产和安 全生产的经营方式,严重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农业耕作制度本身,包括农、林、 牧、副、渔业和混林农业或混农林业等,具有自己 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它们是整个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千万不能忽略。当前,我们有许多 好的农业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大量优良的农业品种 丧失殆尽。此外,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当地生物多 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省、直辖 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都发现有外来物种,在除 了青藏高原的极少数保护区外的区域都能找到外来 杂草。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战略》

(一)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战略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是依据“整体、协调、循环、 再生”的原理,从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入手,将 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融 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高效”是其出发点和 落脚点,它包括了高效益和高效率两方面的含义, 如实现高的投入产出率、高的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高 的土地产出率等。同时,通过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管 理手段,促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推广。现代高效生 态农业以建设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 安全高质的产品和保障人的健康为核心,以产品的 标准化为手段,达到高效的产出,从而实现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二)粮食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

(二)粮食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

实施食物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形成“南扩、 北稳、西平衡”的均衡生产新格局,逐步压缩“北 粮南运”的规模,避免二次浪费和污染。“南扩” 是指南方省区或东部省区播种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 提升战略,通过制定强农惠农政策和专项财政政策, 支持农户扩大播种面积,提高粮田复种指数。同时, 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加工用粮 和饲料用粮,逐步压缩“北粮南运”规模。“北稳” 是指稳定北方现有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确保我国 粮食主产区的地位。稳定北方现有粮食生产规模, 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保障北方地区耕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西平衡”是指保持西部地区粮食播 种面积的动态平衡。科学布局和规划以中西部旱作 玉米为主的能量饲料生产,适度扩大马铃薯等种植 规模,减少冬小麦、春小麦等夏收作物的种植规模, 即“压夏扩秋”,平衡生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的 动态平衡,保障粮食自给。

《(三)替代战略》

(三)替代战略

替代战略包括贸易替代战略和非常规水土资源 替代战略。替代战略指在立足国内保证粮食安全的 基础上,适当进口部分农产品,以替代国内高耗水 土的农产品,形成国际贸易增加虚拟水和虚拟土地 资源的替代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水土资源 的需求压力。非常规水土资源替代战略指开发利用 污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的替代措施,增加农业用 水的可供水量,同时实施“绿水替代”。此外,充 分利用我国草地、水域和林地等非常规的耕地资源, 建立“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农林牧渔共赢”的多 元化食物生产体系,从而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耕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一)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食物供给的功能,还 具有许多其他的生态服务功能。与普通耕作模式的 农田相比,采用生态耕作模式的农田能够提供更 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例如,采用稻鱼共生系统 的农田在营养保持、固碳释氧、水量调节、病虫 害防治以及旅游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外部正效益达 2 754 元·hm–2 ;与此同时该系统因降低了甲烷排放 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其外部负效益损失减少 了 4 693 元·hm–2 [15]。由于在市场中外部效益无法自 动地实现内部化,因而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的综合效 益被严重低估,这也使得农户无法受到激励而采取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相反的,为了单纯地追求粮食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生 态破坏、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大 力发展多功能生态农业,加快建立生态系统服务购 买或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北粮南运”的水资源向 南方转移的区域补偿机制,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 补贴制度,与测土配方挂钩的化肥梯度价格制度, 粮食安全责任与粮食安全成本挂钩的农业补贴机 制等。

《(二)重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发挥其在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重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发挥其在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在政府鼓励农业技 术单位进行创收的激励机制下,基层农业技术单位 的技术推广工作日益走向副业化,这逐渐导致了曾 是世界上最大且最有效率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目前,许多乡镇的农业技术 推广站已经名存实亡,这导致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缺 乏、农业技术推广设备和推广方法落后以及推广的 技术与农民的技术需求不相符合等一系列问题。农 业科技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政府需承 担起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主体责任。然而,我国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事实上已经难以承担起农业技术 推广的重任,很难满足农户对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 需求。重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成为促进农业生产 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其重构工作 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加快基层农技网络的恢复 与建设;二是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三是以农技 推广机构为基础,加强对农民及基层农药经销商的 培训,加强农用化学品的管理。

《(三)积极进口国外农产品,缓解我国耕地与水资 源压力》

(三)积极进口国外农产品,缓解我国耕地与水资 源压力

要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大豆进口。相比玉米等 作物,我国大豆单产远低于进口来源国,因此若减 少大豆进口量,我国必须耗费更多的耕地和水资源 来生产大豆,这会造成其他作物(玉米等)的自给 率显著下降,从而使我国食物安全面临更严峻的挑 战。同时,对于进口量大的品种(大豆),要保持 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库存,以防范自然灾害、市场变 化及其他可能事件带来的风险。为降低集约化农业 生产对大豆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应采 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户进行玉米、水稻和大豆 的轮作、间作。此外,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国 外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在农业直接投资方面, 应向流通、加工等环节延伸,以减少物流成本;应 尽可能通过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的方式而不是购买 资源(如土地)的形式参与农业投资,以便更好地 获得信贷和市场。

《(四)设立农业资源红线,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种植 制度》

(四)设立农业资源红线,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种植 制度

首先,鉴于农业用水总量减少而粮食需求却 不断增加的“水减粮增”的矛盾,需要设立农业用 水总量红线。设立的红线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不 能低于 3.6×1011 m3 ,灌溉水利用率达到 65 %,主 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分生产力周年达到 1.5 kg·m–3。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在各地区建立相应 的种植制度,南方地区要提高农地复种指数;西北 半干旱区建立“压夏扩秋”种植模式;华北地区努 力向两年三熟制或一年一熟制转变。最后,要立法 划定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粮田。一是制订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导准则,建立划分的指标体系, 规范永久基本农田划分标准;二是制定法规制度, 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范围,严格限制基本农田 用途转变,保障耕地资源规模;三是制订提高和保 持永久基本农田和基本粮田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和监督机制,为保持永久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保 驾护航。

《(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在加强抗性品种的选育、低毒无害农药以及 科学施药技术研发和抗旱节水的科技创新力度的同 时,要特别注重挖掘和推广基于种间关系的种植和 养植模式。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 探索出了丰富的耕种类型,如轮作、间作和多种多 样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通过调整种间生态关系和 整合系统结构功能,从而实现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 增加作物抗倒性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功能。 这些宝贵的经验都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挖掘和提 高。同时,随着现代生态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 对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植物他感作用、生 物捕食与共生关系等的认识和提高,构建并推广 新的基于物种间生态关系的生态种植和养植技术 模式。

《(六)实施相关的工程措施》

(六)实施相关的工程措施

首先,实施相关的区域工程措施 [14]。一是在 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 – 经济 – 社会”协同整治 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该类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恶性 循环综合症的问题;二是在生态资源丰富区实施 生态产业与极品开发工程,以促进地方农业和区 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循环农业 工程,通过农林复合等生态模式改善区域的生态 环境;四是在沿海与现代都市农业区实施农业多 功能拓展工程,发展高科技的农业园区和高标准 的农业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其次, 实施相关的专项工程。一是实施农牧废弃物资源 化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工程;二是实施病虫害综 合防治与生态产业金字塔工程,按照“无公害食 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个层次,梯度推进, 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三是实施绿色生产 资料替代工程;四是实施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与 综合利用工程。

《五、结语》

五、结语

我国的粮食与食物安全必须立足自身,因此, 良好的农业资源配置与农业生态环境就显得至关重 要。通过对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 空间分布的分析,揭示其在保障我国粮食与食物安 全的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农业生态环 境所面临的内源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全面 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我们 认为,为保持农业资源与环境对粮食和食物安全的 可持续支撑能力,需要高度重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战略建设,重视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的发挥。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耕地和水资源利 用制度,保持全国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均衡。 同时,要适当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相 关的贸易替代战略和非常规水土资源替代战略。通 过这些战略举措,可有效地实现我国农业资源与生 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 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