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 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 业,主要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三个领域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是国家加快培育 和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1, 2]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新常态” 经济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 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 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十三五”是我国经济从高 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 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节能环 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点。提升节 能环保技术与装备水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 重要途径 [3~6]

《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将节能环保产业视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从法律、 法规、政策、财政及税收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激励, 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2007 年我国完成了《节 约能源法》的修订,并相继颁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 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其他国家 / 地方节能法配 套法规等。2014年完成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 2008 年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同时,国务院 还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制订了节能环保产业、循 环经济等“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了《国家重点 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及《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 广目录》。在建设标准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完 善进出口政策及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采取了多项促 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4, 7]

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对节能产业陆续推出了 节能技改财政资助、节能技术示范推广财政资助、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节能产品 惠民工程财政补贴及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等激励措 施。出台和完善了燃煤电厂环保电价政策、城镇生 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垃圾焚烧标杆电价政策等。 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大项目 / 技术示范产业化项 目,财政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及所得税 优惠等。

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①“十一五”以来, 通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得到 较快发展,产值规模快速扩大。截至到 2013 年,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3.7 万亿元,其中节 能产业 1.5 万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1.3 万亿元, 环保产业 0.9 万亿元,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由 2008 年的 4.5 % 上升到 2012 年的 5.2 %,年均增长率达 18 %,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 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 9]

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是节能环保 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我国持续加 大科技创新投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常规 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趋于成熟,部分关键、共性技 术已产业化。2012 年,节能环保产业发明专利授权 量为 13 138 件,增长率为 34.94 % ②,高于新兴产 业中的其他产业 [10]

近年来,节能技术的发展凸显了“两个转变”。 一是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即已经从最初“跑、冒、滴、 漏”的被动维护阶段向主动节能降耗的阶段发展; 二是由单元向系统转变,即由单元设备、单项工艺 的节能技术改造向优化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 方向发展。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重大节能技 术研发取得很大突破,纯低温余热发电、煤矿低浓 度瓦斯发电、干熄焦、高炉煤气发电、等离子点火、 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异型槽、新型结构铝电解导流 槽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都已研发成熟。

“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技术就被列入国家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关键共性 技术的研发,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技术产业化示范项 目,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十二五”以来,我国通过支持再制造产业化示范 项目,如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产业化、 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等,加快了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再制造成形技 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废旧家电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电池资源化利用、 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回收利用等一大批技术和装备 取得突破,全煤矸石烧结砖及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 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1,12]

目前,我国的环保装备的产品种类达到 10 000种以上①,形成了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环保技术 装备研发制造已基本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燃煤电厂烟气 除尘脱硫脱硝、有机废气处理、机动车尾气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处置、噪声与振 动控制、环境监测等技术均得到较大进步,大批先 进装备投入实际应用,部分性能落后、高耗低效的 技术、工艺和产品正逐步被市场淘汰 [9, 11]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迅速,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 速保持在 30 %。②在国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环境 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运营服务模式下,节能环保服务 业已从以往单一要素、单一环节的服务逐步发展为 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 [1, 6, 13]

《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 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仍面临着诸多问 题和挑战。

技术装备缺乏核心竞争力,综合咨询服务能力 薄弱。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企业大多为民 营中小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缺 乏集高新技术研发、产品制造、销售、工程设计、 建设、运营为一体,能为用能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 案并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整体而言“多而 弱”“小而散”,产业结构不合理。节能环保设备成 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 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 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学 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 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 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综 合咨询服务能力薄弱,产业总体实力不强 [9,14]

管理体制不畅通,制约产业快速发展。为推进 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已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及措施,但总体上顶层设计不够,制度体系有待 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已渗透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 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三大产业部门,由于缺乏明确、 清晰的产业定位,隶属关系复杂,多头管理现象突 出。同时,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边界 模糊,至今尚未作为独立的产业门类纳入国民经济 统计体系,无法准确地掌控产业发展走势,不利于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 [9, 15]

市场不规范,制约产业健康发展。地方保护、 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等市场不规范现象严 重。市场监管不到位和执行不力,一些国家明令淘 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污染事件屡屡 发生,严重影响了产业规划的贯彻和落实。同时, 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缓 慢,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 仍不完善,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税立法工 作滞后 [17]

投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发展面临资金障碍。尽 管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投资逐年攀升,但投资需求和 实际投入的资金缺口仍有较大差距。财政资金在节 能环保领域的投向结构不尽合理,“重项目,轻能 力建设”现象突出,财政投资乘数效应低,削弱了 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还未 真正市场化,节能环保投融资普遍存在“不想投、 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的“四不投”现象。同 时存在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节能领域,节能服务公 司普遍存在资产少、无抵押、规模和实力不强等特 点,且节能改造是针对性在用设备和流程工艺,其 专用性比较强,造成节能服务公司普遍融资困难。 在环保领域,政府仍主导着对环保重点工程、环保 基础设施的投入与营运,运营服务市场还没有开放, 导致民间资本难以介入,对社会资本造成挤出效应, 呈现逆市场化的态势 [13, 14, 16]

技术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进展缓慢。由于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技 术转化薄弱,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监管执法不到位, 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市场不规范,产学研结合不 够紧密,使得先进节能环保技术难以被市场接受, 技术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撑不足。

人才队伍不足,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节能环 保人才分布分散,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 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不健全,熟悉市场规律的经营 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新性人才稀缺。从业标准体系建 设未形成,社会化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未建立 [5]

《三、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与工程》

三、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与工程

《(一)“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一)“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应坚 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为依 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加 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突出 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 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仍将继 续保持年均 15 %~20 % 的增速,预计到 2020 年 产业产值将超过 8 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中,节能环保服务业增速将保持在 20 %~30 %,到 2020 年,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将达 到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初步建成若干具有潜在国际 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

《(二)“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二)“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节能产业。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鼓励 开发和全面推广应用高效终端节能产品和节能建材 等新产品,增加高效节能产品的市场份额。构建促 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的长效机制,继续推广合同能 源管理机制,鼓励发展一批提供节能诊断、设计、 融资、改造、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大力推广应用高效锅炉设备、余热梯级利用技术、 高效电机系统、高效换热设备、蓄热式燃烧技术、 能源管控中心、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新型节能建材、 高效照明产品、暖通空调及建设设计、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重要环保设施节能技 术等。建立完善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提高综合咨 询服务能力,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19]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施“城市矿产”重点 工程,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矿产、工 业副产品等大宗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推广大宗工业固体、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对共伴生矿分离和富集回收技术装备进行攻关,流 程制造工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生态链接开展研究, 启动实施应用跨行业物质 / 能量综合利用工程 [20]

环保产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 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和综合环 境服务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应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技术,非电行业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大气污染源解 析和综合防治技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 挥发性有机物(VOCs)高效去除技术,燃油机动 车排放控制技术、新型高效膜处理技术与设备、垃 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分类回收技术、污泥处理处 置技术、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等,加强重点领域前沿 技术研发,推进有利于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市 场化机制,推广第三方治理,探索专业化运营服务 模式,促进环保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十三五”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重点工程》

(三)“十三五”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重点工程

实施引领性重点工程及示范项目是促进节能环 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工业绿色发展工程。工业仍是未来我国节能 减排的“主要阵地”,是绿色发展最重要的领域。 “十三五”期间,一方面应继续推广电力、钢铁、有 色金属、石化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系统优化 技术和装备,对节能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关键 产品或核心部件组织规模化生产,提高研发、制造、 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能力。另一方面,应以行业之间 及行业与社会的生态链接构想为依据,以节能技术、 环保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为支撑,突破传统产 业局限,推动流程制造工业的功能从“产品制造功能” 拓展到具有“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 的三大功能,实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 主要流程制造工业协同绿色发展 [15, 21]

煤炭清洁利用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 以煤炭为主,2013 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 构中的占比创历史新低,但仍高达 65.7 %,因此煤 炭清洁利用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升级发 展的必然选择。煤炭清洁利用工程的重点是推广煤 炭加工技术、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煤炭转 化技术及煤炭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等有利于提高煤炭 利用效率、降低排放的先进技术 [8]

建筑领域节能工程。重点支持多项新型建筑材 料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多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 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关键生产 装备、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高端应用产品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实施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 采暖系统改造。

水污染防治工程。通过实施该项工程,推动水 专项等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的应用,形成一批具有 一定市场占有率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和产品,提 升水污染防治产业的发展水平。

大气灰霾综合治理工程。以大气质量改善为目 标,实施大气灰霾综合治理工程,发展和推广火电 厂超低排放技术、锅炉和工业炉窑清洁排放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机动车清洁排放技术、城 市局部灰霾消除技术和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监测 技术,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水平。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2014 年发 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 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 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 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 16.1 %,耕地点 位超标率达 19.4 %。地下水污染形势也非常严峻。 通过控制大气和水污染向土壤和地下水转移途径, 发展和推广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积极研发低价、 实用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试点地下水修复,发展 相关咨询服务业,完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 复产业链,探索可行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渠道, 实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城市矿产专项工程。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 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 新及推广、制度机制完善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我 国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 业发展。

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地质成矿 条件的极端复杂性,造成我国共伴生矿产多,单一 矿种少;同时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等以矿产加工为 主的行业产能总量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积累了 大量的尾矿资源。随着环保和生态压力持续加大, 以及资源紧缺程度加剧,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 成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推动餐厨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实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既是延续试点城 市政策的手段,也是中长期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 用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中长期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四)中长期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系统集成优化将成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主 要途径。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节能减 排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依靠“单一技术”“单一 工序”和“单一设备”的节能已经不能确保实现节 能减排目标任务,系统集成优化将成为节能减排技 术创新的主要途径。例如:系统集成优化不仅适用 于流程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也适用于工业装 备的更新换代或节能改造。流程工业能效的提高不 仅取决于各个单元部件的效率,还与系统内各单元 的相互作用直接相关,整体能效提升有赖于系统优 化设计。环保设备的系统集成与优化,不仅可以实 现污染物控制与削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 投入和运行费用,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

信息化、智能化是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的重 要驱动力。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及其在节能 环保领域的深度融合和渗透,节能环保技术将向智 能化和集成创新方向发展。通过在工业企业能源系 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 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 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和全流程管理,充分挖 掘和释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实现节能 降耗 [21]

通用技术创新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 域。通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能源 消耗总量大,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 大差距,因此通用设备的技术创新仍是前沿节能减 排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煤炭的清洁利用、 高效燃烧技术、系统信息化能源管控技术及污染物 控制技术、电机系统匹配控制技术、中低温余热资 源回收、储能和梯级利用技术,以及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前沿节能环保技术等。

《四、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四、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加快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是确保发挥节能环 保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必然选择。

系统梳理并完善制度体系,激发产业发展动力。 通过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管促 进提升执行效果,建立后评估机制强化政策落实; 加快理顺节能环保产业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凝聚动力加快产业发展;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统计制 度,准确掌控产业发展走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 支撑。

完善市场化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加快完 善环境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推广环境绩效合同服务; 环保产业要从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向前、后两个方向 延伸服务,持续创新市场化服务模式;创新税收制 度,发挥鼓励型税收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促 进作用;发挥惩罚型税收政策对高能耗企业扩大节 能环保需求的引导作用;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 健康发展。

增加财政支持,吸引社会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长期、稳定的节能环保投入机制,提高政府节 能环保投入能力。设立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 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宽节能环保投融资渠道。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节能环保财政资金 使用效率。将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 成合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 水平。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提高产 业集中度;探索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服务 体系,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以信息化手段加 快开发集成技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信息产业的 深度融合,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机制,推广先进技术。完善节能环保技术 研发和推广的政策设计,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节能环 保技术示范及推广政策,对节能环保项目具备示范 的标准、条件等关键性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提出示 范效果的评判依据以及确定推广应用的范围界定原 则,形成规范的示范项目评选机制和推广应用体制。 实施重点工程,带动产业发展。要完善技术传播途 径和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加强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可持续 发展。建设节能环保产业人力资源统计数据信息库, 整合人力资源;营造有利于节能环保人才成长和发 展的绿色文化氛围和宽松政策;建立健全基于行业自律的节能环保职业准入制度、从业资质认定制度、 职业诚信评估体系和人才市场有序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