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粗放性的经营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产生了一系 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灾害频发、土壤侵蚀、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1 ~ 5],已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 展。面对我国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7 ~ 9],为 全面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的态势,本文选 取了水、土、气、生等与生态系统相关的要素和 关键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评估中国陆地的 生态环境安全度。

《二、生态环境安全度评价系统》

二、生态环境安全度评价系统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标准

当前我国资源、生态、环境最为突出的四个大 问题是:环境污染、土壤侵蚀、水旱灾害和生物多 样性受损。据此,以水安全、土地安全、大气安全、 生物质资源安全,即按水、土、气、生四大要素, 选择 16 个项目作为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划分 出安全(A)、不安全(B)、危机(C)三大类与安 全(A1)、基本安全(A2)、不安全(B1)、很不安 全(B2)、濒临危机(C1)、危机(C2)六小类。具体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详见表 1。

《表 1》

表 1 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度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的分级主要依据我国各专业部门已经 应用多年较成熟的标准,以定量为主,定量与定性相 结合。有的项目无法设定具体指标,同时也很难落实 到划分的区域,只能基于综合分析进行定性判断。

每项评价指标的第一级为安全(A)、不安全 (B)、危机(C)三大类,第二级是在一级指标划 分的基础上按其强度进行续分。例如,风力侵蚀与 水力侵蚀的不安全类中,可按中度与强度等级划分 不安全与很不安全二级。同理在危机类中按极强与 剧烈划分濒临危机与危机两级。但需说明的是,不 是所有评价指标都能够续分,主要是依据数据的可 获得性来确定是否进一步划分。

大气 PM2.5 的指标确定,一方面存在着国内环 保部门设定的标准与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的标准相 差甚远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期间,国内 尚未公布统一标准,因此我们议定的指标也只是课 题组内部采用,仅供读者参考。

有些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素 在西南横断山区等高山峡谷区域是需考虑的重要因 素,而在大多数地区只作为参考因素;生态承载力 在评价中作为重要的辅助因素。

评价指标的分级不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 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东疆大戈壁等区域,即对 这些区域不作评价。

《(二)综合评价原则与步骤》

(二)综合评价原则与步骤

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 结合,强调主导因素。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考虑 主要限制性因素,按一个或几个主要限制性因素及 其强度进行评价、类别划分与排列。在限制性因素 不突出的情况下,要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综合评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首先进行 生态环境安全度的单指标评价与分级。

(2)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初步划分评价单元, 即最低一级的分区单位,在本方案中即二级分区。

(3)评价单元与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相结合, 明确评价单元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及强度,在此基础 上确定评价单元的评价级别,即确定其安全,基本 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濒临危机和危机六个类别。

(4)对所有评价单元及其类别、强度进行对比、 调整、修改,最后综合判定其分级。

《三、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方案》

三、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方案

《(一) 分区原则》

(一) 分区原则

(1)生态环境系统组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结合。

(3)生态区与行政区相结合,不打破县域界线。

(4)多级续分制。

《(二)综合评价原则与步骤》

(二)综合评价原则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二级分区制。其中,一级区按生态 环境系统组合的宏观地带性与大区域的相似性与差 异性,将全国陆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 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长江 中下游平原丘陵区、江南丘陵山区、东南区、西南 区和青藏高原区 10 个区,用罗马数字I、Ⅱ、Ⅲ…… 表示。二级区,则是根据大区内的次级区域间差异 划分为 54 个区块。区号用阿拉伯数字 1、2、3…… 表示。依据上述分区原则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分级 标准,最终得到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方案 以及分区评价结果(见表 2)。

《表 2》

表 2 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

(续表)

《四、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评价》

四、生态环境安全度分区评价

《(一) 东北区》

(一) 东北区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 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 尔市。该区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 基地,也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最集中的重点林区。 此外,本区还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 材料工业基地。

本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尚好,东北部山区、三 江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都属于安全区,但辽中南地 区环境濒临危机,中部平原的生态也呈现为不安全 状态。

主要生态环境状况与问题包括:①水土流失、 黑土退化与农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和用养失 调导致黑土退化,表现在黑土层厚度减小,有机质 含量下降和物理性状恶化,其退化是农业生产可持 续发展的重大障碍。②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 退化问题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过度放牧、农垦 和樵采,导致松嫩平原西部的土地盐碱化,以及科 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的土地沙漠化加剧。③湿 地萎缩,水体污染问题严重。

东北区应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建议把黑土保护工程列入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黑土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东北 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要实施东北西部生态脆弱 带土地“三化”(盐碱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的 综合治理。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该区主要由锡林郭勒草原、阴山两麓—长城沿 线地区、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等构成。本区为 草原牧区与农牧交错区,北部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草 原牧区之一,又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以及黑色、 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同时,还是我国主要的风 沙源地之一。

区内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差,除呼—包河套区 生态属基本安全外,西部鄂尔多斯高原、锡林格勒 西部荒漠草原区的生态都属于危机地区,阴山及长 城沿线的生态也处于不安全状态。

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退化,具体包 括以下几点。①土地荒漠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 局部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近年来,区内土地荒漠化面积呈减少态势,荒漠化程度也有所减轻,但局部 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极易发生沙漠化过程。②草原 退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0 年以后实施了一 系列草原保护和恢复措施,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有所 好转,但过牧超载、不合理的农垦似的草原退化现 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

本区的草场利用方针应是大面积合理利用天然 草场,小面积建设人工草场,建设人工草场的目的 是补充冬春草场之不足。要严格实行以草定畜,控 制牲畜数量增长,控制放牧强度。围栏放牧是关键 的工程措施,在围栏内进行轮牧轮封,合理利用、 保护、改良和管理草场。

《(三)黄淮海区》

(三)黄淮海区

黄淮海区东临渤海、黄海,南界淮河,西靠太 行,北依燕山,包括京、津、冀、晋、鲁、豫及苏北、 安徽北部地区。该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所在地,同时也是以冬小麦为主的重要商品粮生 产区。

该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 出,根据评价结果,本区生态环境总体处于全面危 机状态。其中,华北平原处于危机状态,黄淮平原 濒临危机,而山东丘陵也处于不安全状态。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水资源成为制约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水资源短缺,人均 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区内地下 水严重超采,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漏斗;区内 地表及地下水污染逐年加重,富营养化现象呈加剧 趋势。②环境污染严重,雾霾频繁并呈加剧态势。 2013 年区内以 PM2.5 为主的雾霾天气发生频繁,在 已监测的 74 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污染最为严重。 本区大气污染总体上处于全国最严重的危机状态。 ③沙尘治理初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随着风沙 源地的治理,区内沙尘天气次数虽然减少但是强度 加大,形势仍然严峻。

本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包 括:一是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二是以京 津为中心的风沙源治理;三是华北平原地下水位 的恢复。

《(四)黄土高原区》

(四)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位于贺兰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长 城以南、秦岭以北。区内农耕历史悠久,是我国农业的重要起源地。该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 1/4,原煤产量占全国的一半 以上。区内地表多为黄土覆盖,是世界上黄土分布 最集中、覆盖厚度最大的区域。

全区水土流失严重,除河套平原和汾渭平原外,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 地区。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干流两侧多沙粗沙区为 危机区,其余地区属不安全地区。

本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点。①土 壤侵蚀形势明显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经长期治理, 目前区内土壤侵蚀量大幅下降,但黄土高原仍有 30 % ~ 50 % 面积高于土壤允许流失量,局部地区 的侵蚀模数甚至超过 3×104 t·(km2 ·a) –1,仍是全国 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②汾渭谷地水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大中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增加,人口 和工矿业集中的汾河、渭河流域水环境污染不断加 剧。③黄河下游地区来水量的下降。黄河下游地区 水资源本就短缺,黄河来水量大幅下降,必然加剧 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本区应继续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同时进一 步加强多沙粗沙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此外,改善黄 土高原区生态环境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 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 开展黄河流域宏观(中下游)水量平衡和水沙平衡 研究。

《(五)西北干旱区》

(五)西北干旱区

西北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的河西走廊、 内蒙古的阿拉善盟和宁夏的银川平原。本区既是新 “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 地和最大的优质棉花基地。区内戈壁、沙漠、盐碱 地广布,是我国主要的风沙源区和加强源区之一。

该区生态环境脆弱,除伊犁谷地和银川平原为 安全区外,南疆和东疆皆处于危机之中,北疆和河 西走廊的生态也处在不安全状态。

当前区内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 度,引发系列生态危机。①灌溉面积持续无序扩张, 超量的灌溉使得新疆农业用水占社会经济用水的比 重一直高居 95 % 左右,严重挤占生态用水,致河 流断流、湖泊萎缩、下游天然绿洲衰退、土地沙化。 ②地下水超采严重。因近年来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 吐哈盆地区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近 1 m,坎儿井不 断消亡;天山北坡很多灌溉井深度由原来的超过100 m 增加到目前的 250 m 左右。

本区不适宜作为国家的耕地后备资源基地,建 议国家今后在本区特别是新疆不再实施大规模的土 地开发工程。同时,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高 效的现代农业,降低农业用水比重;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富余的农业人 口及农业用水转入城镇,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 新型的工业社会的提升,完成水资源配置利用的战 略转变。

《(六)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六)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该区是我国 T 字型经济发展格局的核心区,也是我 国传统的商品粮、棉、油和淡水养殖产品的生产基 地。区内城镇密集,工业基础雄厚,国内生产总值 (GDP)约占全国总量的 1/4,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 的地区之一。

本区是我国少有的水热和水土资源匹配俱佳的 地区,但在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区域环 境恶化。除浙南丘陵平原区基本安全外,沪宁杭地 区濒临危机,其余地区皆处于不安全状态。

该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几下几点。①环境污 染问题突出。区内排污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制 造业、造纸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而且沿江 分布的工业园区加剧了流域结构性污染。同时,农 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也呈加剧态势。②农田 和湿地景观破碎化严重,渔业资源衰退。本区是我 国历史上围湖造田最严重的地区,湖泊被围垦或被 人为切断与长江的水文联系,水生生物洄游通道被 阻隔,天然渔业资源几近崩溃。

本区工业污染源治理是污染防治的重点,要结 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行清洁生产。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应提倡测土施 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并加强防控水产养殖、 畜禽养殖的污染。将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 产业布局优化、洞庭湖工业结构调整、汉江水污染 治理和再生水利用、鄱阳湖水生态安全保障以及长 江口水质恢复作为工作重点。

《(七)江南丘陵山区》

(七)江南丘陵山区

江南丘陵山区指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以 南,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贵州省和重庆市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该区域既是我国重要速生丰产林 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亚热带水果、粮食 和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为我国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主要区域之一。

总体上看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为不安全区,土 壤重金属污染、酸雨、氮沉降、水土流失等问题依 然困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点。①因采矿而 引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②酸雨形势依然 严峻,虽然本区“两控区”的治理使得重酸雨区和 中酸雨区面积不断减少,但酸雨区面积总体在不断 增大。③氮沉降问题日益严重。2000 年江南丘陵 山区大部分区域氮沉降超过 30 kg.hm–2.a–1,较 1990 年增长率约为 33 %,增长幅度高于 25 % 的全国平 均水平。

本区应采取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等措施,对 矿区水、土环境进行综合修复。同时,将矿产经济 和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探索区域综合污染整治和 保护机制的新模式,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发展。建议区内有计划地发展生物质能源,以减轻 石化能源的压力。

《(八)东南区》

(八)东南区

东南区指东南沿海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广 西东部,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本区经济发达,珠 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 一。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保持良好,除珠江三角 洲地区污染严重濒临危机外,其余生态环境皆为基 本安全与安全地区。

目前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据报道珠江三角洲约 28 % 的平原区土壤重金属超标,广州白云区、佛山、南 海、新会等地区污染超标 50 % 以上。②水污染堪忧。 珠江广州河段和澳门河口已成为有机物污染的高风 险区;九龙江等河流与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也普 遍受到污染;闽江等河流下游出现海水顶托盐度增 高的问题。③酸雨和氮沉降日益严重。广东、广西 和海南岛的氮沉降为 10~20 kg. hm–2. a–1,明显超过 陆地生态系统的临界负荷。

本区要着重对污染严重的河口和近海海域进行 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控制陆域污染物排河、 排海,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控制制度。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建立完善的回收处理体 系,实现电子垃圾的高循环利用率。

《(九)西南区》

(九)西南区

西南区主要由四川盆地、秦巴山区、云贵高原、 黔西岩溶区等构成。除四川盆地外,山区的农村经 济相对落后,贫困县比重高,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水平亟待治理和提高。

本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土地石 漠化的严重地区之一。除南部滇南丘陵山区为安全 状态外,黔桂岩溶区和长江上游区为生态危机地区, 其他地区皆处于不安全状态。

西南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点。①土 地石漠化问题突出。近年来区内土地石漠化态势得 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因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人类 不合理扰动极易引发石漠化,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 峻。②区内山高坡陡,大于 25°的坡耕地数量在全 国居首,土壤水蚀极为严重,对区内工农业生产和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甚至还波及长江中下 游地区。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突出。据统计, 区内有记录的滑坡约数万处,泥石流沟 1 万余条, 集中沿断裂带、河流和交通线分布,危害极大。

西南区应继续推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 水保工程和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首先应严禁 继续无序增加耕地,尤其是 15°以上的坡耕地。岩 溶地区的土地石漠化治理应采取生态恢复与重建、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和推广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治理核心是对岩溶石漠化山地采取以大面积封育为 主的植被恢复措施,最终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 植被群落。

《(十)青藏高原区》

(十)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区范围包括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 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喀喇昆仑山以及东部的 横断山。本区为长江和黄河源区,湖泊占全国湖泊 总面积的 45.8 %,有中国 “ 水塔 ” 之称。该区还是 我国主要牧区,以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除青海湖地区为 安全区域外,大部分地区处于不安全状况,部分地 区濒临危机状态。

区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以下几点。①生态 系统脆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呈降低趋势。②在全球气温变暖的背景下,冰川退 缩规模和冰川消融强度普遍增加。③自然灾害类型 多样,地质灾害和地震发生频率较高。青藏高原东 部高山峡谷交错区水土流失严重,高原中部至西北 部还分布有大面积的风蚀,冻融侵蚀也广泛分布。

青藏高原区要积极推动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的有效落实,从国家、区域多个层面推进生态补偿 的实施及其保障制度的构建。加强对青藏铁路及多 条主要公路沿线固体垃圾等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有 效地监管工程、采矿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 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本区的经济 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度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综合选取了水、土、气、生等生态系统相 关要素和关键指标,对我国陆地 54 个分区的生态 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归纳分区评价结果表明,中国 陆地各分区生态环境以不安全类居多数,约占评价 面积的 60.1 %;步入危机或濒临危机的约占评价面 积的 22.4 %;安全与基本安全只占 17.5 %;不做评 价的大沙漠、大戈壁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9.72 %。不 安全、危机与不评价的土地面积相加占到国土总面 积的 84.16 %。

按限制性因素统计,污染类有 37 个区块,占 54 个区块的 68.5 %,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土壤侵蚀(风蚀与水蚀)类 33 个区块,占 61.1 %, 多分布在中西部的生态脆弱地区;干旱缺水类有 23 个区块,占 42.6 %(以上有重复计算)。盐碱、草 地退化、石质化、地质灾害的区块也占一定比例。

由此可见,我国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要 素 —— 水、土、气、生已被严重污染或损害,环 境污染、土壤侵蚀、水旱灾害、生物多样性受损是 当今我国生态环境的四大问题,新旧叠加复合,危 机四伏,加之水、土、能源和矿产等多项资源短缺, 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生态环境危机与反危机斗争的 关键时期,建议国家全面实施“人与自然”再平衡 战略,重新构建一个以绿色为标志,健康、安全、 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发展环境。“人与自然”再平 衡战略的基本模式是:从“人与自然”失衡,经过“人与自然”再平衡的过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平衡。其科学内涵包括: 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再 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再平衡;资 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再平衡;国土资源空间格 局与产业布局的再平衡;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与重大生态工程的再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再平衡的重要措施是: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低效污染发展模式为绿色、 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设定控制水土资 源利用总量的红线,合理配置“三生用水”和“三 生用地”,守住维持国家食物安全所需耕地、农业 灌溉用水的数量和质量的底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高效利用资源;调整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 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继续推 行“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 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多方面建立我国资 源安全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社 会公平与效益、公益性与商品性的关系;建设天- 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科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