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优先出版 当期阅读 过刊浏览 作者中心 关于期刊 English

《中国工程科学》 >> 2023年 第25卷 第2期 doi: 10.15302/J-SSCAE-2023.07.014

煤矿智能化重构人与煤空间关系研究

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75;

2. 应急管理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陕西黄陵 727307;

3.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4. 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西安 710075;

5.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6.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7.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75

收稿日期 :2022-12-03 修回日期 :2023-01-28 发布日期 :2023-02-27

下一篇 上一篇

摘要

人与煤的空间关系是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煤矿智能化技术对于人与煤空间秩序的重构过程将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本文系统论述了人与煤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与研究进展,论证提出了在煤矿工业化生产中利用空间融合可以突破传统二元空间结构制约的观点,据此建立了煤矿智能化人 ‒ 物理 ‒ 信息(HPC)空间之间虚实互动的三元空间形态;进一步阐述了煤矿智能化可改变煤矿生产要素的物理空间位置和生产相对运动状态,将重构新生产力三要素、一体化的智能生产管理模式、矿工的社会价值发展空间,从而支持构建万物互联的煤矿生产工业场景并实现人由煤中向人在煤外的重大转变;剖析了智能化采煤、智能化建井案例,揭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变革人与煤空间关系的实践价值。研究建议,以煤矿智能化HPC空间理论为基础,以人的解放及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建立新一代技术与现代煤矿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发展推动煤炭行业整体升级。

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参考文献

[1]  王中江‍‍. 关系空间、共生和空间解 放 [ J]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 2: 82‒9 1‍.

[2]  李维意‍ . 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和出场方式 [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 36 2 : 122 ‒ 129 ‍.

[3]  陈晓明 , 罗龙祥‍ .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哲学范式及理论迷误 [J]‍. 江海学刊 , 2021 6 : 50 ‒ 56 ‍.

[4]  边馥苓 , 王金鑫‍ . 现实空间、思维空间、虚拟空间——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哲学思考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3 , 28 1 : 4 ‒ 8 ‍.

[5]  Lefebvre H, Castree N, Kitchin R‍.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6]  单志广 , 徐清源 , 马潮江 , 等‍ . 基于三元空间理论的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及展望 [J]‍. 宏观经济管理 , 2020 2 : 42 ‒ 49 ‍.

[7]  王国法 , 杜毅博 , 任怀伟 , 等‍ . 智能化煤矿顶层设计研究与实践 [J]‍. 煤炭学报 , 2020 , 45 6 : 1909 ‒ 1924 ‍.

[8]  Zhou J, Zhou Y H, Wang B C, al et‍.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s(HCPSs) in the context of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 Engineering, 2019, 5(4): 624‒636‍.

[9]  王柏村 , 臧冀原 , 屈贤明 , 等‍ . 基于人 ‒ 信息 ‒ 物理系统HCPS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研究 [J]‍. 中国工程科学 , 2018 , 20 4 : 29 ‒ 34 ‍.

[10]  雷承锋‍ . 新中国煤炭地下开采技术发展简析 [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2013 , 30 3 : 104 ‒ 108 ‍.

[11]  吴晓煜‍ . 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2 3 : 91 ‒ 98 ‍.

[12]  周岩 , 胡茹‍ . 中国近代煤炭开采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3 1 : 89 ‒ 93 ‍.

[13]  罗承选‍ . 中国煤矿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J]‍. 煤炭高等教育 , 2010 , 28 5 : 103 ‒ 105 ‍.

[14]  范京道 , 李川 , 闫振国‍ . 融合5G技术生态的智能煤矿总体架构及核心场景 [J]‍. 煤炭学报 , 2020 , 45 6 : 1949 ‒ 1958 ‍.

[15]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2 [R]‍. 北京 :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 2022 ‍.

[16]  邓仲华 , 李志芳‍ . 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化——大数据时代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 [J]‍. 情报资料工作 , 2013 4 : 19 ‒ 23 ‍.

[17]  王飞跃‍ . 平行哲学: 智能产业与智慧经济的本源及其目标 [J]‍. 中国科学院刊 , 2021 , 36 3 : 308 ‒ 318 ‍.

[18]  Pan Y H‍. 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 [J]‍. Engineering, 2016 (4): 51‒61‍.

[19]  李伯虎‍ . 工业元宇宙的三重内涵 [EBOL]‍. 2022-08-30 [ 2022-12-15 ]‍. http:epaper‍.cena‍.com‍.cncontent2022-0830node_6‍.htm‍ .

[20]  范京道‍ . 智能化无人综采技术 [M]‍. 北京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2017 ‍.

[21]  范京道‍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与发展 [J]‍. 煤炭科学技术 , 2017 , 45 9 : 65 ‒ 71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 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EBOL]‍. 2022-03-15 [ 2022-12-15 ]‍. http:www‍.coalchin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37257‍ .

[23]  Wang B C, Tao F, Fang X D, al et‍. Smart manufacturing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 comparative review [J]‍. Engineering, 2021, 7(6): 738‒757‍.

[24]  徐宗本 , 赵彦云 , 朱利平 , 等‍ .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统计现代化建设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22 , 37 12 : 1738 ‒ 1744 ‍.

[25]  文军 , 黄锐‍ . "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 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J]‍. 社会学研究 , 2012 2 : 35 ‒ 59 ‍.

[26]  高玉洁‍ . 煤矿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EBOL]‍. 2023-01-10 [ 2023-01-20 ]‍. ttp: www‍.coalchin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82id=145126‍ .

[27]  孙全胜‍ . 空间哲学的历史沿革 [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16 , 38 2 : 36 ‒ 46 ‍.

[28]  张学文 , 陈凯华‍ . 数字时代的开放科学: 理论探索与未来展望 [J]‍. 科学学研究 , 2022 , 40 2 : 203 ‒ 208 ‍.

[29]  李彬 , 关琮严‍ . 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 [J]‍. 国际新闻界 , 2012 , 34 5 : 38 ‒ 42 ‍.

[30]  Tao F, Qi Q L, Wang L H, al et‍. Digital twins and cyber‒physical systems toward smart manufacturing and industry 4‍.0: Correlation and comparison [J]‍. Engineering, 2019, 5(4): 653‒661‍.

[31]  Talele, S, Traylor C, Arpan L, al et‍. Energy modeling and data structure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human‍‒‍building ecosystems(SHBE): A review [J]‍. Frontiers in Energy, 2018, 12: 314‒332‍.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