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及主要地质问题》

1. 工程概况及主要地质问题

《1.1. 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

1.1. 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

北疆供水二期工程全长540 km,由西二、喀—双、双—三等3段组成(图1至图3)。隧洞长度分别为141 km、283 km、92 km, 合 计516 km, 占 全 长 的95.6%,3段隧洞TBM开挖洞径分别为5.5 m、7.0 m、7.8 m。工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深埋隧洞。平均埋深420 m,最大埋深774 m。洞线穿越中、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程600~1500 m,相对高差150 ~ 650 m,埋深H≤450 m,总长357.7 km;埋深450<H≤650 m,总长96.8 km;埋深H>650 m,总长61.5 km。

(2)千里掘进。隧洞掘进总进尺569 km。主洞掘进516 km,49条各类支洞掘进53 km;缓斜井24条,为了安装其他TBM,有14台TBM通过9条缓斜井进入主洞安装始发,缓斜井纵坡10.5% ~ 12%,长度0.86 ~6.44 km;各类竖井25条,深度46 ~ 714 m。

(3)机群施工。用20台开敞式TBM。主洞采用18台TBM掘进393 km,占隧洞总长的80%;钻爆法施工123 km。较大或连续分布的断裂构造带和软岩地层采用钻爆法。两条最长的缓斜井支洞(5.2 km、6.4 km)采用2台TBM掘进。

(4)世界之最。单洞长283 km,单机掘进27 km。喀—双隧洞单洞长283 km,是目前世界最长输水隧道,单机连续掘进长度15.5 ~ 24.5 km,单机累计掘进最长27 km。将突破单洞掘进、单机连续掘进、累计掘进最长的世界纪录[1–3]。

《图1》

图1. 西二隧洞工程地质及施工组织设计示意图。

《图2》

图2. 喀—双隧洞工程地质及施工组织设计示意图。

《图3》

图3. 双—三隧洞工程地质及施工组织设计示意图。

《1.2. 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

1.2. 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

(1)断裂构造。工程区地处褶皱系地质构造单元内,隧洞穿越8条区域性断裂构造带,构造带地表宽度100 ~ 200 m,最宽800 m。同时,还分布次一级断层破碎带129条。工程沿线断层和裂隙不发育,裂隙以中—陡倾角为主,裂隙面大多数被石英脉充填,以压扭性结构面为主,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地层岩性。以花岗岩、黑云母片麻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钙质砂岩为主,喀—双和双—三隧洞尾部连续分布含有泥岩、砂岩的软弱地层,累计38 km。花岗岩、黑云母片岩石英含量为20% ~ 30%,其他各类岩石的石英含量一般为5% ~ 10%。硐室中Ⅱ、Ⅲ类围岩占82.7%,其中有78.5%的饱和抗压强度在30 ~120 MPa。

《1.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笔者围绕塌方、突涌水、岩爆、软岩变形、高地温、放射性、高地应力、活动性断层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围岩条件总体较好,适合TBM机械化施工。易发生塌方洞段共有19处,累计52 km,主要处于区域性断裂带内和局部较大的次级断层带内。

(2)工程区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体较完整,多呈微—弱透水性。易发生突(涌)水的洞段与易发生塌方的洞段位置大致相同。

(3)西二隧洞埋深在500 m以上、长度为18 km的洞段,喀—双隧洞埋深在650 m以上、长度为47 km的洞段,岩石强度应力比为3 ~ 4,属中等岩爆区。

(4)软岩隧洞总长38 km,易发生塑性大变形。

(5)高地温、放射性、有害气体等问题未见显现。

(6)活动性断裂对隧洞衬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设计中应考虑适宜变形的抗断措施。

《2. 工程难点与风险评价》

2. 工程难点与风险评价

《2.1. 工程主要难点问题》

2.1. 工程主要难点问题

风险防控、安全高效、科学规范是建设这项超级隧洞工程的总体原则,工程建设管理中主要面临以下6大难点问题[4]

(1)TBM与钻爆法可掘性评价与分段掘进问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以工程风险管控为前提,科学合理地划分施工区段,充分发挥钻爆法和TBM法的各自优势,并制定对应的技术对策和管控方式,是深埋、超特长隧洞施工组织方案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根据岩体特性、断层构造分布、技术装备能力、环境条件、施工效率、工程投资等综合影响因素,研究TBM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分段施工方案。其中施工通道、中间支洞、竖井位置和数量的选择,是施工组织优化设计的关键。

(2)TBM进入通道与施工安全问题。大型设备通过竖井、斜井或缓斜井(小于7°)等支洞型式进入深埋地下的主洞,以及洞内组装、始发、步进、拆解等成套技术,是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在综合确定TBM采用缓斜井进洞、主洞有轨运输、支洞无轨运输方案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长距离大坡度缓斜井及其硐室结构与出碴通风、物料运输、输电供水、人员交通等配套系统的匹配性设计,是保障施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3)TBM设计制造与智能掘进问题。关键部件的适应性、耐久性和可靠性,是“打得快、用得久、走得长”的重要保证,综合平衡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针对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开展个性化设计,是TBM设计制造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掘进的过程中,提高TBM综合感知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实时获取围岩参数,适时更换刀具,适时调整掘进参数,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建立“人-机-岩”互为感知的智能掘进控制系统,是现代隧洞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TBM及配套设施安全保障问题。超特长隧洞机械化施工,设备众多,系统庞大,TBM机群及配套系统的检测诊断、保养维护、故障修复、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信息化管理,是现代隧洞施工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出碴、通风、供电、给排水、物料运输等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性,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排险抢修的时效性等都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5)地质灾害预报与风险防控问题。断层破碎带、软弱破碎岩体、含水构造、涌水塌方、巨石塌落、围岩变形、岩爆等,是影响TBM安全高效施工的主要地质问题。由于隧洞深埋超特长,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超前预报、超前勘探,重视灾害监测与预警,提前做好超前加固及其他跟进施工措施,做到科学、安全、高效掘进,预防各种工程地质灾害造成姿态失调、卡机、埋机等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置预案。

(6)软岩变形与施工方案选择问题。软岩地层主要连续分布在喀—双隧洞尾端,总长11.7 km;双—三隧洞后段,总长26.3 km。其中,双—三隧洞软岩段80%为饱和抗压强度小于5 MPa的极软岩,上覆岩体60 ~80 m,地下水位高于洞底50 ~ 62 m,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围岩鼓胀和流变,采用钻爆法施工需采取大量的辅助措施,造价和工期难以控制,即使采用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盾构施工,也存在极高的风险[5]

《2.2. 工程建设及施工风险等级划分》

2.2. 工程建设及施工风险等级划分

从地质、设备、施工、环保、投资等主要风险源出发,根据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风险划分为4级12类(图4)。

《图4》

图4. 超特长隧洞TBM集群施工风险等级划分框图。

一级风险:涉及重大地质灾害、重大设备、集中作业通道和群体人员安全的风险源。

(1)区域性断裂构造带。隧洞穿越8条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可能带来的突水、突泥、塌方及卡机、埋机和人员安全风险。

(2)极软岩塑性大变形。双—三隧洞深埋、地下水位高、岩洞段极软,易产生塑性大变形而带来的施工风险。

(3)施工作业通道安全。超长隧洞、大坡度缓斜井和深埋竖井,以及风、水、电、碴、物等运送系统密集布置,对施工作业通道构成的安全风险。

二级风险:涉及一般性地质灾害、主要配套设备和作业人员较多的安全风险源。

(4)次一级断层破碎带。由断裂构造带产生的129条次一级断层破碎带,以及可能带来的涌水、大变形、塌方和卡机风险。

(5)TBM制造运行维护。包括整体性能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性状诊断、故障修复,以及安装、始发、步进、拆解等存在的运行操作风险。

(6)配套设备运行管理。出碴、通风、供电、给排水、物料运输等配套设施应具备安全可靠、耐久稳定、节能高效等特点,但仍存在风险隐患。

三级风险:涉及生态保护、作业环境、工程投资、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安全风险源。

(7)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工程穿越牧区天然草场和国家级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较大风险。

(8)质量工期与投资控制。工程总投资512亿元人民币,建设期84个月,质量工期、投资控制、贷款风险均存在较大风险。

(9)作业环境与劳动保障。隧洞掘进掌子面的通风换气质量、除尘降温措施、污物排放、噪声控制等作业环境存在风险隐患。

四级风险:涉及一般性的施工管理安全风险源。

(10)贯通测量与导线控制。隧洞被分解为18个TBM掘进洞段,34个钻爆洞段,地面控制网和洞内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难以确保隧洞精准贯通。

(11)备品备件管理。TBM及其配套设备设施众多,系统庞杂,存在备品备件安全储备、性能匹配、及时供应的运行管理风险。

(12)硬岩掘进与中等岩爆。花岗岩和黑云母片岩,石英含量为20% ~ 30%,为抗压强度大于180 MPa的坚硬岩石,存在刀具磨损和卡机风险,深埋洞段发生中等岩爆的概率较高。

《3. 风险管控与机制架构》

3. 风险管控与机制架构

《3.1. 总体思路对风险实施分责、分级、分类管控。》

3.1. 总体思路对风险实施分责、分级、分类管控。

(1)分责管控。根据设备制造、设备运维、工程承建、材料供应、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责任主体单位,实施分责管控。

(2)分级管控。一是组建一个风险防控中心、5个分中心,按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控;二是分解、化小风险隐患,降低施工难度,如 “长洞短打、分段掘进”是超特长隧道洞施工的基本原则,合理划分施工洞段,优化施工组织,既要充分发挥TBM高效掘进的优势,也要因地制宜地应用好钻爆法。地质条件比较差的洞段,优先考虑采用钻爆法施工,规避TBM施工风险。

(3)分类管控。按照地质灾害、设备运维、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投资控制、环境保护等风险类别分类管控。

《3.2. 管控原则》

3.2. 管控原则

(1)以超前地质预报为前导的“515”全覆盖监测原则。在勘测阶段平均每2 km一个地质钻孔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地质,每个掌子面采用地质分析法基本摸清前方500 m距离主要地质构造,采用地质预报方法基本掌握前方100 m、准确掌握50 m距离地质构造和岩层含水情况,建立“长—中—短,短—中—长”循环预报和“前摄性”地质预警机制。

(2)以施工作业班组为重点的“20+120”(表示20个TBM作业面+120个钻爆作业面)定点管控原则。20台TBM及其后配套设备、49个支洞掌子面、91个主洞施工作业面,是工程风险概率高发点。因此,要以超前地质预报为导向,组建培训好140个作业班组,实施最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岩机相适、人机相融、人机岩感知”的智能掘进系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灾害程度。

(3)以TBM及配套设备为重点的“5托1”预警监控原则。TBM是长隧洞施工的“主角”,掘进过程中,时常出现刀盘卡机、油缸温度过高、滚刀异常磨损、姿态失控、主轴承等核心构建异常损毁等突发事件,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重大设备事故。因此,在对TBM实施全程预警监控的同时,也要对出碴、通风、供电、给排水、物料运输等5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实行预警监控[6]

《3.3. 机制架构》

3.3. 机制架构

图5为风险管控机制框图,其主要特点为:

《图5》

图5. 超特长隧洞施工风险管控机制框图。

(1)明确3个主体责任。由地质勘查和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组成的地质灾害定位测试、“前摄性”预警联合体,是地质分析、灾害评估的责任主体;工程承建单位是钻爆段施工、TBM安全掘进、配套设备运维、风险预案制定和处置的责任主体;工程管理单位是信息平台建设、风险综合决策管理的责任主体。

(2)建立一个防控中心。基于TBM集群施工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平台,建立超前预报与灾害防控中心,并依托项目管理部分设5个分中心,组建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实现现场分析决策和云端化解决方案。

(3)组建抢险维修队伍。在各种地质灾害处理、TBM故障修复、配套设备运维、人员逃生救援等方面,都需要制定应急抢险预案、配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和维修班组。防患于未然,处置于萌发。抢险队伍由工程承建单位各自组建管理,在应急状态中由灾害防控中心统一调配。

(4)依靠先进技术手段。研发、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化解和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如高识别率、准确率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人-机-岩”感知的智能掘进技术、实时迅达的监测预警及现代信息技术、性能可靠的  通风出碴与降尘技术、快速有效的堵水技术等。

《4. 风险管控主要技术保障措施》

4. 风险管控主要技术保障措施

《4.1. 超前地质灾害预报》

4.1. 超前地质灾害预报

4.1.1. 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

坚持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并选择快捷、可靠的物探方法,科学建立施工地质预报体系,是保证TBM安全高效掘进的重要措施。采取长短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钻探与物探结合、探构造与探水相结合、搭载式与便携式探测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超前地质预报自动化、快速化、全覆盖和信息共享交流、会商决策、超前处理等3大功能。

(1)共享交流。解决点多线长、各种预报方法和预报结果及其数据格式、图像形式众多的难题,建立大数据交流共享平台,成立地质预报会诊专家组,制定技术规程,进行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实现超前地质预报成果交互化、规范化,提高地质预报判释效率
和准确性。

(2)会商决策。面对地质灾害和预报管理的风险考验,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会商、咨询决策机制,重点对高风险的不良地质灾害,开展诊断识别、风险评价、会商决策,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在线、实时决策处理。

(3)超前处理。面对大量的地质灾害威胁,开发并搭载360°全向快速钻机,制定有效的处置预案,包括超前注浆加固、注浆堵水、超前管棚、小导管或锚杆、人工开挖旁支洞等措施,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实现TBM安全快速掘进。

4.1.2. TBM 搭载地质预报技术进展

适于钻爆法施工的常用隧道地质预报方法,如TSP/TGP、TST、TRT等,很难适应TBM高效安全的施工要求[7]。研究适合于TBM施工的地质预报新技术,并将其搭载于TBM系统,是目前理论研究和设备研发的新趋势。探测理论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介质弹性波阻抗差,探测前方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质构造的探测方法;另一类是利用介质温度场、介电差异、极化特性等,探测前方地下水情况的探测方法。

山东大学研发的三维(3D)地震SAP(seismic ahead prospecting)[8]和三维(3D)激发极化超前预报系统(tunnel induced-polarization prospecting)[9],利用TBM停机工序进行自动化探测,能够对掌子面前方100 m范围内断层破碎带和前方30 m含水构造进行3D定位和水量估算。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水平声波剖面法预报技术HSP(horizontal seismic profiling)及产品设备,利用掘进机刀盘冲击岩石产生的震动信号,测试水平声波反射变化,预报前方地质构造,能够在不停机状态下完成测试[10];温度场地下水探测RTP技术(rock-mass temperature probing),可通过温度场畸变的位置和范围来预测隧道开挖面前方地下水情况,防止隧道突涌水地质灾害的发生[11]。北京同度工程物探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地震波层析成像预报方法BMST(boring machine 
seismic tomography),在TST系统基础上,实时3D成像,可探测前方30 ~ 50 m内的地质构造[7]。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光纤电流屏蔽聚焦法隧道在线地质前探系统[12],能够利用掘进机刀盘旋转的扫描模式,预测掌子面前方地质构造状况。

以上这些预报方法各有特点,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效果,但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何更好地实现TBM一体化集成和自动化实时探测,是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适用于TBM施工环境的超前预报技术手段将会更加便捷成熟,更加先进科学。

《4.2. 岩机感知与智能掘进》

4.2. 岩机感知与智能掘进

4.2.1. 面临的问题

TBM施工过程中不仅受到不良地质的威胁,还要时刻关注设备适应性、零部件健康状态、掘进参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TBM施工虽然已在众多工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依然无法摆脱事故频发的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有:

(1)缺感知。缺乏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快速感知围岩信息、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和关键零部件健康程度以及岩机信息融合互馈。

(2)缺决策。缺乏状态评价和智能决策的有效手段,主要依靠人为经验而非科学依据,轻则造成施工效率低下、设备资源浪费,重则造成塌方、卡机、埋机等不良后果。

(3)缺平台。缺乏信息融合、共享和分析平台,TBM海量掘进信息未被有效保存、挖掘和分析,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和业务支撑平台亟待创新突破。

4.2.2. 岩机信息感知与融合互馈

信息感知与融合是实现TBM智能化掘进的基石和先导。从TBM集群施工产生海量信息中,挖掘岩机感知信息,寻找感知规律,建立感知模型,开发智能系统,开展围岩和设备状态辨识评价,对于提升TBM施工安全和掘进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1)设备信息感知和状态评价。感知刀盘受力、刀具磨损、振动情况、异常报警、岩碴特征等状态信息以及推力、扭矩、转速、贯入度等主参数信息,构建多指标、多参数的设备状态分级评价体系和地质适应性评价体系,对TBM掘进状态和适应性进行动态评价。

(2)围岩信息感知和状态评价。TBM掘进参数与岩体力学参数密切相关,在地质勘查和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研发数字随钻监测系统,利用超前钻孔信息,揭示钻进参数与岩体参数关系模型,实现岩体力学参数的随钻实时感知;以TBM为钻进整体,利用岩机作用模型,以设备参数反演获取岩体参数;研发滚刀受力掌子面岩体反演、岩碴图像识别等智能信息系统,实时感知和评价在掘岩体状态。

(3)岩机信息融合互馈和大数据平台。建立TBM集群施工海量信息大数据储存和分析平台,对岩机信息进行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系统分析,以知识发现和建模为核心,揭示围岩信息、TBM运行状态以及岩机相互作用等内在规律[13],根据“人-机-岩”信息感知和互馈规律,为智能化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图6)。

《图6》

图6. TBM主要掘进参数关系图。

4.2.3. 智能掘进与优化决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处理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人工智能方法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在TBM信息感知和融合互馈的基础上,智能化掘进是实现安全高效掘进的重要方向。

(1)智能掘进策略。在不良地层中,智能掘进要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快速感知、辨识当前掘进状态,集成专家知识库和经验库,实现灾害预警预判和方案决策,保证设备安全通过;在常规地层中,智能掘进要根据岩体感知信息,智能调控掘进参数,优化掘进目标。

(2)智能掘进目标。TBM施工受到多因素、多目标的影响,智能掘进策略要充分考虑各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应用多目标动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依据精准的岩机作用模型,实现TBM施工高效、经济、节能等多目标综合最优。

(3)高效掘进目标。以TBM设计主参数、岩机作用模型、配套设备运行状态为限定条件,以最大掘进速度Vmax 为目标,计算贯入度P和刀盘转速R,并以某一限定条件下的最小值作为掘进参数的理论最大值。

(4)经济掘进目标。结合滚刀磨损监测数据,研究某一地质状况滚刀磨损与掘进参数相关规律,建立滚刀磨损预测模型,以“最小刀具磨损χmin 、最少换刀时间Tmin 、最大进尺量Lmax ”为目标,选择最优掘进参数[14]

(5)节能掘进目标。依据室内滚刀切割试验和现场掘进数据,研究不同掘进参数时滚刀切削破岩能量消耗规律,搜索不同岩体破碎所需最小比能和所对应的最优掘进参数。

《4.3. TBM 集群施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4.3. TBM 集群施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现代施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是提升超特长隧洞TBM集群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TBM集群施工综合管理信息云平台建设“分散采集、多级集成、按需共享、分层发布”的原则整合工程所有信息资源,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使项目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设备制造厂家、技术咨询机构等参建各方均能实时、系统、安全地获取项目施工信息,满足施工进度跟踪、设备运行维护、工程质量管理、安全风险管控等需求。

平台由一个监控指挥中心、5个分中心和9大功能系统构成(图7)。不仅具备在线实时监控跟踪、调度资源、发布指令、会商决策以及遇到突发事件组织应急抢险等功能,同时系统接入TBM制造商大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故障诊断、在线会商等功能。5个分
中心负责采集汇总所辖项目各类监控信息,应用岩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指导现场科学、高效安全施工。工程各参建方根据用户授权,借助于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对数据中心云端信息进行远程访问。搭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数据共享的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大数据挖掘,促进TBM行业发展及技术进步。同时,鉴于工程的保密性,应做好网络分级、隔离管控,解决系统安全、数据保密的问题。

《图7》

图7. 超特长隧洞TBM集群施工综合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4.4. 建立风险管控综合技术保障系统》

4.4. 建立风险管控综合技术保障系统

围绕超特长隧洞安全高效、智能掘进的总目标,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构建施工技术保障体系。一方面,针对工程难点和主要风险源,建立严格的分类、分级、分责风险管理机制,化解降低施工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软岩大变形控制支护技术、TBM智能感知掘进技术和BIM云平台技术,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科学规避风险。将管理机制与技术手段相结合,耦合形成 “超特长隧洞TBM集群施工的风险管控‘六化’综合技术保障体系”(图8)。即严控制度化、风险分解化、决策科学化、变形可控化、控制智能化、感知信息化。

《图8》

图8. 超特长隧洞“六化”施工技术保障体系。

《5. 结语》

5. 结语

(1)超特长输水隧洞施工风险涉及地质灾害、设备运维、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投资控制、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基于分责、分级、分类管控的总体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是统筹管控风险、合理组织施工的关键一环。

(2)我国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风险防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但针对超特长隧洞施工仍需结合地质勘查、超前预报和岩体信息感知等手段,建立适合TBM施工的综合地质预报系统,为TBM安全高效施工保驾护航。对于重大地质灾害洞段,建立TBM地质预报搭载系统,实现实时、跟踪探测,必要时配合采用超前地质钻探进行验证,并做好相应的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3)国产化TBM装备制造技术虽已取得重大突破,但因本工程特点,其设备制造和运行维护的风险仍然较高,必须开展持续性的研究创新,特别注意成套设备的研发与工程应用服务,提升关键部件的适应性、耐久性、可靠性,为超特长隧洞“打得快、用得久、走得长”提供重要保证。

(4)基于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高技术手段,提高TBM设备岩机信息感知和融合能力,建立运行状态和掘进适应性评价体系,开发智能控制软件,为TBM信息化、智能化施工装上“中国脑”,是超特长隧洞施工风险管控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