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引言

密集波分复用 (DWDM) 技术被广泛用于构成光传送网 (OTN) , 承载各种数字业务信号[1]。为适应网络管理的需要, 要求OTN提供支持运行、管理和维护 (OAM) 信息的通道[2,3]。现有的实现方式中, 副载波调制 (SCM) 和数字包封 (digital wrapper) 技术属于带内开销, 光监控通道 (OSC) 技术属于带外开销。

按照ITU-T G.872建议, OTN可以自上而下垂直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网络层, 即光通道层 (OCh) 、光复用段层 (OMS) 和光传输段层 (OTS) , 两个相邻层之间构成客户/服务层关系[1,4]。OSC主要传送OMS层和OTS层的维护及管理信息, 目前制定的OSC技术标准使用DWDM系统的带外光频率, 其光接口参数指标见表1。

为保证OTN 系统光层OAM信号的传输质量, 有必要对OSC信号的误码率 (BER) 进行监测[5,6]。一般测量BER的方法是使用伪随机比特序列 (PRBS) 模拟实际传输, 直接测量数字信号的BER。这种策略的缺陷在于不能进行在线监测, 不符合高速传输系统网络管理的要求[7]

Q值与BER有一一对应的关系[8], 可以作为一个衡量信号传输性能的直观、有效的参数。实现OSC子系统的Q值在线检测可以为保证OAM信号的传输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将分析带有OSC子系统的OTN分层模型和实现Q值在线监测的OSC结构, 根据光纤数字通信系统Q值检测的原理, 提出基于DSP技术实现在线监测OSC信号Q值的方法。

表1 OSC系统的光接口参数

Table 1 Optical interface parameters of OSC system

《表1》


光接口参数
指标

波长/nm
1 510±10

速率/Mb·s-1
2.048

光线路码型
信号反转码 (CMI码)

光线路码传输速率/Mb·s-1
4.096

发送光功率/dB·m
0~-7

接受灵敏度/dB·m
48 (BER为1×10-11)

《2 结构模型》

2 结构模型

《2.1 有OSC的OTN分层结构》

2.1 有OSC的OTN分层结构

包含OSC子系统的OTN分层结构模型见图1。在此结构中, OSC位于OTN的OMS和OCh 层的位置, 嵌于OTS层传输。OSC携带OTS层和OMS层的所有开销信息, 也可以加以扩展, 传递OCh层开销信息 (图1中虚箭头所示) 。其帧结构中的净荷 (payload) 传递两类信息:维护信号和管理信息, 其中维护信号用于网元 (NE) 之间交换信息, 而管理信息用于网元与操作系统 (OS) 之间交换管理数据。OSC使用的载波波长为1 510±10 nm, 属于DWDM系统的带外开销, 可以避免占用DWDM系统业务波长信道。

《2.2 可在线监测Q值的OSC结构》

2.2 可在线监测Q值的OSC结构

OSC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OSC通道发送和接收;CMI编解码;时钟获取和数据再生;OSC帧定位和处理以及OSC通道故障检测和性能监测等。Q值的在线监测可以归入OSC通道的性能监测模块。如图2所示, 在OTS层传输的带外光信号经过光滤波器送到光收发模块, 得到电信号 (OSC信号码流) , 然后送至Q值监测模块, 经过计算得到Q值, OSC信号质量指示生成后上传至网络管理系统。

《图1》

图1 包含OSC子系统的OTN分层结构

图1 包含OSC子系统的OTN分层结构  

Fig.1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OTN with an OSC subsystem

《图2》

图2 在线监测Q值的OSC系统功能模块

图2 在线监测Q值的OSC系统功能模块  

Fig.2 Functional modules of an OSC subsystem with on-line supervision for Q-factor

《3 光监控通道Q值监测原理与实现》

3 光监控通道Q值监测原理与实现

《3.1 数值方法检测Q值原理》

3.1 数值方法检测Q值原理

设数字通信系统中空号“0”和传号“1”的电压均值分别为Vm0Vm1, 均方差分别是σ0σ1。那么Q值可以定义为:

Q=Vm1-Vm0σ0+σ1(1)

V为待测信号, 是经过光层O/E变换后的电平。对于网络通信系统, 可以一帧信号计算出一个Q值。根据帧中每位电平值适当变化的判决电平, 为一个变值Vi (i表示第i个) 。对一帧中的Vi进行递增排序, 设F1 (Vi) 和F0 (Vi) 为该帧在判决电平取Vi时的传号和空号数。 用f0 (Vi) 和f1 (Vi) 分别表示空号、传号在Vi-1V<Vi区间出现个数差:

f0(Vi)=F0(Vi)-F0(Vi-1),(2)f1(Vi)=F1(Vi)-F1(Vi-1)=-f0(Vi)(3)

由式 (2) 和式 (3) 及均方差的定义, 可得到空号和传号的均方差计算表达式:

σ0=i=1n[f0(Vi)(Vi-Vi0)2]/i=1nf0(Vi),(4)σ1=i=1n[f0(Vi)(Vi1-Vi2]/i=1nf0(Vi),(5)

式中的Vi0Vi1分别是判决电平取Vi时的空号、传号的电平均值。

根据式 (1) 、式 (4) 及式 (5) 即可求得Q值, 可以用数值方法实现。

《3.2 基于DSP技术的在线监测方案》

3.2 基于DSP技术的在线监测方案

DSP技术在实时信号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速DSP可以满足对OSC信号进行在线监测的要求。依据OSC系统的接口标准特点, 拟采用DSP技术构成Q值在线监测模块, 其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图3 基于DSP的OSC系统Q值监测模块

图3 基于DSP的OSC系统Q值监测模块  

Fig.3 DSP-based Q-factor supervisory module for OSC system

OSC采用ITU-T G.704建议的E1结构, 监控通道的标称比特率为2.048 Mb/s (帧频为8 kHz, 帧长32时隙, 每时隙8 b) 。由于采用了CMI编码方式, 故OSC光线路码传输速率为4.096 Mb/s, 适合于使用高速A/D模块进行量化。

在光层传送的OSC信号经光收发器进行O/E转换成电信号, 提取同步时钟信号。为确保在线检测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时钟同步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满足条件:a. (量化电路系统周期) + (存储时间) < (待测信号比特周期) ;b. (判决计算电路系统周期) + (1次Q值计算所需时间) (待测信号帧周期) 。同时, 信号由DSP模块的A/D处理模块进行量化后输入到存储器, 并进行判决计算, 计算结果存入到存储器内。DSP与网络通讯模块可以通过标准的RS-232接口进行低速连接, 也可以通过并行总线或者共享存储器等方式进行高速连接。网络通讯模块把OSC的信号质量信息向网络管理系统报告。

TMS320C62X系列是一种高端的定点DSP产品, 广泛适用于各种宽带通信和图像实时处理[12]。选用TMS320C62X系列DSP可以得到高性价比的监测方案, 其成熟的技术、简单的操作满足OSC系统Q值在线监测的要求。TMS320C62X系列DSP具有强大的能力与后台主机进行高速通讯, 配以高速A/D可以实现Q值的在线监测。采用TMS320C6201 DSP芯片的Q值在线监测模块硬件示意图见图4。

《图4》

图4 采用TMS320C6201的信号采集监测模块

图4 采用TMS320C6201的信号采集监测模块  

Fig.4 The signal acquisiton and supervisory module using TMS320C6201

图4中, 时钟恢复电路从码流中提取同步时钟信号, 送入DSP用于采样控制。选用最高采样频率可达 40 MHz 的高速A/D芯片, 采样分辨率为12 b。两路A/D 可同时接信号进行采样, 这样处理的速率可以提高一倍。双口RAM作为高速采样缓冲, 容量达到4×32 kb。与网络通信模块的连接选用DSP的主机端口接口 (HPI) 。模块的工作流程是:

1) 由DSP根据同步时钟信号启动A/D采样, 控制A/D采样频率;

2) A/D通道每采样一个点, 都把结果存入双口RAM中;

3) 将双口RAM的存储空间分成数块, 每采完一定数量的数据 (1帧) 即产生一个外部中断, 请求DSP将块中的数据取走。取数时A/D继续采样, 得到的采样数据写入下一块, 各块轮流工作;

4) DSP收到外部中断, 根据公式计算Q值并存储到SBSRAM中。

外部网络通信模块通过轮询或者定时方式取得Q值计算结果, 生成OSC信号质量指示并做进一步的处理。

《3.3 模拟实验结果和讨论》

3.3 模拟实验结果和讨论

模拟3个长度均为1250×8 b的TTL电平序列作为待测帧, 将电平进行10 b量化, 即0 V和5 V分别量化为0和1023。图5为表2的序列说明与计算结果所描述的序列F0 (Vi) 和f0 (Vi) 曲线。横坐标为Vi的量化值, F1 (Vi) 和f1 (Vi) 可根据传号、空号的关系得出。由于信号及叠加干扰较有规律, Vi取值集中在Vm0Vm1

《图5》

图5 模拟序列的F0 (Vi) 和f0 (Vi) 曲线

图5 模拟序列的F0 (Vi) 和f0 (Vi) 曲线  

Fig.5 F0 (Vi) & f0 (Vi) curves of simulated sequences

对照表2和图5, 可以看出:

1) 序列1是没有任何干扰的理想信号, F0 (Vi) 和f0 (Vi) 只有几个取值, 在Vi12(Vm0+Vm1)时有跳变。Q计算值对应的BER几乎为零;

2) 序列2是序列1的理想信号分别叠加不同幅值的干扰。随着干扰幅值的增大, 信号质量下降, Vi取值点增多。可以看出, 干扰大到一定程度影响了Vm0Vm1, 且Vi在[Vm0, Vm0]区域外, f0 (Vi) 曲线与理论趋势有较大偏差;

3) 序列3取传号、空号的均值分别为725和275, 可看作干扰与信号幅值几乎相等的随机码, 有很高的误码率, 对Vm0Vm1的影响也较大。F0 (Vi) 连续递增而没有平坦过程, f0 (Vi) 虽与理论趋势基本相符, 但振荡范围很大, 计算表明该序列BER达7 %。

表2 模拟序列计算结果

Table 2 Description of simulated sequence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表2》

序列 序列说明 均值 质量说明Q计算值对应误码率

1
高、低电平每3 b交替变化的方波Vm0=100, Vm1=1 000标准脉冲, 无误码8.317 0734.508×10-17

2
序列1叠加周期为360 b, 峰—峰值为50的正弦干扰Vm0=100, Vm1=1 000有干扰, 其峰—峰值为50 (相当于244 mV) 3.411 9473.225×10-4

3
周期为360 b的正弦波, 最大值950, 最小值50Vm0=275, Vm1=725随机信号, 误码率很高1.461 8937.19×10-2

比较3个序列, Q计算值的趋势正确, 与实际BER的变化相符, 且干扰越小F0 (Vi) 和f0 (Vi) 与理论吻合得越好。用此方法对OTN系统OSC通道进行Q值在线监测是准确可行的。

《4 结论》

4 结论

为保证OTN系统OAM信息的可靠性, 必须首先监测OSC信号的传输质量。所提出的带有OSC子系统的OTN分层新型结构可方便地实现OSC信号的在线监测。基于DSP技术和高速A/D芯片方案实现OSC通道Q值在线监测, 为网络管理系统直接提供了OSC通道的信号质量监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在不增加OSC额外开销的情况下监测了OSC信号的传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