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秦巴山脉横跨南北地理空间,是我国的中央水 库和国家绿肺,肩负着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 任。然而受地形环境制约、交通连接不畅、行政管 理分割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诉求 的冲突巨大,秦巴山脉逐渐成为陕西、河南、四川、 湖北、甘肃、重庆六地的发展洼地和贫困多发区。 因此,实现地区生态安全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双赢, 构建绿色城乡人居环境,对于探讨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问题剖析》

二、现状问题剖析

《(一)概况》

(一)概况

秦巴山脉人口约6 164万人,土地面积为3.086×105 km2 ,涉及陕西、河南、四川、湖北、甘肃和重庆, 共包含 20 个设区市及甘南藏族自治州、湖北神农 架林区,119 个县(区、县级市),现城镇化水平 为 40.08 %。区域内群山环抱,河川纵横。秦巴山 脉地区山地居多,多属于国家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 发区,生态保护的责任比平原地区更重。具体而言, 秦巴山脉跨越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是我国 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占全国水源涵养功能 区面积的 10.9 %。秦巴山脉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 划中所确定的 17 个重要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之 一,分布有 4 个世界级生物保护区、40 个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和 61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课题研究范围内的城镇在地域空间上更多以 “点”到“轴”状态进行集聚,尚未形成网络体系。 城镇选址和布局有顺应地形河流走向的特点。目前, 区域内各城镇依托丰厚的生态资源,在发展传统农 业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主导产业支撑和更多的 城镇职能。若按各城镇的职能划分,可分为五类: 分别是工业城市、旅游城市、交通运输城市、现代 农业城市和综合性城市(见表 1)。

《表 1 》

表 1  秦巴山区城镇职能分类一览表

《(二)城乡人居环境问题剖析》

(二)城乡人居环境问题剖析

1. 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布局冲突

由于秦巴山脉受地形条件约束和生态环境保 护要求,区域发展产生以下问题:区域内的城镇 化发展不平衡(见图 1),巴山以南、中部汉江流 域发展较快,而西部、东部相对落后;区域内部 城乡人居环境协调程度较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 不足,导致区域贫困范围广;区域适宜建设的空 间虽较为稀缺,但建设分散且屡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冲突。综上,秦巴山脉城乡人居环境空间亟需 整合。

《图 1》

图 1  城镇化发展水平

 

2. 绿色发展与城乡空间的建设脱节

当前秦巴山脉以传统产业发展为主,产业同质 化现象严重,空间布局不合理。城乡传统的生态基 础逐渐被遗弃,但空间的绿色发展模式并未形成。 秦巴山脉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景观资 源,但受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影响,城乡空间建设 存在“山– 水– 城– 人”格局受阻、历史文化脉络断裂、 地域基因缺失等现实问题,原生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遭遇建设性破坏,传统的特色建筑逐渐被钢筋混凝 土替代。

《三、绿色城乡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三、绿色城乡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中央部署的“五大统筹”中就提到“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 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 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这表明绿色发展已成为 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人居环境学科的发展是有 规律可循的,同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都有一个基 础,逐步伸展,逐步系统化,逐步完善 [1]。对秦巴 山脉而言,课题不仅聚焦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该 区域的绿色发展更是需要关注的焦点。

“区域”是人居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术空间 尺度 [2]。人居环境的建设应重视生态需求、人民群 众的基本利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的 支撑保障等方面的需要 [3]。课题结合秦巴山脉优良 的生态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探索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合理途径,即在理清区 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疏解人口分布,协调产 业布局,整合城乡空间,进而实现生态先导的人居 环境空间。基于此,课题进一步建构绿色为本的城 乡布局模式,并以交通体系和特色风貌为支撑,实 现绿色为本的人居环境协同发展,课题提出“生态 先导,绿色为本”的城乡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四、生态先导的人居环境空间整合》

四、生态先导的人居环境空间整合

《(一)划定生态空间》

(一)划定生态空间

生态是人类进行生产与生活活动的基础及介 质,它为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及相应基础 的服务,是生活品质的决定者 [4]。课题通过 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区域内水源涵养、生物、防风 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性的叠加分析,总结秦巴山 脉核心区的生态空间,包括禁止开发区、生态功能 区和生态敏感区三类。禁止开发区是我国法律严格 保护的国土空间,秦巴山脉核心区内有世界级全球 生物圈保护区 4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0 处(见 表 2)。生态功能区分布相对集中但不均匀,主要分 布在甘肃、陕西、重庆、湖北境内。生态敏感区所 占比重较低,分布集中。

根据对禁止开发区、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 区的评价,按其重要性划分为生态协调区、生态 重要区域和生态极重要区域,得到秦巴山脉核心 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见图 2),对国土尺度生态 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就区域整体而言,极重 要与重要区为生态保护区,是区域发展的生态底 线,其他区域可作为潜在发展空间。约有 80 % 地 区的生态需要保护,20 % 地区可作为协调发展区 域(见表 3)。

《图 2  》

图 2  秦巴山脉核心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表 3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中各区域的面积比例

《表 3 》

《(二)疏解人口空间》

(二)疏解人口空间

秦巴山脉区域目前总人口为 6 164 万人,多数 地区不适宜居住,城镇建设用地紧张。按照秦巴山 脉区域内汉江河谷、丹江河谷、徽成盆地、巴山南 麓等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的城镇承载力,以及 世界同类地区的经验,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 足迹法以及适宜发展区域合理人口密度等方法综合 估算,确定秦巴山脉区域适度城镇化水平应控制在 55 %,城镇区域集聚人口规模在 1 500 万人。综上, 课题提出异地城镇化与本地城镇化结合的方式,异 地城镇化疏解人口为 300 万 ~500 万,本地城镇化 转化人口为 1 000 万 ~1 500 万。按照秦巴山脉区域 的生态承载力,划分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 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四大区域(见图 3)。

《图 3》

图 3  秦巴山脉人口疏解图

 

人口限制区是秦巴山脉区内不适宜人类常年生 活和居住的地区,应禁止人口迁入、有序组织人口 迁出,包括区内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人口疏散区是秦巴山脉区内人居环 境临界适宜或者一般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临 界超载,应引导人口迁出、鼓励人口集聚发展;人 口稳定区是秦巴山脉区内人居环境适宜地区,资源 环境承载力临界超载,建议以保持人口的基本稳定 为发展导向,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 施;人口集聚区是秦巴山脉人居环境比较适宜和高 度适宜地区,主要为区内平原区,建设用地条件较 好的大中城市周边,建议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人口 承载能力。

《(三)梳理产业空间》

(三)梳理产业空间

为保护秦巴山脉地区的生态环境,课题提出“保 护绿心,出山发展”的生态战略。按照“内疏外延、 出山发展”的布局思路,对秦巴山脉的产业进行系 统梳理,总体采用圈层式布局,分绿心区和外围环 两部分,内部绿心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科技、 生态农林等产业,外围环则承接发展工矿业、制造 业等,产业空间划分为七大板块(见表 4)。工矿业 和制造业向外迁移整合,特别是重化工等污染企业 应迁出核心区域,建立国际绿色循环新型产业试验 区和山地休闲旅游胜地。

表 4  产业空间整合一览表

《表 4 》

《(四)整合城乡空间》

(四)整合城乡空间

以生态安全格局保护为基础,合理引导人口流 动和产业集聚,促进环秦巴山脉区域协同发展,以 巴山南麓、秦岭东部区域为建设重点,推进汉江流 域城乡点轴式发展,构建“一链一轴一心多点”的 城乡一体空间结构,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区域 空间紧密联系的协调发展格局。

一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引导城乡人口和绿 色循环产业向巴山南麓、秦岭东部区域聚集,依托军工科技、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 能源、矿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轻纺、 食品加工,建成巴山南麓与小秦岭区域的城镇重点 发展区。一轴:以水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利用 为重点,沿汉江沿线重点城镇引导绿色循环产业集 聚,以国家高速公路十堰—天水(G701)和襄渝铁 路等骨干交通为支撑,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生物 产业、生态旅游业等,建成汉江沿线循环经济发展 轴。一心:指秦岭巴山交界腹地,以农、林、生态 用地保护为主的生态绿心。多点:以中小城市为节 点,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提高产业 和人口集聚能力,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

《五、绿色为本的人居环境模式建构》

五、绿色为本的人居环境模式建构

《(一)城乡布局模式》

(一)城乡布局模式

所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 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 整体的观念,寻找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人居环境 科学的核心 [5]。课题依此结合生态基础和产业条件, 以绿色为导向,提出全绿、深绿、中绿、浅绿四种 人居环境模式(见表 5)。

表 5  人居环境模式一览表

《表 5 》

1. 全绿 —— 村庄微循环

适用于秦巴山区范围内的大部分村庄以及处于 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地、国家公园区域。此类居 民点一般规模较小,空间较为分散,对生态具有较 大干扰的部分乡镇。引导其进行人口规模和建设用 地规模控制,对于生态极其敏感、自然灾害频发的 区域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将相对分散的村庄向发 展条件较好的村庄或外围协调区的大中城市迁移, 将迁移后的村庄或乡镇生态还林。产业上禁止工业、 采矿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在适当的区域进行农林畜 药的绿色生产,适当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带动 农民致富。

2. 深绿 —— 乡镇小循环

适用于生态保护要求相对较低、距离生态极度 敏感区较远的一般型乡镇或乡村。要求控制现有乡 镇人口及用地规模不变,对于人口较小或交通条件 极度不便的乡镇进行人口缩减或乡镇撤并,对于保 留的乡镇禁止污染性的工业,建设空间上尽量集聚, 可适当结合镇区规划生态农林副产品加工点。充分 利用地形地貌,将城乡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降低 到最小 [6]。产业上禁止污染较大的二类、三类工业, 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发展绿色加工业,适当发展乡村 旅游,加快乡村旅游与绿色城乡建设的融合,建构 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全绿循环产业链。

3. 中绿 —— 县城中循环

适用于秦巴山区范围内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条 件及产业发展的县城及中小城市。此类城市大多位 于沿河流的河谷沟壑地带,一般呈带状或团状。控制其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划定城市增 长边界。建设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空间上尽量组团 式布局,通过生态绿地将城市空间自然切分。组团 内部适当提高建设密度,城市交通充分考虑城市形 态,将带型城市的交通低效率降至最低。产业在全 域层面协调分工,在城区层面按照园区化、集群化 的方式建设,建设循环工业园区、循环农业园区及 循环物流园区等。

4. 微绿 —— 城市大循环

适用于秦巴山区范围内人口相对较多、规模较 大、对生态环境干扰较大的区域中心型大城市。采 用雨水资源化策略,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汛安全的 前提下,建立城市降雨 “ 弃、渗、蓄、用、排 ” 动 态协调体系,采用就地利用和调蓄利用相结合,减 少城市径流污染,削减径流峰值流量,保障水环境 的安全,实现雨水无害化和资源化。

《(二)交通支撑系统》

(二)交通支撑系统

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导向,将外围拓 展区与核心区内部交通区别对待。外围拓展区以快 速集散交通为主,内部核心区以慢行休闲交通为主。 以“外围快速、内部休闲、内外通达、快慢结合” 为目标,建构秦巴山区以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快 速交通为引领,以普通公路、铁路为主体,以特色 旅游、慢行绿道、水运交通体系为补充的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协调周边区域,共享秦巴资源,发展绿 色交通 [7]。

秦巴拓展区形成“一环、三横、五纵”的运输 主通道格局。形成以秦巴核心区为核心、纵贯关中— 天水经济区、横接中原经济区和武汉城市圈、通江 达海的交通运输主通道。一环:指拓展区六大主要 城市之间的高铁、高速线路形成的外环线路。由陇 海新线、成兰高速铁路、成都—重庆—武汉高速铁 路、郑州—武汉高速铁路,以及外围高速公路共同 构成。三横:西安—商洛—南阳通道;襄阳—十 堰—安康—汉中—九寨沟通道;万州—巴中—广元 通道。五纵:洛阳—南召—襄阳通道;西安—十堰 通道;西安—安康—达州通道;西安—汉中—巴中 通道;宝鸡—广元—绵阳通道。

《(三)特色风貌体系》

(三)特色风貌体系

秦巴山区具有山川、盆地、丘陵等诸多地貌类 型,即“两山三水五盆地”的自然风貌格局(见图 4)。 通过对区域内的文化、经济、社会等风貌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城乡风貌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城 乡风貌要素的功能联系和风貌特征差异,以自然山 水的生态格局为基础,划分城乡风貌分区。因此课 题将秦巴山脉分为交融风貌区、秦陇风貌区、川蜀 风貌区、巴渝风貌区、荆楚风貌区和中原风貌区六 类(见图 5)。对六大分区内的重要风貌轴线和风貌 节点分别进行引导。

《图 5 》

图 5  风貌区分布图

 

风貌轴线主要分为山脉景观廊道、水系景观廊 道以及交通景观廊道。山脉景观廊道应重点突出两 大山脉生态安全格局。依托黄河、渭河、汉江、嘉 陵江、丹江五大水系,建设滨水景观廊道,孕育六 个各具特色的风貌片区。交通景观廊道是指通过秦巴山脉的区域性重要交通线路,通过不同风格的地 景,展示片区形象。各风貌分区以一级城市风貌节 点作为引领核心,以二级区县风貌节点作为支撑核 心,以三级镇村风貌节点作为特色节点,分等级、 分层次地塑造六大分区的风貌控制。

《六、结语》

六、结语

课题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剖析了秦巴山 脉地区面临的“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布局冲突, 绿色发展与城乡空间的建设脱节”两大核心问题, 提出“生态先导,绿色为本”的发展战略。首先通 过生态先导的人居环境空间整合,实现对秦巴山脉 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认知;其次建构绿色为本 的城乡布局模式,以交通体系和特色风貌体系为支 撑,实现秦巴山脉绿色人居环境的发展;最后整体 把脉,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地区脱贫致富的双 赢。秦巴山脉城乡人居环境的绿色发展,是一项巨 大的系统工程,也给不同学科提供了交流和研究的 机会。文章观点并非是本课题研究的终点,随着研 究的推进,未来将从多层面、多视角对秦巴山脉地 区的相关问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致谢 感谢吴良镛院士对本课题的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