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地震学研究的前沿技术,随着油田开采科学性的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实用监测手段。油田微地震是指-2至-5级地震,震级小、信号弱,震源处地动位移幅度常常在微米量级。在地面能否接收到如此弱的微地震信号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事实上,即使在黄土高原,也接收到了来自千米以下深度的微地震信号,这表明微地震信号必有一个特定的传输机制,可以在几千米外被接收到。

《2 地震信号的衰减机制》

2 地震信号的衰减机制

地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随着传输距离增加,地震信号幅度趋小。衰减有多种原因:散射衰减、辐射面积增加衰减、非弹性衰减;还有很多其他衰减原因,但对于近源深地震而言,上述衰减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趋小的主要原因。

《2.1 散射衰减》

2.1 散射衰减

地质界面、颗粒晶面均会形成反射、折射,使本来传向接收点的地震信号传向其他方向,致接收点的地震波能量趋小,减小了信号幅度。

在信号从高速层进入低速层时,反射信号弱,衰减相对较小;反之,衰减大。

界面上入射 P 波和反射、折射 P 波和 S波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如下[1]

式(3)的第3项是笔者研究关注的,即穿过层面部分的P波能量,图1给出了计算结果,从下向上传输,有90 %以上的P波能量可以穿过层面。

折射 S波也可能对监测结果有影响,式(3)的第 4 项是穿过层面部分的 S波能量,图 3 给出了计算结果,从下向上传输,有不大于30 %的转换S波能量可以穿过层面。

图1和图2的计算结果使用表1的介质参数。

《图1》

图1 P波自下而上传播的透过信号

Fig. 1 P-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a bottom-up signal

《图2》

图2 P波自下而上传播转换成S波的透过信号

Fig. 2 Bottom-up P-wave converted into S-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signal

《表1》

表1 图1、图2中各曲线采用的介质参数

Table 1 Medium parameters used by each curve in Fig. 1 and Fig. 2

表 1 给出不同参数反射、折射曲线的图例,表中:ρ1ρ2σ1σ2α1α2β1β2分别是传播介质密度,泊松比,P波波速,S波波速;下角标1是指上层介质,下角标2是指下层介质。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从下向上传输,层面散射的衰减并不大。在沉积地层,结晶颗粒相对较少,晶面散射的作用不是很强烈。

在油田地震监测领域,地震波散射形成的衰减不是信号衰减的主要原因。

《2.2 辐射面积增加衰减》

2.2 辐射面积增加衰减

微地震震源可以看做点源,辐射出的信号随着距离增加,波及面积也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减小。面积与距离的关系可以写为

照射面积是距离的平方,辐射能量按着距离的平方减小,振幅则随着距离的一次方减小。从物理上考虑,球面波的振幅因子为r -1 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球面波向外传播时,波前面积(球面)随 r -2 增大,因此每单位面积的能流就按r -2 减小。因为能流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球面波的振幅与r -1 成正比。

《2.3 非弹性衰减》

2.3 非弹性衰减

在浅层,地层结构主要是沉积层、土层,这些层的介质存在明显的非弹性。地震波传播过程,在路径上形成不可恢复的变形,形成能量损耗。如土层结构疏松,在很小的位移作用下就会粉末化;在很大地震的地震波作用下,有些砂体也会粉末化;被统称为砂、土液化。更大的地震,其地震波会导致房倒屋塌,形成宏观裂缝。这些均会形成能量损耗。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非弹性损耗是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原因。

《3 微地震信号的弱衰减传输》

3 微地震信号的弱衰减传输

所有固体介质,均有一定的强度,在弱外力作用下表现出一些弹性。被传递的信号如果很弱,传播介质受到的外力作用始终在弹性范围内,就会表现为低衰减传播。

图3、表2是泥岩的压缩实验,可以看出,在几兆帕压力作用下,应变也表现为线性[2]

《图3》

图3 泥岩应力、应变实验

Fig. 3 Mudstone stress and strain experiment

《表2》

表2 土层力学实验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黄土实验表明,即使是黄土,低压力下,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线性,也表现出很弱的弹性[3] 。从表2可见,试验点砂质黄土的水平向变形模量E0H和垂直变形模量E0V,分别为

实验已经证明,弱结构介质的变形模量是压力的函数,随着压力变小而增大。图4是来自珠江三角洲不同工程的土层加压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很小的压力下,土层仍有较大的变形模量。随着压力升高,模量显著减小。

《图4》

图4 由载荷实验成果所得到的 p-E关系

Fig. 4 p-E0 curves gathered by bearing test

软土的非线性特性主要表现为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函数。图 4 为根据珠江三角洲内 3个典型工程的载荷实验成果,采用公式(7)得到的压力与变形模量E的关系。

式(7)中:为压板直径。

图4表明,由载荷实验确定的变形模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减小。在很小的作用力作用下,即使土层也表现出足够大的模量,表现出弹性。

微地震信号在发震点位移幅度在毫米量级,在接收点远小于微米量级。在整个传播途径中,扰动强度均会在传播介质的弹性范围内,不会形成永久变形,没有或很少有非弹性衰减,出现微地震信号弱衰减效应。

《4 微地震信号弱衰减实例》

4 微地震信号弱衰减实例

图5是根据圣费尔南多大地震作出的不同距离的加速度反应谱,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增加,谱线间的间距变小,衰减趋小。量出1周、0.05周在不同距离的幅度(见表3),作出其随距离的衰减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增加,衰减趋势变小。0.05周已经近于仪器工作频率的下限,可以作为微地震研究、弱信号传播衰减研究的依据[4]

《图5》

图5 圣费尔南多地震不同距离处加速度反应谱

Fig. 5 San fernando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at different distances

《表3》

表3 统计出的圣费尔南多地震不同距离处的加速度幅值

Table 3 San Fernando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amplitude at different distances

图 6 中,蓝色线是 1 周加速度幅值随距离的衰减曲线;粉色线是0.05周加速度幅值随距离的衰减曲线。随着距离增加,曲线变得平缓,衰减趋势急剧变小。对于指定周期的地震信号,传播过程变化的就是信号强度,该图表明,随着地震信号的趋弱,衰减也急剧变小。这使微地震衰减不同于大地震,可以出现弱衰减传播效应。

《图6》

图6 不同距离的幅度衰减图

Fig. 6 Amplitude attenuation figure at different distances

《5 在黄土覆盖区记到微震》

5 在黄土覆盖区记到微震

在镇泾油田进行压裂裂缝监测,该油田位于黄土高原,覆盖厚层黄土,通常地震勘探效果较差,厚黄土层严重影响地震信号质量。在红河371井压裂时,笔者监测到可以分辨的微地震波形。证明了弱信号衰减系数应该远小于大震信号,黄土层也存在弱弹性。极小的微地震信号不能打破脆弱的黄土层结构,微地震信号传播形成的振动限制在土层的弹性范围内,信号很少衰减[5] 。在镇泾油田监测到的微地震波形见图7。

《图7》

图7 在镇泾油田监测到的微地震波形

Fig. 7 Micro-seismic waveform monitored in zhenjing oilfields

研究结果表明,只要传输信号振动幅度足够小,在土层中仍然会在传播介质弹性范围内传输,表现出弱信号低衰减的传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