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优先出版 当期阅读 过刊浏览 作者中心 关于期刊 English

《中国工程科学》 >> 2011年 第13卷 第1期

青藏高原腹地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6;

3.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 410081 ;

4.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26071 ;

5.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北京 100083

资助项目 :中国可可西里地区国家重点科学考察项目(D2000204);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D200700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L2006001) 收稿日期: 2008-01-02 发布日期: 2011-01-13 13:46:46.000

下一篇 上一篇

摘要

根据古季风变化与生物生产总量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区域地质演变和地球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对引起高原内部古气候环境变化发展过程的启动激发因素和相互耦合机制及其驱动传递效应进行探索研究,这个方向目前仍然属于高原地质环境演变及全球变化的前沿领域。

图片

图1

图2

参考文献

[ 1 ] 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2 ] 胡东生,张华京,李炳元,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J].地质学报,2000,74(4):363-370. 链接1

[ 3 ] 郑本兴,施雅风.珠穆朗玛峰地区第四纪冰期探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第四纪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29-62.

[ 4 ] 胡东生.察尔汗盐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5 ] 李吉钧,文世宣,张青松,等.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J].中国科学,1979(6):608-616. 链接1

[ 6 ] 胡东生.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地质环境演变[J].自然杂志,1995,17(5):257-261. 链接1

[ 7 ] 韩同林.青藏大冰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 8 ] 朱建立.巴颜喀拉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初步探讨[J].青海地质,1992(2):30-39. 链接1

[ 9 ] 施雅风,李吉钧,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1999,54(1):10-21. 链接1

[10] 胡东生,陈克造,许志强.三万年来可可西里地区湖泊环境演化序列[J].地质科学,1994,29(4):329-338. 链接1

[11] 施雅风,于革.40~30ka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23(1):1-11. 链接1

[12] 李炳元.青藏高原大湖期[J].地理学报,2000,55(2):174-181. 链接1

[13] 郑绵平.盐湖资源环境与全球变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6-20.

[14] 陈克造,BowlerJM.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演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B),1985(5):463-472. 链接1

[15] 沈振枢,程果,乐昌硕,等.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含盐地层划分及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16] 沈永平,刘光秀,施雅风,等.青藏高原新仙女木事件的气候环境[J].冰川冻土,1996,18(3):219-226. 链接1

[17] 施雅风,孔照辰.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8] PillingMJ.反应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9] 郑本兴,沈永平,焦克勤.西夏邦马峰东南富曲河谷的冰川沉积和冰川构造[J].沉积学报,1994,12(4):1-9. 链接1

[20] 胡东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演化[J].干旱区地理,1995,18(1):60-67. 链接1

[21] 许志琴,姜枚,杨经绥.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J].地质学报,1996,70(3):195-206. 链接1

[22] 沈显杰,张义仁,张菊明,等.青藏高原大地热流和高原南部的地体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通报,1991(8):611-613.

[23] Christiansen R L, Mckee E H.Late Cenozoic volcanic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Basin and Columbia Intermontane regions[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emoir, 1978,152:283 -311. 链接1

[24] 徐元芳,安振昌,黄宝春.亚洲地区视磁化强度分布[J].中国科学(D),2000,30(8):388-392. 链接1

[25] Morgan J W.Plate motions and deep mantle convection[ J] .Geo- 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emoir, 1972 ,132 :7 -22. 链接1

[26] 潘裕生,孔祥儒.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97-121.

[27] 潘裕生,钟嘉猷,周勇.青藏高原南北向地堑系的实验研究[M].地质科学,2003,38(2):172-178.

[28] 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等.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1999(4):314-328. 链接1

[29] Kutzbanch J E, Prell W L, Ruddimain W F.Sensitivity of Eura- sian climate to surfac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 .Journal of Geology, 1993 , 101 :177 -190. 链接1

[30] 汪品先.亚洲形变与全球变冷—探索气候与构造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1998(3):213-221. 链接1

[31] 叶笃正,高由禧.青藏高原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2] 于革,赖格英,刘健,等.MIS3晚期典型阶段气候模拟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3,23(1):12-24. 链接1

[33] 卢演俦,丁国瑜.与亚洲古季风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J].第四纪研究,1998(3):205-212. 链接1

[34] 刘东生,郑绵平,郭正堂.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J].第四纪研究,1998(3):194-204. 链接1

[35] Kutzbach J, Guetter P, Ruddiman W, et al.The sensitivity of climate to Late Cenozoic uplift in Southern Asia and the American West: Numerical experiments [ J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 search, 1989 , 94 ( 5 ) : 18393 -18407. 链接1

[36] 张一茀,郑祥身.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质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7] 许志琴,侯立伟,王宗秀,等.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38] 安芷生,张培震,王二七,等.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J].第四纪研究,2006,26(5):678-693. 链接1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