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优先出版 当期阅读 过刊浏览 作者中心 关于期刊 English

《中国工程科学》 >> 2010年 第12卷 第1期

长江中游荆江流域环境演变及两湖平原盆地形成过程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4.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1;

5.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26071

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SKLLQG0701);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RDL070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L2006001) 收稿日期: 2008-11-26

下一篇 上一篇

摘要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对长江中游荆江流域及两湖平原盆地进行环境演 变及形成过程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华中地块在全球新构造运动中发生的拉分运动对地表过程的影响,阐明了 流域水系和区域环境及平原盆地的同步演化关系,探讨了山-盆-原-江-湖-河耦合系统及环境演化的 地球动力学机制。

图片

图1

图2

参考文献

[ 1 ]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中国水资源评价[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 2 ] 易光曙,漫谈荆江[M].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9

[ 3 ] 蒋德隆,长江中下游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 4 ] 余振华.中国及邻区地壳厚度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 5 ] 姚运生,刘锁旺,邵占英.从汉江洞庭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探讨华南地块与周缘板块的相互关系[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4):41–49 链接1

[ 6 ] 童国榜,贾秀梅,郑绵平,等.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周期性的孢粉学证据[J].地球学报,2002,23(2):159–164 链接1

[ 7 ] 童国榜,郑绵平,袁鹤然,等.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学报,2001,22(1):73–78 链接1

[ 8 ] 张文佑.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 9 ] 胡东生.长江中游荆江洪水灾害的地质环境响应及其意义[J].自然灾害学报,2000,9(2):157–160

[11] 范代读,李从先,Yokoyama K,等,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独居石年龄谱与长江贯通时间研究[J].中国科学(D),2004,34(11):1015–1022 链接1

[12] 康悦林.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古气候分期[J].湖北地质,1987,1(1):1–10 链接1

[13] 蔡述明,宫子和,孔照辰,等.从岩相特征和孢分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J].海洋与湖泊,1984,15(6):527–539 链接1

[14] 杨怀仁,唐日长.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的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15] 杨汉文.洞庭湖及其周缘地区第四系[A],湖南省地质学会论文集(第四集)[C].1982,28–41

[16] 张石钧.洞庭盆地的第四纪构造运动[J].地震地质,1992,14(1):32–40

[17] Meyen S V.Fundamentals of Palaeobotany [ M] .London & New York, Chapman & Hall, 1987

[18] 金建华,廖文波,王伯荪,等.新生代全球变化与中国古植被区系的演变[J].广西植被,2003,23(3):217–225 链接1

[19] Wang Weiming.Palynofloristic changes in the Neogene of South China [ J] .Acta Micropapaeont Sinica.1992 ,9 ( 1 ) :81 – 95 链接1

[20] 杨达源.长江中下游干流东去入海的时代与原因的初步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1985,21(1):155–165 链接1

[21] 胡东生,张华京,李炳元,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记录的“仙女木期”古气候颤动事件[J].地质学报,2002,76(2):272–278 链接1

[22] 程功弼.江汉-洞庭湖区新石器遗址分布与河湖演变的联系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218–221 链接1

[23] 朱干章.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GPS检测的实验与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4,(6):2–6

[24] 陈新国,潘晟,皮建高.洞庭湖区构造沉降特征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9):108–111 链接1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