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实施孕前优生项目,是降低出生缺陷,促进人 口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做好病残儿父母再生 育的优生工作对于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十 分重要。其核心在于引起家庭、社会的极大关注和 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出 生缺陷的监测、干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 发生率。因此,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 预效果研究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大课题。病残儿 是指因先天或后天患病、意外伤害而致残,目前无 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儿童,因患非遗传性疾病致残,其父母再生育一般 不会发生相同疾病。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致残者, 根据遗传方式和能否做产前诊断等因素,按指导原 则,综合判断确定是否适宜再生育。笔者收集 2008—2012年符合病残儿鉴定标准的1 046例资料 进行分析、了解其地区、性别分布、前五种疾病顺位 等,对近五年病残儿家庭发放问卷,了解其再生育 前后的干预情况。

《2 资料与方法》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 一般资料

1)连云港市 2008-2012 年病残儿童通过医学鉴定符合标准的1 046例病例资料。

2)连云港市近五年病残儿父母再生育调查 问卷。

《2.2 方法》

2.2 方法

1)按照《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 生育指导原则》,分析病残儿五年间变化、地区分 布、性别比例、顺位变化趋势。

2)对病残儿鉴定父母再生育的孕前优生健康 检查的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 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咨询指导、早孕 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共19项。组织专家进行再 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予以个性化咨询 指导,研究孕前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 势,为干预病残儿的再次发生提供技术指导。

3)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孕前优生知识的宣传,如 孕前居住环境、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合理营 养、叶酸补充、适当运动、良好的心理适应等一级干 预;怀孕后的指导前三个月口服叶酸、妊娠16~20周 接受超声排畸检查、唐氏综合症筛查、产前诊断、产 前检查、产后追踪一年进行分析。

4)统计分析: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分析。用 SPSS1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样本率的比较用卡方 检验。

《3 结果》

3 结果

1)各年度病残儿鉴定符合标准情况:五年间病 残儿童数量无明显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图1 病残儿童数量变化

Fig. 1 Change the number of disabled children

2008年出生病残儿229例,2009年出生病残儿 222例,2010年出生病残儿195例,2011年出生病残 儿180例,2012年出生病残儿220例。

2)病残儿地区分布:以各地区2010年平均年出 生人口作为基数,比较各县区2008―2012年病残儿 比例,结果显示开发区病残儿较多,连云区次之,灌 云县、灌南县较少(见表1)。

《表1》

表1 2008-2012年连云港市各县区病残儿统计(例)

Table 1 2008—2012 statistics of sick and disabled children in Lianyungang Counties(number)

3)病残儿性别分布:2008―2012年符合病残儿 鉴定标准者1 046例,其中男性612例,占58.51 %; 女 性 434 例 ,占 41.49 % ,男 女 比 为 1.41∶1(x2 = 39.649,P <0.005)。

4)近五年病残儿疾病顺位变化情况见表2。先 天性心脏病排列为首位,占病残儿总数17.50 %,其 次为眼病、脑瘫、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癫痫等。

《表2》

表2 近五年病残儿疾病顺位变化

Table 2 Handicapped disease change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5)再生育者调查问卷显示。通过再生育孕前 宣传、口服叶酸、怀孕后补充叶酸、孕期检查、孕期 唐筛、三维彩超筛查等干预,先天性心脏病128例中 72例均出生为正常儿(128例中有56例暂时无再生 育),其次脑瘫 55 例中出生 35 例均为正常儿(其余 20例未生育)。唇腭裂、智障、耳聋等病例见表3。

《表3》

表3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病残儿父母再生育干预效果(已经生育)

Table 3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rogestational health check reproductive handicapped children’s parents(reproduction)

《4 讨论》

4 讨论

《4.1 病残儿地区、性别、年龄分布》

4.1 病残儿地区、性别、年龄分布

1)表 1 比较各县区 2008―2012 年病残儿分布 情况其结果城区较多,县乡村较少,与广东省江门 市资料相符[1] ,但是其他地区多数资料为农村数量 较多。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城区现代化工业 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较 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有关,另一方面可 能存在一些农村对控制人口质量工作松懈;以及老 百姓对症状不明显的患儿不敏感不上报;城乡差别 有待进一步监测、探讨。

2)本资料病残儿男女性别比为1.41∶1,男性明 显多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2] 。一方面存在病残 儿同年龄组的男性确实多于女性,与男性出生率偏 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病残儿大多数先天性疾病 男性发病率较高有关[3] ,或者重男轻女思想女患儿 未报,推测大多数女性病残儿未进行病残儿鉴定也 有关系。

《4.2 病残儿鉴定疾病顺位分析》

4.2 病残儿鉴定疾病顺位分析

1)表3显示,近五年鉴定的疾病中,先天性心脏 病较多[3] ,四年排列均首位,眼科疾病排列第二,脑 瘫、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癫痫有所波动。先天性心 脏病五年发病率分别为 2.49 %、2.88 %、3.73 %、 3.63 %、4.90 %,基本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人类先天 性畸形的发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畸形为先天 性心脏病[4]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多基因遗传,亦受 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目前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尚无有 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但是应做好孕前TORCH(弓形 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检测,增 强机体免疫力,抵抗外来不良因素侵袭,孕中期做 三维彩超检查,通过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尽早 发现胎儿异常,及时终止妊娠,因此,提高产前诊断 水平是实现优生和预防缺陷儿出生的重要手段[5] 。 Mahle W T等发现产前诊断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 有明显影响,并对提高患儿存活率、提高生存质量 都具有重要意义[6] ,问卷回访128例中,大多数参与 了多项检查、干预,实际出生72例均为健康儿。说 明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2)本资料显示近五年眼科疾病增多,与河南资 料报道一致[7] 。分析其原因,本资料4~12岁参加鉴 定对象占77.44 %,除少数为先天眼疾外,多数为后 天致残性眼部疾病。可能与儿童用眼不当,学前期 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上学后学业较重,看书写作业 时间较多,致使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逐渐严重, 矫治难以恢复。

《4.3 孕前优生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4.3 孕前优生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1)本资料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较高,我们在 做好孕前宣传教育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同时,孕期避免接触有害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 理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避免病毒感染,孕期不要 乱用药物,建议服用叶酸或者福施福等出生缺陷干 预药物,对遗传疾病患儿父母做好风险评估,适时 做好产前诊断和优生监护。干预措施:出生缺陷预 防应从产前围产保健预防模式转向孕前围产保健 预防模式,原因是产前保健的时间安排与胚胎对致 畸因子敏感期之间存在着时间差,通常孕妇发觉怀 孕到医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时已经过了这一时期, 出生缺陷预防应该突出孕前和孕期保健的重要 性[8] ,加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计划妊娠前接受 医生指导,避免孕早期病毒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虽然对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 确,但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是极为必要 的。因此,准备做妈妈的女性应注意避免上述一切 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减少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性,这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展 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特 别是B超医生业务水平,在孕期及早发现先天性心 脏病,针对高危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妊娠合 并糖尿病,妊娠3个月内病毒感染,高龄,孕早期接 触致畸药物及放射线)重点筛查,减少出生缺陷和 围产儿死亡发生。

2)脑瘫是由于产时胎儿脑缺氧缺血所致,因 此,提倡住院分娩,实行科学接生,提高产科技术人 员水平,避免产程过长,发现有宫内窘迫或者宫内 缺氧者,应及早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减少难产、 新生儿窒息和颅脑损伤等异常产,因此积极预防和 消除脑瘫发病的各种可疑致病危险因素,降低脑瘫 的发生率[9] 确实可行。通过加强孕前、孕期、围生期 保健,避免产伤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回访的 55例中,通过干预出生35例均为正常儿。

优生应从孕前开始,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对计划怀孕夫妇在准备怀孕之前,接受孕前优生健 康检查,对出生病残儿家庭这些高风险人群进行针 对性的咨询指导,对准备怀孕的病残儿鉴定父母进行个体干预指导,消除危险因素。孕前检查可有效 降低病残儿家庭二胎病残再发率,而产前诊断可有 效减少病残二孩的出生[10] 。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孕前 优生健康宣传和高风险因素筛查,提高技术人员的 咨询、风险评估等综合业务素质,建立专门的转诊 通道,一级干预非常重要[11] 。加强对二级预防及三 级干预。计生、卫生共同协作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本文分析病残儿父母再次生育前及怀孕后的一级 干预后出生婴儿与怀孕病残儿前的孕前比较,大量 数据显示,通过干预再次生育为正常儿。在全市范 围内开展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病残儿鉴定父母 再生育干预效果研究,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 前,有利于从源头上降低病残儿再生育的发生风 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