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在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全球经济发展时 代,创新设计在提升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2015 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设计竞争力研究”咨询项目, 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多位院士和众多专家组成项目研究组,从国家、城市、 企业三个层面展开深入调研和实证研究。作为该项 目的子课题,城市设计竞争力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城 市创新设计能力的各类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尝试构 建反映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而 指导政府以更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发展战略,激发城 市活力。

城市设计竞争力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已有 的相关成果大多集中在城市创意产业和创意能力评 价方面。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成果是美国卡内基梅隆 大学教授 Florida 提出的 3Ts 理论 [1],主要侧重于从 人才、氛围和技术条件三个方面来研究城市的创意 能力对区域增长和经济产出的拉动作用,通过对这三 个方面指标的深入分析,构建起创意指数评价体系, 进而对美国的主要城市区域进行评价;其他成果还 包括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欧洲创意指数(ECI)、 全球创意指数(GCI)和创意经济综合指数(CICE)。

国内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深圳大学牵头的中 国城市创意指数(CCCI)[2]、上海城市创意指数 [3] 和香港创意指数(HKCI)[4],其中 CCCI 是在总 结了波特钻石模型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面向文 化发展的评价模型;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侧重于对上 海本地的创意和创新能力评估;HKCI 则在 3Ts 理 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5C 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 映香港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创新能力。

《二、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二、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内涵剖析》

(一)内涵剖析

城市的设计竞争力应是一个城市创新设计能力 和水平的综合体现,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新 设计应具备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开放融合、共创 分享等主要特征 [5],并涵盖工程设计、材料设计、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艺设计、服务业态设计等 各类领域的综合性集成创新与创造活动 [6],是一 个城市健康、向上、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二)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把衡量一个城市设计竞 争力水平的指标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当前一 个城市区域内进行各类创新设计活动所具备的基础 条件;二是各类创新设计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三是 各类创新设计活动的可持续性。

1. 基础条件

基础条件包括: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7]、城市 的历史文化、城市的设计文化、城市拥有的产业环 境和产业资源、城市的先进技术资源的存量等 [8]

2. 产生的效益

产生的效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面向经济产出的;二是面向居民的。从经济产出方面 来说,该价值可包括:由文化创意行业和设计相关 行业所创造的直接经济产出和在其他行业中由创新 设计驱动所带来的间接经济产出;从居民方面来 说,该价值可包括:从事创新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 工资收入、与创新设计相关的工作岗位数量、因创 新设计所创造的优质的生活环境等 [8]

3.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城市自身对于创新设计发展战略规 划的重要体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该城 市对创新设计活动和相关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二 是该城市对创新设计产业发展和各类创新设计活动 的资金支持力度;三是该城市对各类创新设计人才 的引进力度 [8]

《(三)要素指标提取》

(三)要素指标提取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流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 指标池选择、专家访问优化、指标体系构建、预评 估、修正及再评估等多轮研究的展开与推进,最终 构建起反映城市创新设计竞争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体 系。城市设计竞争力一级指标分为三类,即效益指 标、设计能力指标和设计战略指标。效益指标包含 2 个二级指标,设计能力指标包含 4 个二级指标, 设计战略指标包含 2 个二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涵 盖了研发成果、新产品、设计教育水平、设计研发 投入、设计技术和工具、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和设 计文化。在此框架下,细化的三级指标共有 25 个。

1. 效益指标

效益指标由创新设计领域增加值占全国创新设 计领域增加值比重 [9],本市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 全球设计专利授权量,本市拥有制造业知名品牌营 业收入占全国制造业知名品牌营业收入比重,新产 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商业模式运行效率,新 产品质量与用户满意度 6 个三级指标构成。作为一 级指标的效益指标,占整个指标体系的 35 %,而其 所包括的 6 个指标的权重比例相同,均为 5.83 %(见 表 1)。

《表 1》

表 1 城市设计竞争力效益指标

 

2. 设计能力指标

设计能力指标由设计领域从业人员增速,设计 师数量占设计领域从业人员比重,设计领域研发投 入强度,设计领域民间投资增速,设计领域银行中 长期贷款增速,设计研发及孵化平台营业收入增速,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先进设计技术渗透率,设 计园区节能优先率,设计园区减排优先率 10 个三 级指标组成。作为一级指标的设计能力指标在指标 系统中所占权重为 45 %,而其包含的 10 个三级指 标权重也是相同的,均为 4.50 %(见表 2)。

《表 2》

表 2 城市设计竞争力设计能力指标

 

3. 设计战略指标

设计战略指标由市政战略支持创新设计力度(平 台、园区、展会),退税额增速,专项扶持资金额, 财政补贴额增速,城市对大数据、互联网 +、云计 算等方面的支持,城市独特性工业创新文化水平,城市创新创业水平,设计安全认知度,城市设计氛 围与创新设计社会认知度 9 个三级指标组成。作为 一级指标的设计战略指标占整个指标体系的 20%(见 表 3)。

《表 3》

表 3 城市设计竞争力设计战略指标

 

《三、样本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

三、样本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

本项目选取国内 32 个典型城市和 18 个以 G20 国家中心城市为代表的国外城市开展评估。国内 32 个城市从区位特点看,既有港口城市,也有内陆城市,也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节点城市,具有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相互之间交叉可比,极具代 表性。18 个国外城市均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 市,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发展水平 和区域特征各有不同,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一)国内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综述》

(一)国内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综述

以 2015 年数据为例,对国内 32 个城市进行定 量分析,结果如表 4 所示。总体排名能够比较清晰地体现城市设计竞争力的阵营分布,上海、香港、 深圳、广州整体实力比较突出,占据了第一阵营; 杭州、北京、南京等城市紧随其后;中西部城市整 体实力稍弱。

《表 4》

表 4 国内 32 个城市设计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

 

《(二)国外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综述》

(二)国外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综述

以 2015 年数据为例,对国外 18 个城市进行定 量分析,结果如表 5 所示。从总体排名来看,伦敦、 巴黎、首尔、罗马同属第一阵营,优势较为明显; 渥太华、墨西哥城、柏林等城市紧随其后。

《表 5》

表 5 国外 18 个城市设计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

 

《四、城市设计竞争力发展模式》

四、城市设计竞争力发展模式

城市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有 25 个三级指标, 通过聚类分析,对样本城市在不同指标上的优劣势 进行模式归纳。

《(一)国内城市发展模式》

(一)国内城市发展模式

对效益指标、设计能力指标、设计战略指标三 类一级指标开展分析,可以得到各指标表现领先的 城市。分析结果显示,香港、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的效益驱动力都十分突出(见表 6)。

《表 6》

表 6 总分前五位的城市一级指标排序

 

属于设计能力驱动型的城市有香港、上海、广 州、深圳、杭州、北京;属于设计战略驱动型的城 市有深圳、上海、广州、杭州、香港、宁波、北京、 南京、重庆、合肥、成都、西安、无锡、苏州等。

综合各项指标的表现,香港、上海、深圳、广 州、杭州是在三类一级指标中均表现俱佳的城市。

《(二)国外城市发展模式》

(二)国外城市发展模式

从一级指标上来看,伦敦、巴黎、首尔、罗马、 莫斯科的发展模式相近,效益、设计能力和设计战 略都比较均衡;渥太华、墨西哥城的设计战略较另 两个一级指标要稍弱;而纽约、东京和悉尼的效益 指标要弱于设计能力和设计战略两个指标(见表 7)。

《表 7》

表 7 国外代表城市一级指标排序

 

《(三)提升我国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三)提升我国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在政府战略层面应重视长远规划,制定 长期合理的发展战略,并配合战略目标制定科学、 合理的推动计划;其次,对创新设计产业的发展应 给予大力支持,落实相关资金和配套资源,同时政 府需进一步关注文化创意类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 扶持力度;再次,国内城市仍需进一步加大对设计 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对设计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交流 和自主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在教育资源开发和引进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最 后,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够充分,良好 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创新设计产业良性发展的前 提,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

《五、结语》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 变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创新设计的主导地位 愈发显现出来。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来说,创 新设计使大家有了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可 能,希望该研究能够促使政府以更全面的视角和更 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城市发展、打造城市特色、激发 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全面健康发展。

致谢

感谢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 研究”、“设计竞争力研究”项目组张彦敏、娄永琪、 韩挺和刘曦卉等相关专家的支持,论文中的部分观 点来自于项目组相关专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