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 导言

21世纪是人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的世纪,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时代主题。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进步、发展的主导科学;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问题,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这种在共同生存基础上构筑起来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 是人类走向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奏。显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过程是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是适应世界“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和谐”规律的最佳体现。

1994年, 我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明确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整体战略。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佳载体。

编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是搞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2,3] 。为了指导和规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 制定本导则, 供编制、审定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规划和检查、考核建设成效时使用。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各地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

《2 总则》

2 总则

《2.1规划编制的依据》

2.1规划编制的依据

1) 国家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 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 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4)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环发[2003]91号) ;

《2.2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2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2.1 指导思想 》

2.2.1 指导思想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各个领域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政区域。对于县、市、省域经济、环境、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4]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是发展,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 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 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因此,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切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线, 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 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并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2.2 基本原则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2.2 基本原则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区域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转变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突出特色、讲求实效, 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2)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把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绿色产业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文明进步紧密结合, 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3)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针对全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 坚持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 在保护中建设, 在建设中保护, 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协调好兴利与除弊之间的关系。

4) 坚持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和谐、居住条件舒适的生态型社区,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5) 坚持统筹规划、法制保障的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动作。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要科学规划, 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远景规划相衔接, 优先抓好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 分期推进, 保持连续, 逐步提高。继续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立法工作, 努力做好制度创新和法制保障。

6) 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共同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

发挥各级组织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 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 建立各种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全面开放,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7)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针对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 功能定位,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8)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既要考虑当前实际, 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又要考虑发展的需要, 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3规划时限》

2.3规划时限

以规划的前一年为基准年, 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考虑, 原则上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规划时限相衔接。具体时限的确定及阶段的划分, 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 关于规划目标的确定》

3 关于规划目标的确定

规划目标的确定, 是在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应用系统工程方法, 对规划区域内自然、生态、经济、社会诸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各因子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系统内外各种资源供给的可能性与教育、科技、能源的支撑能力, 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 结合专家和群众的实践, 合理确定建设目标。

《3.1总体目标》

3.1总体目标

《3.1.1 整体协调目标 》

3.1.1 整体协调目标

在谋求区域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 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尽快发展经济与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作为同级目标, 使广大群众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在现有的条件下, 充分挖掘系统内部潜力, 使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1.2 经济系统目标 》

3.1.2 经济系统目标

充分利用区域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经济优势, 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改造, 使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匹配, 与技术结构相协调, 尽快提高各优势产业产投比, 增强整个经济系统的调节功能。其中包括:

1) 经济决策系统本身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 这主要由健全方便的管理决策软件和综合全面的模型来保证, 使之能随时根据技术进步, 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等外部环境变化情况, 提出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改进方案。

2) 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外部环境干扰的能力。在总体上顺应社会需求与供给不断变化的要求, 并不断在平衡中获得发展, 逐渐使产业结构、生产结构由资源优势结构过渡到资源—技术优势组合结构, 形成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内外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的经济网络。

《3.1.3 生态系统目标 》

3.1.3 生态系统目标

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和生态特点, 规划建设一个自然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持续利用的物质循环系统。提高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利用的效能, 尽可能降低有害物质的积累和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 提高系统本身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自净能力。不仅使系统真正达到高效、稳定、合理、而且环境优美、舒适。

《3.1.4 社会系统目标 》

3.1.4 社会系统目标

城镇结构布局合理, 生活环境干净舒适, 人口发展速度和经济支持能力相适应, 人口、劳力、年龄及职业结构合理;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城乡居民生态意识较强;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精干, 具有灵敏高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以上是建设规划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规划方案必须提出具体的总目标和总要求, 同时给出实现的条件以及为此而必须采取的技术、行政措施, 确保目标的实现。

《3.2建设指标》

3.2建设指标

《3.2.1 生态县建设指标 》

3.2.1 生态县建设指标

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指标, 共36项[5]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社会进步类指标中的贫困人口比例等5项指标, 按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不同要求。

《3.2.2 生态市建设指标 》

3.2.2 生态市建设指标

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指标, 共28项[5]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提出不同要求;环境保护类指标中的城市空气质量按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提出不同要求。

《3.2.3 生态省建设指标 》

3.2.3 生态省建设指标

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指标, 共22项[5]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提出不同要求。

《3.3规划目标确定的要求和规划方案的优化》

3.3规划目标确定的要求和规划方案的优化

《3.2.1 要求 》

3.2.1 要求

在确定各项发展指标时, 应紧密结合当地情况, 并参照同级和上一级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目标, 提出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与中长期规划设想。指标既要先进, 又要切实可行, 定性定量相结合。对不同层次、不同规划阶段的指标, 应提出几种发展方案供选择。

《3.2.2 不同规划方案的分析评价与优化 》

3.2.2 不同规划方案的分析评价与优化

对已确定的多种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优化与选择, 最后确定一种方案。分析评价与选择的依据是:对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充分;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方案的效益状况;指标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可行性;风险程度。

《4 编制规划的程序 方法 手段》

4 编制规划的程序 方法 手段

《4.1规划编制及审批程序》

4.1规划编制及审批程序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 在报经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 即可按下列程序开始编制建设规划。

《4.1.1 确定任务 》

4.1.1 确定任务

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计划发展部门组成规划编制小组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编制人员要明确编制规划的具体要求, 包括规划范围、规划时限、规划重点等。

《4.1.2 调查、收集资料 》

4.1.2 调查、收集资料

规划编制单位应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资料, 包括:规划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背景及现状资料, 国内外、省内外、市县内外的环境与发展的形势和动态, 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以及重要产业部门的发展规划等资料。同时应对生态敏感地区、地方特色地区、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专门的调查和监测。

《4.1.3 编制规划大纲 》

4.1.3 编制规划大纲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 并做出预测和评价, 为规划的编制、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按附录的有关要求, 编制规划大纲。

《4.1.4 规划大纲的论证 》

4.1.4 规划大纲的论证

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 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咨询会议征求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后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4.1.5 编制规划 》

4.1.5 编制规划

按照规划大纲及本导则的要求编制规划。

《4.1.6 规划评审 》

4.1.6 规划评审

规划完成后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会议对规划进行论证, 生态省建设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组织论证。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4.1.7 规划的批准、实施 》

4.1.7 规划的批准、实施

规划报批稿送同级人大批准、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由县人大批准、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由市人大批准、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由省人大批准、实施。批准后的规划由政府组织实施, 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4.2编制规划的方法》

4.2编制规划的方法

规划编制的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类。传统方法是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来确定规划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有调查研究法、综合平衡法和投入产出法。现代方法通常指的是系统方法。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的改造和重新设计的工作。因此规划的编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系统进行现状诊断和功能分析, 目的是寻找优势、潜力及存在问题, 分析系统的区间差异性和内在的一致性, 取得理性认识。为合理、准确地编制规划, 确定系统功能目标和最佳方案提供可靠的基础。因此, 通常规划的编制均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 即在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方法确定规划方案。

《4.3编制规划的手段》

4.3编制规划的手段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采取的主要手段如下:

1) 深入调查研究, 提交调查报告。

2) 编制资源目录, 绘制生态图。

3) 土地利用与复合生态功能区划。

4) 对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

5) 对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

6) 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总体目标, 确定具体指标。

《5 规划的主要内容》

5 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附图。

《5.1规划文本》

5.1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或规划纲要) 要求内容详实、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基本内容包括以下10个部分。

《5.1.1 总论 》

5.1.1 总论

说明规划任务的由来, 规划编制的依据, 宏观背景与现实基础, 生态县 (市、省) 建设的目的、意义、规划范围、规划时限等。

《5.1.2 基本情况 》

5.1.2 基本情况

介绍规划区域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现状。

《5.1.3 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3 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规划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实现规划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或障碍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等)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 达到下述目的:

1) 明确规划区域内各种资源的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明确影响规划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利因素、制约 (及障碍) 因素及相互关系, 明确哪些是一般因素, 哪些是关键因素。

3) 明确规划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进行预测。

《5.1.4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4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编制规划和实施建设的指针和灵魂, 必须明确、准确。指导思想要讲清楚规划建设的理论依据、发展定位、主要战略措施和达到的最终目标。

基本原则要概述清楚规划编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充分体现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思想。

《5.1.5 规划目标 》

5.1.5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明确、具体, 既具有现实性, 又具前瞻性。

规划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建设指标。总体目标要给出总的发展目标和总要求;建设指标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 》 (环发[2003]91号) 确定分阶段目标并分项列出具体要求和目标。

在确定各项指标时, 紧密结合当地的情况, 指标既要先进, 又要切实可行, 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指标, 应提出几种方案供选择。

《5.1.6 复合生态功能分区 》

5.1.6 复合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分区是确定规划区域建设总体布局的依据。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 结合土地利用与行政区划现状, 考虑未来发展需要, 将规划区分为若干个功能区。规划地域范围大的, 如生态省、生态市, 则应按二级结构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和功能亚区。

除以行政区划分区外, 大的如生态省, 也可以按流域分区。

分区原则:生态完整性原则;非均衡发展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与行政区划一致的原则。

划分方法:复合生态功能区划采用数学方法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生态景观背景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划分区域的总特征, 采用相应的数学方法, 提出反映生态经济关系综合信息的某种共性和不同单元存在的差异, 依据相同类型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 组成特征鲜明的生态功能区。

规划时要写清楚每个功能区的面积、人口、所辖行政区域, 功能区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向, 建设目标等。

《5.1.7 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

5.1.7 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 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增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优化系统结构确保生态安全三个大的方面。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重点。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由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三部分组成: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体现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与发扬和生态文化建设两部分。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利用的审计与调整, 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建设, 使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不断恢复和增强。

生态安全的重点在城市, 建设的目的在于优化城市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和编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预案,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5.1.8 重点建设工程 》

5.1.8 重点建设工程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 确定若干项大型重点建设工程, 详细介绍每项工程的意义、位置、建设内容、建设周期、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承担单位。在文字叙述后, 汇总列表说明。

《5.1.9 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5.1.9 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1) 经费概算。

按照国家关于工程、管理经费概算方法, 编制按照规划要求, 实现规划目标所有工程建设和管理项目的经费概算。编制规划时, 经费概算包括部门建设经费和总体经费两部分, 并列表说明。

经费来源渠道包括:上级政府财政拨款;专项建设经费, 如水利、交通、能源、造林、绿化等各项经费;市场融资;外来投资;自筹;其他来源。

2) 效益分析。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是一个开放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建设之目的不仅要使系统结构合理, 而且要功能健全、稳定、高效,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效益同步提高。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结构、产业布局是否合理, 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及生产发展水平, 系统价值产投比, 总产值, 总利润, 各产业值百分比, 人均产值, 劳均产值, 人均收入等。

生态效益。分析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率, 能量利用率, 能量产投比,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渠道是否畅通, 循环利用效率的高低, 人工辅助能产投比分析, 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率及对环境污染降解的自净能力, 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环境优美舒适度等。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 主要看规划后的系统建设, 是否有利于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是否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生态意识是否增强, 是否有利于系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是否具有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5.1.10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

5.1.10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筹措、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措施要明确、可操作性强。

《5.2规划附图》

5.2规划附图

《5.2.1 生态环境现状图 》

5.2.1 生态环境现状图

图中应反映出规划区地理位置、规划区范围、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绿化、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5.2.2 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 (断面) 位置图 》

5.2.2 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 (断面) 位置图

图中应标明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污染源的位置以及环境监测点、生态监测站等的分布。

《5.2.3 复合生态功能区划图 》

5.2.3 复合生态功能区划图

图中应明确表示生态功能分区情况, 包括需要重点保护的目标、环境敏感区 (点) 、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点绿化区 (带) 等。

《5.2.4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 》

5.2.4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

图中应包括重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分布情况, 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供热、有机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方面的信息。

《5.2.5 人居环境建设、景观建设方案图 》

5.2.5 人居环境建设、景观建设方案图

图中应包括人居环境建设、景观建设项目 (包括重点旅游景点) 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5.2.6 建设成效图 》

5.2.6 建设成效图

规划区域内重点景观及反映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图片 (照片) 若干。

《6 编制规划应注意的事项》

6 编制规划应注意的事项

1) 抓住关键问题, 不要面面俱到。

所谓关键问题, 即围绕着发展经济, 保证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达到规划要求目标这个核心, 抓住那些能引起纵向和横向连锁反应的重点问题。

2)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总体规划、分行业部门规划都要求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做好对历史、现状诊断, 排出重点问题, 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潜在优势。同时要对原有的长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阶段生产发展计划、上级部门有关规划或其他规划认真研究, 紧密结合。

3) 协调好部门规划与总体规划及各部门规划间的关系。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规划是一项内容新、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 既要定性定向, 又要定量定位;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系统全面地调查分析。要求在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 既注意上下联系, 又注意横向交叉。编制规划过程中, 一定注意协调好各部门规划之间关系以及部门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