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是指在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范围内,承载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科 技、文化的合作功能,对加深有关各国双边、多边 合作关系,促进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地区共同繁荣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空间区域。战略 支点区域往往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合作基础 和基础设施,是我国与所在国家加深和扩大双边合 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二、加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 的重要性》

二、加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 的重要性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路”) 是以海洋为载体,以畅通和完善跨国综合交通通道 为基础,以沿线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节点,以区域 内商品、服务、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为动力,以区 域内各国政府协调制度安排为发展手段,以一系列 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为载体的,全方位、多层次、 复合型的海洋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沿海各国经济、 贸易、文化方面的联系,构建命运共同体、责任共 同体,是共建海上丝路的主要目标 [1]。海上丝路建 设涉及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广阔地区, 沿线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巨大,选择关键区域, 集中力量进行战略支点建设,对于推动海上丝路建 设,增强支撑力、辐射力与保障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推动经 济转型发展和对外投资结构优化。长期以来,我国 形成了对外投资以储备投资为主、对外负债以直接 投资为主的不对称结构,对海外资产的经营效益总 体较低。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客观 上需要与周边国家开展更深层次、更加紧密的经贸 合作。在关键水道、重要港口周边建设战略支点, 通过共建临港产业园区,对交通、水电、通信等公 共基础设施集中投资,可以快速改善所在地区投资 环境,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提供良好载体,在较短 时间内形成产业聚集,产生经济效益。战略支点建 设还将带动对建材、工程机械、物流装备的需求, 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新契机。

(2)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加快区 域一体化进程。以合作方式共建产业园区和重要基 础设施,促进我国资本、技术与所在国土地、人力 资源等要素的结合,将大大加深我国与所在国之间 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深厚的共同利益。从而大大 加快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促进 海上丝路沿线地区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外资业 务管制放开和服务技术引进;促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准入规则、 关税和技术标准的接轨;促进要素跨国流动、技术 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3)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强化海 上安全保障。海上通道承担着我国对外贸易 90 % 的运量,海上物流相对集中,海上运输线对我国经 济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加强重要海上运输线的 安全维护,正在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迫切需求。 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通过重点加强关键区域、关 键水道和关键节点的设施建设、产业聚集和人口聚 集,可以大大增强对海上丝路的支撑能力、控制能 力和保障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沿线各国互联互通, 提高海上运输便利性和安全性,为我国和沿线国家 创造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现状》

三、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现状

近 10 多年来,我国深化了与海上丝路沿线各 国的经贸合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 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对外投资和产业布局的 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在全球 50 个国家建设了 118 个经贸合作区,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有 77 个。其中,处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有 42 个,占 经贸合作区总数的 36 %。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 为海上丝路建设的重要承接点。从境外经贸合作区 的空间布局来看,在东南亚,主要分布在老挝、缅甸、 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 南亚,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在 非洲,主要分布在埃及、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 日利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主要分为加工制造型、 资源利用型、农业加工型以及商贸物流型四类园区, 园区多为企业自主建设。依托这些园区,一大批中 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扩大了中国在当 地的影响 [2]

海上丝路建设中,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 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我国加大了与沿线国家 的合作力度,以参股、承建等多种形式,参与了港口、 铁路、管道、电力设施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建设,发 挥了我国企业在工程建筑方面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也推进了双边交流合作的深化。港口建设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近 10 多年 来,我国企业参与了沿线一系列重要港口的建设和 经营,例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缅甸的皎漂港等。 在承接港口建设的同时,我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对临 港区域的开发,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科伦坡 港。我国企业还积极参与铁路、公路、管线等基础 设施建设。代表性项目包括:柬埔寨铁路和港口建 设、以色列红海 - 地中海铁路项目等。油气输送设 施是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最具代表 性的当属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我国已经在 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主要海上通道周边的重要区域实现了双 边合作项目布点,已有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 亚区域,并实现了向西亚、欧洲和非洲的适当延伸。 从合作方式上来看,我国企业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 样化的合作方式,包括租赁、援建、承建、参股、 土地开发等多种形式。通过合作开发,总体上优化 了双边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地区影响,也为下一步 深化双边合作、扩大地区影响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既涉及我国自身的对外开放 格局,也与沿线地区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密切相关。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空间布局不合理。所涉及的支点很多位于 区域性航线周边,距离国际海运主航线较远,不利 于发挥综合保障功能和扩大影响力。“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组(以下简称“课 题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物流数据 [3] 发现,承载 我国外贸总值超过 5 % 的水道有 8 条,分别是马六 甲海峡、格雷特海峡、曼德海峡、巽他海峡、霍尔 木兹海峡、八度海峡、巴士海峡。已建成或正在建 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经贸合作区中,除吉布提港等 少数项目外,在上述水道附近地区均少有分布。对 于破解“马六甲困境”具有关键作用的东北印度洋 区域,战略支点数量少、位置较偏,且线性分布特 点明显,发挥战略支撑作用能力较弱。

(2)经济合作用力较多,其他方面措施薄弱。 在战略支点建设的各种手段中,经济手段是最为有 效、适用性最强、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应当长期坚 持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建设方式。但是,经济手段也存在着种种不足。由于经济合作往往由特定的利益 集团作为合作主体,所获利益不能在全体民众中平 均分配,往往出现损益不均的现象。容易引起一部 分人的反感和抵制。经济合作发挥作用的空间范围、 持续时间都受到局限。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基础较差 等原因,难以启动合适的合作项目。

(3)合作层次比较单一,对沿线国家地方和不 同阶层利益考虑不足。不少合作项目仅仅停留在中 央政府之间的合作层面上。针对当地的政体、宗教、 民族、利益团体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合 作的经验还不足。一些国家(地区)由于政局变换 导致合作项目下马、停工的事件屡有发生。

《五、加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 的思路和目标》

五、加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 的思路和目标

主要丝路是:以促进海上丝路建设为目标,以 加强沿线地区存在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以促进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 相通的各项措施为主要推进手段,放眼长远,逐步 拓展,在沿线重要区域培育和建设若干战略支点, 并以之为支撑发展形成双边合作的拓展区和辐射 带,为推进海上丝路建设、优化与沿线各国关系、 促进区域公共繁荣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主要原则是:一是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根 据我国海上贸易通道的地理、经济特点,在全面加 强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基础上,对海上贸易通道 进行重点经略。二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既要 设定 5 年、10 年的阶段性目标,更要做长远规划, 与 2030 年、2050 年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好衔接。三 是因地制宜,逐步拓展。对于具备良好条件的地 区,应当积极推动合作;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 区,应当以争取民心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展文化交 流、基础设施援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四是经济优 先,综合开发。在积极推动政策沟通的基础上,大 力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还要大力 发展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合 作,最终实现民心相通。五是群策群力,多层对接。 调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经济与社会各方面 力量。中央主要负责规划、外交和政策层面的指导, 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教育机构、社会组织主要负 责在各自层面上积极推动战略实施。

主要目标是:2020 年,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支点建设全面启动,在东南亚地区初步形成一 定规模的产业合作聚集,启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030 年,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将向 纵深推进,在沿线关键水道和重点区域建成若干个 繁荣稳定的经贸合作示范区,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建 设的能力基本具备。2050 年,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沿线地区建成一系列战略支点,基本实现网络 化、体系化,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经济、 科技和文化合作提供良好支撑与保障。

《六、加大重要支点的建设力度》

六、加大重要支点的建设力度

课题组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海上 丝路沿线各区域建设战略支点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进 行评估,建立了二维度决策模型。经分析,确定了 8个重点建设区域。应当以经济合作为主,辅以政治、 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手段,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重点加强以下区域的建设。

(1)印度尼西亚亚齐地区。亚齐地处苏门答腊 岛的最西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和格雷特海峡,地理 位置十分重要。亚齐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 济发展潜力较大。亚齐地区在经历战乱后,政治、 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往来的条件 逐步具备。可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推进金属矿产、 橡胶、木材、油气等自然资源开发,并可通过港口 扩建、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临港经济。

(2)印度尼西亚巴邻旁地区。巴邻旁地处马六 甲海峡东侧,位于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之间,毗 邻国际航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巴邻旁周边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比较发达。该地区 具备合作完善港口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依托港口 合作建设临港产业园区的条件,可以石化、橡胶、 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国 内企业前往设厂投资,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与人员聚 集。该地区在历史上与我国文化联系较多,具备开 展教育、科技、文化合作的良好基础,可以职业教育、 应用性技术开发、民族文化交流为重点,开展多种 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3)泰国普吉地区。普吉岛靠近马来半岛中部 狭长部位,毗邻孟加拉湾。在克拉地峡运河开通后, 该区域的战略位置将大大增加。结合海上丝路建设,在加深与泰国的双边经贸往来过程中,有必要将该 地区作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区与示范区。可利用 当地丰富热带景观资源,联合开发旅游度假产业, 将其培育成我国游客处境旅游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结合旅游开发,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文 化合作。

(4)印度卡利卡特地区。卡利卡特及其南方的 科钦、阿勒皮等港口城市所处的印度半岛西南部地 区,临近九度海峡,处于我国到波斯湾石油运输“生 命线”的关键节点上,具有重要的地缘价值。目前, 该地区经济不甚发达,但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农 业支撑和基础设施条件。可以港口建设和经营合作 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为重点,建设临 港产业区,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地在当地投资,发展 加工制造业。同时,可结合当地悠久历史,以古代 中印两国友好往来和沟通交流为重点,加强文化交 流与合作。

(5)斯里兰卡科伦坡地区。长期以来,我国一 直与斯里兰卡保持良好双边关系,在经贸合作方面 日趋紧密。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斯里 兰卡基础设施建设,相继援助扩建了科伦坡港、汉 班托塔港等重要港口,并合作建设了临港产业园区 和新城区。下一步,在继续完善产业园区和港城 配套、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外,可进一步加强 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深双方合作友 好关系。

(6)吉布提。以海洋航运为核心的临港服务业 是吉布提经济的命脉。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出于 军用或民用目的,将吉布提港作为航运补给基地。 我国参与打击海盗的军舰也将吉布提港作为重要补 给港。下一步,可以港口补给服务为基础,双边合 作开发建设临港园区,发展临港工业和服务业,建 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海洋航运补给基地。

(7)马尔代夫。近 10 多年来,我国与马尔代 夫在各方面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我国游客正在成为 马尔代夫最重要的旅游消费群体。我国在马尔代夫 基础设施建设、淡水应急供给等方面,给予了大力 支持。下一步,可在环境保护、淡水供应、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长期友好关系。 最终,争取在马尔代夫建立综合性的、军民融合的 海洋补给保障基地。

(8)塞舌尔。塞舌尔政府曾表达支持我国在其境内建设海洋航运补给基地的意愿。从长远来看, 塞舌尔与马尔代夫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互补关系, 未来可考虑将其作为马尔代夫综合补给基地的补 充。因此,有必要从现在起着力发展与塞舌尔的长 期友好关系,为远期合作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七、保障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在战略支点区域推动经贸合作区建设》

(一)在战略支点区域推动经贸合作区建设

把经济合作作为战略支点建设的主要方式。由 于地理原因,战略支点所在地区往往具有优良的港 口建设条件,也靠近主要国际航线,发展临港经济 的条件优越。可以港口合作建设和特许经营为基础, 合作推进临港经贸合作区建设,结合各地经济要素 特点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临港产业。在 巴邻庞、科伦坡、亚齐、卡利卡特等地区可以发展 临港制造业、石油化工、食品(食糖、水产品、咖 啡、茶叶)加工、橡胶等行业。在普吉、马尔代夫、 塞舌尔等地区可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相关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海洋旅游业,将之建设成我国 游客出境海洋旅游的首选地。在吉布提主要发展以 海运综合服务为主体的临港经济,建设成我国远洋 航运的重要补给保障基地。通过双边贸易合作加深 双方的经济依存度,为战略支点建设创造良好的经 济基础。

《(二)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复兴为主题加强教育文 化合作》

(二)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复兴为主题加强教育文 化合作

古往今来,虽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政治、 经济、文化条件不断变化,但国际海洋运输的主 要通道一直没有大的改变 [4]。沿线各战略支点地 区在历史上也多与我国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经济、 贸易、文化联系。可倡议联合发起、以我国为主 建立专项基金,重点对上述战略支点的文化发展 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支持的范围可包括: 依托所在地经贸合作区建设,有针对性地发展职 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解决当地就业 和企业的用工问题;采用灵活形式,以农林水产 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以保 护当地文化(包括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为重点, 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合作;加强重点地区与我国的 人员交流,在留学生培养、科技交流、历史文化合作研究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三)加大对沿线科技合作的支持力度》

(三)加大对沿线科技合作的支持力度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海洋科技发展经验 [5],针 对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需求,结合 对全球和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在周边地 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合作。可与印度尼西亚、泰 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合作,以印度洋地震海啸为主 题开展研究,建设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与孟加 拉国、缅甸、印度等国家合作,对孟加拉湾飓风开 展科学研究,以提高飓风预警预报的准确性为主要 目标,建设海上 – 空中观测预报系统。与马尔代夫、 塞舌尔等国家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 对热带珊瑚岛礁环境保护、人工岛建设、可再生能 源利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科技问题进行研究。通 过定向科技支持提高沿线国家地域自然灾害、改善 生态环境的能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联系。

《(四)推动地方层次和行业层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四)推动地方层次和行业层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在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间合作交流的基础上, 推动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合作网络。推进地方政 府间的交流合作,根据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点,选 择国内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友 好城市,定点加强经贸往来和教科文合作。可借鉴 国内对口援建的经验,推动国内沿海城市加强对沿 线友好城市的对口支持。发起“海上丝绸之路博览 会”,以艺术、文化交流为主题,在沿线重要城市 发展会展合作。发挥行业、企业的经贸合作主体作 用,依托临港产业、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经 济活动,开展行业间、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 企业在投资所在地开展教育、文化和慈善活动。鼓 励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作用,创造企业间合作的良好 基础。以文化交流为重点,鼓励群众团体之间的合 作,建立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关系。

《八、结语》

八、结语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是以沿线 国家中心城市为节点,以畅通和完善跨国海上综合 交通通道为基础,以建立亚欧非全方位、多层次、 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为目标的综合性合作开发活 动。其根本宗旨是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联系,推动形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根据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和沿线各国发展实 际,采取全面推动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加快 战略支点建设,必将为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各项措施的落实 提供良好载体与有力支撑,保障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建设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