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在绝大多数的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人们对民生 福祉的关注度都日益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腾飞在释放广泛的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带来 一系列始料未及的社会与环境难题。提高人民的综 合生活福利就成为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中国 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本文所关注的正是陕南秦巴 山区正在进行的一项大型避险移民工程。该工程的 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质量,同 时促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新城新区建设和已有城 镇环境的改善。本文首先简述了此工程实施的背景 和现状,并讨论了和此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类人群, 包括新建安置区的移民,尚未迁出农村的遗留家庭 (其中的一部分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移民),以及居住 在新建安置区周边的原有城镇人口。本文讨论了针 对这些人群的生活质量研究对于移民工程的绩效评 估、实施和未来的政策规划所能产生的重要意义。 以此为目的,本文综述了社会科学在“生活质量” 以及“城市生活质量”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和相应 的评价体系,并针对秦巴山区的具体发展现状提出 了研究方向和建议。

《二、秦巴山区的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质量研究》

二、秦巴山区的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质量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位于中国中部的秦巴山区是 14 个国家级集中 连片贫困区之一。秦巴山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 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同时面临着可耕地面 积有限、粮食产量不足、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生态 退化等问题。山区的天然地理屏障也在一定程度上 减缓了劳动力流动,阻碍了秦巴山区的城镇化进程, 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 [1]。

20 世纪 90 年代,一系列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工 程在秦巴山区大面积开展(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世界银行资助的秦巴山区扶贫工程)。在此基 础上,陕西省政府在 2011 年提出了“陕南秦巴山 区避灾生态扶贫移民工程”—— 一项集扶贫减贫、 生态恢复以及城镇化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方案。 这次的生态移民方案计划在 10 年内将 240 万农村 人口从生态脆弱、灾害频发地区迁移至城镇或是自 然和经济生态较好的乡村地区 [2]。至 2014 年年底, 已有至少 140 万人口已完成搬迁安置。其中将近 70 % 的家庭迁至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安置社区 内。大部分的安置社区集中在安康、汉中和商洛及 附近地区。移民工程的实施使得这一地区的城镇化 水平在五年内迅速提高了 6 个百分点 [3,4]

为了适应人口的增长,一系列相应的城市建设 在陕南移民安置地区开展起来,新的城市规划和政 策制定也在进行当中 [5]。大规模的移民和快速的发 展建设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当地城市和农村的社 会生态。

《(二)衡量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对城乡生态的影响》

(二)衡量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对城乡生态的影响

移民工程和城市建设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 影响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探讨。第一种是宏观的方 向,通常用客观的社会经济指标来评测这一地区建 设发展的成果(如贫困率、城镇化水平、人均寿命 期望、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基于这一方法, 已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公告和学术研究对陕南移民工 程的现有成果进行了评估,并得出较为乐观的结论, 即移民工程已经对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6~8]。另一种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评 估移民工程的成果,根据城市建设的社会学效益来 指导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这其中就包括基于 居民的满意度、生活行为规律以及生理和心理的 健康程度等指标来评价这一地区的人居生活质量。 这类以“城市生活质量”为主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已 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城市以及农村广泛开展 [9]。

此次由政府主导的移民工程和相关的城市发 展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大幅度改善山区人口的总体 生活质量。移民地区居民对其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 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正是衡量工程效益的一组重要指 标。或者说,从当地居民的个体视角出发的主观评 价与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客观评价均对权衡政策的利 弊得失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所指的当地居民不仅仅 是迁入城市的新移民,同时包括农村遗留人口(其 中部分居民也许在未来有动迁意向),以及安置扩 建项目周边的城镇原居人口。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移民政策和这一地区 的建成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都可能对居民的生活质 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此次移民政策出台的目的旨在使广大农户可以通过搬迁广泛受 益,其中包括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基本物质生 活条件,享受到更便利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增加 就业机会。基于此目的,当地政府大力推广了集中 规划、集中建设移民点、集中安置的搬迁方式。这 种安置方案有益于维护移民社区原有的社会关系, 方便当地政府及规划部门统一有效地分配社会公共 资源,以及规范安置点的建设管理标准 [5,10]。然而, 另外一些基于西方社会的城市研究也发现,发展这 种社会经济属性单一的社区(尤其是当社区整体收 入相对较低时)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社会风险, 如新建社区容易被孤立,与周边原有环境难以融合, 社区管理难度加大等。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相对 孤立的移民社区容易成为培养城市新贫民群体的土 壤 [11,12]。就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这一点来说, 集中安置的方案在实践中究竟是在更大程度上起到 了促进还是阻碍的作用,我们还未能定论。开展关 于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证调查有助于系统分析理解此 类政策与规划方案所对应的社会收益和风险。

同时,对原有城市居民来说,移民工程带来的 居住环境和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有可能给他们的生 活带来福利以及压力。例如,伴随移民工程而启动 的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的更新,以及大量劳动力的 流入都可能使得原有居民的生活变得更为便捷。然 而,城市原有居民与新移民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利益 冲突,如因对有限的福利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重新分 配,或是因两个团体之间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不 同而导致的矛盾。深入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 步了解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未 来政策和规划的发展方向。

《(三)理解城市发展对人居生活影响的重要意义》

(三)理解城市发展对人居生活影响的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在西部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 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术讨论开始关注此类工程的短期和长 期的社会影响。其中大部分的研究课题集中于评估 工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8,13~15]。而近年来的研究工 作开始逐渐扩展到相关的社会和文化领域 [16~20]。我 们认为,对于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制度性移 民,需要充分讨论其对该地区及其人口的长期社会 学效应。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制度性移民工程在一 定程度上仍然是一项尚未定论的社会实验。

陕南秦巴山区的移民工程到目前为止尚在实 施。已有三分之二的农村移民已迁入城镇新居,而 更多安置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建议在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和周边地区开展一项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长期纵向研究。研究范围 也可以扩大到尚未搬迁的地区,包括在未来有搬迁 意向的农村地区。这项研究工程可以对已完成的规 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反馈信息,并以此来协助制定未 来的工作方向。具体而言,此项研究可能在以下几 个方面对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1)此项研究从受影响人群的立场出发,为移 民工程的绩效提供第三方的独立客观的评价。

(2)纵向研究有助于监测此项工程的长期进展 及其社会后果。

(3)此项研究可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提供反馈 信息,以便于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据此对政 策规划予以调整。

(4)此项研究深入讨论城市规划、居住区和住 宅设计的具体细节,并分析出各项指标对居民总体 生活质量和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政策制定部门、城 市规划和设计人员可以依此对城市建设提出具体的 指导意见,并对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做出合理有效 的分配。

(5)纵向研究的结果还可用于关注移民社区及 城市原有居民中的特定人群,诸如低收入家庭、老 年人、青少年、女性以及少数民族。通过对他们的 跟踪调查,我们可以判断移民工程对这些特殊人群 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三、生活质量研究——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 法的发展》

三、生活质量研究——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 法的发展

多年以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各国政府的工 作重心之一。生活质量一词通常是指社会及个人生 活的总体福利状况。与其相关的课题包罗万象,如 国际关系、健康、就业以及不同范围的物理环境状 况,大到国家、城市,小到居住区、住宅。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始讨论 关于生活质量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测算和评估体 系 [21,22]。一直以来,对生活质量的评价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根据场所的各项客观指标来测算;另 一种更多地侧重于所在地人民的主观评价 [23]。

客观评测一般依赖二级数据,反映的是一定地 理单位的统计信息,包括国家、城市以及更小的区 域,如人口普查单元、治安辖区、学区等。这些数 据通常由政府机构收集管理,或是来源于政府间机 构,如联合国或国际卫生组织 [24]。

主观评价体系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直接获得,属 于反映特定群体或是个体层面的原始数据,包括对 人们的行为和其生活方方面面的评估。Campbell、 Converse 和 Rodgers 的开创性工作是这一体系的典 型代表 [22]。他们认为,质量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 是一个主观现象,不同的个体对于生活质量往往有 着不同的认识。某一群体或个人所认为的高质量的 生活,常常很难得到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认同。 所以, Campbell 和他的团队将人们的“生活体验的质量” 定义为其总体的身心状况或是生活满意度①。它取 决于一个人对其生活各个层面的评估——家庭、婚 姻、健康、经济状况、精神信仰、休闲娱乐及其对 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包括住宅、居住小区、社区 以及所在的国家和地区。Campbell 的团队对美国全 国社会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逐一分析了 以上各个因素和个人整体生活质量体验的相关性。 他们研究发现,社区、小区和住宅虽然不是预测生 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居住环境确实是关系 其个人生活状况的因素之一 [22]。

另一些城市地理学者,如 Gerald Mulligan 和他 的研究团队 [28] 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人们对其所 处的物理和人文环境的满意程度。这些环境特征通 常根据其地理范畴的大小而归类。其影响的对象可 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群,比如家庭、单位或经济 体。这类研究更为直接地讨论场所本身对研究对象 行为意识的影响,所以我们通常称其为城市生活质 量研究。多年以来,包括城市规划专业的很多学科 的学者已经在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领域做了大量的 工作,详细研究了与城市生活质量相关的主要因素 [9]。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关注点不仅局限于社区, 同时包括居住小区、住宅以及这些物理环境的自然、 社会和文化属性。这些因素通常是城市规划、设计 从业者和建筑师的关注重点,也是场所营造的重要 手段。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的数量 和质量都可能对居民在新环境下的的生活状况产生 潜在的影响。图 1 描绘的是城市生活质量研究的理 论框架和相关元素 [9]。此模型所讨论的人居生活质量指的是人们对住宅、居住区、城市甚至更大地理 范畴内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对个人生活其他方 面的满意度(如家庭、健康、财产状况等)。简单 来说,人们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反映了其对一系列具 体环境特征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例如,居民对居住 区的满意程度受到他们对当地学校、交通状况、噪 声和拥挤程度的感受和评价的影响。而人们的主观 评价又和环境本身的客观特征直接相关。如居民 对小区拥挤程度的感知通常和小区的容积率有关。 (更多关于此模型的解释请参见 Marans 和 Rodgers 在 1975 年及 Marans 在 2003 年的论述 [29,30]。)

《图 1  》

图 1  居住满意度与总体生活质量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系列关于城市生活质量 的实证研究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开展,其中包括美 国全国范围内的新社区居住状况研究 [31,32]、底特律 地区居住状况研究 [33],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居 住状况研究 [34]。这些实证调查为发展此领域的理论 构架和研究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也对 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

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 一般来说,城市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性 质的指标进行测评 [9]。

(1)客观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经济、 社会和环境状况的集合性数据,通常由二级数据(如 人口普查数据)获得。

(2)主观指标——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一手数 据,用以反映个人对于其城镇生活各个层面的主观 意识、评估和评价。

(3)行为指标——反映人们的态度、决策、社 交模式以及其他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如交通方 式、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和社区参与度等)。这些 数据可以由二级数据、社会调查或是行为观测等方 式获得。

大多数关于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都倾向于 使用主观指标。然而,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兴趣与背 景,还有很多研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标相结合 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9,29] 。

表 1 列出了以上三类指标中经常使用的变量 [9]。 在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使用这些变量时,调查人员需 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和人口构成的特殊性和复杂 性。例如,对于在秦巴山区开展的项目,有必要首 先研究城市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对于当地居民的意 义。以当地环境的具体特征为基础来界定调研的范 围,设计问卷的形式和细节。

表 1  城市及居住区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变量

《表 1 》

 

《四、关于秦巴山区生活质量的研究方向与方 法的建议》

四、关于秦巴山区生活质量的研究方向与方 法的建议

为了了解移民工程和相关城市建设的长期社会 效应,我们建议在秦巴山区开展生活质量和城市生 活质量的社会学研究。理想的情况下,这项研究的 范围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追踪评价生活质量或是城市生活质量 的体系,包括以下三组研究对象:①已完成搬迁的 新移民;②农村地区尚未搬迁的进展(在未来有 或没有搬迁意向的居民);③安置区周边居住的原 有城镇居民。

(2)一项可以评估此工程的长期社会影响的纵 向研究。通过对三组调查对象中的抽样家庭进行定 期回访,此项研究主要记录:①移民工程在多大程 度对移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②尚未搬迁的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期望;③移民 工程对城镇原有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对以上三类人群的分别调查可以方便我们开展 比较研究。具体而言,迁入移民新区的居民可以和 周边的原有城镇居民做对比讨论。研究结论有助于 城市规划者理解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变化分别会对 以上三类人群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将研究 范围扩大到同一地区的其他的移民安置形式(如 在这次工程中小部分采用的是分散安置),我们还 可以对照研究讨论这些不同规划模式的社会收益 和风险。

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也可以包括在调查范围 内,如居民对建成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管理 和参与以及对个人生活的需求和期待等。调查的成 果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和规划者更好地理解社区的 人口流动、社区参与等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出预测。反映移民地区发展建设情况的各项客观 指标和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行为指标也应包括在研 究数据中,来和主观指标结合分析。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将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引入到数据分析和研究中,来分析所收集的问 卷调查结果和其他客观数据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同样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对象的社会经 济属性(如收入、教育水平、性别等)、主观评价(如 满意度、可居住性、吸引力等)和其相应的地理信 息整合起来,用以发现这些重要特征在空间维度上 的聚集效应和规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 质量研究开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问卷调查所收 集的分散型信息转化为反映一定地理范围内经济、 社会或环境特征的集合信息。例如,澳大利亚的 研究团队将统计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 分析了昆士兰地区居民的宜居性评价及其相关因 素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 [35]。研究结果发现了三种 不同的“社区吸引力”及其代表性居住区在这一 地区的地理分布状况。这三种形式的居住区分别 为“审美主导式”“生活设施主导式”和“社交主 导式”。类似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导的数据分析 也可以应用到秦巴移民地区的城市生活质量研究 中。其结论有助于政府和规划部门理解移民工程 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并为新建安置点的选址 提供有效信息。

《五、结语》

五、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陕南秦巴山区开展针对移民 工程的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此项研究用以评估移 民工程的社会学内涵,并关注其对以下三类人群生 活质量的影响——已经完成搬迁安置的新移民,尚 未搬迁(但包括在未来有移民意向)的农村居民, 移民工程和新城建设可能涉及的城镇现有居民。本 文认为这类研究会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 供指导性意见,并有助于相关部门在更长的时间里 分析了解中国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民生状况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