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入地及羊群饲养管理概况》

1 引入地及羊群饲养管理概况

永昌肉用种羊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地区,地处东经 102°22′07″ ~ 102°24′18″,北纬 38°12′ 11″ ~ 38°13′20″,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城东北 45 km,南距连霍高速公路 30 km 、距兰新铁路10 km,交通方便。羊场所在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 6.5 ~ 7.4 ℃,年降水量 138 mm,年蒸发量 2 000 mm,无霜期 150 d 。羊场占地 80 ha,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海拔高度平均在 1 580 m 左右,地处中国著名的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之内。场内饲料基地用水质良好的地下水灌溉,种植牧草饲料以紫花苜蓿、青储玉米为主,每公顷产青紫花苜蓿干草 13.5 ~ 15.0 t,青储玉米约 150 t,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2000 年 1 月 12 日,笔者从位于新西兰北岛的 Te kawa 和 Glengarry 种畜场引入无角陶赛特品种绵羊(以下称无角陶赛特羊)41 只(公羊 8 只、母羊 33 只)到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

永昌肉用种羊场对引入的羊只,在饲养管理方面基本作法是:

冬春季饲养管理:从每年的 11 月中旬至翌年的 5 月中旬,进行全舍饲饲养,每天羊群出外运动 2 ~ 3 h,放牧距离约为 3.0 ~ 4.0 km,但在风、雪、雨、沙尘等恶劣天气时不出牧。

夏季饲养管理:每年 5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因天气炎热,羊只难以忍受羊舍中的高温,因此把羊群转移到凉棚中渡夏,每天从饲草基地刈割青绿牧草饲喂羊群,早、晚天气凉爽时将羊群放出采食、运动和饮水,时间 3.0 ~ 4.0 h 。此时公羊进入配种前期和配种期,母羊处于空怀期。公、母羊每天分别补喂 6 kg 和 5 kg 优质青草,另外公羊补饲混合精料 0.8 kg,外加 2 ~3 枚鸡蛋和 200 g 豆奶粉;母羊、幼年羊补饲混合精料 0.25 ~ 0.3 kg 。

秋季饲养管理:每年的 9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羊只白天全天放牧于茬地和人工再生草场。

无角陶赛特羊在全年不同季节的日饲喂量及其营养价值,如表 1 和表 2 所示[1] 。

《表1》

表1 无角陶赛特羊日饲喂量

Table1 Daily intake of Poll Dorset sheep  kg

《表2》

表2 无角陶赛特羊日粮营养水平

Table2 Nutritive level of diets for Poll Dorset sheep

《2 引入无角陶赛特羊种质特性测试与研究》

2 引入无角陶赛特羊种质特性测试与研究

《2.1 行为表现》

2.1 行为表现

无角陶赛特羊引入时,初期表现每天采食时间为 362.33 min/d,引入两年后采食时间降为 188.7 min/d 。纯繁后代周岁时采食时间为 244.8 min/d,而卧息时间增长,表明羊只已由原来的放牧、需采食时间较长转变为舍饲、采食时间较短。同时反刍时间由引入时的 546.67 min/d 下降到引入后的 538.8 min/d,两者差异不明显,说明与在原产地相比,无角陶赛特羊的采食量加大,采食速度明显加快,该品种绵羊主要行为的观察数据见表 3 [2] 。

《表3》

表3 无角陶赛特羊的主要行为

Table3 Main behaviors of Poll Dorset sheep

《2.2 生理生化指标》

2.2 生理生化指标

动物生理生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品种引入新地区后,是否适应该地区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角陶赛特品种绵羊引入永昌肉用种羊场后,我们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多次测定,根据表 4 和表 5 测定结果,无角陶赛特羊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该品种绵羊对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生态经济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表4》

表4 无角陶赛特羊主要生理指标

Table4 Main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Poll Dorset sheep

《表5》

表5 无角陶赛特羊与同龄土种羊(3.5 岁)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值

Table5 Mensuration value of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oll Dorset and local sheep (3.5 years old)

《2.3 生长发育》

2.3 生长发育

从表 6 、表 7 可见,初生、2.5 月龄断奶、6 月龄到周岁,无角陶赛特羊的体重、主要体尺指标[1] ,都是比较理想的,并高于新西兰饲养的同品种羊。

《表6》

表6 无角陶赛特羊早期生长发育表

Table6 Earl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oll Dorset sheep         kg

《表7》

表7 无角陶赛特羊不同年龄体尺表

Table7 Body measurement in different ages of Poll Dorset sheep       cm

《2.4 繁殖性能》

2.4 繁殖性能

在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生态经济条件下,引入的无角陶赛特羊常年发情,繁殖率高;公羊精液品质好,但随季节不同略有差异[3] ,如表 8 、表 9 所示。

《表8》

表8 无角陶赛特母羊引入后繁殖性能统计

Table8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introduced Poll Dorset ewes

《表9》

表9 季节因子对无角陶赛特品种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Table9 Effect of seasonal factor on sperm quality of Poll Dorset sheep

根据统计,无角陶赛特母羊发情周期为 14.71 ± 0.23 d,发情持续期为 28 h,平均妊娠天数为 146.72 ± 1.89 d 。

《2.5 无角陶赛特羊的产毛性能和羊毛品质》

2.5 无角陶赛特羊的产毛性能和羊毛品质

无角陶赛特羊的产毛性能及其羊毛品质检测统计结果见表 10 、表 11 。

《表10》

表10 无角陶赛特羊的产毛性能

Table10 Wool yield performance of Poll Dorset sheep

《表11》

表11 无角陶赛特羊羊毛品质检测统计表

Table11 Wool quality mensuration of Poll Dorset sheep

《2.6 血液蛋白多态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2.6 血液蛋白多态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2.6.1 血清转铁蛋白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在血清转铁蛋白(Tf)位点,无角陶赛特羊等位基因频率 A  B  C,A(0.6000)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 AB(0.457 1)占优势[4] (见表 12)。

《表12》

表12 转铁蛋白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Table12 Gene and genotypic frequencies of transferring

2.6.2 白蛋白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在白蛋白位点,无角陶赛特羊等位基因频率 S  W  F,S(0.696 4)为优势基因,基因型频率 FS  SS  SW,FS(0.542 9),SS(0.4000)占优势(见表 13)。

《表13》

表13 白蛋白(AI)的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

Table13 Gene and genotypic frequencies of albumin

2.6.3 血红蛋白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如表 15 所示在血红蛋白位点,无角陶赛特羊等位基因频率 HbB  HbA,等位基因优势不明显,基因型频率 AB  BB  AA,AB(0.828 6 )基因型优势非常明显,如表 14 所示。

《表14》

表14 血红蛋白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Table14 Gene and genotypic frequencies of haemoglobin

2.6.4 血清酯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在血清脂酶位点,无角陶赛特羊等位基因频率 Es- Es+,Es-(0.9000)为绝对优势基因;基因型频率 Es-- Es+- Es++,Es--(0.8571)基因型占绝对优势(见表 15)。

《表15》

表15 血清脂酶(Es)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Table15 Gene and genotypic frequencies of serum esterase

《2.7 发病与死亡情况》

2.7 发病与死亡情况

无角陶赛特羊引入羊场后,积极实施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每年按期进行疫苗注射,驱虫、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羊舍内外的严格消毒等措施。九年多来,羊只发病率低,死亡率小,绝大多数羊群健康结实。在发病不多的个体中,发生的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如由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等;消化系统疾病,如痢疾等;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各龄羊都有发生,这与春季气候干燥、风大多沙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大多是羔羊期发生,主要发生在羔羊断奶前后,因为此阶段正处于由干草期向青草期过渡时期,因而易发生消化不良。发生的外科疾病主要有蹄部炎症、外伤等。产科病主要有脱肛、流产;发生的主要寄生虫有蜱、肠胃寄生虫等,发病季节在秋季。没有发生过传染病。

《2.8 无角陶赛特羊引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后的适应性评价》

2.8 无角陶赛特羊引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后的适应性评价

根据对上述内容 9 年的观测研究,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及其周边地区,生长发育快,肉用体形好,繁殖力高,发病率低,死亡率少。用笔者提出的“总适应能力”进行评价[5] ,结果无角陶赛特羊的评定等级为 A 级,结论是适应性良好,引种获得成功。

《3 无角陶赛特羊在我国养羊业中的应用》

3 无角陶赛特羊在我国养羊业中的应用

新西兰无角陶赛特羊引入后,笔者在对其进行适应性观测的同时,积极应用胚胎移植、早期断奶和密集产羔等繁殖新技术,努力扩大种羊群体,并不断选育提高;同时也用其对地方土种母羊进行杂交改良,以期提高土种绵羊的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提高地方绵羊群体的良种化程度,提高养殖户和养羊者的经济收入。在 2000—2008 年,笔者用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宁夏、青海、四川、河南等省、区,与地方蒙古羊、小尾寒羊、西藏羊等杂交,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各类杂种羊 150 余万只,杂交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3.1 各代杂种羊的生长发育》

3.1 各代杂种羊的生长发育

陶×蒙 1 ~ 3 代杂种羊各主要发育阶段体重指标见表 16[6] 

《表16》

表16 陶×蒙 1 ~ 3 代杂种羊各发育阶段体重统计

Table16 Body weight of each development stage about 1~3 generation hybrid of Poll Dorset and Mongolian sheep

注:D 代表无角陶赛特羊,M 代表蒙古羊,H 代表小尾寒羊, F 代表杂种羊,F 右下角字数代表杂交代数。

表 16 指出,与母本蒙古羊相比,1 ~ 3 代杂种羊各主要发育阶段体重均有显著提高。 6 月龄 DMF1 公羔提高 18.08 %,母羔提高 18.7 %;DMF2 公羔提高 14.03 %,母羔提高 16.15 %;DMF3 公羔提高 20.44 %,母羔提高 24.63 %;周岁:DMF1 公羊提高 11.49 %,母羊提高 10.37 %;DMF2 公羊提高 25.08 %,母羊提高 25.46 %;DMF3 公羊提高 30.44 %,母羊提高 29.60 % 。成年:DMF1 公羊提高 17.47 %,母羊提高 15.83 %;DMF2 公羊提高 20.34 %,母羊提高 21.21 % 。其中 DMF3 提高幅度最大。

《3.2 各代杂种羊的繁殖特性》

3.2 各代杂种羊的繁殖特性

在永昌地区,参加杂交改良的主要母本是当地蒙古羊,约占 70 %,其次是小尾寒羊,约占 30 % 。在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农户,特别是以小尾寒羊作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的杂种母羊,羊只也具有全年发情、配种、产羔的属性。根据对部分养殖户的统计,各代杂种羊的繁殖特性见表 17 。

《表17》

表17 杂种羊繁殖性能统计

Table17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hybrid sheep

《3.3 杂种羊的肉用性能》

3.3 杂种羊的肉用性能

3.3.1 三代杂种羊的育肥效果

从甘肃省红光园艺场淘汰羔羊群中选择无角陶赛特公羊×蒙系母羊杂交的陶蒙 F3 羔羊(DMF3)和无角陶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杂交的陶寒 F3 羔羊( DHF3)共计 28 只。其中 DMF3 和 DHF3 各选择了 14 只 ,为试验组,实行“放牧+补饲”;随机选择 20 只 DHF3,公母各 10 只,为对照组,放牧但不补饲。试验组单独组群饲养,对照组随大群放牧[7] 。试验时间为 2007 年 8 月 28 日- 10 月 27 日。羔羊育肥饲料配方见表 18 。预试期 10 d,饲喂量由少到多逐渐添加至规定量。正试期每天平均按 0.6 kg /只投料,试验组实行“放牧+补饲”,早晨 7:30 出牧,至 11:30 左右归牧,下午 2:30 出牧,7:00 左右归牧,归牧后补饲精料,自由饮水,对照组放牧但不补饲。放牧时间随气候调整,每天保证至少有 6 h 左右。每月消毒圈舍一次,平时勤打扫,注意羊舍内外卫生,保持干燥、通风。育肥羔羊体重变化见表 19 。

《表18》

表18 羔羊育肥饲料配方

Table18 Feed formulas of fattening lambs

《表19 》

表19 育肥羔羊体重方面的变化

Table19 Body weight changes of fattening lambs

羔羊育肥经济效益分析(详见表 20):试验组羔羊增重按当地当时羔羊肉市场价 15 元/kg 计算:扣除饲料成本费、肥育期间进行的驱虫、药浴、防疫和打耳标及在肥育过程中个别羊只的治疗等医药及管理费等,获利以 DMF3 最高,DHF3 次之,赢利分别为 169 元/只和 147 元/只,分别比对照组多获纯利 89 元和 67 元;投入产出比以 DMF3 最高,DHF3 次之,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1∶2.67 和 1∶2.45 。

《表20》

表20 育肥羔羊经济效益分析

Table20 Analysis of economical benefits about fattening lambs,

3.3.2 育肥羔羊产肉力及羔羊肉品质的分析

育肥羔羊产肉力及羔羊肉品质的分析如表 21 、表 22 所示。 DMF3 和 DHF3 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 值、眼肌面积等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01)见表 21 。

《表21》

表21 育肥羔羊产肉力的分析

Table21 Analysis of mutt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bout fattening

《表22 》

表22 育肥羔羊肉品质分析

Table22 Analysis of mutton quality about fattening lambs

3.3.3 羔羊肉营养成分分析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见表 23 。 DMF3,DHF3 和对照组羔羊肉中粗蛋白含量均在 20.00 % 以上,育肥组脂肪含量均在 4 % ~ 5 % 之间,但间差异不显著(P  0.05 )。羔羊肉中脂肪、水分含量和热能 DMF3 和 DHF3 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0.05 ),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表明经过短期育肥能增加体内脂肪含量,提高肉的多汁性和热能。两不同杂交组合羔羊肉中矿物质含量详见表 24 。钾、钠、铁、磷、铜含量 DMF3 较高,铜和钠含量分别为 5.07 mg/kg 和 1 084.67 mg/kg,显著高于 DHF3P  0.05),而钙、镁和锌含量 DHF3 较高,镁和锌含量分别为 242.58 mg/kg 和 36.71 mg/kg,显著高于 DMF3P  0.05)。 

《表23》

表23 羔羊肉常规养分测定

Table23 Mensuration of general nutrient composition on mutton of lambs

《表24》

表24 羔羊肉矿物质测定

Table24 Mensuration of mineral on mutton of lambs         mg/kg 

3.3.4 羔羊肉脂肪酸的测定

肌肉中脂肪酸的种类和组成是决定脂肪组织理化性质、影响肉质风味的重要化学成分,是评定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测定了羔羊肉中主要的脂肪酸组成[2] ,DMF3 和 DHF3 两杂交组合间各脂肪酸含量较接近,差异不显著(P  0.05)。脂肪组成基本相似,均是以豆蔻酸、十五碳酸、棕榈酸、十七碳酸、硬脂酸、十九碳酸为主,它们的总含量占测定脂肪酸组成的 95 % 以上。在脂肪酸组成中硬脂酸占比例最大,分别为 46.23 % 和 46.12 %,其次棕榈酸分别为 28.26 % 和 27.54 %,十九碳酸 12.06 % 和 11.87 %,豆蔻酸 4.36 % 和 4.14 %,十七碳酸 3.52 % 和 3.25 %,其余的脂肪酸含量则较低,详见表 25 。

《表25》

表25 羔羊肉中主要脂肪酸的测定

Table25 Mensuration of main fatty acids on mutton of lambs             %

3.3.5 羔羊肉中氨基酸的测定

从表 26 可见,DMF3 和 DHF3 羔羊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接近,10 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和亮氨酸占蛋白质比例较高。与 FAO(1956)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相比,均高于理想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占蛋白质比例分别在 7.5 % 和 2.4 % 以上。从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上看,DHF3 羔羊肉中含量最为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 49.60 % 。非必需氨基酸也以 DHF3 羔羊肉中含量最为丰富,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占蛋白质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 13.17 %,7.68 % 和 4.88 % 。研究表明氨基酸中的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是肉香味的必需前体氨基酸,尤其谷氨酸是肉中的主要鲜味物质。从表中可以看出,肉质中重要风味前体氨基酸的总量 8.08 %,尤其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丰富,分别为 2.70 % 和 1.57 %,高于资料中报道的小尾寒羊的含量 2.48 % 和 1.23 % 。

《表26》

表26 羔羊肉氨基酸含量测定

Table26 Mensuration of amino acids on mutton of lambs

3.3.6 一代杂种公羔羔羊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风味是衡量肉品质一个重要指标。它与质地、营养、安全性等一起,成为影响人们对畜禽肉取舍的决定因素。肉风味主要包括滋味和香味两方面。滋味来源于肉中的滋味呈味物如无机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核酸代谢产物和肌苷酸、核糖等;香味主要由肌肉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如不饱和醛酮、含硫化合物及一些杂环化合物产生。

经测定,从无角陶赛特一代杂种公羔羔羊肉中,初步检出挥发性物质中的 70 种化合物[8] ,其中烷类 20 个、烯类 4 个、醛类 13 个、酮类 7 个、醇类 11 个、酯类 5 个、呋喃 3 个、吡喃 1 个、噻唑 1 个、酸类 2 个、其他 3 个,相对含量分别占总组分的 24.266 %, 11.471 %, 13.172 %, 18.23 %, 14.130 %, 1.181 %,1.575 %,0.038 %,0.076 %,0.279 %, 3.526 %,总检出量为 87.944 % 。从检出的组分所占比例来看,依次为:烷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烯类等。

肉类风味是最难研究的食品风味之一,但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现代分析仪器与分离技术的发展,已鉴定出的许多化合物对肉类风味有重大贡献,由于肉类风味是相当复杂的混合物,而且某些“关键化合物”存在的量极少,且这些关键化合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糖类及蛋白质加热交互作用的产物。风味物质具有如下特点:种类繁多,并相互影响;含量极微,但效果显著;稳定性较差;分子结构缺乏普遍规律性;易受浓度、介质等外界条件影响;多为非营养物质,不参与体内代谢,但能促进食欲等。然而,影响羊肉风味的因素很多,有关羊肉风味组成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报道的资料甚少,可借鉴的检测方法尚未成熟。因此,有关羊肉风味物质的研究和探讨,还待于进一步深入进行。

《3.4 羊皮品质》

3.4 羊皮品质

张德荣将蒙古羊母羊与陶×蒙一代、二代羊母羊羊皮试样防腐处理,经工厂加工、铬鞣制成半成品(坯革)后,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和比较[9](见表 27)。

《表27》

表27 蒙古羊与陶蒙 F1,F2 代羊皮的理化指标与国家绵羊皮(服装革)标准比较

Table27 Comparis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crossbreed sheep skin and national sheep skin(garment leather) standards

M,DMF1 和 DMF2 与国家标准相比,撕裂力分别为 35.55 N,25.23 N,31.80 N,均超过了国家标准( 11N);规定负荷伸长率分别为 49.00 %,53.75 %, 61.00 %,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DMF2 的规定负荷伸长率稍高于国家标准的最大值( 60 %);收缩温度分别为 85.00 ℃,83.13 ℃,85.00 ℃,略低于国家标准( 90 ℃);其 pH 值分别为 4.25,4.26,4. 24 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因此,陶蒙一代、二代羊皮,利用先进的皮革加工设备和生产技术,可加工生产成高、中、低档各式各样的服装革,满足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