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998年战略性重组后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集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及产品营销一体化的特大型能源化工公司, 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68名, 居入围中国企业之首。以集团公司主业优良资产改制设立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2000年10月份分别在香港、纽约和伦敦成功上市, 2001年7月又在国内发行A股, 并收购了新星石油公司油气主业资产, 开拓了中国石化新的历史篇章。如果说这些变化是中石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与国际接轨, 那么中国的入世又将是使其在经受风雨洗礼的同时, 加快成长的过程。

《1 国外同行已经作好了应对中国石化加入WTO的充分准备》

1 国外同行已经作好了应对中国石化加入WTO的充分准备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进行了15年, 我们也盼望了15年。但真正签字加入了, 我们的准备工作还远远没有作好。国家的准备工作没有作好, 企业的准备工作也没有作好, 针对外国公司大规模进入的准备工作没有作好, 走出去的准备工作更没有作好。如果不积极应对, 加入WTO会对我们造成很大损失, 而机遇却有可能不能及时抓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中心。近年来, 跨国石油公司都加紧实施亚洲和中国发展战略, 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中国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国外同行应对我们加入WTO的准备工作却很充分, 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新一轮的挑战, 最知名的大石油公司几乎都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或业务、机构重组, 扩大了经济实力, 精减了机构, 使竞争力跃升了一个数量级, 核心业务更为突出, 技术优势、竞争优势更加明显。随着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控制资源、技术和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 必将对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石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

2) 积极和中国公司合作, 加大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力度, 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合作开发油田、合资建设油化一体化的大型乙烯及其相关的生产项目, 扩大在中国投资的数额, 获取产品份额, 占据中国市场。

3) 抢占成品油市场。通过与地方政府、终端用户及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或合资, 已初步建立起一些加油站和营销联盟, 抢占中国消费水平最高的沿海市场。依靠他们的品牌、服务和先进的管理, 通过特许经营占领中国的润滑油等成品油零售市场, 并逐渐进入批发市场。

4) 加大富油区投资的力度, 提高深海采油的能力, 再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瓜分原油资源, 扼制中国在原油市场上的竞争力。

5) 利用高新技术, 积极开发下游产品的加工利用, 包括合成材料加工利用, 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与中国抗衡。

《2 可预见性的开放使国内石油、石化业竞争加剧》

2 可预见性的开放使国内石油、石化业竞争加剧

中国目前已是WTO的第143个成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从过去的“独立、自主”开放进入到在WTO框架下的有预见性的全方位开放。可以预见到国内石油、石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而言, 面对的竞争已不只是产品的竞争, 而是包括资源及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等在内的全方位竞争。

加入WTO后, 直接冲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关税减让、市场准入和价格逐步放开。

《2.1关税减让的影响》

2.1关税减让的影响

关税减让将对中国石化集团整体效益产生影响。但对每个业务板块影响各有不同。

1) 油田板块

根据国内现行原油作价机制, 进口原油关税从16元/t降为零, 会使中石化从外部采购的原油价格降低, 但同时也将使自产原油价格下降, 从而影响油田板块的年销售收入。

2) 炼油板块

根据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 汽油价格有可能因汽油进口关税下调而降低。虽有原油关税下调的增利因素, 两者相抵仍将使炼油板块的年销售收入减少。航煤、灯油、石脑油等产品的价格是按一定的品质比率与汽油价格关联, 汽油价格下调将使这些产品价格相应下调, 对炼油效益也有影响。

3) 化工板块

按照2002年关税加权平均降低约3.7个百分点计算, 将影响化工板块的年销售收入。

4) 销售板块

由于汽油关税降低, 除影响炼油企业的油品出厂价外, 还会影响汽油批发和零售的价格。

《2.2市场准入的影响》

2.2市场准入的影响

加入WTO后, 中国的油品和石化产品市场逐渐对外国公司放开。

1) 油品

根据入世议定书的规定, 入世后成品油 (含燃料油) 进口配额的初始准入量为1 658×104 t, 以后每年增长15 %, 直至2004年取消配额。虽然准入量中没有进口品种的明确规定, 但汽、柴油的进口是不可避免的。另外, 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即允许非国营贸易 (非国家指定经营) 进口成品油 (含燃料油) 400×104 t, 每年递增15 %。这势必对国内油品市场带来冲击, 影响国内炼厂的炼量和市场占有率, 并给油品价格到位造成较大压力。入世协议承诺逐步开放分销服务, 总的趋势是3年开放零售, 5年开放批发。储存、仓储服务也要在3年内逐步开放、3年后完全开放。特许经营3年后没有任何限制。这对中国石化在3年过渡期内尽快完善油品配送和销售网络建设、巩固和扩大现有油品市场份额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2) 合成纤维

聚酯切片、腈纶、涤纶等入世后即取消配额, 目前周边国家和地区 (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 化纤产品已供过于求, 势必大力向我国出口。因此, 国内化纤产品市场的竞争将加剧, 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加。

3) 合成橡胶

虽然关税税率未作调整, 但由于天然橡胶2002年初始准入量达42.9×104 t, 2004年取消配额, 加上作为主要用途的轮胎分别将于2002年 (轿车用轮胎等) 和2004年 (公共汽车、货车、摩托车用轮胎) 取消配额, 初始准入量达81万条, 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国内合成橡胶的市场, 增大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压力。

4) 化肥

由于从配额许可证制转为关税配额管理, 尿素进口关税配额将从2002年的130×104 t, 增至2006年的330×104 t。进口这些尿素将对国内尿素生产企业造成很大压力。5年后外商可从事化肥零售业务, 也将对国内化肥市场带来较大影响。中石化尿素生产企业绝大部分是以油为原料, 生产成本大大高于以廉价天然气为原料的进口尿素。因此, 面对进口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

《2.3价格放开的影响》

2.3价格放开的影响

今后国家成品油价格政策改革的重点是管住批发, 放开零售。但在当前国家市场监管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如果成品油的零售价格放开, 可能会造成市场无序竞争, 增加中石化的经营风险。

此外, 入世议定书要求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要公开、透明, 除了要在“价格月报”上发布, 而且要有民主的价格调整程序。政府不能用价格控制的办法保护国内产业。

总的来看, 炼油和销售企业受到的最大冲击将来自于恢复成品油进口和外商在我国进行成品油分销, 以及由此带来的价格冲击;合成树脂生产企业受到的最大挑战将来自于营销领域;合成企业中, 除涤纶短纤外, 大部分涤纶长丝原料成本较高, 将会因进口配额许可的取消而处于明显的劣势;合成橡胶生产企业的部分合成橡胶产品, 如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具有一定优势, 所受冲击不会很大, 但品种、质量及营销水平将会影响市场占有率。

《2.4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 要付出代价》

2.4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 要付出代价

据统计, 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成品油、润滑油、液化气目前分别达到20%、25%、50%, 合成树脂从1990年的33%上升到目前的52%, 合成橡胶从1990年的9%上升到目前的44%, 合纤原料和化纤目前达到了53%。

石化集团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一些产品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造成市场占有率较低,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和涤纶短纤。二是一些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如涤纶长丝、腈纶、尿素等, 其产销率较低。三是一些产品虽具有一定竞争力, 但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营销水平远不及国外公司, 造成市场占有率低。

加入WTO后, 中国石化要保持石油石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品种, 降低成本, 特别要在营销策略上下功夫。

《3 加入WTO必然促进中国石化的发展》

3 加入WTO必然促进中国石化的发展

《3.1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3.1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我国加入WTO后将有利于吸引国外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必将为石化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石油消费大国。据统计, 1990~199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7%, 同期我国汽、煤、柴三大类油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长8.8%, 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年均增长22%, 合成橡胶消费量年均增长12.7%, 合成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长16.7%, 合纤原料消费量年均增长17.3%。据预测, 2005年我国成品油 (汽、煤、柴3大类) 需求量将达到1.36×108~1.38×108 t, 乙烯需求量将达到近1 500×104 t。这意味着中国石油石化产品增长空间巨大, 为中石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商机。入世后, 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使中石化的市场更为广阔。如汽车进口关税减让, 汽车销量上升, 会促进汽油消费量增加;纺织品出口扩大, 有利于合纤企业提高能力。

《3.2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3.2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改善经营环境。这主要有:坚持打击走私,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在化工产品价格已经市场化的基础上, 又先后实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支持进入国际国内资本市场, 以改善资本负债结构等。按照《十五计划纲要》, 国家还将促进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 合理开发石油资源;鼓励积极利用国外资源, 建立海外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 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实行油气并举, 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加入WTO后, 我国的法律环境将更加透明, 政策将更加开放。有利于加快政府体制改革, 建立一个透明、统一、公正和可预见性的法律体系, 并为企业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有效率的市场环境。这些方针和政策的实施都将为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

《3.3现代企业制度会更快地建立》

3.3现代企业制度会更快地建立

自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以后, 明显看出, 机构设置与管理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差距仍然很大, 还没有进入真枪实弹阶段。加入WTO后, 面对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严酷竞争, 容不得犹豫与迟缓, 反而会加快改革的步伐, 早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有了好的管理, 就能把握住市场, 管理体系的建立费用远远大于管理体系的复制费用, 管理是跨国公司的优势所在, 而中石化还在摸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 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规章, 入世后, 中石化可以直接学习身边的一流跨国公司的科学管理诀窍, 因地制宜做些调整和修改, 节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成本, 缩短时间, 建立更有效的管理体系, 加强战略管理、决策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管理、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等等, 和国外公司竞争。

《3.4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3.4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近十几年以来,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促进影响日益加大, 国际石油石化工业的科技发展步伐也非常迅速。相比之下, 中国石化差距很大。如在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授权专利中, 国外大公司在有机化工、高分子、催化剂和润滑油等专业的专利已分别占到50%以上, 表明国外大公司在我国石化技术市场正加紧抢占阵地和创新主导权, 对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形成了包围和钳制之势。中国石化必须突破认识上、体制上和机制上的障碍, 加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运用高技术、新经济改造和提升石油、石化产业, 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3.5企业将有更多的自主权》

3.5企业将有更多的自主权

企业的事情要等待政府审批, 这无疑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手续, 耽误时机, 走出去和国外公司竞争更显得力不从心。自主权意味着权力和责任, 同时也有更大的风险, 企业会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完成更多的责任。

加入WTO对中国石化影响极其深远, 近期确实困难很大, 但是中石化有较好的基础, 又有有利的发展环境。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新措施, 变压力为动力, 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国外大公司几十年的路程。加速培养核心竞争力, 经过一段调整和改革之后, 中国石化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