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徐皓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37-42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06
设施与装备是我国发展环境友好型养殖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过去粗放型养殖生产方式,就必须大力开展设施装备技术研究,努力提高我国装备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装备设施应用现状、发展水产养殖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水产养殖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设施与装备的研发提供借鉴。
Information fusion in aquaculture: a state-of the art review
Shahbaz Gul HASSAN,Murtaza HASAN,Daoliang LI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6年 第3卷 第3期 页码 206-221 doi: 10.15302/J-FASE-2016111
关键词: aquaculture computer vision information fusion modeling sensor
叶乃好,庄志猛,王清印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101-104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17
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和养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人们对产量的片面追求导致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水产品的质量不断下滑,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涉及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了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科研、技术、产业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实施和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王峰,雷霁霖,高淳仁,黄滨,翟介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0期 页码 16-23
本文以循环水养殖模式工艺流程为主线,结合近年养殖模式科学研究和国内循环水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围绕水质处理和应用,分别对系统中的大颗粒物滤除、臭氧消毒、气浮综合处理、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pH值调节等水质处理环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端循环水养殖模式、推进循环水处理技术的精准化和实用化提供参考。
王 峰,雷霁霖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4-10
为了更好地评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在工厂化循化水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效果及环境可持续性,运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构建了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模式能值流程图,并对此养殖模式各能值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环境能值投入只占比1.08 %,能值产出率(EYR)为2.433,环境负载率(ELR)为0.313 4,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SI)为7.763,表明此种养殖模式已经将农业生产提升至工业化水平,其经济系统发展程度高,生产效率较高;同时该养殖模式极大地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容纳量均较高。
桂建芳,包振民,张晓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8-14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02
20多年来,随着水生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水产遗传育种与种业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遗传机制解析与功能基因挖掘、优良性状新品种选育、水产种业建设等,开展国内外遗传育种现状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水产遗传育种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中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综合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1-7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01
本项研究在总结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主要经验基础上,论述了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意义。在绿色、低碳和碳汇渔业发展新理念引导下,提出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推动水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养护、拓展和高技术”三大发展战略;实现水产养殖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目标;近期需着力构建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创新发展体系的重点任务等。针对目前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重视水产养殖对发展空间的需求、建立养殖水域容纳量评估制度、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新型养殖生产模式、实施养殖装备提升工程、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与执法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方建光,李钟杰,蒋增杰,王齐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22-28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04
发展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对于保障水产品供给、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水产养殖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对策建议。
孙龙启,刘慧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115-120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20
通过检索分析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数据库中的国内外循环水养殖专利数据和研讨循环水养殖系统发展趋势,发现养殖水体净化工艺、养殖池结构设计、养殖水体温度调控、生物滤器和过滤设备等为目前国际循环养殖系统的研究热点,而国内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主要研究热点为鱼池设计、生物滤器、水循环装置、供氧、电机轴等;尽管部分国际研究热点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几年我国循环水养殖专利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且增长较快,预计国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在未来会有快速发展。本文围绕我国“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对我国循环水养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肖婧凡,王玥,张元兴,雷霁霖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0-1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细菌性病害在所有病害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其检测方法的开发在水产养殖病害发现、防治、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及卫生质量检验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海水养殖细菌性病害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主要细菌性病害的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为我国今后建立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检测方法标准及推动相应检测产品的商品化提供参考。
张福绥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2期 页码 21-28
21世纪生物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蓝色农业——海水养殖业必将为我国2030年预计达到的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问题的解决作出应有的贡献。新世纪我国蓝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是生态养殖和工程养殖,其关键的策略在于:立足基础研究,强化高新技术转化;实施良种工程,不断推出养殖新良种;从平衡沿岸各产业的需求出发,调整现有养殖区养殖结构、规模与布局;集成现代生物和工程技术,实施潮上带和陆地生态工程养殖;以养殖生态学理论和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浅海离岸设施渔业;从改善我国人口食物营养结构出发,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杨宁生,袁永明,孙英泽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57-61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09
本文通过对我国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政策建议。我国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养殖水环境监控、养殖区域管理监控、养殖动物生长状况监控以及养殖产品储运、加工环节监控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产养殖业相当程度上还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不能适应现代化水产养殖生产的要求;物联网设备技术还不太可靠,行业标准尚不统一;资金投入大,成本高等问题。发展水产养殖物联网应解决的关键技术有:精准养殖环境感知技术,精准养殖模拟技术,精准养殖设备智能控制技术,精准养殖管理技术,精准养殖规模化生产集成技术等。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我国水产养殖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提升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优化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环境;设立精准水产养殖环境感知技术研发项目;加强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加大政府推动水产养殖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蒲红宇, 李晓宇, 杜青波, 崔昊, 徐永平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5期 页码 731-737 doi: 10.1016/J.ENG.2017.03.017
随着人们对水产食品安全关注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化学合成药物在水产养殖中被禁用。同时,由于中草药具有绿色天然的优点,近年来其在水产养殖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中草药具有促进养殖鱼类生长、提高抗病力、改善肌肉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中草药所含生物活性物质不仅能够增加鱼类摄食量和消化酶活性,而且可能影响养殖产品风味。许多中草药种类还能够显著提升养殖鱼类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然而,由于中草药的植物成分非常复杂,有效地分离提纯药用成分是开发应用的关键。本文回顾了中草药关于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免疫和抗病力以及养殖产品质量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本文同时介绍了中药材化学成分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分析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中草药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经济地提炼有效成分以及最佳的用药途径。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放养密度对半滑舌鳎成鱼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王 峰,雷霁霖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19-26
为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的集约化养成提供基础数据,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0.64±0.063) kg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密度梯度组,检测半滑舌鳎的生长及肉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a. 实验共进行7个月,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总成活率为88.01 %~93.34 %,总增重率为139.69 %~191.09 %,且随着养殖密度降低,其成活率呈下降趋势,生长速度、肥满度呈上升趋势,半滑舌鳎生长激素分泌浓度为2.522~2.862 4 μg/L,各养殖密度组的生长激素随养殖密度下降前期呈升高趋势,后期呈下降趋势;b. 各养殖密度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随养殖密度变化均没有规律性变化;c. 本实验条件下,循环水养殖模式X2组即初始放养210条的处理组取得了最佳的养殖效果,月平均成活率为98.72 %,月增重为0.152 6 kg/条,经7个月的养殖,可达到23.03 kg/m3的单位产量。本实验说明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及营养成分均处于较好的状态,同时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掘半滑舌鳎的养殖潜力,是适合半滑舌鳎集约化养殖的一种具有优势的养殖模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17卷 第10期 doi: 10.1007/s11783-023-1720-2
● A new adsorption-membrane separation strategy is used for phosphate removal.
关键词: Adsorption-membrane Low-concentration phosphate Zr-modified-bentonite Recycle Microalgal culture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Information fusion in aquaculture: a state-of the art review
Shahbaz Gul HASSAN,Murtaza HASAN,Daoliang LI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