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Effects of nano-silicon and common silicon on lead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in two rice cultivars
Jianguo LIU,Hui CAI,Congcong MEI,Mingxin WA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5年 第9卷 第5期 页码 905-911 doi: 10.1007/s11783-015-0786-x
关键词: silicon (Si) lead (Pb) rice (Oryza sativa L.) toxicity accumulation
杨仁崔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8期 页码 26-30
发现水稻节间伸长的eui新基因及其高秆隐性种质的多型性,育成长穗颈的雄性不育系,组配成e(eui)-杂交稻,并已进入生产应用。e-杂交稻研究和发展的目标是:减少杂交稻种子生产中50%~90%的赤霉素用量,并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杂交稻增产,同时减少杂交稻种植的氮肥用量。已克隆分离出EUI1,EUI2基因,并获得该突变基因碱基缺失多样性的材料,将为植物生长发育,GA代谢激素与杂种优势,以及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和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材料和机遇。
Direct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rice straw by coculture with two high-performing fungi
Maki TAKANO, Kazuhiro HOSHINO
《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2年 第6卷 第2期 页码 139-145 doi: 10.1007/s11705-012-1281-6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15卷 第6期 doi: 10.1007/s11783-021-1431-5
•Direct seeding (DS) method led to more distributed Cd in aerial parts of rice.
关键词: Cadmium Genotypes Growth stages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Planting mode
茆智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7期 页码 8-16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在全国约11×108hm2的粮食作物总面积中,稻田面积约占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产区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各地试验、开发、应用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文章根据这些新的水稻灌溉模式试验结果与推广经验,将我国水稻节水灌溉主要模式归纳为浅、湿、晒结合,间歇淹水,半旱栽培和蓄雨型等4类。阐述了这些模式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以及节水、增产和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潜力;提出了该4类模式的选择原则以及应用这些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讨论了推广这些模式能够持续节水与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机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马达文,钱静,刘家寿,桂建芳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3期 页码 96-100 doi: 10.15302/J-SSCAE-2016.03.016
稻田养鱼是一种传统的综合养鱼方式。近几年来,一批以特种经济品种为主导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了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的经验,本文实地调研了湖北省两种典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虾–稻共作”模式亩均纯收入超过3 000元,亩纯收入则是单纯种粮的3~4倍;“鳖–虾–鱼–稻共作”模式亩均纯收入近万元,是单一种植水稻亩均效益的12.8倍。本文还提出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进一步拓展种养殖空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urease inhibitor on rice yield based on NDVI at key growth stages
Kailou LIU,Yazhen LI,Huiwen HU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4年 第1卷 第2期 页码 150-157 doi: 10.15302/J-FASE-2014028
关键词: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N-(n-butyl) thiophosphoric triamide (NBPT) rice grain yield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doi: 10.15302/J-FASE-2023521
● Score index methods readily discriminate genotypes adapted to a target environment.
关键词: Aerobic rice breeding selection drought resilience production capacity index resilience capacity index stress score index upland
刘德盛,陆修闽,何明忠,肖华山,范秀珍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1期 页码 82-88
三十烷醇(TA)乳粉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97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后,五六年来在福建省水稻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幼穗分化2—3期和孕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2 mg/L TA一次,能促进稻株生长发育,提高碳、氮代谢水平,增加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晒干率等。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干谷0.964 t/hm2,增产率为15.4 %,并能改善品质。据多年多点多次的验收、考种和测产的数据表明,其增产效果稳定,重现性好。不仅产出/投入比高,而且具有无毒害、无污染、成本低、效益高和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无公害农业有重要意义。
WANG Lihong, HUANG Xiaohua, ZHOU Qi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08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364-369 doi: 10.1007/s11783-008-0053-5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张文忠,杨守仁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31-35
水稻单产经历了由矮化育种和杂交稻带来的两次飞跃以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研究表明,以籼粳稻亚种间强优势利用与理想株型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正孕育着单产水平的第3次突破。基本理论与技术路线是增加生物产量,优化产量结构,利用籼粳稻亚远缘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优化性状组配使理想株型与优势相结合。按照这一理论与技术路线,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并育成了单产12~13 t/hm2的超级稻。
Dan ZHANG, Qingwen MIN, Moucheng LIU, Shengkui CHE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2年 第6卷 第5期 页码 743-752 doi: 10.1007/s11783-011-0385-4
关键词: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rice-fish agriculture rice monoculture benefit and cost analysis (BCA) ecosystem services (ES) ecosystem dis-services (EDS)
CH4 and N2O emissions from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as affected by Chinese milk
Heshui XU,Dengyun LI,Bo ZHU,Kai ZHANG,Yadong YANG,Chen WANG,Ying JIANG,Zhaohai ZENG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59-68 doi: 10.15302/J-FASE-2017137
关键词: Chinese milk vetch CH4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grain yield N2O rice straw
官春云,陈社员,吴明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2期 页码 4-10
为促进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生产的发展,选育出油菜早熟品种和实行机械栽培是生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双低、抗病、高含油量的油菜新组合(品系)。成功研制了适合油菜免耕(浅耕)直播要求的2BYF(D)—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并配套研究了适合直播油菜要求的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同时配合农艺上的催熟剂的开发与使用,研制了与高密度早熟油菜品种相配套的4YC-200油菜联合收割机。形成了在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油菜农艺操作规程。通过以上集成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油菜种植成本降低,种植面积扩大,油菜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试验测定,通过机械化种植油菜,每公顷纯收入可增至4 500元以上。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Effects of nano-silicon and common silicon on lead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in two rice cultivars
Jianguo LIU,Hui CAI,Congcong MEI,Mingxin WANG
期刊论文
Direct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rice straw by coculture with two high-performing fungi
Maki TAKANO, Kazuhiro HOSHINO
期刊论文
The implications of planting mode on cadmium uptake and remobilization in rice: Field experiments across
期刊论文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urease inhibitor on rice yield based on NDVI at key growth stages
Kailou LIU,Yazhen LI,Huiwen HU
期刊论文
Isolating higher yielding and more stable rice genotypes in stress environments: fine-tuning a selection
期刊论文
Response of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to acid rain stress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of rice, wheat, and rape
WANG Lihong, HUANG Xiaohua, ZHOU Qing
期刊论文
Ecosystem service tradeoff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in Congji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China
Dan ZHANG, Qingwen MIN, Moucheng LIU, Shengkui CHENG
期刊论文
CH4 and N2O emissions from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as affected by Chinese milk
Heshui XU,Dengyun LI,Bo ZHU,Kai ZHANG,Yadong YANG,Chen WANG,Ying JIANG,Zhaohai ZENG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