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68

会议视频 28

会议信息 1

年份

2024 30

2023 41

2022 49

2021 45

2020 22

2019 21

2018 21

2017 32

2016 24

2015 12

2014 15

2013 22

2012 16

2011 14

2010 19

2009 10

2008 22

2007 9

2006 23

2005 7

展开 ︾

关键词

城镇建设 6

中国航天 5

地下工程 5

航天 5

城市轨道交通 4

环境 4

可持续发展 3

能源 3

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

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

信息处理 2

准则 2

创新 2

卫星 2

卫星应用 2

发展战略 2

发展规划 2

地理信息系统 2

城市水系统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ang-Le PENG, Yong-Kang QIAO, Soheil SABRI, Behnam ATAZADEH, Abbas RAJABIFARD

《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15卷 第1期   页码 20-45 doi: 10.1007/s11709-021-0716-x

摘要: The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US) offer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urban problems but may also negatively affect urban development. Therefore, UUS development needs better concerted guidelines to coordinate various urban systems and the multiple components of the underground worl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which should be viewed as important yardsticks for UUS development, do not explicitly mention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lthough many of them are affected by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its development. To fill this gap, this review lays the foundations of relevant UUS concepts and uses exemplary cases to reveal that 11 out of 17 SDGs can be linked with UUS uses. These linkages also manifest that land administration, integrated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critical dimensions for increas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UUS to the realization of SDGs. To achieve multi-disciplinary synergies among these four critical dimensions,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ramework based 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is required. Thus, this work provides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with a holistic view of sustainable UUS development.

关键词: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underground land administration     integrated planning    

Role of Urban Underground-Space Development in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A National-Level Analysis

Jiajia Wang,Huabo Duan,Kunyang Chen,Isabelle Y.S. Chan,Fan Xue,Ning Zhang,Xiangsheng Chen,Jian Zuo,

《工程(英文)》 doi: 10.1016/j.eng.2024.07.012

摘要: Surface space constraints and the associated massive carbon emissions presen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gacities.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US) construction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alleviating the space constraints of surface construction. However, in-depth examinations of the overall UUS system to reveal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mplex matrix are lacking.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vital role of UUS development in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using a streamlined life-cycle assessment method.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building underground spaces, metro systems, and geothermal energy sources ar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s in buildings is the largest carbon emitter within the entire UUS system, releasing a considerable 547.2 Mt in 2020. However, geothermal carbon sequestration, a significant element of the UUS system, provided an unexpected and impressive contribution, sequestering 170 Mt of carbon in 2020. This study shows that UUS addresses the lack of space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is a low-carbon method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developing low-carbon building technologies and improving the UUS development model is imperative to achieving better low-carbon balance. This helps to promote mor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关键词: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Carbon emissions     Urban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sector    

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彭芳乐,乔永康,董蕴豪,闫治国,朱合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24年 第26卷 第3期   页码 176-185 doi: 10.15302/J-SSCAE-2024.07.008

摘要:

作为城市建设和国土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新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剖析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策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绿色、低碳、韧性新理念以及土地存量更新的新模式等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分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一系列新生问题,包括国土空间资源禀赋调查评价不足、承载能力概念不清,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低碳韧性挖潜不充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机理机制不明确等。在此基础上,从治理体系建设、资源智慧管理、规划理论方法、数据驱动范式、深层空间利用、存量空间重构、新区一体化开发及地铁域控制等8 个方面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为本、规划引领、建设有序和管理智慧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国土空间规划;低碳韧性;存量更新;智能规划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

朱合华,骆晓,彭芳乐,李晓军,刘春彦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2-17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03

摘要: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各类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历程和经验,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和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寻求地下空间统一和专项规划,实现地上与地下空间的协同开发;结合国情细化政策和法规,完善地下空间管理的机制和法制建设;建设地下空间信息化平台,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大数据、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最后,明确了随着城市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开发利用     发展战略     空间资源     立法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38-44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3

摘要: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本文分析了恢复韧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工程、非工程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恢复韧性相关研究;重点从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管理机制、空间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灾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建议,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规章与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规划水平,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智能化,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恢复过程的有序与高效。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适灾;恢复韧性    

地下空间利用与城市防灾研究若干新进展与思考

陈志龙,陈家运,郭东军,吴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5期   页码 65-70

摘要: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综合防灾空间的重要与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加速,城市综合防灾面临挑战,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特性进行城市综合防灾越来越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综合防灾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典型工程案例,提出了我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综合防灾     城市可恢复力     关键基础设施    

红外成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的应用发展对策

王新赛,周丰俊,郑磊,贺菁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92-99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4

摘要:

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工程建设和商业运营市场,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水平和规模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随之而来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事故也明显增加,而相应的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却严重滞后,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防恐、防爆、防核生化袭击等安全保障问题,分析红外成像技术在地下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短波红外成像、多尺度红外成像预处理、图像自适应增强、环境自适应红外成像、灾情定位及报警等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探讨了红外成像技术在地下空间灾场的应用,可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立法和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外成像     防灾监测     应急搜救     对策     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弘宇,董梅,韩同春,徐日庆,龚晓南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16-123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7

摘要:

地下空间向更深、更广开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新型工程机械设备和技术对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开挖机械材料、支护材料、环境保护材料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地下工程中主流材料的使用现状以及新型材料的发展趋势。除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新材料还应当具备环境友好的特性。因此,自愈合材料、生物材料以及绿色支护材料的使用将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新型材料     盾构     注浆     环境保护    

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研究

秦博宇,王宏振,王召健,熊自明,赵金龙,卢浩,王明洋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45-59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4

摘要:
城市因人口、经济活动高度集中而产生极大的能源消耗量,也是各类风险高度集聚的重点区域;能源和交通作为城市 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融合发展对于城市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梳理了城市轨道交通与能源领域的低碳韧性发展现状,涵盖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能源系统韧性评估 及提升、储能系统安全防控及风险评估三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构想,阐述了常态时 期、极端条件下相应系统的运行模式;从环境、经济、社会角度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的潜在效益,展望了构 想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可能的解决思路。研究建议,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政策机制,推进多部门协同治理;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安全、高效运行;推动城市电网和轨道交通协同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城市“生命线”工程韧性治理能力。

关键词: 地下空间;城市轨道交通;交通 ‒能源融合;可再生能源;储能安全防护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lics in the Yang Emperor Mausoleum

CHEN Zhilong, ZHANG Ping, LI Juxi

《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 2007年 第1卷 第2期   页码 229-233 doi: 10.1007/s11709-007-0028-9

摘要: By analyzing the ten burials that have been unearthed at the Yang Emperor Mausoleum of the Han Dynasty, and China s first wholly underground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hall of relics that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relic site protection through underground space. In particular, it discusses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and the collection and security of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importance     architecture     preservatio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城市明挖地下工程开发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及趋势

朱亦弘,徐日庆,龚晓南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11-115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6

摘要: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矛盾从基坑自身稳定问题逐渐转向基坑周边环境变形控制问题。周边环境复杂情况下的地下空间开发极易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开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系统性地研究城市各类明挖基坑开发形式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及环境效应控制技术。本文介绍和回顾了统计经验法、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法在明挖基坑引起的环境效应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类研究方法及成果的优势和不足。介绍了现有环境控制技术及应用案例,总结了地下空间开发环境效应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明挖     基坑     环境效应     变形控制    

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思考

包起帆,任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6期   页码 14-19

摘要:

从战略的高度,以现代物流、河口海岸、环境生态、经济管理和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视角,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一种解决土地资源紧缺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方案——以围海造地拓展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以建设深水新港优化土地使用并稳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试图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前期准备和决策提供支撑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新空间     深水港     战略研究    

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发展战略研究

杨华勇,江媛,李喆,高金金,王柏村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126-136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15

摘要: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但地下空间利用具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社会综合影响深远等特点,尚未形成系统可靠的综合治理方法,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战略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顶层设计不足、管理模式陈旧、地质调查研究不足、施工技术装备有待突破、信息资源不全、智能治理水平偏低、工程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坚持长远战略目标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提升地下空间综合治理水平、加快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的智慧化、加强地下空间应急响应安全管理。最后,从建立国家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统一协调机制并出台专项规划,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管评价体系,加快部署关键核心装备技术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普查工作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治理,智慧化,资源普查    

基于时空数据的地下空间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Review

杜博文, 叶俊辰, 朱合华, 孙磊磊, 杜彦良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194-203 doi: 10.1016/j.eng.2022.07.016

摘要: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智能感知、机理认知和劣化预知,不仅促进了基础设施安全的发展,同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向智能化转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形成了深、大、集的三大特征和立体的城市布局。然而,与地上的建筑物和桥梁相比,发生在地下的病害和退化更为隐蔽,难以识别,在建设和服务期间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方法,在现实世界的空间安全管理中评估了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并在统一的智能监控系统中,讨论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地下空间结构     机器学习     时空数据    

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研究 Article

陈湘生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103-111 doi: 10.1016/j.eng.2017.08.001

摘要:
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对地下空间的强烈分割效应,导致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空间难以有效充分开发,本文提出了以变形缓冲层、特殊注浆技术、小分仓跳挖及门式框反压技术为核心的一整套针对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解决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合理利用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与价值。

关键词: 地铁运营隧道     地下空间     施工     组合技术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ang-Le PENG, Yong-Kang QIAO, Soheil SABRI, Behnam ATAZADEH, Abbas RAJABIFARD

期刊论文

Role of Urban Underground-Space Development in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A National-Level Analysis

Jiajia Wang,Huabo Duan,Kunyang Chen,Isabelle Y.S. Chan,Fan Xue,Ning Zhang,Xiangsheng Chen,Jian Zuo,

期刊论文

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彭芳乐,乔永康,董蕴豪,闫治国,朱合华

期刊论文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

朱合华,骆晓,彭芳乐,李晓军,刘春彦

期刊论文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利用与城市防灾研究若干新进展与思考

陈志龙,陈家运,郭东军,吴涛

期刊论文

红外成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的应用发展对策

王新赛,周丰俊,郑磊,贺菁

期刊论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弘宇,董梅,韩同春,徐日庆,龚晓南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研究

秦博宇,王宏振,王召健,熊自明,赵金龙,卢浩,王明洋

期刊论文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lics in the Yang Emperor Mausoleum

CHEN Zhilong, ZHANG Ping, LI Juxi

期刊论文

城市明挖地下工程开发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及趋势

朱亦弘,徐日庆,龚晓南

期刊论文

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思考

包起帆,任国华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发展战略研究

杨华勇,江媛,李喆,高金金,王柏村

期刊论文

基于时空数据的地下空间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杜博文, 叶俊辰, 朱合华, 孙磊磊, 杜彦良

期刊论文

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研究

陈湘生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