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1

会议视频 1

年份

2023 5

2022 7

2021 1

2020 1

2019 2

2018 1

2017 2

2013 3

2012 1

2011 4

2010 4

2009 2

2008 2

2007 2

2006 2

2005 1

2002 2

展开 ︾

关键词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2

强度理论 2

灾后重建 2

青藏高原腹地 2

BNLAS 1

GPS轨迹 1

Nd-Fe-B磨削油泥 1

Spark 1

三坐标测量 1

两湖平原 1

中国南方 1

中国罗布泊 1

中国铁路“走出去” 1

中间桥塔 1

主缆 1

乘客热点预测 1

产业规模化 1

人工智能 1

仿生 1

仿生牙釉质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对江西电网的灾害分析和电网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朱友梁,梁文,杨济海,陶振文,马勇,刘显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3期   页码 61-67

摘要:

回顾2009年全国大面积雪灾对江西省电网造成的巨大损失,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并重点提出了电网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的具体技术思路。

关键词: 电网         应急    

全静压受感器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彭又新,郑莉,林贵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1期   页码 51-55

摘要:

主要论述了全静压受感器的风洞试验技术,着重介绍了该仪器的风洞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参数测量校准方法,并从航空仪器仪表公司的风洞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该仪器风洞试验的效果及据此提出的改进建议,为今后国内对相应的小型仪器仪表或缩比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全静压受感器     风洞试验        

后重建项目的管理决策研究

田元福,李海莲,马新梅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12期   页码 63-66

摘要:

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后重建工作任务急且十分繁重。文章运用系统建模思想和统筹计划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后重建的全局角度出发,建立了重建项目的优先排序和满足资源总限量的项目决策数学模型,在理论上为重建工作的合理统筹规划提供了支持,以期对决策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 后重建     项目管理     投资决策        

安全科学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吕保和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页码 57-61

摘要:

分析了安全的科学含义,引入了"事"的概念,指出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事,并进一步探讨了事的类型以及各类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安全         安全科学     学科建设    

从Eliza到小:社交对话机器人的机遇和挑战 Review

Heung-yeung SHUM, Xiao-dong HE, Di LI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10-26 doi: 10.1631/FITEE.1700826

摘要: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Eliza和Parry,到航空旅行信息系统(Air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ystem, ATIS)项目中的自动任务完成系统,从智能个人助理Siri,再到社交对话机器人微软小,以小为例,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从核心对话、视觉感知到可扩展技巧等一系列社交对话机器人构建中的重要技术,展示了小动态识别用户感情的能力,并在长时间交互中以适当的人际关系反应吸引用户。

关键词: 会话系统;社交对话机器人;智能个人助理;人工智能;小    

面向全系统毁坏后的服务即时恢复技术

郑纬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0期   页码 32-38

摘要:

论述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容保护方法,它脱离了传统基于数据保护的容保护思路,通过复制包括数据状态以及服务运行状态在内的全系统状态,并引入并行恢复的思想同时,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还可独立于具体设备和应用,容易做到容资源的共享从而节省了容系统的建设成本。

关键词:     虚拟化     并行    

减灾、防灾与“给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3期   页码 92-96

摘要: justify;">根据欧阳首承提出的“搅动能守恒定律”揭示的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必须给能量留有空间的理论,论述了能量空间与自然灾害和灾变动力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给出了能量空间在后重建工程

关键词: 搅动能守恒     能量空间     防灾减灾     后重建    

现代城市低碳路径与技术分析——沈阳市的案例研究

刘竹,耿涌 , 薛,董会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4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从城市的经济发展、CO2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的多维视角出发,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变化,并评价了城市尺度下各种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运用愿景;指出城市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城市尺度的减排技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碳排放总量。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仍须进一步在技术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大力投入。

关键词: 现代城市     低碳     减排技术    

基于Spark面向分布式EEMDN-SABiGRU模型的乘客热点预测

夏大文,耿建,黄瑞曦,申琪,胡杨,李艳涛,李华青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9期   页码 1316-1331 doi: 10.1631/FITEE.2200621

摘要: 针对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park的分布式归一化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面向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EEMDN-SABiGRU)模型,实现乘客热点的精准预测,旨在于降低盲目巡航开支、提高载客效率和实现收益最大化。首先,提出一种归一化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N),处理网格中乘客热点数据,解决非平稳序列问题和数值差异过大造成的预测精度下降问题,避免EMD本征模态函数(IMF)存在的模态混叠现象。其次,构建一种基于乘客上下车热点的权重和乘客的空间规律性的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每个网格中的乘客热点特征。再次,融合一种双向门控循环单元(GRU)算法,解决GRU仅能获取前向信息而忽略后向信息问题,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最后,在Spark并行计算框架下,采用真实的出租车GPS轨迹数据,基于EEMDN-SABiGRU模型实现了乘客热点的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00网格4个数据集上,与LSTM、EMDL-STM、EEMD-LSTM、GRU、EMD-GRU、EEMD-GRU、EMDN-GRU、CNN和BP相比,EEMDN-SABiGRU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误差值分别降低了43.18%、44.91%、55.04%和39.33%。

关键词: 乘客热点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空间注意力机制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     GPS轨迹     Spark    

渤海JZ9-3WHPB平台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兰志刚,赵英年,国建凤,周振涛,邢健,白刚,鲁红革,李辉辉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5期   页码 79-87

摘要:

为掌握JZ9-3WHPB平台的动力特性,根据该平台结构特点设计安装了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平台激振动监测系统,对振动信号实施实时监测和记录。在对振动最大值、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平台水域潮流潮位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平台结构设计,分析了平台的抗设计缺陷,给出了防建议。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渤海海冰     激振动     振动加速度     短时傅里叶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38-44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3

摘要: text-align: justify;">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适;恢复韧性    

强度理论与实验现象

刘大斌,韩文坝,蔡清,韩晓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2期   页码 44-52

摘要: 用四大经典理论、莫尔强度理论和质点平衡强度理论的准则和强度条件,对单向拉压、二向拉压、纯扭转等已被认定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对低、中碳钢重新做了纯扭转求最大屈服剪应力实验。发现质点平衡强度理论的符合率较高,13个实验中的有12个符合。尤其是拉伸—剪切使剪切破坏试验变得容易,压缩—剪切使剪切破坏试验变得困难的实验现象与质点平衡强度理论完全符合;莫尔强度理论也只有当拉伸和压缩极限强度不同时才能符合;其他强度理论都与此实验不符合。特别是当三向等应力拉伸(或压缩)时第三强度理论出现相当应力为零;三向等应力拉伸(或压

关键词: 强度理论     实验现象     屈服现象     应力状态    

软土机械化隧道开挖——积层开挖模式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添加剂的运用

Rolf Zumsteg, Lars Langmaack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863-870 doi: 10.1016/j.eng.2017.11.006

摘要: 如果在设计和开挖模式评估阶段提前考虑按符合环境法律规定的方式处理土压平衡(EPB)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经化学处理的软土料,则EPBM 有利于积层隧道掘进施工。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土压平衡盾构     泥水盾构     机械化隧道开挖    

仿生牙釉质材料的工程制造策略 Review

张凌云, 张云帆, 余婷婷, 彭丽颖, 孙倩男, 韩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4卷 第7期   页码 113-123 doi: 10.1016/j.eng.2021.02.027

摘要:

牙釉质是由有序排列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和交错的蛋白质基质组成的生物组织,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美学特性。然而,当牙釉质受损时很难自然再生,并且随着牙釉质损伤不断发展,可能会累及牙髓,甚至牙齿脱落。牙釉质作为最硬的生物复合材料,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承重材料。因此,了解牙釉质形成过程和牙釉质结构基序,对于设计和工程制造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的仿生复合材料非常重要。既往研究已经对牙釉质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通过模拟天然牙釉质的结构及性质开发了各种仿生牙釉质的材料合成策略。本文着眼于仿生牙釉质材料的工程制造,重点介绍仿生牙釉质材料合成策略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再生     再矿化     仿生牙釉质     仿生    

人工智能在过程工业绿色制造中的机遇与挑战

毛帅, 王, 唐漾, 钱锋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6期   页码 995-1002 doi: 10.1016/j.eng.2019.08.013

摘要:

智能制造是提高过程工业质量的关键。在智能制造中,有这样一种趋势:将各种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过程安全分析中。目前,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绿色制造面临着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障碍,从而导致化工过程空间的不均匀化以及安全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化。新兴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AI),作为克服这些困难的一种手段,是很有前景的。基于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方法和过程工业中复杂的安全关系,我们识别并讨论了与过程安全相关的几个技术挑战:用过程安全的稀缺标签进行知识获取;基于知识的过程安全推理;不同来源异构数据的精确融合;以及动态风险评估和辅助决策的有效学习。在此背景下,本文还讨论了当前和未来的工作。

关键词: 过程工业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     人工智能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对江西电网的灾害分析和电网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朱友梁,梁文,杨济海,陶振文,马勇,刘显明

期刊论文

全静压受感器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彭又新,郑莉,林贵平

期刊论文

后重建项目的管理决策研究

田元福,李海莲,马新梅

期刊论文

安全科学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吕保和

期刊论文

从Eliza到小:社交对话机器人的机遇和挑战

Heung-yeung SHUM, Xiao-dong HE, Di LI

期刊论文

面向全系统毁坏后的服务即时恢复技术

郑纬民

期刊论文

减灾、防灾与“给能量留有空间”的对策问题

陈刚毅,陆雅君

期刊论文

现代城市低碳路径与技术分析——沈阳市的案例研究

刘竹,耿涌 , 薛,董会娟

期刊论文

基于Spark面向分布式EEMDN-SABiGRU模型的乘客热点预测

夏大文,耿建,黄瑞曦,申琪,胡杨,李艳涛,李华青

期刊论文

渤海JZ9-3WHPB平台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兰志刚,赵英年,国建凤,周振涛,邢健,白刚,鲁红革,李辉辉

期刊论文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期刊论文

强度理论与实验现象

刘大斌,韩文坝,蔡清,韩晓东

期刊论文

软土机械化隧道开挖——积层开挖模式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添加剂的运用

Rolf Zumsteg, Lars Langmaack

期刊论文

仿生牙釉质材料的工程制造策略

张凌云, 张云帆, 余婷婷, 彭丽颖, 孙倩男, 韩

期刊论文

人工智能在过程工业绿色制造中的机遇与挑战

毛帅, 王, 唐漾, 钱锋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