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392

会议视频 29

会议信息 8

会议专题 1

年份

2024 1

2023 31

2022 69

2021 57

2020 16

2019 35

2018 29

2017 21

2016 19

2015 16

2014 10

2013 10

2012 8

2011 16

2010 16

2009 9

2008 7

2007 7

2006 10

2005 7

展开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11

高质量发展 8

质量 7

环境 6

质量安全 6

质量控制 6

中国 4

农业科学 4

汽车 4

环境污染 4

大气污染 3

智能制造 3

“一带一路” 2

中国制造 2

中药 2

临床试验 2

代谢组学 2

光学 2

农产品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气候协同的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战略研究

吴志军,王志立,张强,陆克定,李歆,胡建林,郭松,邢佳,同丹,王德英,胡京南,雷宇,王书肖,龚山陵,胡敏,张小曳,贺克斌,张远航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6期   页码 164-172 doi: 10.15302/J-SSCAE-2022.06.015

摘要: 因此,厘清气候、气象与大气污染的内在联系,对于推进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气候适宜的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至关重要。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同源性,实现碳中和与改善空气质量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本文针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的重大需求,客观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演变规律、多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污染防治策略与控制技术成效,阐明PM2.5、O3气候变化的耦合机制,评估气候变化应对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双向影响;提出区域空气质量调控路线图与跨学科、跨行业精细化治理体系,以期为国家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发展方向等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2013年以来全国PM2.5空气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但臭氧污染呈上升趋势;②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存在薄弱环节,NO、NH3下降乏力,VOCs控制推进不力;③

关键词: 大气污染PM2.5臭氧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改善    

我国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郝吉明,许嘉钰,吴剑,马乔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4期   页码 13-19 doi: 10.15302/J-SSCAE-2017.04.003

摘要:

本研究以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为例,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利用GEOS-Chem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模拟计算大气污染源排放所带来的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以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的网格平均地面PM2.5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约束条件,确定出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SO2、NOx、一次PM2.5、VOCs和NH3五种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13年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SO2、NOx、一次PM2.5、VOCs和NH3五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超出大气环境容量。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     环境容量    

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技术的分析

张晓鲁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10期   页码 47-51

摘要:

近年来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细颗粒物(PM2.5)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PM2.5的控制也已增加到2012 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而目前我国现有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难以脱除PM2.5,因此,为深度脱除PM2.5、SO2、SO3以及重金属等烟气污染物,开发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技术(深度脱除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开发适用于我国燃煤电站的深度脱除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PM2.5脱除技术、全负荷下超超临界锅炉的低NOx排放以及SCR工作温度的适应性最后,以某电厂2×66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介绍了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系统方案,以此为基础,分析提出了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烟气污染    深度脱除     PM2.5脱除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展与生态文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Review

鲁玺, 张少君, 邢佳, 王韵杰, 陈文会, 丁点, 吴烨, 王书肖, 段雷, 郝吉明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2期   页码 1423-1431 doi: 10.1016/j.eng.2020.03.014

摘要:

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石燃料消费,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解决经济增长与污染改善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发展生态文明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近30年来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指明了从排放控制到质量管理这一战略转变的重要意义。2013年以来,我国制定了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目标,开展了针对多个行业、多种大气污染物的综合治理行动,标志着中国向以空气质量为导向的战略转变。针对目前日益加剧的臭氧(O3污染,急需科学厘清PM2.5和O3污染控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实施有效的污染协同控制策略。作为成功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性指标,中国空气质量的根本改善要求今后中国能源系统深度降碳,并且能够寻求更多的协同途径,从而同时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关键词: 大气污染治理     生态文明     细颗粒物     低碳发展     臭氧    

中国干旱地区未来大气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高庆先,徐影,任阵海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6期   页码 36-43

摘要:

对我国的历史气候资料进行了分析,特别对我国华北地区的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推荐的若干个全球气候变化模式中选择了5个比较公认的模式,对我国未来(2030年)大气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了5个模型预测结果,对未来我国北方地区大气降水是否能缓解北方干旱给出了初步的判断。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水资源    

中国碳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及相关健康效益之间的协同效应 Article

王洁, 鲁玺, 杜鹏飞, 郑昊天, 董赵鑫, 尹自华, 邢佳, 王书肖, 郝吉明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0卷 第1期   页码 103-111 doi: 10.1016/j.eng.2022.06.004

摘要:

协同治理被认为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防治双重挑战的关键措施。为此,本研究对协同指标进行了定义,指标意义为单位GDP的污染物产生量变化所带来的减排效应。通过耦合迪氏指数分解分析方法(LMDI)、排放-浓度响应曲面模型(RSM)和全球暴露反应关系模型(GEMM)构建综合分析框架,用于评估中国碳减排对大气污染物减排和公众健康的协同效应。协同控制对于空气质量改善和公众健康保护的效应在人口密集的我国发达东部省市更加显著。未来随着城市化和碳中和进程的推进,协同效应有望继续增强。发达地区提前实现气候目标将同时为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带来更大的协同效益。

关键词: 协同效应     指标     碳减排     空气污染控制     时空差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研究

李林子,傅泽强,贺克斌,谭玉菲,封强,吴佳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4期   页码 82-91 doi: 10.15302/J-SSCAE-2019.04.014

摘要: 本文搜集整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别从标准设置、污染物项目和限值水平、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发现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是在污染物项目设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方面却差异很大;蒙俄、中东欧大多数国家标准较为严格,中亚、东南亚国家相对宽松,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宽严程度差异较大。关键词:环境标准;“一带一路”;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合作

关键词: 环境标准     “一带一路”     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合作    

关于气候变化的哲学思考

李佩成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11期   页码 7-13

摘要:

从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引用地史及水文气象资料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指出全球气候一直在变化气候变化的动力主要在天在地而不在人;当今的气候变化可能只是气候变化总过程中的一个波动阶段而非永远的趋势,且其变幅并未超出历史上气候变化的范畴。因此,不能断言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排放CO2所致。所以对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气候变化应当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哲学思考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    

中国首个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观测站的大气成分长期观测研究 Article

刘诚, 孙友文, 单唱功, 王薇, Justus Notholt, Mathias Palm, 殷昊, 田园, 高吉熹, 毛慧琴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2卷 第3期   页码 201-214 doi: 10.1016/j.eng.2021.11.022

摘要:

长期观测主要大气成分的体积混合比(VMR)廓线和柱总量对掌握中国气候变化和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该观测站可观测30多种大气成分的柱总量和VMR廓线。本文公布了2014年以来合肥观测站观测到的部分关键大气成分的时间序列,总结了迄今为止该站点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光谱反演表征和归一化、关键大气成分的总体演变特征、排放估计、卫星和化学传输模式(CTM)校验以及对大气污染来源和传输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遥感     傅里叶变换     大气污染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水电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Luis Berga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313-318 doi: 10.1016/J.ENG.2016.03.004

摘要: 水电和气候变化具有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水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对于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贡献显著;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会改变河道流量,进而影响水资源可用量和水力发电。除了对电力行业的贡献,水电项目还可作为多功能水库的融资工具,以及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适应性措施,这是因为水库的蓄水可作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器,有大水库调节的流域更能适应水资源变化,而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全球层面来看,预期气候变化对现有全球水力发电的整体影响较小,甚至可能产生一些积极影响。然而,世界不同地区甚至各个国家内部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总之,对水电的解读为:水电是一种廉价、成熟的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大贡献,且可以在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水电     减缓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    

PM2.5 over North China based on MODIS AOD and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during 2003‒2015

Youfang Chen, Yimin Zhou, Xinyi Zhao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14卷 第2期 doi: 10.1007/s11783-019-1202-8

摘要: The Taihang Mountains was the boundary between high and low pollution areas. There were one high value center for PM2.5 pollution and two low value centers. In 2004, 2009 and after 2013, PM2.5 concentr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Over the past 40 years, PM2.5 pollution in North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progressively exposes the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to pollutants. However, due to limited ground data, it is challenging to estimate accurate PM2.5 exposure levels, further making it unfavorable for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PM2.5 pollutions. This paper therefore uses the mixed effect model to estimate daily PM2.5 concentrations of North China between 2003 and 2015 with ground observation data and MODIS AOD satellite data. The temp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and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n PM2.5 is discussed with EOF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overall R2 is 0.36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d predicted error was 30.1 μg/m3 for the model prediction. Our time serie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aihang Mountains acted as a boundary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pollution areas in North China; while the northern part of Henan Province, the southern part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the most polluted areas. Although, in 2004, 2009 and dates after 2013, PM2.5 concentrations were relatively low. Meteorological/topography conditions, that include high surface humidity of area in the range of 34°‒40°N and 119°‒124°E, relatively low boundary layer heights, and southerly and easterly winds from the east and north area were common factors attributed to haze in the most polluted area. Overal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creasingly concentrated PM2.5 pollution in North Chin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ocal emission level, unfavorab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opographic changes.

关键词: Aerosol optical depth     PM2.5     MODIS     Mixed effect model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冰川与全球气候变化

John C. Moore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6-8 doi: 10.1016/j.eng.2018.01.001

全球2℃温升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演进

高云, 高翔, 张晓华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2期   页码 272-278 doi: 10.1016/J.ENG.2017.01.022

摘要: 这是第一个使“全球2°C 温升目标”具备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关于最终目标的定性表述,至此演进为《巴黎协定》第二条包含具体数值的全球温升目标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二次评估开始,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提供有助于确定定量化长期目标的科学信息就成为后续历次评估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涉及非科学评估范畴的价值判断,IPCC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确定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全球2°C 温升目标”是建立在科学评估基础上的一个政治共识。本文从“全球2°C 温升目标”的由来、IPCC 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开展的系列评估,以及不同政治层面对温升目标的推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谈判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长期目标     关键脆弱性     制度建设    

我国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现状及展望

王志轩,刘志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9期   页码 56-62

摘要: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电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快速下降,控制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煤电仍将承担国家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任。重点研发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适用性、高经济性污染物的控制技术、资源化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是未来我国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的主要技术方向。

关键词: 煤电;大气污染物;减排;展望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吴建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7期   页码 60-68

摘要: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章总结了有关气候变化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影响研究的趋势,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目前,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总体上还不深入,研究需要加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影响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气候协同的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调控战略研究

吴志军,王志立,张强,陆克定,李歆,胡建林,郭松,邢佳,同丹,王德英,胡京南,雷宇,王书肖,龚山陵,胡敏,张小曳,贺克斌,张远航

期刊论文

我国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郝吉明,许嘉钰,吴剑,马乔

期刊论文

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技术的分析

张晓鲁

期刊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展与生态文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鲁玺, 张少君, 邢佳, 王韵杰, 陈文会, 丁点, 吴烨, 王书肖, 段雷, 郝吉明

期刊论文

中国干旱地区未来大气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高庆先,徐影,任阵海

期刊论文

中国碳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及相关健康效益之间的协同效应

王洁, 鲁玺, 杜鹏飞, 郑昊天, 董赵鑫, 尹自华, 邢佳, 王书肖, 郝吉明

期刊论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研究

李林子,傅泽强,贺克斌,谭玉菲,封强,吴佳

期刊论文

关于气候变化的哲学思考

李佩成

期刊论文

中国首个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观测站的大气成分长期观测研究

刘诚, 孙友文, 单唱功, 王薇, Justus Notholt, Mathias Palm, 殷昊, 田园, 高吉熹, 毛慧琴

期刊论文

水电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Luis Berga

期刊论文

PM2.5 over North China based on MODIS AOD and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during 2003‒2015

Youfang Chen, Yimin Zhou, Xinyi Zhao

期刊论文

冰川与全球气候变化

John C. Moore

期刊论文

全球2℃温升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演进

高云, 高翔, 张晓华

期刊论文

我国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现状及展望

王志轩,刘志强

期刊论文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吴建国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