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63

会议视频 34

会议信息 32

年份

2024 4

2023 44

2022 31

2021 51

2020 26

2019 44

2018 12

2017 20

2016 10

2015 8

2014 6

2013 6

2012 1

2011 19

2010 4

2009 3

2008 4

2007 7

2006 2

2005 5

展开 ︾

关键词

生物质 13

生物工程 12

生物材料 11

组织工程 9

人工智能 6

生物柴油 6

生物科技 5

3D打印 4

医学 4

增材制造 4

生物医学 4

2019 3

2020 3

中国 3

农业科学 3

干细胞 3

抗击疫情 3

智能制造 3

智能电网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降解及其降解去向

齐永强,王红旗,刘敬奇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8期   页码 70-75

摘要:

通过多因素对比预实验,将筛选出的7个石油烃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正交表方法组合起来,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石油迁移转化对于各种土壤物理化学条件及其他环境因素改变的敏感程度,并找出了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最佳水平;测定了土壤中所存在的石油污染物在生物降解作用下的后期产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样品残留污染物组分之间的差异影响土壤中石油烃类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石油污染强度、营养物(NH4NO3、K2HPO4)、氧化剂(3%H2O2溶液)、表面活性剂(TW80)、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透气性;在降解的不同阶段,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生物降解后期,土壤中残留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是正构和异构烷烃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物     微生降解    

甘油诱导的鼠李糖脂增强伯克霍尔德菌属C3中二苯并噻吩的生物降解 Article

Camila A. Ortega Ramirez, Abraham Kwan, Qing X. Li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5期   页码 533-540 doi: 10.1016/j.eng.2020.01.006

摘要: 二苯并噻吩(DBT)是一种城市地区常见的杂环芳香烃,常被用作污染物微生转化研究的模型化合物。人体接触的可能性及其健康风险使DBT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化学品,因此,需要对DBT进行环境管理。C3),降解其中的DBT,内容涉及以下方面:①DBT的生物降解动力学;②细菌生长;③鼠李糖脂(RL)的生物合成;④RL分泌。在甘油与DBT最佳摩尔比的情况下,实验第1天,DBT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与单独使用DBT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8倍,DBT的生物降解率提高了25%~30%。这种增长变化与细菌生长加快和RL生物合成反应的增强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参与RL生物合成作用的上级和主要阶段的酶类。研究表明,甘油通过促进RL的合成和细菌的生长来促进DBT的生物降解。根据这些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甘油对环境生物的刺激作用,以促进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农业土壤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转化     甘油     微生代谢     鼠李糖脂    

氯霉素及其产物降解菌群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群落和关键基因演替模式

张家禹, 周开颜, 郭芳亮, 雷华新, 赵仁鑫, 林琳, 李晓岩, 李炳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1卷 第12期   页码 59-69 doi: 10.1016/j.eng.2023.07.009

摘要: 生物处理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而功能微生的性能决定了其效果。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驯化了一个具有强大CAP降解能力的菌群。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2.5年驯化过程中微生群落和关键功能基因的演替模式。经过长期驯化,SphingomonasCaballeroniaCupriavidus分别成为CAP、PNB和DCA降解菌群中的优势菌属,并且它们分别是CAP、PNB和DCA的关键降解菌,它们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CAP的高度矿化。本研究还发现pH和碳源对CAP的生物降解效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驯化的菌群和分离的菌株可用作加强CAP、PNB和DCA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微生资源。

关键词: 抗生素     生物降解     代谢作用     微生群落演替     宏基因组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

韩双艳,任昌琼,林影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26-30

摘要: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由微生发酵和酶催化下合成,具有表面活性剂基本结构与性质的物质,其除了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外,还具有生物兼容性高、安全无毒性、可被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优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食品安全级别的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始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研究开发各种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成为生物化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选育     酶催化     生物兼容性     生物降解    

微生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宋仲戬,李曼,胡梁斌,王春明,鲁曦,刘开辉,张丽佳,宇岩,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79-85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0

摘要:

微生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安全产业国内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制约我国致病微生检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研发的瓶颈,提出了构建我国微生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建议,强化微生安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构建微生安全科学大数据库,以人才建设驱动能力提升;壮大微生安全龙头企业,以标准规范保障产业发展;强化微生安全领域的重大系统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探索出我国微生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 微生安全     微生检测     微生诊断     微生防控     核酸检测    

我国农业微生产业发展研究

周杨,邓名荣,杜娟,宋仲戬,吴清平,朱红惠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5期   页码 197-206 doi: 10.15302/J-SSCAE-2022.07.007

摘要:

农业微生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资源和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本文从微生肥料、饲用微生产品、微生农药、酶制剂微生产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梳理了我国农业微生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了农业微生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在研判种质资源、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行业标准等农业微生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布局科研平台专项、建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微生种业创新、构建法律法规体系等重点举措。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健全农业微生产业创新体系,孵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企业,以此保障我国农业微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微生;产业发展;微生肥料;饲用微生微生农药;酶制剂微生微生种业    

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杜娟,马连营,马爱进,刘龙,于晴,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51-5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7

摘要: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安全、微生健康、微生制造、微生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展产业化的系列技术、推动微生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是我国微生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强微生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微生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驱动并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微生产业     微生安全     微生健康     微生医药     微生制造     大科学设施     产业化应用    

微生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于晴,黄婷婷,邓子新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69-7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9

摘要:

微生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具有结构多样、活性优良等优点,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药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微生种质资源利用、优良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菌株工程化改造、新型微生药物创制等技术趋势,助力我国破解产业瓶颈、加速产业升级。我国现代微生药物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和技术基础,但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针对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建立统筹创新的微生医药大科学装置、加强微生药物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研发、构建战略性人才引育系统、形成体系化产业激励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微生药物     发展趋势     生物活性     微生代谢     合成生物   

湿地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组成与环境应用 Review

王东麟, 柏耀辉, 曲久辉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9卷 第2期   页码 42-50 doi: 10.1016/j.eng.2021.05.016

摘要: 尽管如此,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的基本组成及每一类微生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仍不清晰。本文总结了已有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包括细菌、古菌及真菌)在生态及生化方面的研究。基于下一代测序,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此外,利用培养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微生群落的功能特征,如铁的固定、有机物的降解、营养元素的转化等。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受芦苇种类及盐度等环境因素的高度影响。基于现有对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人工湿地中应用和强化合成微生群落和铁锰氧化物基质,以提高湿地的水净化性能。

关键词: 芦苇     根系微生     微生群落组成     污染修复     人工湿地    

Tetrasphaera富集的强化生物除磷微生组的时间动态和效能关联 Article

王慧, 王玉波, 张国庆, 赵泽, 鞠峰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9卷 第10期   页码 168-178 doi: 10.1016/j.eng.2022.10.016

摘要:

基于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全球污水处理厂(WWTP)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微生群落的研究表明Tetrasphaera是丰度最高的聚磷菌(PAOs)。本文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利用复合碳源和低浓度烯丙基硫脲构建了Tetrasphaera富集的EBPR微生组,其16S序列的丰度在第 113 天可达 40%。Tetrasphaera富集的微生组具有高的营养物去除效率,可以实现约85% 的磷(P)去除和约80%的氮(N)去除,其污泥灰分中的P回收率相较于普通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提高了 23.2并且显着降低了氨氧细菌Nitrosomonas和PAOs的潜在竞争者 Brevundimonas Paracoccus 的相对丰度,促进了 EBPR 微生组的建立本研究为通过烯丙基硫脲促进Tetrasphaera富集的微生组建立提供了新的认知,或可用于指导未来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的升级和优化,从而帮助实现高浓度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聚磷微生 (PAOs)     Tetrasphaera     微生    磷回收    

微生电合成中链脂肪酸 Article

褚娜, 郝雯, 吴清莲, 梁勤军, 蒋永, 梁鹏, 任智勇, 曾建雄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41-153 doi: 10.1016/j.eng.2021.03.025

摘要:

微生电合成(MES)使用微生催化剂和电化学手段促进CO2生物转化,也应用于有机废物生物炼制。再次,分析了电化学手段促进有机废物生物炼制产MCFA的潜力。最后,从多级反应、底物供应、产物提取、微生代谢路径等角度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发酵     微生电化学     产乙酸菌     碳链延长     电活性微生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王保红, 姚铭飞, 吕龙贤, 凌宗欣, 李兰娟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71-82 doi: 10.1016/J.ENG.2017.01.008

摘要:

数以万亿计的微生寄生于人体表面和体内,并与人类起演变多种环境因素可影响胃肠道微生的平衡,这些改变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关注人体微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概括微生在人体基本生命过程中以及主要疾病中起的作用我们还综述了微生研究相关术的重要进展,如DNA 测序、代谢组学和基于计算生物信息学的蛋白质组学目前对人类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更加复杂和全面建议研究应更多关注–宿主微生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微生     健康     传染病     肝病     胃肠道恶性肿瘤     代谢紊乱     微生技术     益生菌    

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毕心宇,吕雪芹,刘龙,陈坚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59-68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08

摘要:

在我国“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政策的倡导下,微生制造产业飞速发展,涉及农业、食品、能源、化工等多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本文阐述了全球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在发酵食品、生物肥料、酶制剂、生物基、生物质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全面解析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表明,我国微生制造产业涉及多个领域,研发技术不断改革创新,一些发酵大宗产业生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新菌种新产品持续增多,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微生制造产业也面临着核心菌种自主率低,前沿科研技术垄断,关键生产设备依赖进口等挑战。研究建议,我国微生制造产业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产业间的交叉创新,开发智能化工业生产设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工业化生产,实现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微生制造产业     产业类型     SWOT 分析     科技创新    

好氧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209-212

摘要:

通过对保定市某印染纺织有限公司印染废水调试过程中微生的镜检分析,发现在调试过程中微 生物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简单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微生种群,并对其变化的原因做简单分析,为水 处理调试过程的微生监测方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     微生种群变化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羽,马爱进,高利芬,彭海,贾英民,孙宝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5期   页码 86-93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1

摘要:

微生作为全世界分布最广且拥有量最多的生物资源,应用领域广泛,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往虽已有众多微生研究,但限于技术方法无法深入展开,随着微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生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测定、核酸杂交技术、DNA 指纹图谱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梳理了现有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依赖于实验室环境,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准确性不足,缺乏相应的微生数据库。为促进我国微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建议,要继续加强对各鉴定技术的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资源鉴定平台,完善微生资源数据库等。

关键词: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微生数据库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降解及其降解去向

齐永强,王红旗,刘敬奇

期刊论文

甘油诱导的鼠李糖脂增强伯克霍尔德菌属C3中二苯并噻吩的生物降解

Camila A. Ortega Ramirez, Abraham Kwan, Qing X. Li

期刊论文

氯霉素及其产物降解菌群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的微生群落和关键基因演替模式

张家禹, 周开颜, 郭芳亮, 雷华新, 赵仁鑫, 林琳, 李晓岩, 李炳

期刊论文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

韩双艳,任昌琼,林影

期刊论文

微生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宋仲戬,李曼,胡梁斌,王春明,鲁曦,刘开辉,张丽佳,宇岩,吴清平

期刊论文

我国农业微生产业发展研究

周杨,邓名荣,杜娟,宋仲戬,吴清平,朱红惠

期刊论文

我国微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杜娟,马连营,马爱进,刘龙,于晴,吴清平

期刊论文

微生药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于晴,黄婷婷,邓子新

期刊论文

湿地芦苇根系微生群落组成与环境应用

王东麟, 柏耀辉, 曲久辉

期刊论文

Tetrasphaera富集的强化生物除磷微生组的时间动态和效能关联

王慧, 王玉波, 张国庆, 赵泽, 鞠峰

期刊论文

微生电合成中链脂肪酸

褚娜, 郝雯, 吴清莲, 梁勤军, 蒋永, 梁鹏, 任智勇, 曾建雄

期刊论文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王保红, 姚铭飞, 吕龙贤, 凌宗欣, 李兰娟

期刊论文

我国微生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毕心宇,吕雪芹,刘龙,陈坚

期刊论文

好氧生物水处理调试过程中微生种群变化的分析与应用

张雷,刘娜,崔红涛,周强,卢小光,赵志宾

期刊论文

微生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羽,马爱进,高利芬,彭海,贾英民,孙宝国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