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model: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Africa
Xiaoqiang JIAO, Derara Sori FEYISA, Jasper KANOMANYANGA, Ngula David MUTTENDANGO, Shingirai MUDARE, Amadou NDIAYE, Bilisuma KABETO, Felix Dapare DAKORA, Fusuo ZHANG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7卷 第4期 页码 390-400 doi: 10.15302/J-FASE-2020360
关键词: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frica smallhol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s
Bridg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cy in emerging contaminants control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17卷 第5期 doi: 10.1007/s11783-023-1665-5
杨卫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1-3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01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组织和开展的项目,目的是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国家工程科技智库,搭建我国科技规划平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规划学。展望2035年我国科技水平,通过各项目组明确的顶层设计、两大运行系统的保障,即行政线系统保证战略研究的效率,技术线系统保证战略研究的质量,使之能达到预期的成果。
China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orum Organization Committee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5年 第2卷 第2期 页码 195-197 doi: 10.15302/J-FEM-2015032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Yong Gan,
《工程(英文)》 doi: 10.1016/j.eng.2023.03.022
关键词: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s technical foundation system mechanis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
The energy-environment nexus: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abling solutions
Pratim BISWAS, Wei-Ning WANG, Woo-Jin AN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1年 第5卷 第3期 页码 299-312 doi: 10.1007/s11783-011-0351-1
关键词: energy-environment nexus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ssil fuels carbon dioxide conversion solar energy nanoparticle technology
Drinking water safety: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policy
Jun MA,David RECKHOW,Yuefeng XIE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5年 第9卷 第1期 页码 2-2 doi: 10.1007/s11783-015-0771-4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海洋领域课题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108-117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16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从全球视野和经略海洋能力来看,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初步阶段,需要将海洋资源探查、工程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国家权益维护作为有机整体,开展海洋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海洋跨学科交叉和集成的技术预见分析,研判我国海洋领域的重要技术方向。从海洋环境立体观测技术与装备、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勘查与开发、海水和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及海洋开发装备6个关键领域,提出了面向2035的我国海洋工程科技的愿景、发展重点、发展战略及发展途径。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农业领域课题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87-95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13
为了提高“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研判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技术预见方法,通过广泛征集技术预见清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两轮问卷调查。基于调查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研判,初步明确了农业领域工程技术发展的总体特征,提出了农业领域12个关键技术方向;针对目前人才与研发投入是农业领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方向发展策略。技术预见结果可为2035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撑。
赵少奎,杨永太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1期 页码 22-30
在概要地讨论了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对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我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项目综合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6期 页码 1-6 doi: 10.15302/J-SSCAE-2018.06.001
颠覆性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实现转型发展,掌握未来战略主动尤为重要。“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设立的重大咨询项目,旨在谋划我国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思路方法,梳理了项目在颠覆性技术概念研究、预测识别方法研究、世界颠覆性技术发展态势跟踪预警、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识别评价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总结了项目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为国家开展颠覆性技术相关的战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蒋正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4期 页码 1-11
从管理学角度回顾了过去百年的世界历史,研究新世纪可能发生的进步,并探讨更好地建立 世界和平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方案。
王崑声,周晓纪,龚旭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34-42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06
技术预见是一种致力于促进科技与经济、重大计划一体化,对远期技术发展进行的有步骤的探索过程。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需求,在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引入技术预见,开展未来20年工程科技关键技术预测与选择。中国工程科技2035技术预见结合工程科技特点,设计了客观分析法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技术预见方法与应用流程,针对11个工程科技领域的800余项备选技术,提出了2035年我国工程科技各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实现时间、发展水平与制约因素,为各领域制定面向2035工程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提供系统性的支撑。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 model: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Africa
Xiaoqiang JIAO, Derara Sori FEYISA, Jasper KANOMANYANGA, Ngula David MUTTENDANGO, Shingirai MUDARE, Amadou NDIAYE, Bilisuma KABETO, Felix Dapare DAKORA, Fusuo ZHANG
期刊论文
The 2015 International Summit Forum 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205thChina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 and the 9th China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orum Held
China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orum Organization Committee
期刊论文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Yong Gan,
期刊论文
The energy-environment nexus: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abling solutions
Pratim BISWAS, Wei-Ning WANG, Woo-Jin AN
期刊论文
Drinking water safety: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policy
Jun MA,David RECKHOW,Yuefeng XIE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