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61

年份

2023 1

2022 19

2021 9

2020 14

2019 14

2018 6

2017 12

2016 10

2015 24

2014 6

2013 5

2011 3

2010 9

2008 5

2007 4

2006 2

2005 1

2004 1

2003 2

2002 2

展开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15

可持续发展 7

生态环境 7

生态文明建设 5

秦巴山脉区域 5

农业生态工程 4

生态保护 4

区域协同 3

战略研究 3

数学模型 3

双目标渐进法 2

大坝 2

展望 2

指标体系 2

政策建议 2

生态工程 2

生态恢复 2

绿色发展 2

高质量发展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课题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9期   页码 91-97

摘要: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消费为全球带来工业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加剧、气候变化显著、能源贫困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等负面影响。我国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内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领域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开启新的能源革命,实现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化,是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基础。本文回顾了人类文明与能源革命的发展历史,从推动文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全球能源革命的总体趋势,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动能源革命的途径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革命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media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concepts for ecological activity

Guofang SHEN

《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4卷 第4期   页码 376-379 doi: 10.15302/J-FASE-2017186

摘要: This paper explain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their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The second part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various types of ecological control activity aimed at the improvement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ly established ecosystems at the landscape, regional (watershed) and higher levels. The scope of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ome ecological terms used in China such 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ervation, remediation (rehabilitation), restoration as well a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new ecosystems are elaborated. The review suggests that the term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sed to embrace all types of ecological control activity in China. Finally, five guidelines are proposed for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two important government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     description     important governmental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y Building "Resource-conserving and

Chen Xiao-hong,Zhou Zhi-yu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4年 第1卷 第1期   页码 83-88 doi: 10.15302/J-FEM-2014012

摘要: The research elaborated the inter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Synthetically Reform Pilot Zone of the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 Chang-Zhu-Tan(C-Z-T) City Cluster, which is focus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 system, the promotion of reform in ten key are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n key environmental projects, and the promotion of ten low-carbon clean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pointed out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and problems in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nally, focusing 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suggestion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four aspects, such as dividend of institution, dividend of nomocracy, dividend of development, and dividend of market.

关键词: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杜祥琬,温宗国,王宁,曹馨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8期   页码 8-15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更复杂、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逐步付诸实践。本文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揭示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指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阐释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变革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意义;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建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时代背景;文明演变;重大意义;战略建议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建议

梁广林,张林波,李岱青,刘成程,罗上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4期   页码 74-78 doi: 10.15302/J-SSCAE-2017.04.012

摘要:

福建省是我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经验。本文梳理了福建省自2001年以来在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人居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福建省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依然巨大、与生态文明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仍不健全、闽西和闽北山区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总结了福建省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转变方式、绿色治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建议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在福建省集中示范,形成制度合力,增强引领示范效应;建议福建省在下一阶段应着力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优化国土安全格局。

关键词: 福建省;生态文明;政策建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以生态文明的工程管理实现新型城镇化

吴季松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1期   页码 19-23

摘要:

本文阐明了生态文明产生的科学基础与工程内涵,像土木工程依靠地基一样,认识生态承载力是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核心。提出了地域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指出新型生态工程是适应生态承载力的工程,以桂林地区的水利工程为例提出了生态工程的“四生”原则。指出新型城镇是叠加在地域自然生态系统上的人工生态系统,新型城镇的大规模工程建设应遵照生态工程原则进行。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     生态工程     工程管理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5期   页码 74-79 doi: 10.15302/J-SSCAE-2019.05.001

摘要: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成果,文章评估了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及动态变化,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为重点,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及京津冀区域,围绕大城市群环境一体化综合整治、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资产协同增长以及先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突出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为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战略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文明     区域协同     京津冀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生态脆弱区    

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与变革分析

杜祥琬,呼和涛力,田智宇,袁浩然,赵丹丹,陈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8期   页码 46-53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前提和基础,能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生产利用方式的变革创新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与能源变革的社会作用,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未来国际能源发展总体趋势,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能源需求预测分析,指出我国能源变革的必要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发展和变革提供战略决策及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文明;能源变革;发展模式;能源技术;能源战略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林民松,刘丽丽,曾现来,李金惠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5期   页码 87-92 doi: 10.15302/J-SSCAE-2019.05.010

摘要: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江西省婺源县是中部崛起的典型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针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和社会建设、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五维分析法”,并运用“五维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婺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成效,归纳总结了婺源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江西婺源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 县域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五维分析法     指标体系    

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朱增银,李冰,高鸣,田爱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6期   页码 131-136

摘要: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达到自然、社会、经济三类子系统协调复合的唯一途径,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并开始成为我国城市环保工作的新潮流和新目标,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生态文明城市量化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某城市的实践为例,在分析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学理论,认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文明市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低、中、高三个层次和阶段,生态文明城市指标应具备先行成果的承续性和创新领域的先进性,以此提出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城市量化指标的设计原则、基本框架和建议指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量化     太湖流域    

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胡咏君,吴剑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5期   页码 151-158 doi: 10.15302/J-SSCAE-2019.05.004

摘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将长期指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从“两山”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问题入手,采用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理论方法,解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和绿色增长的内在机理,梳理形成“两山”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表现为从微观上引导和规范经济主体的生态化,主要路径是生态税费、生态市场、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区域绿色增长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生态与“空间– 产业– 主体”转化、协同及反哺的正向循环,主要路径是空间规划、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生态产业、传统产业生态化、高精尖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技术等。相关研究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顶层框架和发展模式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理论     逻辑     路径    

中国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分析与战略建议

钱易,吴志强,江亿,温宗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8期   页码 81-87

摘要:

过去30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存在大量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和生态文明两个概念的核心都是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核心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人口四大子系统对城镇发展的反馈机制,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和城镇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城镇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生态规划和智能设计,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生态承载力;战略建议    

解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谢园园,傅泽强,邬娜,徐建伟,吴佳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8期   页码 132-136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在全国蓬勃开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污染减排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态环境生产力低下、制度不够完善、工程科技支撑不足以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我国还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强工程科技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现状;挑战;压力    

以“两型社会”建设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陈晓红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1期   页码 87-91

摘要:

深入分析了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做出的战略部署,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介绍了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标准体系构建、十大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十大环保工程建设、十大低碳清洁技术推广为着力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效,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了深入推进“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与问题,最后以改革创新为重点,从制度红利、法治红利、发展红利和市场红利四个角度提出了深化“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改革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     改革创新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郝吉明,王金南,张守攻,吴丰昌,蒋洪强,吴文俊,陈吕军,张林波,刘年磊

《中国工程科学》 2022年 第24卷 第1期   页码 141-147 doi: 10.15302/J-SSCAE-2022.01.015

摘要: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程院于2019 年启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本文在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顶层设计、绿色示范、生态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历史性成效,深入分析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开发、产业布局、江湖关系、生态安全、能源开发、环境风险等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着重从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系统健康、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农林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战略建议,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生态空间,环境质量,战略问题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课题组

期刊论文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media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concepts for ecological activity

Guofang SHEN

期刊论文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y Building "Resource-conserving and

Chen Xiao-hong,Zhou Zhi-yu

期刊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杜祥琬,温宗国,王宁,曹馨

期刊论文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建议

梁广林,张林波,李岱青,刘成程,罗上华,

期刊论文

以生态文明的工程管理实现新型城镇化

吴季松

期刊论文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组

期刊论文

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与变革分析

杜祥琬,呼和涛力,田智宇,袁浩然,赵丹丹,陈勇

期刊论文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林民松,刘丽丽,曾现来,李金惠

期刊论文

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朱增银,李冰,高鸣,田爱军

期刊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胡咏君,吴剑

期刊论文

中国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分析与战略建议

钱易,吴志强,江亿,温宗国

期刊论文

解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谢园园,傅泽强,邬娜,徐建伟,吴佳

期刊论文

以“两型社会”建设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陈晓红

期刊论文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郝吉明,王金南,张守攻,吴丰昌,蒋洪强,吴文俊,陈吕军,张林波,刘年磊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