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313

年份

2024 1

2023 30

2022 22

2021 16

2020 13

2019 12

2018 23

2017 22

2016 32

2015 3

2014 10

2013 16

2012 4

2011 9

2010 12

2009 4

2008 15

2007 6

2006 11

2005 11

展开 ︾

关键词

智慧城市 6

地下工程 4

网络空间安全 4

交通 3

可持续发展 3

地下水 3

城市 3

网络空间 3

中国 2

卫星应用 2

发展规划 2

地理信息系统 2

城市轨道交通 2

大数据 2

指标体系 2

气化 2

物联网 2

碳酸盐岩 2

空间分布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

朱合华,骆晓,彭芳乐,李晓军,刘春彦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2-17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03

摘要: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各类城市空间的开发历程和经验,总结了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和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寻求地下空间统一和专项规划,实现地上与地下空间的协同开发;结合国情细化政策和法规,完善地下空间管理的机制和法制建设;建设地下空间信息化平台,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大数据、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最后,明确了随着城市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城市空间规划     开发利用     发展战略     空间资源     立法    

红外成像技术在城市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的应用发展对策

王新赛,周丰俊,郑磊,贺菁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92-99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4

摘要:

城市空间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工程建设和商业运营市场,我国城市工程建设水平和规模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的安全事故也明显增加,而相应的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却严重滞后,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空间防恐、防爆、防核生化袭击等安全保障问题,分析红外成像技术在地下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短波红外成像、多尺度红外成像预处理、图像自适应增强、环境自适应红外成像、灾情定位及报警等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探讨了红外成像技术在地下空间灾场的应用,可为我国城市空间安全立法和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外成像     防灾监测     应急搜救     对策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开发新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弘宇,董梅,韩同春,徐日庆,龚晓南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16-123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7

摘要:

地下空间向更深、更广开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新型工程机械设备和技术对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开挖机械材料、支护材料、环境保护材料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地下工程中主流材料的使用现状以及新型材料的发展趋势。除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新材料还应当具备环境友好的特性。因此,自愈合材料、生物材料以及绿色支护材料的使用将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新型材料     盾构     注浆     环境保护    

城市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38-44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3

摘要: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本文分析了恢复韧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工程、非工程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恢复韧性相关研究;重点从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管理机制、空间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城市空间韧性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灾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建议,健全城市空间管理规章与应急预案,提高城市空间韧性规划水平,推动城市空间管理智能化,以促进城市空间恢复过程的有序与高效。

关键词: 城市空间;防灾减灾;适灾;恢复韧性    

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王国盛,季港澳,路德春,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30-37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2

摘要:

在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低碳、安全、协调发展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ldquo本文通过总结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建和既有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对于新建城市基础设施,以源头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为抓手,提出了在规划设计、建造物化、运行维护阶段等全面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于既有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电气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从摸清城市基础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家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技术研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政策倾斜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碳中和;全生命周期;源头端;消费端;固碳端    

地下空间利用与城市防灾研究若干新进展与思考

陈志龙,陈家运,郭东军,吴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5期   页码 65-70

摘要:

城市空间城市综合防灾空间的重要与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加速,城市综合防灾面临挑战,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特性进行城市综合防灾越来越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综合防灾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典型工程案例,提出了我国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综合防灾     城市可恢复力     关键基础设施    

我国城市停车场发展现状及修建技术研究

谭忠盛,王梦恕,王永红,陈雪莹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00-110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5

摘要:

目前,“停车难、乱停车”现象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与交通秩序,而通过挖潜、改造、新建等方式大力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无疑是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停车场建设典型案例进行调研,系统分析我国地下停车场建设管理、规划设计及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运营模式和投融资模式的建设意见,为我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城市停车场的综合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下停车场     停车政策     建设管理     规划设计     施工    

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研究

秦博宇,王宏振,王召健,熊自明,赵金龙,卢浩,王明洋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页码 45-59 doi: 10.15302/J-SSCAE-2023.01.014

摘要:
城市因人口、经济活动高度集中而产生极大的能源消耗量,也是各类风险高度集聚的重点区域;能源和交通作为城市 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融合发展对于城市绿色低碳本文梳理了城市轨道交通与能源领域的低碳韧性发展现状,涵盖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能源系统韧性评估 及提升、储能系统安全防控及风险评估三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构想,阐述了常态时 期、极端条件下相应系统的运行模式;从环境、经济、社会角度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的潜在效益,展望了构 想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可能的解决思路。研究建议,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政策机制,推进多部门协同治理;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多能源融合系统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安全、高效运行;推动城市电网和轨道交通协同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城市

关键词: 地下空间城市轨道交通;交通 ‒能源融合;可再生能源;储能安全防护    

移动支护技术及其在城市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王秀英,谭忠盛,杨积凯,郑维翰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24-130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8

摘要:

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为地下工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地下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技术在城市近距离穿越工程和对地表沉降控制严格地区的隧道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移动支护     地层变形     应用前景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秦巴山脉周边城市区协同发展研究

周庆华,牛俊蜻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5期   页码 10-16 doi: 10.15302/J-SSCAE-2016.05.002

摘要:

秦巴山脉周边城市区位于我国地理中心,涉及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多个城市集聚区。在我国当前进入“一带一路”、多边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其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对于支撑中西部崛起、保护秦巴山脉生态环境、带动山区连片贫困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内部各城市群之间物理空间跨度较大,所以当前秦巴山脉周边城市区经济联系较弱。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考虑到未来新经济要素对空间距离作用的消减,从宏观格局判断、空间可能模式、快速交通联系、产业分工协作四个方面着手,对秦巴周边城市区的协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秦巴山脉     城市    协同发展    

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研究 Article

陈湘生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1期   页码 103-111 doi: 10.1016/j.eng.2017.08.001

摘要:
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对地下空间的强烈分割效应,导致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空间难以有效充分开发,本文提出了以变形缓冲层、特殊注浆技术、小分仓跳挖及门式框反压技术为核心的一整套针对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解决了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合理利用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与价值。

关键词: 地铁运营隧道     地下空间     施工     组合技术    

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思考

包起帆,任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6期   页码 14-19

摘要: justify;">从战略的高度,以现代物流、河口海岸、环境生态、经济管理和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视角,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一种解决土地资源紧缺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方案——以围海造地拓展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空间     深水港     战略研究    

城市大数据与城市智能化发展 Review

潘云鹤,田沄,刘晓龙,顾德道,华岗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2期   页码 171-178 doi: 10.1016/J.ENG.2016.02.00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城市大数据的概念,明确了城市大数据的特点,并依据处理方法和应用目标对中国城市大数据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中国城市智能化同其他国家“智慧城市”的区别,给出了中国城市智能化的定义,并提出了中国城市智能化的模型;明确了城市大数据在城市智能化中的作用,即城市大数据是城市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城市智能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指出了中国城市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城市大数据在城市智能化中的支撑和核心作用,提出了城市大数据的建设重点,包括:基础支撑、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以及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指出了城市智能化的应用是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极妙抓手。当前,中国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应充分借助城市大数据,促进城市智能化向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 城市大数据     城市智能化     三元空间     建设重点    

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发展战略研究

杨华勇,江媛,李喆,高金金,王柏村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126-136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15

摘要: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旺盛、前景广阔,但地下空间利用具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社会综合影响深远等特点,尚未形成系统可靠的综合治理方法,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战略研究。,针对性提出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坚持长远战略目标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提升地下空间综合治理水平、加快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的智慧化、加强地下空间应急响应安全管理。最后,从建立国家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统一协调机制并出台专项规划,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管评价体系,加快部署关键核心装备技术和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城市空间普查工作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治理,智慧化,资源普查    

基于时空数据的地下空间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Review

杜博文, 叶俊辰, 朱合华, 孙磊磊, 杜彦良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页码 194-203 doi: 10.1016/j.eng.2022.07.016

摘要: 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形成了深、大、聚的三大特征和立体的城市布局。然而,与地上的建筑物和桥梁相比,发生在地下的疾病和退化更为隐蔽,难以识别,在建设和服务期间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方法,并在现实世界的空间安全管理中评估了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并在统一的智能监控系统中,讨论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地下空间结构     机器学习     时空数据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战略研究

朱合华,骆晓,彭芳乐,李晓军,刘春彦

期刊论文

红外成像技术在城市空间防灾监测与应急搜救中的应用发展对策

王新赛,周丰俊,郑磊,贺菁

期刊论文

城市空间开发新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弘宇,董梅,韩同春,徐日庆,龚晓南

期刊论文

城市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路德春,廖英泽,曾娇,江媛,王国盛,秦博宇,杜修力

期刊论文

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王国盛,季港澳,路德春,杜修力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利用与城市防灾研究若干新进展与思考

陈志龙,陈家运,郭东军,吴涛

期刊论文

我国城市停车场发展现状及修建技术研究

谭忠盛,王梦恕,王永红,陈雪莹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支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研究

秦博宇,王宏振,王召健,熊自明,赵金龙,卢浩,王明洋

期刊论文

移动支护技术及其在城市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王秀英,谭忠盛,杨积凯,郑维翰

期刊论文

秦巴山脉周边城市区协同发展研究

周庆华,牛俊蜻

期刊论文

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组合技术研究

陈湘生

期刊论文

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思考

包起帆,任国华

期刊论文

城市大数据与城市智能化发展

潘云鹤,田沄,刘晓龙,顾德道,华岗

期刊论文

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治理发展战略研究

杨华勇,江媛,李喆,高金金,王柏村

期刊论文

基于时空数据的地下空间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杜博文, 叶俊辰, 朱合华, 孙磊磊, 杜彦良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