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176

年份

2024 4

2023 85

2022 67

2021 68

2020 76

2019 41

2018 77

2017 75

2016 35

2015 39

2014 33

2013 47

2012 40

2011 52

2010 68

2009 59

2008 36

2007 24

2006 14

2005 32

展开 ︾

关键词

关键技术 21

技术创新 21

颠覆性技术 19

技术 15

技术预见 11

三峡工程 10

发展 10

发展趋势 9

技术路线 8

施工技术 8

技术体系 7

信息技术 6

升船机 6

增材制造 6

智能制造 6

高速铁路 6

勘探开发 5

可持续发展 5

设计 5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中国岩石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钱七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8期   页码 37-48

摘要:

在水电建设的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及监控施工技术;深切河谷水电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技术;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技术在公路、铁路建设中的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青藏铁路——穿越长年冻土层的施工技术;公路、铁路隧道中乌鞘岭隧道挤压大变形支护技术,高寒高海拔的风火山隧道、二郎山隧道施工技术;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矿业工程的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煤矿巷道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深凹露天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另外,还介绍了岩石工程锚固新技术和精细爆破技术

关键词: 岩石工程     水电工程     支护技术     地质预报     锚固技术     爆破技术    

移动支护技术及其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王秀英,谭忠盛,杨积凯,郑维翰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6期   页码 124-130 doi: 10.15302/J-SSCAE-2017.06.018

摘要:

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为地下工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地下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软土隧道的移动支护技术,并研究了其对地层变形的控制作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控制地层变形的作用。该技术在城市近距离穿越工程和对地表沉降控制严格地区的隧道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移动支护     地层变形     应用前景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大断面黄土隧道台阶法双层支护技术

李国良,宋冶,李雷,王新东,李波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8期   页码 54-63

摘要:

依托郑西高铁高桥隧道小角度下穿既有南同蒲铁路施工实践,通过试验研究取得大断面黄土隧道台阶法双层支护体系的力学特性及施工技术关键,在砂质新黄土条件下成功解决埋深仅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台阶法     双层支护     下穿    

综采大跨度回采巷道锚杆—锚索减跨支护技术研究

朱永建,罗一新,张道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3期   页码 51-55

摘要: 提出了通过合理布置锚索的位置,达到锚杆—锚索协同支护的减跨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锚杆的组合梁(拱)及悬吊作用以控制大跨度回采巷道冒顶事故的新的支护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大跨度回采巷道

关键词: 大跨度     回采巷道     顶板     锚杆—锚索     减跨支护    

渤海海峡隧道支护结构耐久性分析

吴永胜,万飞,谭忠盛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2期   页码 67-72

摘要:

通过对海底隧道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试验研究成果及设计施工技术经验,提出了渤海海峡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耐久性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支护结构     耐久性     设计参数    

渤海海峡隧道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研究

万飞,王云龙,吴永胜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2期   页码 61-66

摘要:

借鉴已建成海底隧道的成功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渤海海峡隧道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设计。通过调研及对比分析,支护结构形式采用复合式衬砌,针对各级围岩初期支护采用相应的支护措施组合方案。隧道主要采用限量排放的防排水系统,衬砌外水压力采用折减系数法计算。

关键词: 渤海海峡     海底隧道     结构形式     支护参数    

浅埋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研究

万飞,谭忠盛,杨森森,马栋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8期   页码 45-53

摘要:

依托关角隧道河谷浅埋段,展开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的研究。在监测数据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对支护方案作出调整。在Ⅴ级围岩区段,拱部120°范围设超前管棚和小导管,宽大节理掌子面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 型钢钢架和拱墙设双层钢筋网;在Ⅵ级围岩区段,超前支护采用管棚工作室施作拱部180°及以下1 m范围的0°角长管棚,全断面超前水平钻孔注浆,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 型钢钢架、三台阶型钢临时横撑和双层防水板。研究成果可为河谷浅埋隧道支护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河谷浅埋     软弱围岩     支护方案     现场监测    

新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成套技术与案例研究 Article

张星宇, 何满潮, 杨军, 王二雨, 张家宾, 孙跃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1期   页码 1315-1329 doi: 10.1016/j.eng.2020.01.014

摘要: 通过三类关键技术的相互配合,该开采技术实现了沿空巷道的自动留设,进而实现无煤柱开采。其中,恒阻大变形支护(constant-resistance large deformation support, CRLD)保证了留设巷道的顶板稳定性,定向预裂爆破(directional presplittingblasting, DPB)分割了巷道和采空区间的顶板联系,挡矸系统支护(blocking-gangue support system, BGSS)整合了采空区内垮落的岩体材料,以形成有效巷帮。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这三类关键技术的工程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由于垮落岩体的碎胀支撑特性,留设巷道将处于卸压环境下。本文的研究结果论证了该开采技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性。根据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可在井工煤矿进行大规模推广。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巷道支护     沿空成巷     岩石工程     工业试验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董萌,贾立峰,李丹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26-30

摘要: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隔墙为前后两个非完整圆的支撑结构,抬高隔墙底标高,使得基础底板为一整体结构;填心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凿除部分墙体,既解决了开挖状态下的支护问题,又使基础顶板有效连为整体。

关键词: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形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软弱千枚岩地层围岩亚分级及支护方式研究

齐万鹏,张德华,严竞雄,史振宇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期   页码 98-104

摘要:

包家山隧道穿越的千枚岩地层工程地质复杂,断层多,岩体性质变化大,围岩稳定性差,遇水极易软化。依据现有围岩分级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中多次出现掉块、坍塌现象。在确定包家山隧道千枚岩基本水理性质基础上,依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运用国标《工程岩体分极标准》(GB50218-94)中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对隧道IV、V级千枚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级,将IV、V级围岩分为两个亚级,建立了千枚岩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方法。 获得了不同亚级的包家山千枚岩隧道施工方法,并运用该亚分级对应的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千枚岩     亚分级     软化     水理性质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的施工预测解析与信息化管理

汪易森,刘斯宏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3期   页码 35-40

摘要: 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现场的观测结果,及时修正调整了施工期的支护参数,确保了工程的 顺利完成。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预测解析     信息化施工管理     支护设计    

技术热点、前沿识别支持的2035技术清单调整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

林亨,周源,刘宇飞

《中国工程科学》 2017年 第19卷 第1期   页码 124-132 doi: 10.15302/J-SSCAE-2017.01.018

摘要:

本文针对技术预见中关注度较高的技术热点、前沿识别和趋势分析问题,综合以往研究提出的成体系的和较为完善的分析方法,并以机器人技术为例,分析了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热点和技术前沿以及发展趋势,为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中技术清单的提出与技术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技术预见     技术热点     技术前沿     专利分析     机器人技术    

利卢埃特河上游水电站项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山区径流式水电项目发电隧洞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Article

Nichole Boultbee, Oliver Robson, Serge Moalli, Rich Humphries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2期   页码 260-266 doi: 10.1016/j.eng.2017.09.003

摘要: 本段隧洞的施工需要覆盖灌浆、管棚支护,并在开挖时结合使用巷道掘进机、液压锤和钻爆法。

关键词: 径流式水利工程     发电隧洞     管棚支护     拱棚管     火山堆积物     浮石     巷道掘进机     环境限制    

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封装的体硅键合技术和薄膜密封技术

王渭源,王跃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6期   页码 56-62

摘要:

对静电键合、体硅直接键合和界面层辅助键合等三种体硅键合技术,整片操作、局部操作和选择保护等三种密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密封作了评述,强调在器件研究开始时应考虑封装问题,具体技术则应在保证器件功能和尽量减少芯片复杂性两者之间权衡决定

关键词: 体硅键合技术     薄膜密封技术     微电子机械系统封装技术    

测量与信息技术

张国雄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3期   页码 62-66

摘要: 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是提高测量精度、在线和动态测量、复杂参数和复杂环境下测量、智能测量的需要。这一融合贯穿始终,它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采样与重构、信号融合、数据压缩、滤波、信号变换、时间序列分析、谱分析、数据拟合与建模、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仿真与虚拟、误差分离、误差补偿、冗余技术、决策与智能技术等文章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圆度和轴系误差测量,以及大型工程的柔性坐标测量系统,介绍其在提高测量精度、优化、自标定、丢失信息自恢复、系统重组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测量     信息技术     误差补偿     建模     冗余技术     误差分离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中国岩石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钱七虎

期刊论文

移动支护技术及其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王秀英,谭忠盛,杨积凯,郑维翰

期刊论文

大断面黄土隧道台阶法双层支护技术

李国良,宋冶,李雷,王新东,李波

期刊论文

综采大跨度回采巷道锚杆—锚索减跨支护技术研究

朱永建,罗一新,张道兵

期刊论文

渤海海峡隧道支护结构耐久性分析

吴永胜,万飞,谭忠盛

期刊论文

渤海海峡隧道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研究

万飞,王云龙,吴永胜

期刊论文

浅埋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研究

万飞,谭忠盛,杨森森,马栋

期刊论文

新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成套技术与案例研究

张星宇, 何满潮, 杨军, 王二雨, 张家宾, 孙跃

期刊论文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董萌,贾立峰,李丹

期刊论文

软弱千枚岩地层围岩亚分级及支护方式研究

齐万鹏,张德华,严竞雄,史振宇

期刊论文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的施工预测解析与信息化管理

汪易森,刘斯宏

期刊论文

技术热点、前沿识别支持的2035技术清单调整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

林亨,周源,刘宇飞

期刊论文

利卢埃特河上游水电站项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山区径流式水电项目发电隧洞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Nichole Boultbee, Oliver Robson, Serge Moalli, Rich Humphries

期刊论文

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封装的体硅键合技术和薄膜密封技术

王渭源,王跃林

期刊论文

测量与信息技术

张国雄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