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液体静压支承具有其他支承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 除静动态性能好之外 [1,2,3,4], 还有摩擦系数小、动力消耗少、使用寿命长、材料要求低和低速无爬行等特性。

任何设备支承, 不论其工作与否, 始终存在外加载荷作用。例如机床即使不工作, 其主轴自重、法兰自重与皮带拉力仍然作用在支承上;机床工作时, 又增加了切削力与进给力的作用。

一般液体静压轴承常常采用对称偶数分布油囊, 常见的为四油囊径向轴承, 轴瓦内侧上下左右各有1个尺寸完全相同的油囊, 每个油囊进油口处装1个节流器, 向油囊提供需要的工作油量, 保证油囊独立、互不干扰地工作。每个油囊在充满压力油液介质之后, 就形成1个具有推力的油垫。由于4个油垫尺寸相同, 油囊压力一致, 所构成的推力也是相同的。如果没有外加载荷作用在轴颈上, 主轴在4个相同推力作用下, 将悬浮在轴瓦几何中心, 主轴四周间隙也应相等;当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受载一方油囊压力增加, 导致轴承间隙减少, 相对一方则相反。

最理想的液体静压支承静态性能是, 在一定的外加载荷范围内, 支承间隙不随外加载荷的增减而剧烈变化, 即间隙变化很小或近于不变 [5]。这样一来, 主轴轴心线与轴瓦几何中心线保持一致, 从而大大提高了主轴回转精度。

液体静压支承常用的传统节流器有4种:薄壁锐角小孔、等径定长毛细管、变隙薄膜和等隙变长滑阀。液体静压支承油囊具有4个方向的平面间隙, 在油囊压力作用下由四面向外排油, 排油速度很快, 且按间隙指数三次方变化。4种传统节流器的进油速度比油囊排油速度慢, 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受载一方油囊只能缩小间隙、减少排油来保持节流器进油与油囊排油恒等。变隙薄膜节流器变量指数是3, 进油速度在理论上与油囊排油速度平衡, 但由于膜片过薄, 易于产生永久翘曲变形而失效。有人曾在膜片中心附加一个压簧来减小膜片翘曲变形, 由于二者变形不同, 故效果不佳。新型节流器能保证液体静压支承具有优异的节流性能, 即在有外加载荷条件下, 保持支承间隙变化很小或近于不变。

《2 液体静压支承1个油囊排油量分析》

2 液体静压支承1个油囊排油量分析

液体静压轴承与轴颈配合之后, 即构成平板间隙节流装置, 但其功能与节流器不同;节流器供油, 油囊排油。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受载一方油囊压力增高, 故排油量也增加;如果供油量不变, 必须减小支承间隙才能保证供油与排油平衡。1个油囊的排油量可用下式表示:

Qx=2×hx312μΚbl=Κbl6μpxhx3=G1pxhx3

这里Qx为油囊排油量;μ为油的粘度;px为油囊压力;hx为支承间隙;Kbl为尺寸计算系数;Gl为计算系数, G1=Kbl/6μ

1) 无外加载荷作用时

hx=hopx=prQx=QcΤ=prAe

这里ho为支承设计间隙;pr为油囊设计压力;T为油垫设计推力;Ae为油垫有效面积。

由此, 无外加载荷时油囊排油量为

Qc=G1prh03

2) 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Qx=G1pxhx3=G1(Τ+WxAe)(ho-ex)3

这里Wx为附加载荷;hx为有附加载荷时的支承间隙;ex为轴心偏移量。

3) 保证受载一方间隙近于不变时

ex=0, hx=ho, 则

Qx=G1(Τ+WxAe)ho3=G1ΤAeho3+G1WxAeho3=Qc+G1WxAeho3

由此可知, 保持支承间隙不变时, 油囊多排出的油量为

ΔQ=G1WxAeho3

《3 节流器供油量分析》

3 节流器供油量分析

不同节流方式, 供油量亦不同, 4种传统节流器供油量分别为

小孔节流:

qx=πdx242(ps-px)ρ=G2dx2(ps-px)1/2

毛细管节流:

qx=πde4(ps-px)128μle=G2de4(ps-px)

变长滑阀节流:

qx=πdhc312μLx-1(ps-px)=G2Lx-1(ps-px)

变隙薄膜节流:

qx=π6μlnDkdkhc3(ps-px)=G2hc3(ps-px)

除小孔节流外, 均可用如下通用表达式表示:

qx=G2yxb(ps-px)=G2yxb(ps-Τ+WxAe)

这里ps为供油压力;G2为计算系数;yx为节流变量;b为节流变量指数。

1) 无外加载荷作用时

Wx=0yx=ycqx=qcqc=G2ycb(ps-pr)

2) 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qx=G2yxb(ps-Τ+WxAe)=G2yxb(ps-px)-G2yxbWxAe

3) 节流变量为常值, 即固定节流时

qx=G2ycb(ps-pr)-G2ycbWxAe=qc-G2ycbWxAe

由此可知, 当节流器供油恒定时, 节流器供油将减少, 即有外加载荷比无外加载荷的供油量将减少:

Δq=G2ycbWxAe

《4 节流器与油囊组合时液体静压支承间隙变化分析》

4 节流器与油囊组合时液体静压支承间隙变化分析

1) 无外加载荷作用时

Wx=0qx=qcyx=ycG2ycb(ps-px)=G1prho3

由此得

ho3=G2G1(ps-pxpr)ycb=G(βo-1)ycb,

这里β0为节流比, β0=ps/pr;G=G2/G1

2) 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qx=G2yxb(pspx-1)Qx=G1pxhx3,

qx=Qx, 则

hx3=Gyxb(pspx-1)=Gyxb(psAeΤ+Wx-1)

由此可知:当yx=yc时, Wx增加, hx减少;即使b=3, 减少支承间隙仍然无济于事。

3) 有外加载荷时保持支承间隙近于不变的条件

已知液体静压支承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受载一方油囊压力增高, 导致节流器进油减少而油囊排油增加。由于油囊节流变量按三次方指数变化, 故随外加载荷的增加, 支承间隙剧烈减小。保持支承间隙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变化很小或近于不变的条件, 一是节流器进油变量指数不得小于油囊排油变量指数, 以保证节流器进油与油囊排油速度一致, 因此, 节流变量指数b≥3;二是新型节流器进油变量必须在油囊压力增加时产生附加增量, 该附加增量还应与油囊压力的增加成正比, 节流器才能供给受载一方油囊足够的油量, 弥补由于油囊压力增加时节流器减少的供油量与油囊多排出的油量。

令附加增量为δ/yc, 则

yx=yc+δ=yc(1+δyc)=yc(1+αWxAe),

这里α为节流变量附加增量。

应当指出, 不同节流方式, α亦不同。

《5 新型节流器探索》

5 新型节流器探索

液体静压支承节流方式一般有3种, 即薄壁锐角小孔、平面狭长间隙和等径细长管道。已知薄壁锐角小孔节流工作在紊流状态时, 其进油变量指数b=2, 不符合前述条件。只有变间隙与变直径, 才可能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利用已增加的油囊压力使节流变量产生附加增量, 保持支承间隙近于不变。因此新型节流器应为变隙滑阀节流、变隙薄板节流与变径毛细管节流器。

1) 新型变隙滑阀节流器

为了获得可变平面间隙, 采用了同轴柱形阀孔与锥形阀芯配合以获得锥形环隙。这种环隙沿轴线长度是不同的。由于平面间隙节流变量指数为3, 符合分析要求, 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利用已增加的油囊压力迫使锥形阀芯沿轴向移动, 以获得变量增量。令进出油口之间距离为Lc, 当阀芯沿轴向移动距离为x时, 变量的增量为

Δhx=(hx-hc3)xLc

根据力平衡条件:

WxAeAc=kcxγc=hc-hchc

根据阀芯几何尺寸:

Δhc=12(dcγcLc)xΔhchc=12(dcrcAchcLckc)WxAe=αWxAe,

这里α=dcαcAc2hcLckc, 见参考文献[1], 所以hx3=Ghc3(1+αWxAe)3(psAeΤ+Wx-1)hc为节流变量的增量;hc为进油口处节流间隙;hc为出油口处节流间隙;Ac为阀芯承载面积;dc为锥阀小端直径;kc为反馈弹簧刚度系数。

需要指出, 锥形间隙节流可通过的流量与进、出油口处间隙大小有关, 故在应用时应采用当量间隙设计与计算。当量间隙为

hΤ3=hc2hc2hc+hc[6]

2) 变隙薄板节流器

用薄板取代薄膜即构成变隙薄板节流器。由于板厚是膜厚的2~4倍, 不会产生翘曲永久变形。

变隙薄板节流的变量增量为

δ=FΗΗ3WxAe;δhc=FΗhcΗ3WxAe[1]hx3=Ghc3(1+αWxAe)3(psAeΤ+Wx-1),

这里FH为变量计算系数;H为薄板厚度;hc为节流间隙。

3) 变径毛细管节流器

采用锥形定长毛细管取代等径定长毛细管即构成变径毛细管节流器。

设锥形毛细管大端直径为De, 小端直径为de, 则

re=De-dede

令进出油口处距离为Le, 当毛细管阀芯轴向移动距离为x时, 变量的增量为

Δdx=deγeLex,α=Δdxde=AcγekcLe

见参考文献[1], 由此,

hx3=Gde4(1+αWxAe)4(psAeΤ+Wx-1)

锥形毛细管节流可通过流量与进出油处大小直径有关, 也须用当量直径取代计算直径, 即

dΤ4=3De3de3De2+Dede+de2

《6 结论》

6 结论

1) 传统节流器节流存在严重缺陷, 性能不佳。采用传统节流器的液体静压支承, 在有外加载荷作用时, 支承间隙随外加载荷的增加而剧烈减小。

2) 新型节流器节流方式须选用平面间隙与细长管道节流及变量指数b≥3, 才能保证节流器供油与油囊排油速度一致或相近。

3) 采用锥隙与锥管作为节流器, 能在油囊压力增高时产生附加的变量增量, 弥补由于油囊压力升高引起的节流器供油量减少与油囊排油量增加, 保证支承间隙变化很小或近于不变。

4) 新型节流器结构简单, 工艺性好, 成本低廉, 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