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优先出版 当期阅读 过刊浏览 作者中心 关于期刊 English

《中国工程科学》 >>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6132);“十二五”国家海洋局“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1-2015) 收稿日期: 2012-06-25 发布日期: 2012-09-25 09:17:42.000

下一篇 上一篇

摘要

极地位于地球南北两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要了解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对极地有所研究。我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科学考察研究,分别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作为国家行为,到2011年年底,组织了28次南极考察、4次北冰洋考察和8次北极陆地考察;在南北极建立了4个科学考察站,6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了以有人考察站、无人自动气象站和“雪龙”号破冰科学考察船为主体的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硬件支撑体系。在此过程中初步建成了包括常规气象业务、准业务和短期考察在内的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体系;该技术系统所获科学数据已在我国极地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参考文献

[ 1 ] GARP,The Physical Basis of Climate and Climate Modeling[M].GARP Publication Series,1975.No:16.WMO/ICSU.

[ 2 ] IGBP.Towards Global Sustainability[M].IGBP Science Series,2001,4:27-29,

[ 3 ] SCAR.Antarctic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M].UK:Scientifice Committee on Antaretic Research 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2009,

[ 4 ] 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tific basis[C]//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 5 ] 陆龙骅,卞林根,极地对地球系统过程的作用[M]//孙九林,林海,地球系统研究与科学数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14-433.

[ 6 ] 陆龙骅,卞林根,效存德,等,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进展[J].气象学报,2004,62(5)672-691. 链接1

[ 7 ] 高登义,邹 捍,周立波,等,极地大气科学考察研究与展望[J].大气科学,2008,32(4):882-892. 链接1

[ 8 ] 魏文良,中国极地考察航线海洋气象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234.

[ 9 ] 陆龙骅,卡林根, 近30年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进展[J].极地研究,2011,23(1):1-10. 链接1

[10] 周秀骥,陆危骅,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402.

[11] 陈立奇,北极海洋环境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339.

[12] 陈立奇,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611.

[13] 张占海,快速变化中的北极海洋环境[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504.

[14]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1-191.

[15] 张占海,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229.

[16] 张海生,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1-225.

[17] 余兴光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254.

[18] 陆龙骅,卞林根,逮昌贵,等,近2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业务进展[J].气象,2005,31(1):3-8. 链接1

[19] 效存德,秦大河,卞林根,等.东南极Princess Elizabeth地冰盖表面相对高程年内变化过场的精确监测[J].中国科学(D辑),2004,34(7):675-685

[20] 郑向东,周秀聩,陆龙骅,等.1993年中山站南极“臭氧洞”的观测研究[J].科学通报,1995,40(6):533-535. 链接1

[21] Lu Longhua,Bian Lingen,Cheng Yanje,et al.Surface ozone ob-servation during voyages to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reg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1,46(23):1995-2000. 链接1

[22] 卞林根,陆龙骅,贾明群,南极冰盖极星期间近地面满流特征的实验观测[J].中国科学(D),1997,27(5):469-474,

[23] 刘瑞源,杨惠根,中国高空大气物理学观测研究进展[J].极地研究,2011,23(4):241-258. 链接1

[24] 陆龙骅,卞林根,贾朋群,南极和邻近地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D辑),197,27(3):284-288. 链接1

[25] 周秀骥,陆龙骅,卞林根,等,南极地区温度、海冰、臭氧的变化特征[J].自然科学进展,1997,7(4):460-466. 链接1

[26] Lu Longhua,Bian Lingen.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arctie cli-matie change[C].Beijing:Proceedings of ISCC China,2003,251-254.

[27] 陆龙骅,卞林根,张正秋,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极地研究,2011,23(2):82-89. 链接1

[28] 卞林根,林 忠,张东启,等,南极大气臭氧和温度垂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J].中国科学:地科2,2011,411(12):1762-1770. 链接1

[29] 陆龙骅,臭氧与臭氧洞[J].自然杂志,2012,34(1):24-28.

[30] 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等,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通量参数的观测估算[J].中国科学,2003,33(2):139-147.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