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优先出版 当期阅读 过刊浏览 作者中心 关于期刊 English

《中国工程科学》 >> 2013年 第15卷 第3期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理论与优化调控模型方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北京 100038

资助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6-004) 收稿日期: 2012-12-11 发布日期: 2013-03-15 14:18:31.000

下一篇 上一篇

摘要

流域管理正在从环境及资源的单一要素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转变,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是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针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保护管理需求,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概念模型,提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概念,揭示其“分区、分期”属性和“量、质、序”递进综合约束作用等基本内涵,通过分析其优化调控特性及优化调控关键变量,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耦合概念模型,形成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分期耦合模型方法,并以辽河太子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参考文献

[ 1 ] Seidl Irmi,Tisdell Clem A.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1(3):395-408. 链接1

[ 2 ] Park R E,Burgess E W.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

[ 3 ] 杨光梅. 我国承载力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展望[J]. 科技创新导 报,2009(26):23-25. 链接1

[ 4 ] 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等.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J]. 生态学报,2009,29(2):878-888. 链接1

[ 5 ] 余卫东,闵庆文,李湘阁.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干旱区研究,2003,20(1):60-66. 链接1

[ 6 ] 周亮广.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科学与工程技 术,2009(4):24-29. 链接1

[ 7 ] 赵 卫,刘景双,孔凡娥.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 研究,2007(2):47-50.

[ 8 ] 许联芳,杨勋林,王克林,等.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生态环 境,2006,15(5):1111-1116. 链接1

[ 9 ] 顾康康.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2):389-396. 链接1

[10] 马丁·格里菲斯. 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M].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 术交流中心,译.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1] 朱一中,夏 军,谈 戈.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 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02(3):180-187. 链接1

[12] 夏 军,王中根,左其亭.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量化方法研 究——以海河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6): 786-794. 链接1

[13] 高吉喜.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 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4] 谭红武,杜 强,彭文启,等.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及其概念模型[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9(1):1-8. 链接1

[15] 王西琴,高 伟,何 芬,等. 河流水生态承载力概念与内涵 探讨[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9(1):41-46.

[16] Zeng Chen,Liu Yaolin,Liu Yanhang,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assessing aquatic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A case study of Wujin District in the Tai Lake Basin,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1,8(1):264-280. 链接1

[17] 曾 晨,刘艳芳,张万顺,等.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起源 和发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2):203-210. 链接1

[18] 李 靖,周孝德.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J]. 西安理 工大学学报,2009,25(3):249-255. 链接1

[19] 刘晓波,彭文启,董 飞,等.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 技术集成系统研究[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 9(1):16-28. 链接1

[20] 王卫军,周孝德,周彬翀,等. 河流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 模型软件开发[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 9(2):151-154. 链接1

[21] 李 靖,周孝德,程 文. 太子河流域不同生态分区的水生态 承载力年内变化研究[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9(1):74-80. 链接1

[22] 王 浩,王建华,秦大庸,等.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 评价理论方法[J]. 水利学报,2006,37(12):1496-1502. 链接1

[23] 郭怀成,徐云麟,洪志明,等. 我国新经济开发区水环境规划 研究[J]. 环境科学进展,1994,2(4):14-22. 链接1

[24] 郭怀成,唐剑武. 城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1995,15(3):363-369. 链接1

[25] 贾振邦,赵智杰,李继超,等.本溪市水环境承载力及指标体系 [J].环境保护科学,1995,21(3):9-11,76. 链接1

[26] 蒋晓辉,黄 强,惠泱河,等. 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 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12-317. 链接1

[27] 张文国,杨志峰. 基于指标体系的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02,22(4):541-544. 链接1

[28] 惠泱河,蒋晓辉,黄 强,等. 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 动态仿真模型研究[J]. 地理研究,2001,20(2):191-198. 链接1

[29] 王 浩,秦大庸,王建华,等. 西北内陆干旱区内水资源承载 能力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152-158. 链接1

[30] 赵青松. 汉江上游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西安:西安理工 大学,2006. 链接1

[31] 王俊英,杜金辉,吕培茹,等. 山东省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探讨 [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5):94-98. 链接1

[32] 姚治君,刘宝勤,高迎春. 基于区域发展目标下的水资源承载 能力的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5,16(1):109-113. 链接1

[33] 左其亭. 人水系统演变模拟的嵌入式系统动力学模型[J]. 自然 资源学报,2007,22(2):268-274. 链接1

[34] 贺彩霞,冉茂盛,廖成林.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社会经济系 统模型[J]. 管理世界,2009(3):170-171. 链接1

[35] Motohashi Y,Nishi S. Prediction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 population in Japan by system dynamics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1,20(4):1032-1036. 链接1

[36] Ahmad S,Simonovic S P. Spatial system dynamics:New approach for sim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4,18(4):331-340. 链接1

[37] 裴相斌,赵冬至. 基于GIS-SD的大连湾水污染时空模拟与调 控策略研究[J]. 遥感学报,2000,4(2):118-124. 链接1

[38] Elliott C R N,Willis D W,Acreman M C. Application of the Physical Habitat Simulation (PHABSIM) model assessment tool for rive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techniques [C]// Ecohydraulics 2000.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bitat Hydraulics.Quebec:INRS-Eau ,1996:B607-618.

[39] Rachel S,Phil H. The use of PHABSIM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isher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6(1):153-158. 链接1

[40] 赵进勇,董哲仁,孙东亚.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2008(9):82-88. 链接1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