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把“生 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 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中国制造 2025》提出坚持绿 色发展,推行绿色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 措 [1]。再制造是面向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的发展和延伸,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 要方式。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再制造产业符合“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的新型工业化特点,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中国制造”升级转型的重 要突破 [2,3]。

再制造由于其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曾提出 “要有序推进废旧物资和机电产品的再利用、再制 造,抓好再制造的质量控制、完善再制造的回收 物流体系”[4]。《“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分别将再制造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 保产业。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再制造产业将迎来 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二、我国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和再制造产业示 范基地数量逐步增加,再制造产品认定和“以旧换 再”工作不断深化 [5]。2012 年,我国提出实施再 制造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建立再制造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再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及重大示范项目, 带动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 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开展再制 造企业试点,为再制造产品认定、市场准入要求、 质量控制要求、技术标准制定、流通监管以及逆向 物流体系建设等积累了经验。

2011—2016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 认定机构对申请企业的产品进行认定,共发布了 6 批《再制造产品目录》。目录涵盖工程机械、电 动机、办公设备、石油机械、机床、矿山机械、 内燃机、轨道车辆、汽车零部件等 10 大类 137 种 产品。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已有 140 家、湖南浏阳等 5 个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上海 临港等 3 个产业示范基地。在 140 家再制造试点 企业中,华东地区有 62 家,占试点企业的 44 %; 华中地区有 25 家,占 18 %;华北、东北和华南地 区分别有 15 家、14 家和 10 家;西南和西北地区 较少。其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最大, 均占试点企业的 40 %,其次为中外合资企业、外 商独资企业等。

《三、发展绿色再制造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发展绿色再制造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一)机遇

1. 巨大的需求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 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 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机械装备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阶段。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传统的工业装备 飞速发展,保有量巨大,大型舰艇、飞机、盾构机 等高附加值装备数量快速增加。与此同时,大量机 械装备和电子设备进入报废高峰期。仅以汽车、机 床为例,每年报废的汽车、机床数量均在百万台以 上,废旧产品的高效回收利用日益重要;高附加值 装备性能渐显落后,亟待升级改造。针对废旧机电 产品所采取传统的回收—熔炼—铸造—制造加工的 回收利用方式,一方面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使用 价值;另一方面还会形成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再制造以废旧机电产品为加工对象,巨量的废旧机 电产品为再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对再制 造产业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的再制造需求 成为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2. 大力的政策支持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坚 强的保障

政策支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应对日益 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将再制造产业作 为优先发展领域,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推 动再制造产业发展。2009 年 1 月实施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表明国家支持企业开 展再制造生产,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纳入了法制化 轨道。在实施层面,国家相关部委在财政、税收、 市场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旨在通过对国内优质再 制造企业的重点支持,带动我国再制造业整体发展。 其中,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了“以旧换 再”工作,一方面推动再制造产品的生产、销售活 动;另一方面促进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 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国内再制造政策法规不断完 善,为再制造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3. 不断深化的国家重大战略为再制造产业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重要转型 期,国家相继推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全球政 治、经济、贸易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战 略构想,旨在加强中国与南亚、东盟、西亚、北非 等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增强我国的战略安全。“一 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大大推动我国与此相关的 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包括铁 路、公路、石油、海运、通信设施等在内的众多 机电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这为我国大力发展 在役再制造、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提供了广 阔的发展空间。

4.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突破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 了“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一大批高新技术, 也加快了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增材制造(3D 打印) 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加强再制造 系统规划、完善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提供了基础, 有望解决废旧机电产品回收逆向物流技术难题。大 数据、云计算技术为再制造产品健康监测与寿命评 估提供了便利的工具,推动了再制造产品健康监测 与寿命评估向精细化的突破。人工智能、纳米科技 及 3D 打印增材制造等技术则进一步提高了再制造 产业的生产效率、保障了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系列 高新技术的兴起为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条、丰富再制 造生产手段、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挑战》

(二)挑战

1. 我国再制造产业整体规模和发展环境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处于发展的 初期阶段,目前产业规模不足千亿元,大型再制造 企业数量较少,企业再制造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生 产能力薄弱,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再制造的巨大需 求。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 制造体系和市场环境,产业规模大。以美国为例, 其国内再制造产业规模达数千亿美元以上,一些世 界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都设置了再制造生产线,大 型再制造企业数量多。此外,美国再制造企业技术 研发投入多,已经具备了与其国内再制造需求相匹 配的再制造研发与生产能力。

2. 再制造配套政策法规和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一是各地方缺乏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统筹考虑, 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结构发展规划时,没有考虑制 造业可持续发展对再制造的需求,各地发展再制造 的进度和方向不同,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发展规划 不衔接,造成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二是缺乏市场准 入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合格的翻修产品冒充合格的 再制造产品进入售后服务市场,不仅影响了正规再 制造产品的销售,也使真正的再制造企业没有市场 竞争优势,导致市场混乱;三是再制造标准不够健 全,由于相关标准和规范缺乏,导致大部分企业在旧 件检测、再制造毛坯修复等关键环节没有建立相应 的质量控制体系,再制造产品质量缺乏科学保障 [6]

3. 技术发展难以满足再制造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再制造是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尺寸恢复与性能 提升,而机电产品种类多,其零部件服役条件多种 多样,损伤形式各异,对再制造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再制造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再制 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再制造技术研 究以政府投入经费、科研机构重点研发为主体,企 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少,能力弱,缺乏 有效针对客户需求的技术研发成果,导致企业难以 满足市场对再制造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4. 社会各界尤其是用户对再制造产品认可度不高

在社会层面,一方面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 有被消费者及社会所广泛认同,不少国内消费者目 前还难以接受和使用再制造产品,有些人甚至还把 再制造产品与“二手货”混为一谈,这与目前缺少 对再制造的正面宣传和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有很大 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培育程度不够,再制造 产品销售渠道尚未完全建立,影响了相关企业投入 再制造的积极性 [6]

在企业层面,一是再制造试点企业对再制造认 识不统一、不深入,对再制造、制造和维修的概念 及关系不明确,有些企业直接按制造模式进行再制 造,有些企业简单地将维修模式移植到再制造,认 为扩大规模就是再制造,导致在指导实践生产过程 中定位和目标不准确;二是不能有效处理好新品生 产和再制造旧品的关系,没有立足国情分析旧件条 件、销售渠道等因素,简单照搬国外技术,没有认 识到需要立足于成熟技术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再制 造;三是部分企业缺乏再制造专业技术人员、设备 和再制造市场培育等基础条件,导致短时间内无法 步入正轨 [6]

《四、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四、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再制造关键技 术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逐步形成以寿命评估技术、 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 术为核心的再制造关键技术群。未来 15 年,在政 策支持与市场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再制造产业将主 要向“绿色、优质、高效、智能、服务”五大方向 发展 [6]

《(一)绿色》

(一)绿色

再制造以废旧机电产品的零部件为生产毛坯, 在损伤的零件表面制备较薄的耐磨、耐蚀、抗疲劳 表面涂层,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以及产生的环境影 响较少,具有巨大的资源与环境效益。与新品制造 相比,再制造回收拆解和清洗过程会产生废液、废 气、废渣等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环保标 准进行绿色生产。

《(二)优质》

(二)优质

未来的再制造技术将更多地体现出优质的特 点,包括先进的再制造设计技术、再制造毛坯寿命 评估技术、复合表面工程技术和智能化再制造技术 等,优质技术群将得以大规模研发和应用。同时, 再制造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加优质、可靠。再制造产 业发展要实现面向全流程,从技术、产品、服务多 个维度实现优质发展。

《(三)高效》

(三)高效

再制造的高效主要体现在再制造技术的高效化 和再制造产业服务的高效率两方面。在拆解技术方 面,自动化的深度拆解装备将显著提高再制造拆解效 率;在清洗方面,基于超声、激光、紫外、高速喷 射等技术的清洗装备可显著提高再制造毛坯的清洗 效率;在成形过程方面,基于计算机控制和机器人 操作的柔性再制造设备,能够快速根据再制造毛坯 的损伤类型和特点生成再制造修复方案,实现再制造 成形高效生产 [7,8]。此外,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 术的快速发展,再制造产业服务也变得更加高效。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环境下,再制造可以为客 户提供快速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降低客户的时间成 本,大大提高产品的再制造率,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四)智能》

(四)智能

智能再制造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 指导,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再制 造回收、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 通过人技结合、人机交互等集成方式,开展分析、 策划、控制、决策等。在关键再制造环节以智能化 再制造技术为核心,以网通互联为支撑,可有效提 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提升再制造效率,对 推动再制造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五)服务》

(五)服务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企业早已从生产型制造转向 为服务型制造,在重视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的 同时,更加重视制造服务所需支撑技术的开发。先 进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比产品生产销售更高的利润。 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将由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 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技术将会成为机械工程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产品“后半生”服务的机械工 程技术将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并投入更多的人 力和资金,一批新的机械工程技术将应运而生,并 促使机械工业新业态的出现。

《五、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战略》

五、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战略

《(一)近期发展战略》

(一)近期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广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提升企 业再制造技术能力,鼓励产学研一体,在再制造企 业继续推广应用一批核心再制造技术和装备。加快 再制造成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鼓励有能力的企业 探索建设专业再制造产品自动化生产线。支持成立 专业化旧件回收、清洗、零部件再制造、零部件检 测、再制造产品销售企业。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和 专业检测机构开展再制造相关业务,充分发挥专业 化企业优势,探索以旧换再、融资租赁、以租代购 等旧件回收模式,建立稳定的旧件回收逆向物流体 系,拓展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 [9]。对精密和复杂 整机设备,通过协议外包的形式开展关键零部件再 制造和实现再制造关键过程,发展产业链协同制造、 降低再制造企业成本。

《(二)中期发展战略》

(二)中期发展战略

建立完善的再制造标准体系和产品认定制度 [10]。以再制造共性基础标准、产品再制造设计 标准、再制造零部件质量标准、再制造技术工艺标 准为基础,明确产品再制造关键零部件,建立完善 的再制造产品评价标准,统一再制造产品标识的使 用要求,以再制造标准为基础建立再制造产品认证 制度。对于变速箱、复印机、医疗设备等技术难度 大,依赖进口的产品,鼓励原制造企业在国内开展 再制造或通过原厂授权的模式开展再制造,探索原 制造商、大修厂、再制造厂的企业联盟模式。在航 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设备等高端装备领域实施 再制造,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重 型矿用载重车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扶持 一批骨干企业开展再制造。鼓励相关合作单位研究 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再制造领域的应用。

《(三)远期发展战略》

(三)远期发展战略

探索生物工程技术、模拟和仿真技术、3D 打 印技术在再制造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应用仿真技 术、性能评估技术、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进行再制造。鼓励企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时通 信技术、系统协同技术对再制造生产进行管理 [11]。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 用,对工艺复杂的再制造产品,建立再制造公共信 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及再制造产品信息追溯系统。 支持互联网企业参与再制造产品的回收、物流、定 价以及销售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和 重点企业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的创新商业模式和销售模式。力争实现再制造率达 到 80 %,发展出多家世界级再制造企业和产业园 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六、结语》

六、结语

我国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恢复 尺寸、提升性能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依托,产学研相 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自主创新的再制造产业模 式 [4,12]。再制造由于其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 效益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未来必将实现跨越 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