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商业和研究机构均已进行减少温室气体、控制地球变暖的研究。在汽车钢板研究领域,可通过减轻车身重量来降低CO2 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生产环境友好型汽车[1~7] 。实现车身减重的主要措施是优化结构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高强钢的使用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措施。作为高强钢的一种,具有良好强塑性组合的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钢目前国内外大量用于生产汽车板和其他汽车零部件。TRIP良好的性能得益于其优良的组织匹配,典型TRIP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室温下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变形时发生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即TRIP效应,铁素体延性较好,容易吸收因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引起的体积膨胀,对TRIP效应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贝氏体主要是对强度起作用。

本研究中,把含磷低硅的 TRIP 钢作为研究对象。P元素的强化效果好,价格低廉,可降低渗碳体析出动力学,抑制渗碳体析出,利于奥氏体的保留,可替代Si,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镀锌问题[8,9] 。已有研究表明,添加0.1 %(质量分数)的P将会使铁素体的强度增加约75 MPa。对含磷低硅TRIP钢在快速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其各阶段的组织演变行为,对实际生产中的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采用材料为本钢真空炉冶炼的 130 kg 钢锭,化学成分为 Fe-0.2C-0.5Si-1.8Mn-0.08P-0.2V。钢 锭加 热至 1 200 ℃,锻造 为 60 mm×60 mm× 800 mm的板料随后空冷,在实验室450 mm二辊可逆轧机上进行轧制。在900~1 100 ℃温度区间进行轧制,将板料轧制至约4 mm厚,空冷至室温。热轧板经酸洗后冷轧,轧制至约 1 mm 厚,为便于轧制,轧制道次间进行退火处理。将冷轧板料加工成 100 mm×20 mm的试样用于热模拟实验。

利用热力学软件 Thermocalc 结合 TCFE6 数据库(TCS Steel/Fe-Alloy Database)对平衡状态下的相变温度Ac1Ac3进行计算。在相变仪上以0.05 ℃/s加热速率加热,测定其Ac1Ac3温度,用于临界区温度的确定。

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处理模拟实验,实验工艺如图1所示。热处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加热至临界区温度,随后淬火;第二阶段为在临界区温度等温一段时间后淬火;第三阶段为临界区等温后以40 ℃/s的冷速冷至 400 ℃,等温180 s后空冷至室温。

《图1》

图1 实验工艺

Fig.1 The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在热处理后试样的热电偶附近取样,经研磨抛光后,用4 %的硝酸酒精腐蚀,在场发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JEOL JXA-8530F)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高倍观察。取 12 mm×12 mm 的试样,经 C2H5OH∶ H2O∶HClO4 = 13∶2∶1 的电解液,在 20 V 的电压下电解抛光去表面应力后,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日本理学D/max 2400射线衍射仪,阳极靶为铜靶(50 kV,180 mA)辐射,2θ角的范围为 40° ~120°  ,利用Rietveld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10~12]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热轧初始组织如图2a所示,为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铁素体含量约44 %。经冷轧后,由于回火过程,马氏体分解,碳化物析出,组织主要为带状的铁素体和碳化物,如图2b所示。利用热力学软件 Thermocalc 结合 TCFE6 数据库(TCS Steel/FeAlloy Database)对平衡相含量计算(图3a为热力学计算结果,图 3b 为加热过程的膨胀曲线),得到 Ac1 温度为 670 ℃,Ac3温度为 835 ℃。将实验钢加工成 ϕ 3×10 mm的相变仪试样,以0.05 ℃/s的加热速率加热,测定其膨胀曲线,确定其Ac1温度为676 ℃,Ac3温度为852 ℃,稍高于计算值。加热速度越大,相变温度越高,因此本研究选取的临界区等温温度从 710 ℃开始。加热速度的增大,会提高加热过程再结晶的开始温度,扩大再结晶温度范围,最终使得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减小受形核速率和长大速率的控制。快速加热时,在形核初期没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回复,因而再结晶温度被推迟到相对高的温度。快速加热时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达到可观的形核量,所以在较高的再结晶温度下增加了形核率,结果使得晶粒尺寸更为细小[13,14] 。因此本研究采用 200 ℃/s 的加热速率以获得较小的晶粒尺寸。

《图2》

图2 初始组织

Fig.2 Initial microstructure

《图3》

图3 相变点温度的确定

Fig.3 The estimation of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3.1 第一阶段》

3.1 第一阶段

TRIP钢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铁素体的再结晶、渗碳体的溶解和奥氏体的相变[15] 。热处理的第一阶段为加热至不同临界区温度,加热速率为200 ℃/s。加热后的淬火组织如图 4 所示。加热至 710 ℃时(见图 4a),奥氏体相变还未明显发生,较快的加热速度,使得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显微组织仍为冷轧的带状组织。加热至730 ℃时(见图4b)可发现已有少量奥氏体相变发生,呈尺寸小于 0.5 μm 的小块状。加热至750 ℃时(见图4c),相变量明显增多,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尺寸变大,经观察可发现,奥氏体主要在晶界处形核,晶界处更容易满足奥氏体形核所要求的能量和元素浓度。加热至770 ℃时(见图 4d),形成的奥氏体量已达到约 38 %。加热至 800 ℃时(见图 4e),大部分组织已相变为奥氏体。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奥氏体是在连续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奥氏体的形成需要吸收相变潜热,加热速度越大,奥氏体形成温度范围则越向高温推移。

《图4》

图4 第一阶段热处理显微组织

Fig.4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rst stage heat treatment

《3.2 第二阶段》

3.2 第二阶段

热处理的第二阶段为以200 ℃/s的加热速度加热至临界区温度后等温一定时间。等温后的淬火组织如图5所示。710 ℃等温300 s后(见图5a),有约 2.8 %的奥氏体生成,仍有大量的碳化物未溶解。730 ℃等温 300 s 后(见图 5b),奥氏体晶粒长大,奥氏体生成量增加至约4.2 %,未溶解的碳化物量减少。由于等温温度升高,相变驱动力的增大使形核功减小,元素的扩散速度加快,且奥氏体形核所需的碳浓度起伏减小,均利于提高奥氏体的形核率,同时奥氏体的形成速度也相应增加,使得温度升高后,奥氏体的生成量增加,晶粒变大。当等温温度升高至750 ℃时,等温300 s后(见图5c),奥氏体量迅速增加至约40 %,碳化物完全溶解,淬火后的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然而等温温度升高至770 ℃后,等温30 s后(见图5d),奥氏体量即可达到约73 %。随等温温度升高,碳化物逐渐消失,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奥氏体含量增多。

《图5》

图5 第二阶段热处理显微组织

Fig.5 Microstructure of the second stage heat treatment

《3.3 第三阶段》

3.3 第三阶段

由前两个阶段结果分析可知,750 ℃等温即可有较多奥氏体相变发生,因此选择 750 ℃、770 ℃、 790 ℃等温60 s后快冷至400 ℃等温,不稳定的奥氏体发生贝氏体相变,由于贝氏体相变是“半扩散相变”,即只有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及其他替换元素的原子已经难以扩散,因此在贝氏体相变过程,奥氏体中富碳,稳定性增强,降低抑制其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发生马氏体相变。随后冷至室温,稳定的奥氏体在室温下保留,若奥氏体中碳含量低,稳定性差,在此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相变。

临界区等温后快冷至贝氏体区等温,其显微组织如图6所示,主要由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临界区等温温度为 750 ℃时(见图 6a),最终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为57 %,残余奥氏体含量约为12.7 %,其余为贝氏体和马氏体。当等温温度升高至770 ℃(见图6b)以后,等温过程中形成的奥氏体量增多,奥氏体中富集的碳含量相应降低,奥氏体稳定性降低,在随后的贝氏体等温及冷却过程中,更易发生贝氏体相变,铁素体量降低为 35 %,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3.9 %。当临界区等温温度升高至790 ℃时(见图6c),最终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马氏体,只有 22 %铁素体和 14.9 %残余奥氏体。随着临界区等温温度升高,最终组织中的铁素体量降低,贝氏体和马氏体混合物的量增加。

《图6 》

图6 第三阶段热处理显微组织

Fig.6 Microstructure of the third stage heat treatment

《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采用日本理学 D/max 2400 射线衍射仪对不同临界区温度退火后400 ℃等温试样的残余奥氏体量进行测定,利用 Rietveld 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图7a为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软件进行寻峰处理,并计算衍射峰积分强度,选择奥氏体的{220}、{311}衍射线以及铁素体的 {211}衍射线,利用残余奥氏体含量公式进行计算

式(1)中,γ是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γ是奥氏体{220}、{311}晶面衍射峰的平均积分强度;α是铁素体{211}晶面衍射峰的积分强度。计算所得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如图7b所示,随退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从750 ℃退火时的12.7 %增大至790 ℃退火时的 14.9 %。这是因为在较高的退火温度等温时形成的奥氏体量较多,发生贝氏体相变后,经过二次富碳过程,残余较多的奥氏体。

《图7》

图7 X射线衍射分析

Fig.7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4 结语》

4 结语

快速加热至临界区温度,随后淬火,随加热温度升高,碳化物逐渐溶解,奥氏体相变量逐渐增大,加热至770 ℃时,形成的奥氏体量已达到约38 %。

临界区温度等温一段时间后淬火,在不同临界区温度等温,随等温温度升高,碳化物逐渐消失,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奥氏体含量增多,770 ℃等温 30 s,奥氏体量即可达到约73 %。

临界区等温后以40 ℃/s的冷速冷至400 ℃,等温180 s后空冷至室温,随着临界区等温温度升高,最终组织中的铁素体量降低,贝氏体和马氏体混合物的量增加。经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残余奥氏体量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