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两年,世界三大工程学院都会颁发三个著名的工程奖。最近的一次是由芬兰科技学院于2018年5月22日颁发的千禧技术奖[1]。2018年2月20日,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以下简称德雷珀奖)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颁发[2]。2017年2月1日,英国皇家工程院颁发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以下简称“QEIIPrize”)[3]。这些奖项中的每一个都是国际奖项,而且都是为了庆贺在世的人所取得的杰出工程成就。每一个奖项都是综合奖项,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工程领域,它们都是为了庆祝工程事业对改善人类状况所做出的贡献,每一个奖项都是为了激励下一代学生去考虑工程教育和工程事业。

第8届千禧技术奖的100万欧元奖金授予了TuomoSuntola博士,以表彰其开发了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该技术使制造纳米级薄膜成为可能,这对于微电子器件(如微处理器和数字存储器件)的普及至关重要。1974年,Suntola博士在芬兰的Instrumentarium Oy公司开始开发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的ALD,并于1987年成立了Microchemistry有限公司(作为Neste Oy的附属公司),将ALD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制造。

第22届德雷珀奖的50万美元奖金授予了摩根士丹利技术部总经理Bjarne Stroustrup博士,以表彰其概念化及开发了C++编程语言。这项工作基本是Stroustrup博士于1985—2002年在新泽西州默里山的AT&T贝尔实验室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任职期间完成的。C++彻底改变了软件行业,至今仍是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

第3届QEIIPrize的100万英镑奖金授予了Eric Fos-sum、George Smith、Nobukazu Teranishi和Michael Tomp-sett,以表彰他们在数字图像传感器上的研究成果,这种传感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数字世界。Eric Fossum是达特茅斯学院的工程学教授,20世纪90年代,他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工作时,开发出一种利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的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以及“芯片式相机”CMOS图像传感器。George Smith博士(已退休)于1969年在美国AT&T贝尔实验室开发出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的原始概念,凭借CCD技术,他与Willard Boyle(现已去世)共同摘得2006年的德雷珀奖。Nobukazu Teranishi教授于1978—2000年在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在此期间开发出了Pinned型光电二极管。Michael Tompsett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负责管理AT&T贝尔实验室的CCD研究小组,他的团队开发出一系列的CCD摄像机,并于1973年首次制作了第一个像素CCD彩色图像。

在这些工程奖的两年周期中的下一个工程奖项是2019年的第4届QEIIPrize奖。

每一个工程奖项都被业界当作工程界的诺贝尔奖。每个奖项对于获奖人员以及小组负责人的选择都是独立进行的。但与诺贝尔奖的学科专题小组不同,这些小组和负责人都会在同一领域进行调研。因此在相同领域出现多个奖项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获奖的工程成果通常架构有所不同。而且,由于工程成果通常需要真实的或虚拟的团队的共同努力,所以不同的小组成员对重要贡献者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同时设立三个奖项可能会稀释或增强其影响——分散其注意力与重复提高工程意识。但是,从获奖者的角度来看,好消息是:他们可以同时赢得这三个奖项。这一荣誉现在属于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研究控制药物释放技术的Robert Langer教授和发明万维网的Tim Berners-Lee博士。加州理工学院的Frances Arnold教授获得了2011年德雷珀奖(与Willem P.C.Stemmer一起),并且其因定向进化技术获得了2016年的千禧技术奖,她是唯一一位获得这两个奖项的女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