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部署,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科学客观地评价新兴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全面准确地把握产业成熟规律并合理预测发展趋势,成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

成熟度已成为评价与衡量产业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其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的技术成熟度(TRL)研究 [1]。目前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已基本成熟,评价方法和实施程序也已形成规范 [2]。国内外学者将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推广到产品和市场经济领域。2003 年以来,我国航天领域开始研究产品成熟度(PRL) [3],主要是为了适应航天科研生产由单件研制向小批量生产转型的趋势变化;针对航天产品特殊性和小子样研制伴生的问题,构建了航天单机产品8 级框架模型。根据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又陆续发展了制造成熟度(MRL) [4]、集成成熟度 [5]、软件能力成熟度 [6] 和人员队伍成熟度 [7] 等评价方法。

现有的文献 [8] 沿着 TRL、MRL、PRL 的理论发展方向深化探索,提出了产业成熟度概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对技术、制造方面的成熟状况进行评价,而后集成出 PRL,结合市场成熟度(MML)评价结果,形成产业成熟度的综合评价结果(产业成熟度等级)。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列咨询研究中 [9],利用相关方法完成了产业成熟度评价工作,挖掘具体产业方向面临的制约要素、发展需求、潜在风险和产业预期成熟时间等关键因素,为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应对世界产业竞争不断加剧、中美贸易摩擦长时间存在、科技和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加强等新形势需求,我国亟需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而原先使用的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原始方法注重一国某个具体产业的整体繁荣程度,没有考虑该产业中技术、设备、资金以及产品等要素的供给是否具有独立自主性,因而评价结果难以反映一国产业的安全可控程度。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本文新增包括自主可控能力和行业主导能力在内的产业安全可控程度评价因素,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在多个新兴产业方向开展评价和应用。

《二、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

二、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

《(一)模型构成》

(一)模型构成

基于产业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框架 [8],结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需求及顶层要求,本文新增了产业安全可控度(ISCL)评价指标,构建了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见图 1)。其中,TRL、MRL、PRL 和 MML 沿用原有概念和评价指标。

《图 1》

图 1 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结构示意图

ISCL 用于度量和评价产业安全可控的程度,主要从自主可控能力和行业主导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自主可控能力评价涉及核心原材料自主水平、核心技术自主水平、关键基础设备自主水平、内资控股能力;行业主导能力评价涉及国内品牌市场影响力、国内产品销售对外出口依存度、行业标准制定能力。ISCL 具体评价标准见表 1。

《表 1 》

表 1 产业安全可控度指标及定义

《(二)指标集成关系》

(二)指标集成关系

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涵盖了 ISCL、PRL、产业成熟度和产业体系成熟度 4 层集成关系。① ISCL 由自主可控能力和行业主导能力集成得到,划分为弱、较弱、中和强 4 个等级(见表 2)。② PRL 由 TRL 和 MRL 集成得到,可划分为 5 个等级:1 级(概念产品)、2 级(实验室产品)、3 级(工程化产品)、4 级(示范产品)和 5 级(市场产品)(见表 3)。③产业成熟度由 PRL 和 MML 集成得到,可划分为 4 个等级:1 级(萌生)、2 级(培育)、3级(发展)和 4 级(成熟)(见图 2)。④产业体系成熟度由产业成熟度和 ISCL 集成得到,可划分为4 个等级:1 级(萌生)、2 级(培育)、3 级(发展)和 4 级(成熟)(见图 3)。

《表 2》

表 2 产业安全可控度的集成关系

注:一级指标为自主可控能力和行业主导能力,二级指标指表中第 3 列所列指标;A 代表自主可控能力,I 代表行业主导能力。

《表 3》

表 3 产品成熟度的集成关系

《图 2》

图 2 产业成熟度集成方法

《图 3》

图 3 产业体系成熟度集成方法

《三、针对新兴产业的评估统计与分析》

三、针对新兴产业的评估统计与分析

《(一)总体评估情况》

(一)总体评估情况

应用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组织完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新材料、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 6 个领域、25 个具体产业方向的成熟度评价工作。相关评价过程分为 4 个阶段:①提出成熟度评价工作的目标、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产业体系成熟度自评价表单;②开展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的教育和培训;③组织各领域专家,针对本领域的若干产业方向开展评价,填写产业体系成熟度自评价表单;④基于各领域的自评价表单,组织专家开展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25 个产业方向完成的产业成熟度评价、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结果见表 4。

《表 4》

表 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成熟度和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结果统计

注:AR 表示增强现实;Micro LED 表示微型发光二极管。

《(二)评估结果分析》

(二)评估结果分析

在 25 个产业的产业成熟度方面,处于萌生阶段的产业有 14 个,处于培育阶段的产业有 6 个;还有 5 个产业进入了更高的阶段:风力发电、水污染防治、太阳能光伏、超高清视频产业进入了发展阶段,纯电动汽车产业进入了成熟阶段。整体上,多数产业的产业成熟度处于萌生阶段和培育阶段,而进入发展和成熟阶段的产业数量偏少。

在 25 个产业的产业体系成熟度方面,处于萌生阶段的产业有15个,处于培育阶段的产业有5个;还有 5 个产业进入了更高的阶段:风力发电、水污染防治、太阳能光伏和超高清视频进入了发展阶段,纯电动汽车产业进入了成熟阶段。整体上,25 个产业的产业体系成熟度发展阶段与其所处的产业成熟度发展阶段基本一致。

在 25 个产业的产业安全可控方面,评价结果整体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为弱的产业有 7 个,评价结果为较弱的产业有 8 个,评价结果为中的产业有9 个,仅有纯电动汽车 1 个产业的评价结果为强。在评价结果为弱的 7 个产业中,轻薄化 AR 显示模组,生物医药、生物反应器及成套装置,应急疫苗研发与制备技术这 3 个产业,其自主可控能力与行业主导能力两个子指标评价结果均为弱,表明产业安全形势相对更为严峻。因而加强这些产业的自主可控和行业主导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针对 25 个产业,具体梳理了未来发展亟待突破的重点环节(见表 5)。共有 17 个产业存在亟需突破环节,对应选取的判据为:若 TRL < 8、MRL < 9、MML < 2、ISCL < 2,则认为在相应环节需要突破。这一研究结果结合了微观和宏观因素,可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机构提供直接参考。

《表 5》

表 5 各产业方向有待重点突破环节统计

(续表)

《四、结语》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产业体系成熟度概念,新增了包括自主可控能力和行业主导能力在内的产业安全可控程度评价因素,相应评价结果可以反映一国产业安全可控程度的基本状况。对我国 25 个新兴产业方向的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分析表明,产业体系进入发展或成熟阶段的产业方向数量相对较少,且多数产业方向的安全可控程度评价结果不佳。这一结论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对于安全可控程度评价结果不佳的产业方向,应重点在核心原材料自主水平、核心技术自主水平、关键基础设备自主水平和资金自主水平等方面予以加强,从而提升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注重提升国内品牌市场影响力、减少国内产品销售对外出口依存度、提高行业标准制定水平,从而增强行业主导能力。对于技术和制造成熟度相对较高的产业方向,在着力提升产业安全可控程度的同时,宜推广商业示范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来促进市场化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加速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大规模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