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388

年份

2024 1

2023 35

2022 26

2021 18

2020 20

2019 28

2018 10

2017 29

2016 11

2015 14

2014 8

2013 16

2012 13

2011 12

2010 23

2009 18

2008 10

2007 11

2006 14

2005 12

展开 ︾

关键词

桥梁 10

增材制造 9

体系结构 5

机器学习 5

结构调整 4

能源结构 4

产业结构 3

优化设计 3

悬索桥 3

结构健康监测 3

耐久性 3

飞机结构 3

3D打印 2

DSM(设计结构矩阵) 2

DX桩 2

GIS 2

S-N曲线 2

三峡工程 2

京津城际铁路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基于RDL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数据报表的研究

张晓斌,陈卫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110-112

摘要: 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灵活性高、一体化程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因而能够有效地对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关键词: 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RDL     报表定义语言     数据报表    

桥梁电子化人工巡检养护管理系统

沈 旺,张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57-60

摘要:

将危险性分析与量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桥梁电子化人工巡检养护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中,为大型桥梁量身定制巡检养护规划,规范桥梁巡检养护流程,编制巡检养护手册,用于指导巡检养护工作的实施;针对桥梁结构的具体特点,建立专门结构的损伤库,编制电子化人工巡检养护软件,实现巡检养护管理工作的电子化。

关键词: 桥梁管理     巡检     养护     结构解析     危险性分析    

日本桥梁和建筑结构监测的研究与实施综述 Review

Yozo Fujino, Dionysius M. Siringoringo, Yoshiki Ikeda, Tomonori Nagayama, Tsukasa Mizutani

《工程(英文)》 2019年 第5卷 第6期   页码 1093-1119 doi: 10.1016/j.eng.2019.09.006

摘要:

本文对日本建筑结构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类型、策略和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对基于振动技术的桥梁和建筑结构进行了介绍。日本的建筑结构监测系统历来都是以评估建筑结构对极端事件的响应程度为目标的。在建筑结构监测技术的开发中,监测系统和所收集到的数据被用来验证设计假设、更新技术参数并优化振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对大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的设计验证、建筑物和桥梁的隔震系统性能、建筑结构改造和加固验证、结构控制系统验证(被动式、半主动式和主动式)、结构评估和损伤检测进行了研究。本文还从对日本桥梁和建筑结构监测案例研究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和反馈意见。

关键词: 建筑结构监测     大跨度桥梁     高层建筑     地震监测     风振响应     路面及桥面板监测     建筑结构控制监测     建筑结构评估    

泰州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唐轲,戴鹏飞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页码 14-18

摘要:

依托泰州大桥工程概略论述了特大悬索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泰州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3个子系统构成。

关键词: 健康监测系统     无线传感器     大型桥梁结构    

跨长江黄河的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高宗余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期   页码 17-21

摘要:

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客运专线铁路,跨长江、黄河的4座大跨度桥梁都采用了钢桁梁结构,且均为多线铁路桥或公铁两用大桥,承载能力大、列车运行速度高诸多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获得运用。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钢桁梁结构     新技术    

单缝桥梁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受力计算

赵怡彬,邵旭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103-112

摘要:

桥台处伸缩缝问题是长期困扰工程界的难题,它会带来跳车、桥梁局部损坏、伸缩缝装置经常更换等各种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桥梁的新型结构体系——单伸缩缝桥梁(单缝桥)。以一座总长280 m的单缝梁桥为例,温度降低20 ℃时,接线路面钢筋最大应力为148 MPa,最大裂缝宽度为0.185 mm,符合规范要求;台后结构对主梁产生的附加应力仅为0.105 MPa,影响很小。通过对影响单缝桥性能的因素:支座类型、配筋率、接线路面长度、摩擦系数、土体刚度、桥长、温差等进行分析,绘制图表,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温降时,接线路面受拉,混凝土开裂,是较不利的状况;30 m长的接线路面可以满足结构受力和变形的需要;选择摩擦系数较小的支座和减少接线路面与垫层的摩擦力可以减少结构内力,在接线路面与垫层间推荐加铺土工格栅。

关键词: 单缝桥梁     温度作用     受力与变形     理论公式     参数分析    

跨海悬索桥结构危险性分析

张强,马敬海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61-63

摘要:

阐述了桥梁结构危险性分析的方法论,根据危险性分析服务对象和目的,确定了跨海悬索桥结构危险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在总体危险性分析层面确定需要控制的桥梁结构风险,在单元危险性分析层面确定如何对这些风险的控制,同时将特殊事件和维修等因素也纳入危险性分析,保证了桥梁生命周期内所有风险的无遗漏分析和控制。

关键词: 悬索桥     结构危险性分析     桥梁管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荷兰桥梁设计:面临创新性、可持续性和耐久性的建筑挑战

Joris Smits

《工程(英文)》 2016年 第2卷 第4期   页码 518-527 doi: 10.1016/J.ENG.2016.04.004

摘要:

本文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在荷兰桥梁的建筑性与结构性设计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这种相对较新的材料给建筑师和工程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涵盖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新结构处理方案,以及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方面应用的讨论,这些应用来源于笔者与其他科研人员在建筑上的实践。

关键词: 建筑     结构设计     桥梁设计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生物复合材料     柔性成型系统     单壳体结构    

对公路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时可变荷载取值的研究

索清辉,钱永久,张方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5期   页码 52-55

摘要:

文章以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荷载为基础,采用后继服役期超越评估荷载的概率等于设计使用期超越设计荷载概率的原则,给出了现有公路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时可变荷载取值的修正系数;利用时变安全可靠度理论,对现有结构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可变荷载     等超越概率     时变可靠度     后继服役期    

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系统设计

刘志强,李娜,冯良平,张革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96-100

摘要:

研究了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阐述桥梁结构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以及结构状态识别与综合评估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功能要求

关键词: 桥梁     结构监测系统     设计方法     系统集成    

中国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秦顺全, 高宗余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787-794 doi: 10.1016/j.eng.2017.11.001

摘要: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建设了大量跨越大江大河和深山峡谷的大跨度桥梁,已经建成的高铁桥梁最大跨度为630 m,正在建设中的沪通长江大桥和五峰山长江大桥跨度达1092 m。为了解决大跨度桥梁载重量大、结构刚度要求高带来的技术难题,开发了系列多功能合建桥梁建造技术,开展了三索面三主桁、斜主桁、板- 桁架组合、钢- 混凝土组合等新型结构的创新与实践,对高性能材料研发和桥梁结构整体化制造及架设技术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多功能组合桥梁     高性能材料     三索面空间结构     整体化工厂制造
   

新型20 m桥梁检测车结构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沈意平,何福泉,王送来,张田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9期   页码 107-112

摘要:

针对设计的新型20 m桥梁检测车,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4种工况下整车结构的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静力和模态分析开展对设计结构进行强度校核,找出了设计结构的危险部位,并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结构的加强建议。有限元力学分析为校核结构强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分析结果为桥梁检测车的结构设计与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桥梁检测车     有限元     静力     模态     强度    

我国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宗余,阮怀圣,秦顺全,马润平,梅大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3期   页码 1-4 doi: 10.15302/J-SSCAE-2019.03.016

摘要:

针对未来深水海洋桥梁工程建设需求,分析了中国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海洋桥梁工程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为“强风浪、强腐蚀、超水深、超大跨”等四个方面,应高度重视环境作用及其组合、结构耐久性、抗疲劳和全寿命设计等理论研究,重点突破超大跨度桥式方案、超深水基础结构形式和快速施工新型结构形式等结构关键技术瓶颈建议成立国家级海洋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技硬件力量投入及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奖励机制。

关键词: 海洋桥梁工程     设计理论     结构形式     重难点问题     技术发展方向    

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I):系统实现

刘志强,李娜,郭健 ,冯良平,宋刚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7期   页码 101-106

摘要:

采用“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系统设计”中的设计方法,为西堠门大桥设计并实现桥梁结构监测系统。研究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软硬件的实现。分析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在运营中监测的桥梁荷载和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了预期设计功能,基于工业以太网分布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在桥梁结构监测系统中得以成功应用,可在其他工程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桥梁     结构监测系统     工业以太网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集成    

基于气动模型的大跨度桥梁抖振与颤振的比较评估

Igor Kavrakov, Guido Morgenthal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823-838 doi: 10.1016/j.eng.2017.11.008

摘要:
风致振动通常代表了大跨度桥梁设计的主要标准。桥梁空气动力学中的气动力主要基于准定常和线性非定常理论。本文从模型复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了气动模型中隐含的气动参数,如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抖振力和自激力中的流体记忆、气动非线性和气动耦合等对桥梁响应的影响。

关键词: 抖振     颤振     大跨度桥梁     桥梁空气动力学     桥梁气动弹性     架设阶段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基于RDL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数据报表的研究

张晓斌,陈卫国

期刊论文

桥梁电子化人工巡检养护管理系统

沈 旺,张强

期刊论文

日本桥梁和建筑结构监测的研究与实施综述

Yozo Fujino, Dionysius M. Siringoringo, Yoshiki Ikeda, Tomonori Nagayama, Tsukasa Mizutani

期刊论文

泰州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唐轲,戴鹏飞

期刊论文

跨长江黄河的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高宗余

期刊论文

单缝桥梁在温度作用下的结构受力计算

赵怡彬,邵旭东

期刊论文

跨海悬索桥结构危险性分析

张强,马敬海

期刊论文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荷兰桥梁设计:面临创新性、可持续性和耐久性的建筑挑战

Joris Smits

期刊论文

对公路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时可变荷载取值的研究

索清辉,钱永久,张方

期刊论文

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系统设计

刘志强,李娜,冯良平,张革军

期刊论文

中国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秦顺全, 高宗余

期刊论文

新型20 m桥梁检测车结构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沈意平,何福泉,王送来,张田

期刊论文

我国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宗余,阮怀圣,秦顺全,马润平,梅大鹏

期刊论文

西堠门大桥结构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I):系统实现

刘志强,李娜,郭健 ,冯良平,宋刚

期刊论文

基于气动模型的大跨度桥梁抖振与颤振的比较评估

Igor Kavrakov, Guido Morgenthal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