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53

年份

2023 7

2022 3

2021 2

2018 2

2016 1

2013 4

2012 6

2010 5

2009 5

2008 2

2006 3

2005 3

2004 3

2003 3

2002 1

2001 1

2000 2

展开 ︾

关键词

地质灾害 6

地震灾害 3

FY-3卫星 2

气象条件 2

气象灾害 2

汶川地震 2

系统工程 2

FY-1卫星 1

GIC 1

TBM 集群施工 1

三星一线 1

三维 1

上游关键敏感区 1

不确定性评估 1

业务工程体系 1

主题爬虫;本体;优先度评估;模拟退火;暴雨灾害 1

京津冀 1

亮温 1

人工神经网络 1

人类活动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系统总体设计与信息编码研究

张迪,李泽椿,施培量,王雪臣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9期   页码 8-12

摘要:

提出新一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并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编码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气象预警信息编码格式。气象预警信息广播系统能够迅速接收、处理各种气象灾害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特定的区域、部门、人群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可以覆盖到全国,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1公里”问题。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预警信息广播系统     信息编码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

翟盘茂,刘静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55-63

摘要: 为减轻日益增加的重大气象灾害的损失,我国有必要加强高影响极端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同时还必须根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规律加强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范和应对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和城市渍涝,以及与降水持续不足有关的重大干旱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高影响     气象灾害     工程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88-93

摘要:

文章介绍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所包含的子系统及其相 关技术以及21世纪气象预报业务建设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展望。

关键词: 气象预报     业务工程体系     发展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许健民,钮寅生,董超华,张文健,杨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页码 13-18

摘要: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己的气象卫星计划,经过30多年的工作,已经建立起风云1号极轨和风云2号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风云气象卫星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地面应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业务运行成功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做了回顾;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为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观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气象卫星获取的大气和地表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讨论了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地面系统     卫星应用    

气象卫星遥感信息数字化预测方法研究

陈刚毅,李跃清,侯凯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3期   页码 33-38

摘要:

利用GMS-5卫星遥感亮温(TBB)资料,按演化科学原理,对暴雨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物理学特征进行了数字化分析,并对武汉“98·7”暴雨进行了实例暴雨的细化预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气象卫星遥感     数字化     暴雨预测     亮温    

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

孟执中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5

摘要:

气象卫星是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卫星,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业务应用阶段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性能,星载十通道扫描辐射计和长寿命、高可靠极轨卫星平台取得的成功;重点介绍了中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ldquo

关键词: 极轨气象卫星     FY-1卫星     FY-3卫星    

矿山安全减灾系统科学——矿山灾害

周利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7期   页码 90-94

摘要:

矿山灾害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并需不断扩充的矿山安全减灾科学。它与以往单一矿山灾害防治理论研究相比,具有综合性、预测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它的安全减灾原理包含了安全哲学、安全经济学等八大原理;它的研究模型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因此,矿山灾害学的研究,应以科学的系统论思想为指导,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既要从微观上研究矿山灾害中单一灾种事故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又要在宏观上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的方位切入,对矿山灾害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矿山灾害     矿山安全     矿山灾害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微波温度计(MWTS)

陈文新,迟吉东,李延明,李浩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7期   页码 88-91

摘要:

微波温度计是一个多通道的被动微波辐射计,用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

关键词: 气象卫星     微波辐射计     系统设计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技术应用和发展

宋丽莉,周荣卫,杨振斌,朱蓉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96-101

摘要:

基于要实现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促进我国从风能大国向风能强国发展,针对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气象技术应用,依据过去大量的项目实践、数据分析和相关测试试验结果,归纳总结了气象技术在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项目效益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分析大气科学的相关原理和风电产业发展对气象技术应用的特殊需求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测量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气象技术     测量和评估     模拟和预报    

工程建筑安全与地质灾害的机理与防治

卢耀如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8期   页码 22-29

摘要:

叙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介绍了地质灾害概况,对常见的急变性地质灾害进行了说明,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科学发展     工程安全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36-43

摘要: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年时间,地震造成巨大灾害至今不能忘记,应当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地震灾害的机理,以期能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川滇地震历史     地质灾害     地震机理    

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在热带气旋资料同化中的应用

万齐林,何金海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33-42

摘要:

在分析南海海洋气象观测现状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发现有必要发展合适的资料同化技术,提高资料利用效率,才能克服海洋气象资料相对缺乏来提升数值预报水平结果表明:多尺度/分块逐批资料同化技术能够适应具有多尺度特征的热带气旋资料同化,较好地满足热带气旋资料同化对流依赖背景误差协方差同化技术的要求,能够较合理高效地利用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基于多尺度/分块逐批资料同化技术,加强海洋气象观测系统的应用,是形成高质量热带气旋初值环流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海洋气象观测     资料利用效率     多尺度/分块逐批资料同化     热带气旋初值环流    

森林火险与气象因素的多元相关性及其分析

宋卫国,马剑,Satoh K,王健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2期   页码 61-66

摘要:

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预测涉及气象、树种、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等诸因素,气象参数对火灾的影响一直是森林火灾研究的重点之一。选用日平均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和日照时间等5种典型气象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了它们对火灾发生概率的综合影响;研究了多种气象参数综合作用下火灾发生概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参数与火灾发生概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神经网络在处理多参数综合影响方面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作为预测林火概率的可靠方法,为森林火灾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概率     气象参数     火灾风险    

北京城市环境安全及突发重大环境灾害应急救援行动预案研究

卞有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7期   页码 1-10

摘要: 文章在分析北京当前所存在的环境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城市环境安全及突发重大环境灾害应急行动预案研究。内容包括:北京城市环境安全研究;北京市环境灾害综合区划研究;北京市环境灾害管理决策咨询信息系统研究;北京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及应急救援行动预案研究;应用GIS技术进行北京森林防火的研究;北京市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北京市健康安全与卫生防疫研究;北京市地震灾害防御研究;北京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的改造、完善与建设研究;北京市突发重大环境灾害应急救援行动预案编制研究;环境灾害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有关经济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环境安全     环境灾害     应急救援预案    

跨学科的地质灾害预警工程

姚学祥,徐晶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6期   页码 9-14

摘要: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预报警报工程体系的建立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2003年6月1日中国气象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了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降雨等多因素、多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国家级地质灾害预报警报业务系统的有关技术,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从地球系统5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地质灾害,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警报和防治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泥石流     滑坡     预警工程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系统总体设计与信息编码研究

张迪,李泽椿,施培量,王雪臣

期刊论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

翟盘茂,刘静

期刊论文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期刊论文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许健民,钮寅生,董超华,张文健,杨军

期刊论文

气象卫星遥感信息数字化预测方法研究

陈刚毅,李跃清,侯凯

期刊论文

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

孟执中

期刊论文

矿山安全减灾系统科学——矿山灾害

周利华

期刊论文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微波温度计(MWTS)

陈文新,迟吉东,李延明,李浩

期刊论文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技术应用和发展

宋丽莉,周荣卫,杨振斌,朱蓉

期刊论文

工程建筑安全与地质灾害的机理与防治

卢耀如

期刊论文

汶川大地震周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再思考

卢耀如

期刊论文

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在热带气旋资料同化中的应用

万齐林,何金海

期刊论文

森林火险与气象因素的多元相关性及其分析

宋卫国,马剑,Satoh K,王健

期刊论文

北京城市环境安全及突发重大环境灾害应急救援行动预案研究

卞有生

期刊论文

跨学科的地质灾害预警工程

姚学祥,徐晶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