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50

年份

2023 23

2022 15

2021 20

2020 16

2019 12

2018 16

2017 21

2016 12

2015 5

2014 6

2013 14

2012 7

2011 6

2010 14

2009 3

2008 5

2007 10

2006 9

2005 12

2004 3

展开 ︾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4

严格雪崩准则 2

分布式优化 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2

悬索桥 2

智能制造 2

锚固系统 2

锚碇 2

2 Mb/s高速信令 1

2R-1C模型;嵌入式系统;参数估计;非迭代方法;二次型 1

3D打印 1

3D细胞容器 1

5% 法 1

ADV 1

ANSYS 1

ARM7 1

Bent函数 1

B样条函数 1

CAN总线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泰州大桥南沉井基础深度效应研究

潘辉,邵国建,胡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5期   页码 62-65

摘要:

重力基础在计算中通常简化为浅基础,并不考虑深度效应的影响,较为不经济。泰州大桥南沉井埋置深度达42 m,为将深度效应考虑到稳定性计算中,故采用有限元法对泰州大桥南沉井基础的深度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对比不同埋置深度条件下基础在施工期及运营期内位移和转角的变化,可知深度效应对基础承载力的增强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 重力     沉井基础     深度效应     有限元    

杆关键参数对重力海上风机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

王尔贝,陈锐,霍宏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8期   页码 69-73

摘要:

针对最近提出的重力海上风机基础,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杆的关键参数对此新型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杆数量可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并减小单根杆的轴力。但是当杆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其间距过小,引起地基中应力的叠加,降低杆群的承载效率,因此杆数量存在上限。基础承载力几乎随杆直径的增加呈线性提高,杆直径越大对基础稳定越有利,因此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选用大直径杆。杆环直径的增大相当于增大了基础抗倾覆力矩的力臂,因此对弯矩承载力是有利的,但由于杆群对地基等效刚度的改变,竖向承载力会随着杆环直径的增大而先增后减。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承载力因素,选用合适的杆环直径。

关键词: 海上风机     重力基础         三维有限元分析    

润扬大桥悬索桥北基础接触应力仿真分析

邵国建,苏静波,胡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6期   页码 28-34

摘要:

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北基础的浇筑施工、运行过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基础和土体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基础浇筑过程中地下水位改变引起基底水压力的变化对基础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对体浇筑到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数值计算,揭示了岩层地基上悬索桥重力嵌岩基础接触应力在施工到运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工程实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浇筑阶段,尽管基础不同部位的接触应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北基础在施工到运行全过程中基础接触应力总体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悬索桥     基础     接触应力     仿真分析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王承江,牛亚洲,田欣,荆刚毅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31-36

摘要: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重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国内悬索桥中首次采用了分布锚固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北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锚固系统安装施工技术以及高精度测量定位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控制     锚固系统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董萌,贾立峰,李丹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26-30

摘要: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基础为支护开挖深埋扩大基础,采用井筒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平面形状为“∞”形,长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形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沉井基础施工期安全监控技术

冯兆祥,王锦国,王建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68-72

摘要:

针对泰州大桥南沉井基础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设计了施工安全监控方案。

关键词: 沉井     控制指标     下沉     侧壁土压力    

陆上特大型沉井施工技术

邱琼海,林帆,姜江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4期   页码 14-20

摘要:

泰州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两悬索桥,其中南、北基础为特大型沉井,矩形平面尺寸为67.9 m×针对基础覆盖层深厚、基础尺寸巨大、沉井下沉深度深等特点,通过施工技术的攻关,顺利完成了砂桩复合地基处理、沉井制作和拼装、钢壳沉井混凝土填充、混凝土沉井接高施工、水力机械冲吸排水下沉和空气吸泥机吸泥下沉等多项施工工序文章简要介绍了南、北陆上特大型沉井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悬索桥         沉井     拼装     深井降水     地基沉降     空气吸泥     桥梁施工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用于精化地球重力场的研究

宁津生,罗志才,陈永奇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7期   页码 23-28

摘要:

确定厘米级大地水准面和发展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是现代物理大地测量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实现将为这一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文章着重评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精化地球重力场的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     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     地球重力场模型     大地水准面    

基于SINS/GNSS的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宁津生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3期   页码 4-13

摘要:

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是未来高效测定中高频地球重力场信息的先进技术,与地面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和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相互补充。本文介绍了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SINS/GNSS)的航空矢量重力测量的原理,重点讨论了航空矢量重力测量的数据预处理、数据归算、带限地形影 响、向下延拓及大地水准面确定等问题,为发展我国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航空矢量重力测量     SINS/GNSS数据融合     地球重力    大地水准面    

圆形重力网箱流场效应的试验研究

刘超,关长涛,崔勇,赵侠,李梦杰,李真真,王腾腾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69-77

摘要:

为探索圆形重力网箱在动态流场中的水动力学特性,同时获得网箱系统内部与周围流场分布及流速变化规律,设计了4 种不同网目形状和不同网目大小的网箱模型

关键词: 网箱     ADV     PIV     流速     流场分布    

体外预应力凸块锚固区配筋设计研究

洪浩,童育强,贺志启,刘钊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8期   页码 95-98

摘要:

混凝土凸块锚固区是体外预应力的一种常见锚固形式,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揭示了产生局部拉应力集中的3种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3种局部作用效应合拉力的解析计算公式,作为凸块锚固区定量化配筋设计的依据。通过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引桥凸块锚固区的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凸块锚固区     体外预应力     配筋设计     下劈裂     悬臂效应     后牵拉    

联合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及陆地重力异常构建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模型SGG-UGM-2 Article

梁伟, 李建成, 徐新禹, 张胜军, 赵永奇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8期   页码 860-878 doi: 10.1016/j.eng.2020.05.008

摘要:

本文采用椭球谐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219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SGG-UGM-2,使用的数据包括卫星重力观测数据[重力场与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 GOCE)和重力场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卫星测高数据和EGM2008 (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 2008)模型重力异常数据。然后,使用GOCE、GRACE、多代卫星测高数据和EGM2008重力异常数据计算了2190阶2159次的重力场模型SGGUGM-2,其中251阶到2190阶2159次模型系数是用全球地面重力异常数据集(包含海洋重力数据)采用块对角最小二乘方法解算,而2~250阶系数是联合卫星(GRACE和GOCE)和地面重力异常法方程采用严格最小二乘法计算,并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确定不同观测数据的相对权。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GOCE     GRACE     卫星测高     块对角最小二乘法    

综采大跨度回采巷道杆—锚索减跨支护技术研究

朱永建,罗一新,张道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3期   页码 51-55

摘要: 提出了通过合理布置锚索的位置,达到杆—锚索协同支护的减跨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杆的组合梁(拱)及悬吊作用以控制大跨度回采巷道冒顶事故的新的支护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大跨度回采巷道

关键词: 大跨度     回采巷道     顶板     杆—锚索     减跨支护    

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在重力仪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赵立业,周百令,李坤宇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3期   页码 49-52

摘要:

为了有效地消除各种外界干扰噪声对高精度海洋重力仪测量值的影响,提高重力异常测量值的精度,在分析了小波阈值及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数据处理中,并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做了对比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噪声信号对重力仪测量信号的影响,但在相同情况下,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重力    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自适应阈值去噪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一种基于点的谱聚类方法 None

Qin ZHANG, Guo-qiang ZHONG, Jun-yu DO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11期   页码 1385-1396 doi: 10.1631/FITEE.1700262

摘要: 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点谱聚类方法(anchor-based spectral clustering,ASC)。首先,在数据集中选择m (m≪n)个可以基本保持原始数据内在(流形)结构的点。然后,构造原始数据与点之间的映射矩阵,并证明该映射矩阵能保持数据的聚类结构。基于该映射矩阵,近似得到原始数据谱嵌入。

关键词: 聚类;谱聚类;图拉普拉斯;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泰州大桥南沉井基础深度效应研究

潘辉,邵国建,胡丰

期刊论文

杆关键参数对重力海上风机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

王尔贝,陈锐,霍宏斌

期刊论文

润扬大桥悬索桥北基础接触应力仿真分析

邵国建,苏静波,胡强

期刊论文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王承江,牛亚洲,田欣,荆刚毅

期刊论文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

董萌,贾立峰,李丹

期刊论文

沉井基础施工期安全监控技术

冯兆祥,王锦国,王建

期刊论文

陆上特大型沉井施工技术

邱琼海,林帆,姜江华

期刊论文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用于精化地球重力场的研究

宁津生,罗志才,陈永奇

期刊论文

基于SINS/GNSS的航空矢量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宁津生

期刊论文

圆形重力网箱流场效应的试验研究

刘超,关长涛,崔勇,赵侠,李梦杰,李真真,王腾腾

期刊论文

体外预应力凸块锚固区配筋设计研究

洪浩,童育强,贺志启,刘钊

期刊论文

联合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及陆地重力异常构建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模型SGG-UGM-2

梁伟, 李建成, 徐新禹, 张胜军, 赵永奇

期刊论文

综采大跨度回采巷道杆—锚索减跨支护技术研究

朱永建,罗一新,张道兵

期刊论文

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在重力仪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赵立业,周百令,李坤宇

期刊论文

一种基于点的谱聚类方法

Qin ZHANG, Guo-qiang ZHONG, Jun-yu DONG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