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835

会议视频 196

会议信息 66

会议专题 1

年份

2024 6

2023 299

2022 374

2021 372

2020 226

2019 171

2018 147

2017 153

2016 108

2015 138

2014 103

2013 86

2012 85

2011 96

2010 123

2009 77

2008 69

2007 93

2006 43

2005 60

展开 ︾

关键词

能源 84

颠覆性技术 31

2020 25

可持续发展 20

碳中和 18

经济 14

可再生能源 13

天然气 12

2019 9

可靠性 9

环境 9

可持续性 8

学术会议 8

安全性 8

工程管理 8

政策建议 8

SARS-CoV-2 7

人工智能 7

战略性新兴产业 7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天然耦合经济分析

余 波,曹 晨,顾为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100-106

摘要:

本文以年产1×109 m3天然工艺为例,采用Shell干粉气化技术,比较了传统天然工艺和风/天然耦合情况下,工艺过程中(从煤气化到水煤气变换)的设备投资、运行费用以及CO2特性,结果表明,尽管电解水系统完全取代空分系统和水煤气变换系统设备投资巨大,但是其年平均运行费用(设备折旧、原料、电耗)却最低,CO2量为传统天然工艺的1.3 %,为天然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能源消费天然并网经济分析CO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与/天然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曹 晨,余 波,顾为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107-112

摘要: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风力发电为能源,以天然为原料的单细胞蛋白制备新思路,新途径。此方法通过天然生产单细胞蛋白,既解决了传统煤炭利用中碳排放高、环境负荷大等缺点,实现了煤炭的升级、绿色利用,又解决了利用石油、工农业废弃物生产单细胞蛋白所产生的食品安全等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粮食安全;并网发电;天然;单细胞蛋白    

新型煤化工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趋势分析

武娟妮,张岳玲,田亚峻,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9期   页码 69-74

摘要: 为了全面认识新型煤化工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以烯烃、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天然作为新型煤化工的代表,分析了从煤炭生产到产品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现状和趋势结果显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认识煤化工发展带来的碳排放潜力,中期新型煤化工生命周期CO2eq(CO2当量)排放量是现状的10倍,远期甚至达到现状的21倍,新型煤化工发展呈现过热势头,这给我国的碳减目标带来不容忽视的压力,其中尤以天然经甲醇烯烃和间接液化发展潜力较大;分析表明,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转化过程,约占54 %~63 %,然而该环节排放CO2纯度较高,适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可以显著降低新型煤化工快速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新型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碳排放约占37 %~46 %,其中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占7 %~15 %,可通过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及高压和超高压输电技术减

关键词: 烯烃;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天然;生命周期;碳排放    

南海富碳天然直接利用技术发展研究

吴青,于广欣,汤晓玲,张亮亮,郑裕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172-181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20

摘要:

我国南海富碳天然具有 CO2 含量高的特点,高效开发和精准利用南海富碳天然资源,有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ldquo本文分析了南海富碳天然直接利用的需求和价值,概括了富碳天然直接利用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富碳天然 CO2-CH4 干重整技术、富碳天然甲醇一体化技术、富碳天然 CO2 加氢液体燃料技术、富碳天然直接精细化工品技术等的实施过程与应用特征。研究建议,南海富碳天然资源有其特殊,应加强研究并实施重点攻关,建立海洋富碳天然综合利用技术工程化平台,与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及核能紧密融合发展,推进南海富碳天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布局南海富碳天然产业,加强富碳天然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保障产业与技术合作需求。

关键词: 南海     富碳天然     干重整     CO2 加氢     液体燃料     精细化工    

并网电解水氢系统及应用研究

颜卓勇,孔祥威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30-29

摘要:

201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6.1 GW,累计装机容量为91.42 GW,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却有大量风机不能并网发电。当前,并网难已成为我国大规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网是指系统的终端负荷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电网,而是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直接应用于一系列能适应特性的高载能产业及其他特殊领域。在江苏大丰市建成日产120 Nm3并网电解水氢系统示范工程。该系统利用1台30 kW风机和1台10 kW风机共同给电解水氢装置供电,采用并网供电模式,联网不并网,消除了对电网的冲击,实现100 %高效、低成本利用。该系统的研究可以揭示与电解水氢工艺之间的耦合规律。

关键词: 并网;电解水   

清洁电大气污染物近零技术与工程应用 Article

王树民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2期   页码 1408-1422 doi: 10.1016/j.eng.2019.10.018

摘要:

我国能源为主,发电是煤炭消费第一大户。针对电大气污染物排放带来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开展了清洁近零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评估了近零机组长周期运行状态,并探究了重金属汞协同和专门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提出的近零技术路线煤质适应强,应用到全国101台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低于燃气发电排放限值,长周期运行时排放浓度小时均值达标率超过近零机组汞排放浓度为0.51~2.89 μg·m–3,投运改性飞灰(MFA)专门脱汞系统,汞排放浓度可低至0.29 μg·m,提出并实现了新的近零“1123”生态环保排放限值,即烟尘、SO2、NOx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

关键词: 清洁     大气污染物     近零     中试平台     “1123”生态环保排放限值    

大规模并网投融资研究

杨 絮,刘 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75-78

摘要:

本文对大规模并网体系的投融资方式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风力发电投融资的现状。其次,对并网风力发电的发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大规模并网投融资的可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探索,以期积极推进并网发电体系的发展。文章最后还提及了并网发电投融资面对的问题及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并网并网投融资;政府直接投资;金融投资;资金引进;项目合作融资    

并网氢及其在绿色交通物流中的应用

周凌云,王 超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50-55

摘要:

全球二氧化碳减巨大压力给了氢能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加速了氢能技术的发展。水分解氢是氢技术的主要方向,但其依赖用电分解,能耗巨大,唯有与其他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相匹配,才能降低成本。针对间歇波动、不可直接并网特点,探索开发利用我国黄海辐射沙洲丰富的风能资源,提出基于并网技术氢及其在绿色交通物流中应用模式和途径,对于综合开发资源、拓展氢能应用和绿色交通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氢能;辐射沙洲;并网;绿色交通物流;运输产业链    

并网单台风机日产万吨海水淡化系统研究

施建中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35-40

摘要: 针对传统海水淡化方法属高耗能产业,并且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基于并网能源协同供电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并网原理,利用、光、潮汐等绿色能源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零,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单台风机日产万吨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利用1台2.5 MW风机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基于并网理论,做到了高效、低成本、全部利用。

关键词: 并网网互补;多能源协同;海水淡化;变频    

三种利用模式分析

孔祥威,顾为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20-23

摘要:

本文分析的三种利用模式,详细阐述了并网理论,探讨了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多能源协同供电应用于高耗能产业,即并网的内涵。研究分布式发电和并网理论的关系,分布式发电作为并网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并网与现存电力系统构建为一个完善的电力系统框架。

关键词: 并网;多能源协同;分布式发电;智能负载    

天然水合物——未来的新能源

金庆焕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29-34

摘要:

现有资料表明,全球石油和天然的后备资源还能维持40余年,因此科技专家将天然水合物列为未来的新能源。在世界各海域目前已发现天然水合物矿区82处,据地质学家估算,各海区天然水合物中甲烷的碳总量是全球所有石油、天然的碳总量的2倍。

广州海洋地质局对南海北部陆坡区开展了天然水合物的调査,高分辨率地震调査资料显示,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存在天然水合物明显的地球物理标志。

关键词: 天然水合物     能源     南海北部陆坡    

大规模并网系统理论与实践

方 敏,孔祥威,施建中,顾为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14-19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波动而不能大规模并入电网的难题,提出了并网理论。将高耗能负载改造成为能够适应电能波动的智能负载,极大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研究了并网理论的本质和内涵,并讨论了并网理论的应用情况,为我国节能减,提高电网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 并网;多能源协同;智能负载    

建立并网适宜产业的指标体系研究

刘 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页码 60-66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并网适宜产业指标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原则,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以及各个指标的科学涵义和计算方法,并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案例分析。本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包含4个方面的宏观指标群,分别反映并网经济、社会和环境以及随机波动特征;第二层反映在第一层次里各个宏观指标群的具体构成指标状况。指标权重的确定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类,建立多层次结构,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并根据随机一致检验,经过多轮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情况,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过程客观、严谨、科学。

关键词: 并网;适宜产业;指标体系    

东部城市天然应用方式探讨

江亿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10期   页码 36-39

摘要:

合理利用天然是东部大城市急待解决的问题。指出燃气部分取代燃煤,不应该是简单的燃料替换,而应充分利用燃气的特点。提出分户式燃气炉采暖、“以定热”的热电联产系统和分布式小型CHP系统等合理应用燃气的方式,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解决城市供热问题,削减电力负荷峰谷差。

关键词: 天然     热电联产     城市能源     采暖    

天然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胡见义,郭彬程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4期   页码 9-14

摘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化石能源发展由低效走向高效,由高碳走向低碳。能源替代将是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过渡。天然以其常规和非常规巨大资源和高储采比成为低碳化石能源发展的重要阶段,并将成为第一能源。利用化石能源中相对低碳的天然已引起世界范围的热议和重视,天然将成为走向能源低碳化的桥梁。天然在中国也是“新”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天然     低碳     化石能源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天然耦合经济分析

余 波,曹 晨,顾为东

期刊论文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与/天然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曹 晨,余 波,顾为东

期刊论文

新型煤化工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趋势分析

武娟妮,张岳玲,田亚峻,谢克昌

期刊论文

南海富碳天然直接利用技术发展研究

吴青,于广欣,汤晓玲,张亮亮,郑裕国

期刊论文

并网电解水氢系统及应用研究

颜卓勇,孔祥威

期刊论文

清洁电大气污染物近零技术与工程应用

王树民

期刊论文

大规模并网投融资研究

杨 絮,刘 勇

期刊论文

并网氢及其在绿色交通物流中的应用

周凌云,王 超

期刊论文

并网单台风机日产万吨海水淡化系统研究

施建中

期刊论文

三种利用模式分析

孔祥威,顾为东

期刊论文

天然水合物——未来的新能源

金庆焕

期刊论文

大规模并网系统理论与实践

方 敏,孔祥威,施建中,顾为东

期刊论文

建立并网适宜产业的指标体系研究

刘 勇

期刊论文

东部城市天然应用方式探讨

江亿

期刊论文

天然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趋势

胡见义,郭彬程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