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5

年份

2023 5

2022 2

2020 4

2019 2

2018 1

2017 1

2009 1

2008 1

2007 2

2006 1

2005 2

2003 1

2001 1

1999 1

展开 ︾

关键词

解耦控制 4

解耦 3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2

MIMO阵列;5G手机;去耦方法 1

上下行解耦;用户接入;资源划分;异构蜂窝网络;联合博弈 1

中国 1

二阶矩模型 1

互养菌(Syntrophus 1

互耦;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阵列;超表面;去耦 1

互花米草 1

互营杆菌(Syntrophorhabdaceae) 1

亲钠性铋基材料 1

促淤固土 1

关键影响因素 1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颗粒污泥 1

单边直线感应电机 1

双圈均匀圆阵;幅相误差;位置误差;互耦误差;校正 1

反馈线性化 1

围岩增耦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多天线系统的抑制 Review

Jia-yin GUO, Feng LIU, Guo-dong JING, Lu-yu ZHAO, Ying-zeng YIN, Guan-long HUA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3期   页码 366-376 doi: 10.1631/FITEE.1900490

摘要: 但是,由于空间较小,天线单元之间往往会发生较强,从而损坏阵列天线的性能。因此,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中,人们一直追求在天线阵列小型化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隔离度。本文深入研究天线单元间的去方法,分析原因及耦合减少的优势。然后,比较分析近期提出的解方法。最后,提出由双层短截线组成的超表面结构,以改善沿H面和E面排列的天线的端口隔离。结果表明,所提超表面对紧密放置的天线阵列具有良好去效果。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阵列;超表面;去    

基于双圈均匀圆阵的综合误差校正方法 Research Article

Jia-jia Zhang, Hui Chen, Song Xiao, Meng-yu Ni,zjj2015wuhan@163.com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10期   页码 1415-1428 doi: 10.1631/FITEE.1800240

摘要: 针对双圈均匀圆阵,提出一种估计波达方向且同时校正幅相误差、位置误差和误差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算法在估计误差时充分运用了双圈圆阵的阵列特点,在估计幅相和位置误差时运用信号相位矩阵消除信号到达阵面延迟所造成的相位影响。

关键词: 双圈均匀圆阵;幅相误差;位置误差;误差;校正    

基于知识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解控制

涂承媛,曾衍钧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10期   页码 48-52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变结构解控制策略,并用于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避免了传统解控制所必须的建模过程,特别是避免了相应的大量复杂的矩阵运算。

关键词: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控制     基于知识的变结构解    

花米草在吹填筑挡工程上的试验与应用

曹大正,王银生,张冬然,顾立军,唐廷贵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7期   页码 14-23

摘要:

研究了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促淤固土、缓流消浪的护坡功能,确定了花米草海挡护坡的最佳条件,构建了大断面土堤型植物护坡吹填筑挡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护砌型式

关键词: 花米草     海挡     植物护坡     缓流消浪     促淤固土    

水中爆炸对围岩增的实验研究

王占江,蔡宗义,郑学锋,朱玉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4期   页码 46-49

摘要:

为研究水中爆炸对围岩的增,在一个直径1.6 m的水泥砂浆半球体装置上,将其中心预留的直径0.3 m的腔室内注水和置入水泥砂浆芯体,对比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水泥砂浆球表运动测量数据表明,与水泥砂浆中的空腔解相比,水中空腔爆炸的解效果较差,尤其水腔中爆炸可大大增强爆炸能量的耦合。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围岩增     水泥砂浆     应力波     空腔解    

5G应用下的MIMO阵列天线去方法综述 Review Articles

Xiao-xi ZHANG, Ai-di REN, Ying LIU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62-71 doi: 10.1631/FITEE.1900466

摘要: 提出一种面向微纳卫星的自主汽化管理液氨推进系统。相比常规冷气或液化气推进系统,提出多路平行筛孔式汽化装置和对应汽化控制方法。所提方案有效解决了液氨高汽化潜热和不易完全汽化的问题,从而发挥液氨推进剂高贮存密度和高比冲性能优势。此外,重点分析自主汽化管理液氨推进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推力表现和能源效率,提出最优系统推力控制策略。地面测试表明,自主汽化管理液氨推进系统总重1.8 kg(包含0.34 kg液氨推进剂),比冲达到100 s,系统功耗在10 W以下。自主汽化管理液氨推进系统具有高比冲、低功耗、可实现性强、推力输出均一稳定等特点,适合微纳卫星在轨应用。

关键词: MIMO阵列;5G手机;去方法    

基于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解控制研究

费德成,朱熀秋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11期   页码 48-54

摘要:

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逆系统理论,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进行了动态解控制研究;介绍了逆系统理论,阐述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力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转矩力和径向悬浮力状态方程,分析了基于逆系统理论解控制的可行性,推导出基于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力与径向力之间的动态解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转矩力与径向力之间的动态解,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逆系统     反馈线性化     控制    

我国今后工程师分类框架设计

文亮,瓮晶波,何继善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8期   页码 15-20

摘要:

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是国际上两种典型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以注册工程师制度为基础的工程师资格认协议,这些国际工程师协议以受教育程度我国工程师专业分类应在与国际工程师认的基础性原则相一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工程师专业分类情况,尽可能与国际工程师专业分类融合,根据其是否直接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新的工程师专业可分为注册和非注册两大类

关键词: 中国     工程师专业分类     注册工程师制度     国际工程师认协议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UASB颗粒污泥中苯酚降解微生物生态位分化研究 Article

Kengo Kubota, Kei Igarashi, Masayoshi Yamada, Yasuyuki Takemura, Yu-You Li, Hideki Harada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9卷 第2期   页码 61-66 doi: 10.1016/j.eng.2021.05.012

摘要: 研究发现,营杆菌(Syntrophorhabdaceae)和隐杆厌氧菌(Cryptanaerobacter)的克隆是苯酚降解的主要原因。设计了三种寡核苷酸探针用于检测以下三个分类群:营杆菌、隐杆厌氧菌和养菌。对厌氧颗粒薄片的FISH 分析显示细菌和古菌呈随机分布。然而,营杆菌、隐杆厌氧菌和养菌分布明确。在颗粒细胞的外层发现了隐杆厌氧菌和养菌,两者关系密切,而营杆菌则位于颗粒细胞的深层。细菌之间的代谢联系和对底物的亲和力很可能是造成这种特殊分布的原因。研究人员观察到颗粒污泥中苯酚的降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隐杆厌氧菌将苯酚转化为苯甲酸盐,然后被养菌降解为乙酸盐。苯酚的这种饲降解发生在颗粒表面附近,此处苯酚浓度较高。在苯酚浓度较低的颗粒深部,营杆菌将苯酚降解为乙酸盐。结果表明,营杆菌不太可能产生苯甲酸盐,并将其作为中间产物来喂养邻近的生物,这一点与以往研究所提出的理论相矛盾。

关键词: 隐杆厌氧菌(Cryptanaerobacter    荧光原位杂交     苯酚厌氧降解     营杆菌(Syntrophorhabdaceae)     养菌(Syntrophus   

用于微光摄像的高灵敏度电子轰击电荷器件

周立伟,刘广荣,高稚允,王仲春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 第1卷 第3期   页码 56-62

摘要:

文章综述微光成像的电子轰击电荷耦合器件(EBCCD)的进展。EBCCD是将像管的荧光屏以对电子灵敏的背照明、减薄CCD代替,将电子图像直接转变为视频信号,其在所有光照等级下,特别是在极低微光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分辨力、信噪比、余辉等均优于像增强器耦合CCD(ICCD)。文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倒像式EBCCD设计与减薄工艺,给出各种类型倒像式EBCCD像管的技术参数,分析和比较了近贴式与倒像式EBCCD与ICCD的性能,指出了EBCCD在军用夜视技术与民用技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关键词: 微光成像     电荷耦合器件     电子轰击CCD    

代谢组扩展生物学的“旁中心法则”——对理解基因组学-糖组学-代谢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作的意义

Albert Stuart Reece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6卷 第7期   页码 16-16 doi: 10.1016/j.eng.2022.07.011

摘要:

The central dogma of biology holds that the transcription of DNA into RNA and the translation of RNA into proteins forms the primary ax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1]. Following major advanc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mplex glycan and lipid chains that are added onto these basic building blocks, the glycome and lipidome have recently been added to this doctrine as an exciting new extension named the ‘‘paracentral dogma” [2]. However,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that biological systems can include many layers, which are described in modern omics technology platforms relating to both cell-intrinsic and cell-extrinsic layers of control, including metabolomic, microbiomic, immunological, epigenomic, epitranscriptomic, proteomic and phosphoproteomic layers [3].

It is well known that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ave a metabolism that is based on glycolysis and glutaminolysis [4]. Although this provides less energy to the cell than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t suffices for these cells’ needs, since such cells are generally relatively quiescent and normally suppress energy-intensive processes such as genome du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Moreover,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high intracellular lactate levels involved in such states not only inhibits the key gatekeeper enzymes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e., pyruvate dehydrogenase and carnitine palmitoyl acyltransferase) but also actually covalently modifies them by lactyl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is inhibited metabolic–epigenomic state [5]. In addition, intermediate metabolism and nutrients are the source of the very extensive library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to DNA, RNA, and proteins, as well as supplying cellular energy for many of the required reactions. Hence, the metabolic state locks in and reinforces the epigenomic state, and the metabolome and epigenome thereby play mutually reinforcing roles. This self-reinforcing coordination explains why it is so difficult to generate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s and is a contributory explanation for why the described protocols typically have such low cellular yields. 

These concepts become even more important when it is considered that cancer cells are de-differentiated, similarly rely on glycolysis and glutaminolysis, and are similarly metabolically–epigenomically–genomically synchronized. The disruption of this metabolic system is a key focus of mechanistic cancer research.

Thes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mply that the descriptive and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newly described ‘‘paracentral dogma” of biology may be usefully and meaningfully extended by including the metabolome, along with the genome, transcriptome, proteome, glycome, and lipidome, to describe cell-intrinsic regulation—not only in terms of another omics analytical layer but also as a fully predictive and interactive partner in the symphonic-like multilayer coordination that evidently comprises cellular regulatory layering.

应用于5G/WLAN频段的MIMO手持天线 Correspondences

Yong CHENG, Jing LU, Bing-qing SHE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82-187 doi: 10.1631/FITEE.1900478

摘要: 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手持终端天线的工作频带为5G(3.4–3.8 GHz)和WLAN(5.150–5.925 GHz)。5G和WLAN频段的天线单元交错放置,尽量保证同频单元间距离较远,以减少天线元件间的耦合。所有天线元件回波损耗均大于6 dB。所有元件间隔离度大于14 dB。高频天线辐射效率大于50%,低频天线辐射效率大于40%。所有元件远场增益大于2.2 dBi。

关键词: 第五代通信系统(5G);手持天线;MIMO天线;去技术    

基于子阵sin-FDA的点状波束形成研究 Research Article

Bo Wang, Jun-wei Xie, Jing Zhang, Jia-ang Ge,wb_wangbo1991@163.com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10期   页码 1429-1444 doi: 10.1631/FITEE.1800722

摘要: 相控阵(phased array,PA)雷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雷达类型之一。与PA相比,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时间—距离—角度相关的波束特性,使其在抑制距离维相关干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是,FDA发射波束方向图中固有的距离角耦合会降低输出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基于对4种采用正弦频控函数发射多载频的子阵FDA及平面FDA的分析,提出一种点状波束形成方法。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传输能量聚焦、旁瓣抑制和阵列分辨率上优于现有的log-FDA。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

关键词: 频率分集阵列;子阵频率分集阵列;解;点状波束形成    

Joint user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 for downlink-uplink decoupling in multi-tier HetNets Article

Zhi-yong FENG, Ze-bing FENG, T. Aaron GULLIVER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7年 第18卷 第6期   页码 817-829 doi: 10.1631/FITEE.1700031

摘要: 在多层异构蜂窝网络环境下,提出了基于上下行解的联合用户接入与资源划分模型。区别于现有用户接入异构蜂窝网络的准则,如基于最大用户接收功率和小区范围扩展,提出了基于联合博弈的机制以实现上下行解条件下的用户最优接入。

关键词: 上下行解;用户接入;资源划分;异构蜂窝网络;联合博弈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研究

朱熀秋,巫亮,周阳,张腾超,邓建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6期   页码 35-40

摘要: p>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是具有磁悬浮轴承优点的一种新型电机;在阐述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基础上,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推导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悬浮力和电机旋转部分数学模型;根据无轴承电机解控制的要求设计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控制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多天线系统的抑制

Jia-yin GUO, Feng LIU, Guo-dong JING, Lu-yu ZHAO, Ying-zeng YIN, Guan-long HUANG

期刊论文

基于双圈均匀圆阵的综合误差校正方法

Jia-jia Zhang, Hui Chen, Song Xiao, Meng-yu Ni,zjj2015wuhan@163.com

期刊论文

基于知识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解控制

涂承媛,曾衍钧

期刊论文

花米草在吹填筑挡工程上的试验与应用

曹大正,王银生,张冬然,顾立军,唐廷贵

期刊论文

水中爆炸对围岩增的实验研究

王占江,蔡宗义,郑学锋,朱玉荣

期刊论文

5G应用下的MIMO阵列天线去方法综述

Xiao-xi ZHANG, Ai-di REN, Ying LIU

期刊论文

基于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解控制研究

费德成,朱熀秋

期刊论文

我国今后工程师分类框架设计

文亮,瓮晶波,何继善

期刊论文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UASB颗粒污泥中苯酚降解微生物生态位分化研究

Kengo Kubota, Kei Igarashi, Masayoshi Yamada, Yasuyuki Takemura, Yu-You Li, Hideki Harada

期刊论文

用于微光摄像的高灵敏度电子轰击电荷器件

周立伟,刘广荣,高稚允,王仲春

期刊论文

代谢组扩展生物学的“旁中心法则”——对理解基因组学-糖组学-代谢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作的意义

Albert Stuart Reece

期刊论文

应用于5G/WLAN频段的MIMO手持天线

Yong CHENG, Jing LU, Bing-qing SHENG

期刊论文

基于子阵sin-FDA的点状波束形成研究

Bo Wang, Jun-wei Xie, Jing Zhang, Jia-ang Ge,wb_wangbo1991@163.com

期刊论文

Joint user associa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 for downlink-uplink decoupling in multi-tier HetNets

Zhi-yong FENG, Ze-bing FENG, T. Aaron GULLIVER

期刊论文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研究

朱熀秋,巫亮,周阳,张腾超,邓建明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