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671

会议视频 112

会议信息 14

会议专题 1

年份

2024 11

2023 73

2022 110

2021 75

2020 39

2019 41

2018 43

2017 45

2016 18

2015 15

2014 21

2013 38

2012 27

2011 19

2010 34

2009 40

2008 18

2007 24

2006 19

2005 25

展开 ︾

关键词

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2

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2

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0

桥梁隧道 11

隧道 9

数值模拟 7

水下隧道 6

海底隧道 6

智能制造 5

泥水盾构 5

能源 5

人工智能 4

岩溶隧道 4

施工 4

施工技术 4

海峡隧道 4

砂卵石地层 4

可再生能源 3

工程管理 3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大跨公路隧道穿越软弱土层施工关键技术

赵立财

《中国工程科学》 2015年 第17卷 第1期   页码 81-87

摘要:

以厦漳公路(厦门段)东孚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229大钻进咬合相接加固技术+交叉隔壁开挖技术在软弱土层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利用TGMIS动态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施工沉降状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使围岩变形得到控制,顺利通过了软弱土层段掘进施工。

关键词: 软弱隧道加固交叉隔壁开挖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研究

万飞,谭忠盛,杨森森,马栋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8期   页码 45-53

摘要:

依托关角隧道河谷段,展开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的研究。对试验段的初支围岩压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衬砌水压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突水突泥塌方现象时有发生,现有的支护方案无法满足段安全施工要求。在Ⅴ级围岩区段,拱部120°范围设超前和小导管,宽大节理掌子面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 型钢钢架和拱墙设双层钢筋网;在Ⅵ级围岩区段,超前支护采用工作室施作拱部180°及以下1 m范围的0°角长,全断面超前水平钻孔注浆,初期支护取消系统锚杆,采用I20 型钢钢架、三台阶型钢临时横撑和双层防水板。研究成果可为河谷隧道支护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河谷     软弱围岩     支护方案     现场监测    

大跨黄土隧道受力机制分析

李健,谭忠盛,喻渝,倪鲁肃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9期   页码 92-96

摘要:

以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为依托工程,进行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纵向变形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得到黄土隧道长大管受力变形规律:掌子面前方约15 m处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15 m的受力趋于稳定,的纵向变形总体上呈凹槽形分布,掌子面处受力最大。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施工方案,为隧道下穿段工法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下穿段沉降监测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变形监测     受力机制    

城市砂卵石地层大断面隧道暗挖工法研究

唐国荣,刘招伟,李建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12期   页码 98-102

摘要:

针对北京砂卵石地层大断面隧道地层稳定性差、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对沉降控制要求高等诸多难题,在大断面隧道中采用CRD法、洞桩法进行施工,有效控制了工程结构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大断面     CRD法     洞桩法     隧道施工    

隧道开挖诱发有压溶洞破裂突过程数值模拟

黄明利,王飞,路威,谭忠盛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2期   页码 93-96

摘要: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溶洞将引起隧道围岩的变形、开裂和失稳,常常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从力学角度对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机理研究对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及时预报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程序(RFPA),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施工诱发隐伏有压溶洞破裂突过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声发射等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有压溶洞随着压力增加引起隧道过程机理的理解,

关键词: 有压溶洞     隧道开挖     力学机理     数值模拟    

机械化隧道开挖——冰积层开挖模式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添加剂的运用

Rolf Zumsteg, Lars Langmaack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863-870 doi: 10.1016/j.eng.2017.11.006

摘要: 机械化隧道开挖必须适应可靠和蚀变岩石,必须适应同一条隧道沿线软硬不均土层(透水砾石—软黏土沉积物)。本文主要介绍在瑞士使用隧道掘进机(TBM)的经验,重点介绍穿越软硬不均软过程中的土壤改良问题。过去大部分隧道均采用泥水模式(SM)掘进,该模式下不同添加剂的使用主要限于高渗透性困难地段和更换工具及改装等需要停止掘进时。对于不太常见的压平衡模式(EPBM)掘进,连续泡沫改良及额外采用聚合物和膨润土经证明是成功的。调节添加剂的使用使泥浆分离(对于SM)和开挖土料处理(对于EPBM)时面临新的挑战。如果在设计和开挖模式评估阶段提前考虑按符合环境法律规定的方式处理压平衡(EPB)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经化学处理的软料,则EPBM 有利于冰积层隧道掘进施工。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压平衡盾构     泥水盾构     机械化隧道开挖    

超小间距非对称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

王云龙,谭忠盛,陈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1期   页码 24-28

摘要: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团岛段小间距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小间距非对称隧道的围岩压力特征及支护受力,结果表明该隧道后行洞围岩压力及支护受力都较大,这种结果有别于大部分小间距对称隧道的理论预测及实测结果。为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对支护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增强后行洞的径向支护能力并对中间岩柱采取加固措施。继施工中的监测结果显示,后行洞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类似小间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隧道     超小间距     非对称         监测    

土质隧道深浅界定方法研究

赵占厂,谢永利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 第7卷 第10期   页码 84-86

摘要:

针对现有隧道深浅界定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测试和数值仿真结果,明确了应从围岩压力性质角度进行深浅界定。首次提出了以数值仿真技术为手段,利用拱上中心线土体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为依据进行深浅界定的思路,并用2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新方法对土质隧道衬砌设计和施工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土质隧道     深埋和     界定方法    

型出口人员疏散的堵塞研究

陈涛,宋卫国,范维澄,陆守香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 第6卷 第4期   页码 56-60

摘要: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采用无后退有偏随机走动者格子气模型对路口的行人疏散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模拟。

关键词: 人员疏散     格子气模型     堵塞     相变     火灾    

三峡工程电站设计

周述达,谢红兵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7期   页码 78-84

摘要:

利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三峡电站布置、排沙及排漂措施、进水口形式、机组蜗壳埋设方式,以及地下电站洞室群布置、块体加固等技术问题研究表明,三峡电站采用两岸坝厂房+右岸地下厂房的布置及单孔小孔口进水口体型技术经济最优,采用分散排沙和排漂孔可较好解决电站的泥沙和漂污问题,蜗壳采用保温保压、垫层及组合埋设技术均可保证机组稳定运行,采用新型变顶高尾洞优于设置尾调压室同时提出了与蜗壳埋设方式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对大型不利块体的加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阻滑键及结构面法向压应力加固块体的新思路。

关键词: 三峡电站     布置     排沙排漂     蜗壳埋设         块体加固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高压岩溶治理技术

杨兵,肖广智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2期   页码 69-76

摘要:

岩溶灾害严重危及隧道施工的安全,影响施工的进度,是目前国内外隧道建设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首先对马鹿箐隧道历次涌突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水文观测、反坡追排水清淤技术和泄水释能工法等技术在+978溶腔的岩溶水处治中的应用,最后对溶腔揭示隧道跨越溶腔段的工程处治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马鹿箐岩溶隧道成功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中大体量高压隐伏岩溶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隧道     岩溶突     超前地质预报     帷幕注浆    

基于拱顶沉降控制的卵砾石地层隧道施工优化

喻军,刘松玉,龚晓南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10期   页码 97-102

摘要:

某卵砾石地层公路隧道施工开挖,围岩的稳定性与拱顶沉降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采用仿真分析法以拱顶沉降为控制目标,确保围岩的稳定,分析不同的施工方案得到拱顶沉降规律,达到优化施工的目的;同时,分析了不同的开挖路径和台阶长度,提出了一种最佳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时容易引起拱顶沉降,并且随着施工方案的不同,拱顶沉降有较大的差异。在几种施工方法中,发现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比较适合,原因是拱顶沉降最小,应力释放较慢,在渐近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应力的转移,较台阶法和CD法(中隔墙法)有大的优势,并与现场监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

关键词: 卵砾石     隧道围岩     数值分析     施工优化     拱顶沉降     现场监测    

高压断层“外堵内固注浆法”设计新理念与工程实践

张民庆,张梅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2期   页码 26-34

摘要: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F11断层由断层角砾岩、破裂岩、断层泥组成,断层内富含高压,超前探孔单孔最大涌水量1 800 m3/h,水压力2.5针对F11高压断层,前期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施工原则,采取全断面帷幕注浆措施,注浆工程量大、进度慢。为及早攻克F11高压断层,建设单位多次邀请院士、专家现场踏勘、研讨,提出“注浆加固、分水降压、快挖快封、加强监测、综合治理”施工技术方案,将全断面帷幕注浆调整为外堵内固注浆。对于高压断层,通常的设计是加固圈厚一些、加固体强一些,而外堵内固注浆是将隧道周边岩体、水量及水压力分布假定为不均匀性,从而通过超前探孔锁定弱水区和强水区,针对弱水区采取基本注浆,对强水区采取加强注浆通过现场实践,外堵内固注浆能达到注浆堵加固效果。

关键词: 高压断层     不均匀性     注浆堵加固     外堵内固注浆     创新    

利用方向矢量分解的近场及严格非圆信源三维定位 Research Article

李正1,2,沈金清1,2,张小飞1,2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4期   页码 644-652 doi: 10.1631/FITEE.2100034

摘要: 关于中心对称阵下近场及严格非圆信源的三维定位很少有报道。本文提出一个性能改进算法。分离方向矢量中多个参数以将方向矢量转变为若干矩阵的乘积形式,并且每个矩阵只包含一个参数。

关键词: 定位;中心对称阵;非圆信源;近场;方向矢量分解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F1风化深槽注浆加固技术

郭小红,王梦恕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9期   页码 38-41

摘要: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涌水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海域段F1风化槽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围岩地质条件和突涌特点,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固和堵,注浆加固范围为掌子面内及隧道开挖轮廓线外5 m,隧道纵向加固长度为70 m,注浆材料以超细水泥单液浆为主的注浆加固方案。施工期现场监控量测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F1风化深槽围岩注浆加固效果均较为理想,未发生涌水突泥,达到了设计的技术要求。该项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类似工程的注浆加固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注浆加固     稳定性     数值仿真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大跨公路隧道穿越软弱土层施工关键技术

赵立财

期刊论文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受力特征及方案研究

万飞,谭忠盛,杨森森,马栋

期刊论文

大跨黄土隧道受力机制分析

李健,谭忠盛,喻渝,倪鲁肃

期刊论文

城市砂卵石地层大断面隧道暗挖工法研究

唐国荣,刘招伟,李建华

期刊论文

隧道开挖诱发有压溶洞破裂突过程数值模拟

黄明利,王飞,路威,谭忠盛

期刊论文

机械化隧道开挖——冰积层开挖模式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添加剂的运用

Rolf Zumsteg, Lars Langmaack

期刊论文

超小间距非对称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

王云龙,谭忠盛,陈鹰

期刊论文

土质隧道深浅界定方法研究

赵占厂,谢永利

期刊论文

型出口人员疏散的堵塞研究

陈涛,宋卫国,范维澄,陆守香

期刊论文

三峡工程电站设计

周述达,谢红兵

期刊论文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高压岩溶治理技术

杨兵,肖广智

期刊论文

基于拱顶沉降控制的卵砾石地层隧道施工优化

喻军,刘松玉,龚晓南

期刊论文

高压断层“外堵内固注浆法”设计新理念与工程实践

张民庆,张梅

期刊论文

利用方向矢量分解的近场及严格非圆信源三维定位

李正1,2,沈金清1,2,张小飞1,2

期刊论文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F1风化深槽注浆加固技术

郭小红,王梦恕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