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是超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论述了中国铁路路情急需发展高速铁路;通过博采众长,研究试验,构建创新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介绍了近期高速铁路建设的工程实践。
通过19世纪最后20余年间中国、 日本、荷兰,包括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爱克曼发现beriberi,中国专家吴存甫、罗汝兰出版《鼠疫汇编》,著名学者耶尔森发现鼠疫杆菌等历史过程的回顾,探讨了对当代学术思想的影响;在进一步论证古典脚气与鼠疫流行同一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鼠疫流行对中国明清温疫与日本江户–明治脚气盛行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中西医家在宏观整体论与微观还原论等不同方法论指导下取得的历史成就与经验教训;结合百余年来有关病史悬案在中、英两种大百科全书注释中留下的疑云,剖析了近代医学发展史上涉及的科学研究 方法论与医学发展复杂性话题。
航天医学工程是伴随着我国 近40年载人航天的发展,孕育催生的 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特色鲜明的学科 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方法。概述了航 天医学工程的体系构成、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
以主动防堵的思路,提高国产 免播机质量与尺寸受限情况下的防堵 性能。先后研制出带状旋耕、条带粉 碎和驱动圆盘3种主动防堵的轻型免 播机,防堵能力强,能胜任高产玉米 地免耕播种小麦,质量316~500 kg/m, 与国产拖拉机匹配,价格为国外免播 机1/8左右。田间对比试验表明,轻型 主动防堵免播机动土量和动力消耗比国 外免播机大一些,但在小麦出苗、长势 和产量上优于国外机器。2006年推广近 2万台,玉米地免耕播种小麦约 40×104 hm2。
研究了185 nmUV降解水中 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的动力学,主要 包括185 nmUV降解水中有机物的动力 学分析,反应速率常数的理论分析, 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pH值以及流 速等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分析, 并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讨论185 nmUV降解水中的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的 动力学规律;从理论和实验讨论185 nmUV 降解水中的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是符合准 一级动力学规律。
针对水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常用方法 收敛速度缓慢,容易陷入参数空间局部最优区域等 问题,提出了PAM (parallel adaptive metropolis) 算法;对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研究。实例研究表明显著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求解质 量,参数后验分布结果为区间预报提供了条件。
根据飞航导弹对面攻击的需要, 针对可以获取的信息,设计了视线角信息 框架下的双平面导引规律,以实现指定入射角的攻击,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以 此为基础,考虑到弹体和控制回路的特性, 完成了一种便于工程实施的综合制导律, 改善了制导性能。通过充分利用飞航导弹 中制导阶段的弹道特性,解决了计算弹道 倾角时光滑低延迟垂速获取的难题。数学 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采用多桨叶坐标转换和复数坐标 变换等方法,研究了变距/摆振耦合对直升 机空中共振的影响;推导出完全引入变距/ 摆振耦合的直升机空中共振分析公式,建立 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和计算程序。利用系统的 特征值研究了直升机空中共振的动不稳定性, 得出变距/摆振耦合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的影响 ;通过系统的特征向量与各自由度之间的相互 作用(能量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空中共振机理 ,以某型直升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 :正的变距/摆振耦合可以抑制旋翼/机体耦合 系统的动不稳定性,在同时存在挥舞/摆振耦合 和正的变距/摆振耦合时,直升机的旋翼/机体 耦合系统为绝对稳定。
基于有限元理论并结合局部应力应变法, 得到了确定尺寸腐蚀坑底部在疲劳载荷作用下产 生非扩展裂纹的萌生寿命值;采用断裂力学模型 通过求解数值积分和非线性方程,得到了微裂纹 扩展到极限尺寸的寿命值和等效裂纹的尺寸;采 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腐蚀坑尺寸与等效裂纹尺 寸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以管道更新前后管网维护费用 降低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 异型管两种情况下的管道更新资金分配 模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在充分利 用维护资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 管网漏失损失,为供水管理部门合理使 用资金、有效控制漏损和产销差率提供 理论支持和决策指导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 面向服务的P2P网络体系结构框 架模型ISPNA,同时结合P2P网络 松耦合、自组织、可缩放等特点, 对P2P网络技术中增强其可用性需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从P2P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角度出发, 将增强P2P网络可用性所需要考虑的 多方面因素放置在P2P网络的不同 层次予以解决,有利于从宏观上 把握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分析火灾条件下长大公路隧道内人 员疏散行为的特点,给出隧道内人 员疏散的安全判据,并结合某隧道 的结构及车流特征对人员疏散过程 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隧道在 正常通车和局部行车堵塞时,不同 火源位置、横通道间距与横通道宽 度对人员疏散时间及安全状态的影 响。结果表明,与建筑内人员疏散不 同,长大公路隧道内火灾的可用安 全疏散时间(ASET)与需要的安全疏 散时间(RSET)均为沿隧道长度方向 位置的函数。隧道内人员安全疏散 的时间曲线在各横通道疏散口出现 峰值,这主要是受到横通道通行能 力的限制,各疏散口人员集聚等待 所致。当隧道发生局部堵塞时,横 通道口需要的安全疏散时间显著增 加,危险性也急剧增大。隧道内人 员疏散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综合考 虑火源位置对人员载荷及疏散口位 置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该研 究为公路隧道火灾安全疏散设施的 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信用危机, 提出建立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企业信 用评价系统(CESCE)。介绍了复杂 系统特点;借鉴复杂系统分析问题的 方法,设计了CESCE的整体架构; 对CESCE的数据库子系统、评价分析子 系统、公告平台子系统进行了系统说明; 详细阐述了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模型及数据处理方式。
本期封面
2007年 第9卷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