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号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离水飞行(左图)及垫升登陆(右下图)
最早的齿轮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它源于何方?用于何处?——这是近百年来人们在探索的一个谜。 两千年前,在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埃及出土和出水的铸铁齿轮与青铜齿轮似乎解开了这个谜。其实不然, 它们只是第2代齿轮。第1代齿轮是木制齿轮。它源于四千年前,各文明古国发明水力机械中伴生。这是由于 这些文明古国聚居大河与海湾,与水有“缘分”所致。第2代齿轮的辉煌点表现在公元前200年中国的发明 ——指南车上。它在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差动机构,第一次实现半自动控制机构,第一次出现有走向功能的机 器人。1800年工业革命带来了第3代齿轮,其特征是用直刃刀具成批生产渐开线的钢制齿轮形成了现代齿轮的 技术平台。进人21世纪,以高强度复合材料代替资源匮乏的钢材,标志着新一代(第4代)齿轮的到来,它将 与知识经济共存。未来50年齿轮创新的趋势,是追求小化、净化、静化,高可靠性、高强度、高转速和低材 耗、低能耗、低重量。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时间和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和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农业生产很不稳定。中国水资源的总量28 100亿m3,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居世界第108位,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组合不相匹配,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和城市用水的急剧增加,农业灌溉受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发展停滞,洪涝灾害还很严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更为严峻。再加上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建设资金的匮乏,使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及解决途径和必须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从我国养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养牛业需要大力发展,当前必须大量引种和繁殖种牛。 而胚胎移植是引种的一种最好手段,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缩短改良时间、减少疾病传播等优点。同时,进 一步分析了我国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概况,阐明了胚胎移植的主要技术关键及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 据我国养牛业的现状,提出奶牛、肉牛业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的措施与办法。
数字视频是多媒体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数据类型。传统的视频表示方法仅是一个时间序列一媒体流, 所以对计算机来说,很难在内容层次上认知视频。为了有效地访问和利用视频信息,合适的视频数据组织非常 重要。文章提出将视频划分成四个层次即视频节目、情节、镜头和图像帧的组织方法。这样一种分层结构提供了紧凑和有意义的视频目录,方便了视频非线性浏览和基于内容的检索。为了得到这样一种组织,不仅要检测 出镜头和情节这些视频单元的边界,还要提取镜头关键帧和选择情节有代表性的镜头和代表帧。文章介绍一系 列分割视频和组织视频的准则和方法,并把它们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原型实验系统。文中还给出了一些对实际 视频进行组织的结果,它们表明该组织形式是非常有效的。
文章简要论述了航空发动机发展的两种途径及其特点,从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改进发展广泛采用的作 法和成功的经验事例,论证了“渐改”发展模式的规律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对发动机改进发展应加强组织领导和计划落实的建议。
据预测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净增2〜3亿,而耕地减少累计量将达1800万hm2,二者叠加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缺少4〜5亿人口的生存空间,人口、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而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形势也是极其严重的,河流上游封山育林,中游退田还湖,但沿海滩涂却可提供大量后备土地资源。历史上我国退海、围海之地达10余万km2。近50年来,加大围海造地力度,新增了11000〜12000km2土地。本文提出2050年前再造10000〜15000km2生存空间,为2000〜30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还着重提出未来50年围垦难点所在是低滩围垦。根据人海泥沙自然造陆与所需造陆之间的差值,必需以人工促淤和生物促淤工程来弥补自然成陆泥沙之不足。还需在提高环境监测、预测的精度,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文章简单论述了现代成像光学主要领域的情况,指出非球面反射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讨论了加工与检验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应着重深人研究的问题。对镜坯材料也提了一点看法。
文章评述了影响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成品率和可靠性的粘合力和摩擦力问题。在用氢氟酸(HF)腐蚀牺牲层、释放多晶Si微结构、干燥时,由于Si片表面薄层水的表面张力使两片亲水、间隙在微米量级的a片粘合起来,称为“释放有关粘合”。粘合也发生在封装后器件中,当输入信号过冲时,由于Si片表面的化学状态将Si片粘合起来,称为“使用中粘合”。解决粘合的最好办法是:在MEMS微结构的表面涂以抗粘合薄膜,将成品器件在干燥气氛下封装。介绍了抗粘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相比之下,具有高速运动的MEMS,其摩擦力问题更为复杂。应用抗粘合薄膜,解决了粘合,也降低了摩擦力,但摩擦依然存在。摩擦带来磨损,降低器件可靠性和寿命。寻找既抗粘合、又耐磨的薄膜,是解决高速运动MEMS可靠性和寿命的一个关键。
毫米波成像是近年来毫米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焦面阵成像因其具有实时成像的优点更加受到重视。文中分析可用于焦面阵成像的扩展半球介质透镜。这种焦面阵成像结构将集成天线阵贴附在透镜背面接收透镜聚焦的功率,消除了集成天线工作在毫米波频段时存在的表面波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具有尺寸紧凑、损耗小的特点。采用Stmtton-Chu公式和射线追迹分析了电磁波人射到扩展半球透镜上时在其背面的场分布,即透镜的焦区场分布,以获得透镜用于焦面阵成像时的性能。为验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平面波垂直人射和会聚高斯束入射两种情形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该透镜天线还可用来消除常规集成毫米波系统中抛物面天线与集成前端之间的过渡,以降低损耗,改善系统性能,也可用于与准光系统的连接或耦合。该文结果将对上述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对我国水利部《水文年鉴》上所载长江、黄河所有水文站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水化学监测数据,以及全球水质监测计划中国站点1979〜199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就天然水主要离子组分而言,长江中上游和黄河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水质变化趋势,即长江水质的酸化趋势和黄河水质的浓化趋势。文章对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从理论上较全面地研究了钨矿物原料在NaOH分解过程中直接用白钨矿及其分解产物Ca(OH)2作为抑制剂,抑制磷、砷、硅等杂质浸出的可能性及生成物的形态。进而通过实验证明在有白钨矿存在的条件下,分解所得的粗Na2WO4溶液中砷、硅的含量均比经典法低一个数量级,接近经典法净化以后的水平。
测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生产、高科技发展都离不开测量。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是提高测量精度、在线和动态测量、复杂参数和复杂环境下测量、智能测量的需要。这一融合贯穿始终,它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采样与重构、信号融合、数据压缩、滤波、信号变换、时间序列分析、谱分析、数据拟合与建模、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仿真与虚拟、误差分离、误差补偿、冗余技术、决策与智能技术等,它们互相支持。文章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圆度和轴系误差测量,以及大型工程的柔性坐标测量系统,介绍其在提高测量精度、优化、自标定、丢失信息自恢复、系统重组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动力气垫地效翼船(又名两栖地效翼船)的设计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指出其在军、民方面可能的发展前景,即设想发展一种同时具有两栖性、高速性、耐波性,既可在地效区内高速稳定航行,也可飞出地效区作空中跳跃、机动,还可作软着陆的两栖地效飞行器(Amphibious WIG Plane),与俄罗斯最近发展的地效飞行器(Экранолëт)极为相似。
详细分析了国内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测量用互感器及其测试仪器在提高准确度和性能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概况。其中主要有:互感器误差补偿的研究和创新,并据此研制各种规格的测量用互感器、带升流器或升压器的高准确度互感器、电流比较仪、双级互感器、比较仪式互感器校验仪及其整体检定装置和数显校验仪等。并展望今后在这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如二次为小电流和小电压的互感器以及计算机在互感器及其测试中的应用等。
[摘要]文章提出了新型轻钢结构建筑体系的概念,对它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探讨,并简要介绍了它的一些最 新发展动态,最后就我国今后发展新型轻钢建筑体系将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议。
植物油料是植物油脂与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油脂中所含的某些脂肪酸及某种结构的甘油酯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外的油脂工业主要是利用油料生产各种食用油脂,其次是获取植物蛋白制品。实际上,在油脂精炼及植物蛋白制取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所谓“废料”,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利用。近些年发现,在“废料”中很多伴随油脂的类脂物及伴随植物蛋白的植物化学品,具有独特的生理效能,因而这些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受到高度重视。由于油料中的功能性成分的特殊性,现有的油料加工工艺与装备不能适应其分离提取的要求,由此推动着油脂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在功能性结构脂开发上的应用。
21世纪人类将跨人信息农业的时代。信息农业将成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前沿研究领域,并获得实施。专家预见,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我国21世纪农业技术革命的两大技术支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文章对农业信息科学的产生、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农业信息的主要技术内容,农业信息工程的理论、技术体系,现阶段农业信息工程主要实施的领域等做了阐述;指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信息科学、技术和工程应该瞄准国际前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通过对农业信息工程的开发,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本期封面
2000年 第2卷 第3期
关于封面
“天鹅”号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离水飞行(左图)及垫升登陆(右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