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183

年份

2024 1

2023 26

2022 31

2021 14

2020 17

2019 12

2018 5

2017 13

2016 3

2015 2

2014 4

2013 4

2012 4

2011 3

2010 4

2009 4

2008 7

2007 7

2006 6

2005 6

展开 ︾

关键词

双库协同机制 3

天线 3

Maradbcm算法 2

三点弯曲梁 2

双极板 2

12相整流 1

2035 1

3D打印 1

4比特可重构天线阵列 1

5G 1

5G;交叉振子;双极化天线;终端天线;超宽带 1

60 GHz;天线阵列;线极化;圆极化;毫米波 1

60 GHz;封装天线;共面波导馈电环形谐振器;玻璃集成无源器件;超表面天线;小型化天线 1

8英寸 1

N-糖链 1

ABS 1

APP 1

Au/Ti双功能催化剂 1

BDP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一种高增益、宽频带的毫米波极化法布里—佩罗天线

郭庆毅,黄衡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4期   页码 599-608 doi: 10.1631/FITEE.2000514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高增益、宽频带的毫米波极化法布里—佩罗天线,采用宽带的极化馈源、近似椭圆抛物面的反射地板以及全对称的集成菲涅尔环的单层部分反射表面,实现了宽带高增益的极化毫米波法布里—佩罗天线设计,为毫米波天线应用和未来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案的创新奠定基础所提出的天线结构由宽带极化馈电源、准抛物面反射面和集成菲涅尔环的部分反射表面组成。宽带馈电源是一个3层介质层结构,具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2个馈电端口,其辐射器是一个电磁偶极子。此馈电源采用磁电偶极子的辐射体结构实现宽带的特性,通过十字形馈电缝隙提高两个极化之间的极化隔离度,形成宽带高隔离度的毫米波极化馈电源。测试结果表明,此天线的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峰值增益分别为18.4和17.6 dBi,两种极化的阻抗匹配带宽为14%。此外,两种极化的隔离度高达40 dB,有效避免了两个端口能量的串扰。这些性能确保所提出的极化法布里—佩罗天线能有效应用于毫米波频段无线通信系统。

关键词: 极化;法布里—珀罗腔天线;与菲涅耳带透镜集成的部分反射面;毫米波波段;高增益;宽带    

卫星通信大型极化中国版图赋形微带反射阵天线的优化设计 Research Articles

Gang ZHAO, Yong-chang JIAO, Guan-tao CHE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59-173 doi: 10.1631/FITEE.1900496

摘要: 设计了一款具有中国版图赋形的大型双频极化微带反射阵天线。为充分补偿两个频段范围内的空间相位延迟差,采用一种适用于大型极化反射阵的3层矩形贴片单元。由于赋形区域形状复杂、赋形增益要求很高,该反射阵天线单元数量超过25 000个,优化变量数超过150 000个,导致其设计非常困难。为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制作了一个7569单元的极化反射阵天线并进行实验测试。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为使宽带工作的大型反射阵天线带宽范围的空间相位延迟极小化,提出一种确定馈源最佳位置的方法。最后,设计了一款覆盖中国陆地版图的单元数为25 305的双频极化微带反射阵天线。仿真结果表明,该反射阵天线在两个工作频带范围内均可满足中国版图覆盖要求,证明所提出的复杂赋形波束大型反射阵天线优化设计方法可靠和有效。

关键词: 反射阵;极化;赋形波束;限相位综合    

一种低剖面极化可编程波束扫描天线阵列 Perspective

朱世超,宁远帆,褚宏波,肖培,李高升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10期   页码 1504-1512 doi: 10.1631/FITEE.2300253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全息控制理论的低剖面极化波束扫描天线阵列。巧妙设计辐射单元,以通过控制集成在每个单元上的PIN二极管的状态实现可重构极化和辐射相位调制。通过设计直流偏置电路,利用单片机对天线阵列数字编码,实现波束的二维动态精确偏转。加工制作了一个2单元子阵列和一个6×12阵列,并对该天线系统的数字可控辐射方向图特性进行实验验证。该天线系统可以在11 GHz实现−30°至30°的波束扫描,步进扫描角为5°。该天线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波束控制准确等特点,在雷达系统、智能天线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极化可编程阵列天线 Article

陈定昭, 刘颜回, 李明, 郭攀, 曾卓, 胡俊, Y. Jay Guo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00-114 doi: 10.1016/j.eng.2022.03.015

摘要:

可重构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和传感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众所周知,采用线极化(LP)可重构天线作为通信单元,可以从一组LP状态中选择更优的极化状态,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质量。本文提出了极化可编程的可重构天线阵列新概念,该阵列由多个具有有限极化数目的可重构天线单元组成。通过对所有的阵列单元的极化状态进行编程并采用一个新的优化策略对极化状态进行优化,证明了该阵列可以在矢量方向图中实现任意期望的LP,同时精确控制副瓣和交叉极化电平(XPL),从而完美匹配所需的通信信号的极化

关键词: 阵列天线     极化可编程天线     可重构天线    

具有高隔离度的毫米波平面极化共口径阵列天线 Correspondence

曹羽艳1,郭子均1,郝张成1,2,3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10期   页码 1568-1578 doi: 10.1631/FITEE.2200122

摘要: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毫米波平面共口径阵列天线。通过集成基板集成波导(SIW)和带状线激励网络,将K波段天线嵌入至Ka波段天线内部。通过共享辐射口径减小天线尺寸,降低其剖面高度。所设计的Ka波段天线通过SIW腔体表面的一对平行缝隙辐射水平极化波,而K波段天线通过SIW腔体表面的蝴蝶结形缝隙辐射垂直极化波。两个波段的阵列天线可以共享物理口径进行辐射,且在两个频段都具有很好的隔离度。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K波段和Ka波段的−10 dB阻抗带宽分别为7.73%和大于20%,相应的隔离度分别高于60 dB和44 dB。所提出的共口径天线具有小尺寸、低剖面和高隔离度的优点,可应用于小型化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

关键词: 共口径;平面天线;高隔离度;基片集成波导    

一种具有极化/方向图分集的新型宽带环形天线 Correspondence

孙莉1,周世钢1,张关喜2,孙保华3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6期   页码 975-983 doi: 10.1631/FITEE.2100421

摘要:

提出一种应用于极化/方向图分集的新型宽带环形天线。该天线由8个环形排列的印刷偶极子天线组成,相邻偶极子臂交叠排列以实现容性加载。与传统环形阵列天线不同,本文首次提出相邻两个单元抽取式激励的馈电方式,并证明此方法可保持天线的宽带特性。在该环形天线的口径下,具有4个独立馈电端口,因此可通过适当的馈电网络实现极化/方向图分集特性。以该环形天线为例,设计了一个宽带极化环形天线。为在Z方向上实现两个具有最大辐射的正交线极化,周期性地提取两个相邻单元,并通过一个端口馈电。由于所提天线是空心的,它可以作为多频带共用孔径天线单元应用。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两个正交极化同时具有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50.5%(1.04–1.82 GHz)工作带宽,端口间隔离度小于23 dB。

关键词: 环形天线;宽带天线极化分集;方向图分集    

基于高介电常数超表面透镜调制的性能增强对跖Vivaldi天线 Research Article

潘少鹏1,林铭团2,亓琳1,陈攀1,冯杨1,李高升1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12期   页码 1551-1684 doi: 10.1631/FITEE.2100139

摘要: 设计了工作频段为2~20 GHz的超表面单元以增强对跖Vivaldi天线的增益和辐射性能。设计的超表面单元结构简单、超宽带性能稳定、介电常数高,可独立调制两个极化电磁波。分析了单元上的电流分布,并提取等效电磁参数,以验证超表面单元对x极化电磁波和y极化电磁波进行独立调制的能力。设计的超表面单元被集成到对跖Vivaldi天线的口径中形成超表面透镜,用于引导电磁波传播。提出两种超表面透镜,将它们分别集成到对跖Vivaldi天线中衍生出天线Ant1和Ant2,并从电场幅度和相位角度分析透镜对电磁波的调制作用,进而得到最终设计方案。根据优化设计结果,加工并测试对跖Vivaldi天线和提出的天线Ant2,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Ant2测得的阻抗带宽基本覆盖2~18 GHz频段,与传统对跖Vivaldi天线相比,提出的天线Ant2增益提高0.6~3.7 dB,副瓣电平大大降低,方向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对跖Vivaldi天线;超宽带;高介电常数;极化;超表面透镜    

一种用于用户端设备且工作在2G/3G/4G/IMT/5G频段的小型化超宽带交叉振子天线 Correspondences

郭景丽1,崔伦1,刘英1,孙保华1,李肖锋2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2期   页码 339-345 doi: 10.1631/FITEE.2000456

摘要: 设计了一种用于用户端设备(CPE)且工作在2G/3G/4G/IMT/5G频段的小型化超宽带交叉振子天线。单个交叉振子的双臂由阶梯型枝节组成,天线的带宽不但能够通过选择阶梯型枝节的阶数来控制,还可以通过延伸枝节末端来展宽。偶极子通过连接在同轴线上的微带枝节来馈电。此外,通过在交叉振子下方增加开缝的寄生贴片,天线整体的带宽能够扩展到5G sub-6 GHz频段。此外,对天线结构进行了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10 dB相对带宽为147.3 %(0.77–5.07 GHz),端口之间的隔离度优于20 dB。

关键词: 5G;交叉振子;极化天线;终端天线;超宽带    

堆叠排列基于衬底集成波导腔体的半圆型贴片天线用于带有滤波效应的宽带圆极化 Correspondence

姚奕彤,董刚,朱樟明,杨银堂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5期   页码 759-766 doi: 10.1631/FITEE.2200398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应用于 X 频段和 Ku 频段卫星无线通信的带有滤波效应的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该结构包含一个驱动层(同时也是滤波层)以及一个堆叠层(同时也是圆极化层)。引入倒角贴片作为堆叠元件,具有同时实现圆极化和拓宽工作带宽的能力。使用多层印制电路板(PCB)工艺制作了一个尺寸为0.8λ0×0.71λ0×0.16λ0的紧凑原型进行演示。此外,还获得了 8.9 dBic 的左旋圆极化峰值增益,大于 7 dBic 的带内平均左旋圆极化增益,以及良好的频率选择性。

关键词: 极化;滤波效应;贴片天线;衬底集成波导    

适用于60 GHz应用的新型宽带高效毫米波天线阵列分析和设计 Research Articles

Kai-lai WU, Yuan YAO, Xiao-he CHENG, Jun-sheng YU, Tao YU, Xiao-dong CHE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28-143 doi: 10.1631/FITEE.1900461

摘要: 提出一种适用于60 GHz应用且具有灵活设计的毫米波天线阵列。通过简单地改变天线阵列的辐射部分,可将天线阵列调整为线极化或圆极化。通过采用低插入损耗馈电网络和宽带天线单元,可实现高增益、宽带和高辐射效率特性。对于线性极化天线阵列,仿真结果表明,2×2天线子阵列的阻抗带宽达到21.6%,最大增益达到15.1 dBi,并且在工作带宽内波动小于0.4 dBi。对于8×8线极化天线阵列,仿真结果显示带宽为21.6%,增益为(26.1±1) dBi,天线效率超过80%。对于8×8圆极化天线阵列,仿真结果表明,阻抗带宽为18.2%,轴比(AR)带宽为13.3%。同时进行了天线阵列实物加工测试,并比较和分析结果。

关键词: 60 GHz;天线阵列;线极化;圆极化;毫米波    

用于卫星跟踪的加载顺序馈电网络的宽带高增益北斗天线 Research Article

邓卓林1,田中玉1,段晨贺1,肖培1,刘柱2,李高升1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3年 第24卷 第10期   页码 1471-1481 doi: 10.1631/FITEE.2200244

摘要: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于2020年正式启用,为全球人民带来高性能服务的同时,导航系统也对北斗天线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宽带圆极化高性能北斗天线。该天线通过四端口顺序馈电网络实现宽带圆极化辐射,馈电网络从1.05 GHz到1.80 GHz的相位不平衡度小于7°。制造的天线在整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频带上的回波损耗大于13 dB,轴比< 3 dB,右旋圆极化增益(RHCP)在GNSS低频段大于4 dB,在高频段可达7.1 dB以上。本文天线尺寸为120 mm×120 mm×20 mm,即0.54λo×0.54λo×0.09λo,其中λo是中心频率波长。设计的天线连接到GNSS接收机上搜索到12颗北斗卫星,GNSS信号的信噪比( )大于30 dB。这种高性能天线将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定位服务。

关键词: 北斗天线;宽带圆极化辐射;四端口顺序馈电网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卫星跟踪    

适用于全金属外壳5G多输入多输出智能终端的零净空正交同频天线 Correspondence

常乐1,贺文宝1,陈小民2,檀笑雪1,陈娟1,康凯3,杨阳4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2年 第23卷 第10期   页码 1562-1567 doi: 10.1631/FITEE.2200119

摘要:

本文首次提出零净空天线对,可适用于全金属外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多输入多输出(MIMO)智能终端。该天线对是金属边框上的T形槽结构,可以看作由两个对称的口对口开口槽构成。该结构存在两种工作于半波模式的极化正交特征模:对于同相电流环模式,两个开口槽相位相反,可以通过在缝隙处建立电位差来激励;对于槽模式,两个开口槽相位相同,可由一个对称馈电网络来激励。得益于T形槽位于侧边边框,不需要天线净空,非常适用于现代全面屏智能终端,终端后盖可采用金属材质,适用于全金属外壳终端。本文加工了一个Sub-6 GHz的四天线阵列来验证其可行性。在3.4–3.6 GHz,两对天线对的隔离性均优于16.9 dB,任意两个天线之间的包络相关系数(ECC)均小于0.13,两种模式的总效率范围分别为43.5%–61.9%和40.5%

关键词: 天线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Sub-6 GHz;极化正交;智能终端;智能手机;零净空;全金属外壳;多输入多输出(MIMO)    

极化微波辐射计遥感海面风场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

王振占,姜景山,刘璟怡,殷晓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76-86

摘要:

极化微波辐射计是一种新型的微波遥感器,它不但测量目标微波辐射信号的两个正交极化分量,并且测量两个正交极化分量的复相关量。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首先对于全极化微波辐射计遥感海面风场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从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硬件设计和定标两个方面论述了硬件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对于风场反演的有关科学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极化微波辐射计     风场反演     极化定标    

极限工程——产品开发和制造中的极化

Andrew Kusiak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3期   页码 282-284 doi: 10.1016/j.eng.2020.01.012

滤波天线:从创新概念到工业应用 Review Articles

Yun-fei CAO, Yao ZHANG, Xiu-yin ZHA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0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16-127 doi: 10.1631/FITEE.1900474

摘要: 滤波天线兼具滤波和辐射功能,可用于减少不同频带、距离较近的天线单元间的异频耦合。本文回顾论文作者提出的几款滤波天线和3个相关的双频基站天线阵列作为应用示例。滤波天线设计包括单极化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单极化全向滤波偶极子天线及用于基站的极化滤波偶极子天线。不同于其他天线,本文中的滤波天线是具有消除多余滤波电路的创新概念。基于提出的滤波天线,已开发出单极化极化双频天线阵列。利用滤波天线自身的频率选择功能,可有效降低不同频段天线单元间的异频互耦。相比于典型工业产品,双频阵列性能更佳。一些提出的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关键词: 滤波天线;双频;天线阵列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一种高增益、宽频带的毫米波极化法布里—佩罗天线

郭庆毅,黄衡

期刊论文

卫星通信大型极化中国版图赋形微带反射阵天线的优化设计

Gang ZHAO, Yong-chang JIAO, Guan-tao CHEN

期刊论文

一种低剖面极化可编程波束扫描天线阵列

朱世超,宁远帆,褚宏波,肖培,李高升

期刊论文

极化可编程阵列天线

陈定昭, 刘颜回, 李明, 郭攀, 曾卓, 胡俊, Y. Jay Guo

期刊论文

具有高隔离度的毫米波平面极化共口径阵列天线

曹羽艳1,郭子均1,郝张成1,2,3

期刊论文

一种具有极化/方向图分集的新型宽带环形天线

孙莉1,周世钢1,张关喜2,孙保华3

期刊论文

基于高介电常数超表面透镜调制的性能增强对跖Vivaldi天线

潘少鹏1,林铭团2,亓琳1,陈攀1,冯杨1,李高升1

期刊论文

一种用于用户端设备且工作在2G/3G/4G/IMT/5G频段的小型化超宽带交叉振子天线

郭景丽1,崔伦1,刘英1,孙保华1,李肖锋2

期刊论文

堆叠排列基于衬底集成波导腔体的半圆型贴片天线用于带有滤波效应的宽带圆极化

姚奕彤,董刚,朱樟明,杨银堂

期刊论文

适用于60 GHz应用的新型宽带高效毫米波天线阵列分析和设计

Kai-lai WU, Yuan YAO, Xiao-he CHENG, Jun-sheng YU, Tao YU, Xiao-dong CHEN

期刊论文

用于卫星跟踪的加载顺序馈电网络的宽带高增益北斗天线

邓卓林1,田中玉1,段晨贺1,肖培1,刘柱2,李高升1

期刊论文

适用于全金属外壳5G多输入多输出智能终端的零净空正交同频天线

常乐1,贺文宝1,陈小民2,檀笑雪1,陈娟1,康凯3,杨阳4

期刊论文

极化微波辐射计遥感海面风场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

王振占,姜景山,刘璟怡,殷晓斌

期刊论文

极限工程——产品开发和制造中的极化

Andrew Kusiak

期刊论文

滤波天线:从创新概念到工业应用

Yun-fei CAO, Yao ZHANG, Xiu-yin ZHANG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