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98

年份

2024 3

2023 25

2022 31

2021 30

2020 38

2019 14

2018 8

2017 11

2016 5

2015 10

2014 10

2013 6

2012 18

2011 7

2010 7

2009 6

2008 10

2007 14

2006 7

2005 3

展开 ︾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 11

COVID-19 9

SARS-CoV-2 5

2型糖尿病 3

DX桩 3

中药 3

临床特征 3

医院中子照射器I型堆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

MCNP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

临床试验 2

口罩 2

安全性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2

燃耗 2

特力阿扎维林 2

病毒载量 2

肺炎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多组学导向的链霉菌1647产生的奥米克欣的发现——一组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HCoV-229E的活性类四肽化合物 Article

孙红敏, 李星星, 陈明华, 钟鸣, 李怡华, 王琨, 杜郁, 甄心, 高荣梅, 巫晔翔, 侍媛媛, 余利岩, 车永胜, 李玉环, 蒋建东, 洪斌, 司书毅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6卷 第9期   页码 176-186 doi: 10.1016/j.eng.2021.05.010

摘要: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1647 是20 世纪70 年代从中国南方土壤中分离的一株链霉菌,其发酵液显示优良的流感病毒(IAV)活性,但其抗病毒活性成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本研究综合利用多组学研究策略,从这株链霉菌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病毒活性成分。奥米克欣B1~B4 显示出优良的流感病毒活性,其50%抑制浓度(IC50)在1 μmol·L−1左右,选择指数(SI)为奥米克欣B1~B4 同时显示出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显著抑制活性。综上,通过综合利用多组学技术与数据分析,从链霉菌1647 发酵产物中发现了一组新型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类四肽化合物,说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新型抗病毒抗生素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 多组学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     链霉菌1647     类四肽化合物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新冠病毒肺炎救治提供新策略 Article

陈佳佳, 胡晨霞, 陈利军, 汤灵玲, 朱一新, 徐小微, 陈露, 高海女, 鲁晓庆, 俞亮, 戴霞红, 项春生, 李兰娟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153-1161 doi: 10.1016/j.eng.2020.02.006

摘要:

2013年,H7N9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之间迅速传播,并具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移植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前景,并于2013年作为应急性治疗方法来治疗H7N9感染的ARDS。由于H7N9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临床表现相似(如ARDS和呼吸衰竭),并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基于MSC的疗法可能为COVID

关键词: H7N9     间充质干细胞     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干细胞治疗    

RNA病毒相关生物材料

姚康德,尹玉姬,张宝连,赵立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7期   页码 17-23

摘要:

在介绍RNA病毒结构、生殖、复制和转录的基础上,综述了抗病毒策略,其中包括SARS药物设计,RNA干扰,DNA疫苗释放系统,调控蛋白与糖胺聚糖衍生物或类似物相互作用,天然药物及肺泡组织工程等。这些实例涵盖了RNA病毒与蛋白质、DNA及多糖等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生物材料作为基质或载体正在向细胞或/和基因活化的第三代生物材料发展,可望在抗病毒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RNA病毒     蛋白质     DNA     多糖     生物材料    

从H1N1血凝素序列提取的沙门氏菌传递的COBRA-HA1抗原对流感亚型产生广谱保护作用 Article

Ram Prasad Aganja, Amal Senevirathne, Chandran Sivasankar, John Hwa Lee

《工程(英文)》 2024年 第32卷 第1期   页码 42-57 doi: 10.1016/j.eng.2023.08.001

摘要:

A universal vaccine is in high demand to address the uncertainties of antigenic drift and the reduced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influenza vaccines. In this study, a strategy called computationally optimized broadly reactive antigen (COBRA) was used to generate a consensus sequence of the hemagglutinin globular head portion (HA1) of influenza viru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918 to 2021 to trace evolutionary changes and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designed constructs. Constructs carrying different HA1 regions were delivered into eukaryotic cells by Salmonella-mediated bactofection using a Semliki Forest virus RdRp-depende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pJHL204. Recombinant protein expression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 Mice immunized with the designed constructs produced a humoral response,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mmunoglobulin G (IgG) levels, and a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including a 1.5-fold increase in CD4+ and CD8+ T cells. Specifically, constructs #1 and #5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interferon-γ (IFN-γ) producing CD4+ and CD8+ T cells, skewing the response toward the T helper type 1 cell (Th1) pathway. Additionally, interleukin-4 (IL-4)-producing T cells were upregulated 4-fold. Protective efficacy was demonstrated, with up to 4-fold higher produc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a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iter > 40 against the selected viral strains. The designed constructs conferred a broadly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resulting in a notable reduction in viral titer and minimal inflammation in the lungs of mice challenged with the influenza A/PR8/34, A/Brisbane/59/2007, A/California/07/2009, KBPV VR-92, and NCCP 43021 strains. This discovery revolutionizes influenza vaccine design and delivery; Salmonella-mediated COBRA-HA1 is a highly effective in vivo antigen presentation strategy. This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combat seasonal H1N1 influenza strains and potential pandemic outbreaks.

关键词: COBRA     Influenza A     Salmonella     Vaccine     Broad spectral protection    

病毒性疾病对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影响 Review

D. Claire Wathes, Chike F. Oguejiofor, Carole Thomas, Zhangrui Cheng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期   页码 26-33 doi: 10.1016/j.eng.2019.07.020

摘要:

世界各地的牛群中有许多病毒性疾病是地方性疾病。许多病毒穿过胎盘并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还有大量证据表明,病毒感染对于奶牛还有其他影响,反映在受胎率的降低上。本文介绍了5种可能影响奶牛繁殖力的病毒,以及它们的潜在作用机制。妊娠中期非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急性感染会使流产率升高或导致持续感染的犊牛出生。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BHV)-1在青春期前的小母牛中最常见,会导致它们生长减缓,延迟繁殖并提高首次产犊的年龄,先前受感染的动物继而表现出繁殖力的降低。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 SBV)和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均以昆虫作为媒介传播,导致流产率和先天畸形的增加。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疱疹病毒1     牛疱疹病毒4     施马伦贝格病毒     蓝舌病毒     免疫抑制     胚胎死亡率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果——一项回顾性研究 Article

陈滢宇, 陈剑坤, 宫晓, 荣向路, 叶得伟, 金英花, 张忠德, 李际强, 郭姣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170-1177 doi: 10.1016/j.eng.2020.05.017

摘要:

据报道,糖尿病及其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的主要合并症。其中,96名(46.2%)患者患有2糖尿病。在COVID-19合并2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58.3% vs. 31.2%)、冠心病(17.1% vs. 8.0%)和慢性肾脏病(6.2% vs. 0%)的共存率明显高于没有2糖尿病的COVID-COVID-19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CT胸部扫描异常频率和程度显著增加,包括毛玻璃样混浊(85.6% vs. 64.9%, P < 0.001)和双侧斑片状阴影(76.7% vs2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共存于COVID-19患者中,这可能会增加发病率并加重COVID-19的病情。血糖和脂质代谢的最佳管理是确保更好的临床结果的关键。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糖尿病     临床特征     合并症    

应急状态下新冠流行曲线预测的方法学研究——基于北京市百度搜索和传统流感样病例监测 Article

张婷, 杨柳飏, 韩萱, 范国辉, 钱捷, 胡选成, 赖圣杰, 李中杰, 刘志敏, 冯录召, 杨维中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31卷 第12期   页码 112-119 doi: 10.1016/j.eng.2023.08.006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百度搜索指数和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估计SARS-CoV-2的变异株奥密克戎BF.7在北京市应急状态下的传播和流行趋势。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复合模型[多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MABG)-易感-暴露-感染-恢复(SEIR)],该模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MABG)对ILI历史数据和发烧、发热、咳嗽、咽痛、退烧药、流涕等多种百度指数流感样症状相关关键词进行分析基于百度指数以及ILI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一个估计SARS-CoV-2传播和流行趋势的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SEIR)。在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当常规监测措施暂停时,ILI可以作为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趋势的重要指标。应建立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监测,以跟踪疫情趋势、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资源需求。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流行曲线     百度搜索引擎     流感样病例     深度学习     传播动力学模型    

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争取时间——疫假期政策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Article

陈思邈, 陈秋实, 杨维中, 薛澜, 刘远立, 杨俊涛, 王辰, Till Bärnighausen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108-1114 doi: 10.1016/j.eng.2020.07.018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疫假期的起始时间节点和持续时间对中国早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传播的影响。我们开发了一个房室模型来模拟从2020年1月开始中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动态传播;预测并比较了春节期间在有疫假期和没有疫假期下的疫情传播;考虑了疫假期在不同持续时间、不同起始时间节点,以及在关于病毒传播率的不同假设下的多种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的疫假期使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停滞了许多天。与不设疫假期的场景相比,基础场景的疫假期(湖北省为21 d,中国所有其他省为10 d)可使确诊感染100 000例的时间延迟7.54 d。持续时间更长的疫假期会对疫情防控产生更大的影响。疫假期使得新冠病毒肺炎传播暂时停滞,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科学家可用争取的时间来发现传播途径并确定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政府可用争取的时间来完善基础设施、调配医疗用品、培训和部署专业人力资源,从而为长期防控做好准备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     模型     春节假期     延长     保持社交距离    

地基土上水工建筑物的滑动稳定研究

周君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3期   页码 4-14

摘要: 利用基坑内压板滑动试验成果,确定地基土包括回弹影响后的滑动承载能力。采用地基土承受偏心荷载的最大压应力σmax控制地基土与压板的位移和滑动形式,可以发生不同的3种最大位移面,形成6种滑动形式。根据地基土承受的最大压应力,提出设计滑动的计算方法:定量确定地基土与压板滑动的摩擦系数计算值,地基土的滑动安全系数由指标安全系数控制,修正在地基土上建筑物整体滑动的计算公式,计算预测可能发生的多种最大位移面和滑动形式及绘制地基土滑动区轮廓,限定地基土发生平面滑动形式时承受的最大压应力值。

关键词: 压板滑动试验     最大位移面与滑动形式     原型、模型滑动相似指数     滑动摩擦系数     设计和计算方法    

磨蚀材料失效过程的微观特性

王飚,王宇栋,张自华,何筱奎,诸小丽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8期   页码 82-86

摘要: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对抗汽蚀较优的硼不锈钢堆焊层和磨蚀较优的碳化钨陶瓷堆焊层的原样、汽蚀后样和磨蚀后样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硼不锈钢堆焊层是较好的汽蚀材料,但磨蚀效果不理想;碳化钨对磨蚀损坏有良好的屏障作用;磨蚀坑是气泡溃灭产生的脉冲式法向负压力和脉冲式泥沙冲击切向分力联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汽蚀     磨蚀     微观特性    

法匹拉韦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 Article

蔡庆贤,杨明辉,刘东京,陈军,舒丹,夏俊霞,廖雪娇,顾元博,蔡秋娥,杨扬,沈晨光,李晓鹤,彭凌,黄德良,张晶,张舒荣,王福祥,刘野,陈莉,陈淑彦,王召钦,张政,曹瑞源,钟武,刘映霞,刘磊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192-1198 doi: 10.1016/j.eng.2020.03.007

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暴发了一场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引发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胸部CT、病毒清除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变化发现,在病毒清除时间[中位时间(四分位间距,IQR)]方面,FPV治疗组的病毒清除时间[4天(IQR, 2.5~9)]比对照组[11天(IQR,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FPV的使用与病毒清除速度的提高具有独立的相关性。此外,FPV治疗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比对照组少。在本项开放的给药前后对照研究中,FPV在疾病进展控制和病毒清除方面对COVID-19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初步的临床结果为感染SARS-CoV-2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法匹拉韦     新冠病毒肺炎     SARS-CoV-2     病毒治疗     开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传统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进展 Review

李霖, 吴昱铮, 王佳宝, 闫慧敏, 卢佳, 王彧, 张伯礼, 张俊华, 杨剑, 王小莹, 张敏, 李越, 苗琳, 张晗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9卷 第12期   页码 139-152 doi: 10.1016/j.eng.2021.08.020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中药已成功用于治疗由SARS-CoV-2 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此,本文结合基于中医理论的药理检测方法,梳理了具有抗病毒感染、调节免疫、改善肺损伤和肺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活性化合物以及中药方剂,并对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 的发生发展涉及病毒与受体互作以及炎症免疫激活等错综复杂的调节机制。

关键词: 中药     SARS-CoV-2     COVID-19     病毒     炎症     免疫调节    

运用数字技术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病毒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

Mitch Leslie

《工程(英文)》 2020年 第6卷 第10期   页码 1064-1066 doi: 10.1016/j.eng.2020.09.001

面向对象系统自适应多级嵌套衰技术及模型

王湛,赵颜利,刘凤玉,张宏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7期   页码 158-164

摘要:

对面向对象计算系统执行自适应的细粒度软件衰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强软件衰技术的适用性及灵活性,同时能更大程度地降低衰成本,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针对面向对象软件系统中各级组件的性质 和特点,制定了将衰粒度细化到活动级的重启策略;同时根据各级组件间控制、调用及数据访问的关系,分 析了组件间的耦合度,给出了计算组件重启相关性和相关度的方法,判定了组件可达集,确定了各级组件重启群,最终制定出自适应的多级嵌套的软件衰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策略实施模型,为实现智能化面 向对象软件系统的细粒度软件衰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软件    重启相关性     可达集     衰粒度     随机高级Petri 网    

延长腺相关病毒递送药物的半衰期提高治疗效果 Article

吴会芳, 胡丹, 李泉晓, 王春雨, 朱晓艺, 李威, 陈宾凡, 季萍, 黄可可, 黄爱玲, 黄竞荷, Dimiter S. Dimitrov, 吴艳玲, 应天雷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1卷 第2期   页码 203-213 doi: 10.1016/j.eng.2022.02.009

摘要: 在这项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基因治疗研究中,通过与免疫球蛋白G1(immunoglobulin G 1, IgG1)可溶性单体Fc 区(soluble monomeric此外,AAV递送FGF21 延长其半衰期使2 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肝损伤和血糖显著降低,并改善了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这些结果证明了延长药物半衰期的基因治疗在应对人类疾病中的治疗潜力。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腺相关病毒     半衰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2糖尿病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多组学导向的链霉菌1647产生的奥米克欣的发现——一组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HCoV-229E的活性类四肽化合物

孙红敏, 李星星, 陈明华, 钟鸣, 李怡华, 王琨, 杜郁, 甄心, 高荣梅, 巫晔翔, 侍媛媛, 余利岩, 车永胜, 李玉环, 蒋建东, 洪斌, 司书毅

期刊论文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新冠病毒肺炎救治提供新策略

陈佳佳, 胡晨霞, 陈利军, 汤灵玲, 朱一新, 徐小微, 陈露, 高海女, 鲁晓庆, 俞亮, 戴霞红, 项春生, 李兰娟

期刊论文

RNA病毒相关生物材料

姚康德,尹玉姬,张宝连,赵立国

期刊论文

从H1N1血凝素序列提取的沙门氏菌传递的COBRA-HA1抗原对流感亚型产生广谱保护作用

Ram Prasad Aganja, Amal Senevirathne, Chandran Sivasankar, John Hwa Lee

期刊论文

病毒性疾病对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影响

D. Claire Wathes, Chike F. Oguejiofor, Carole Thomas, Zhangrui Cheng

期刊论文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果——一项回顾性研究

陈滢宇, 陈剑坤, 宫晓, 荣向路, 叶得伟, 金英花, 张忠德, 李际强, 郭姣

期刊论文

应急状态下新冠流行曲线预测的方法学研究——基于北京市百度搜索和传统流感样病例监测

张婷, 杨柳飏, 韩萱, 范国辉, 钱捷, 胡选成, 赖圣杰, 李中杰, 刘志敏, 冯录召, 杨维中

期刊论文

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争取时间——疫假期政策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陈思邈, 陈秋实, 杨维中, 薛澜, 刘远立, 杨俊涛, 王辰, Till Bärnighausen

期刊论文

地基土上水工建筑物的滑动稳定研究

周君亮

期刊论文

磨蚀材料失效过程的微观特性

王飚,王宇栋,张自华,何筱奎,诸小丽

期刊论文

法匹拉韦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

蔡庆贤,杨明辉,刘东京,陈军,舒丹,夏俊霞,廖雪娇,顾元博,蔡秋娥,杨扬,沈晨光,李晓鹤,彭凌,黄德良,张晶,张舒荣,王福祥,刘野,陈莉,陈淑彦,王召钦,张政,曹瑞源,钟武,刘映霞,刘磊

期刊论文

传统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进展

李霖, 吴昱铮, 王佳宝, 闫慧敏, 卢佳, 王彧, 张伯礼, 张俊华, 杨剑, 王小莹, 张敏, 李越, 苗琳, 张晗

期刊论文

运用数字技术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病毒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

Mitch Leslie

期刊论文

面向对象系统自适应多级嵌套衰技术及模型

王湛,赵颜利,刘凤玉,张宏

期刊论文

延长腺相关病毒递送药物的半衰期提高治疗效果

吴会芳, 胡丹, 李泉晓, 王春雨, 朱晓艺, 李威, 陈宾凡, 季萍, 黄可可, 黄爱玲, 黄竞荷, Dimiter S. Dimitrov, 吴艳玲, 应天雷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