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7

会议视频 1

年份

2023 1

2022 4

2019 3

2017 1

2012 3

2011 2

2010 2

2009 3

2008 1

2007 2

2006 1

2004 1

2003 2

2001 1

1999 1

展开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7

西藏 3

多年冻土 2

青藏高原腹地 2

黄土高原 2

2022全球工程前沿 1

SWAT模型 1

上游关键敏感区 1

个体抗缺氧能力 1

中日JICA项目 1

云南高原湖泊 1

亚高原地区 1

低能耗建筑 1

作物产量 1

减产 1

分子荧光光谱 1

区域环境 1

协同发展 1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1

双态控制器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西藏高原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加平,杨柳,刘艳峰,田国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 第13卷 第10期   页码 40-46

摘要: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城乡居住建筑环境质量差、常规能源缺乏的现状,通过对城乡居住建筑的大规模实地勘察、对建筑物理环境和能耗等指标的详细测算以及对城镇居住建筑和传统民居基本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西藏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编制了西藏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和图集,推动了当地建筑节能行业的整体进步。研究成果对于西部其他地区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建筑节能     太阳能利用     居住建筑     低能耗建筑    

西藏铜矿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展望

唐菊兴,王勤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40-147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20

摘要: 西藏是我国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西藏地区的铜矿资源对于保证我国的铜矿可持续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西藏铜矿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在西藏地区进行铜矿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西藏地区主要成矿带铜矿绿色开发基地,加快铜矿资源的科学勘查和有序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铜矿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促进西藏社会的稳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关键词: 铜矿资源     开发利用     西藏    

西藏昆虫研究进展

王保海,黄复生,李宝海,王翠玲,王成明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 第1卷 第3期   页码 86-92

摘要:

综述了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藏昆虫考察、种类记述、区系演化、垂直分布、适应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对西藏动物区系的一种新意见,认为青藏高原区应成为单独的动物地理区,与古北区、东洋区等动物地区并列。

关键词: 昆虫     研究进展     西藏    

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工程设计

任国玉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90-95

摘要:

最近半个世纪,青藏高原地面气候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地面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冬季、夜间和城镇区域气温上升尤其显著,多数地区降水量呈现不同程度增加气候变暖对高原地区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预计未来青藏高原气候总体将继续趋向变暖,这可能对冰冻圈、河湖系统、陆地植被、农业自然条件、能源气候资源、交通和水利设施、城镇人居环境等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生态     环境     工程设计     青藏高原    

气候变暖加剧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的减产效应

斯确多吉, 朴世龙, 王旭辉, 赵闯, 刘保花, 陈安平, 汪诗平, 汪涛

《工程(英文)》 2022年 第14卷 第7期   页码 163-168 doi: 10.1016/j.eng.2021.01.012

摘要:

藏区农业是西藏自治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与内地不同,作为唯一能在海拔4000 m以上生长的谷类作物,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然而,气候变化对以青稞为主的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基于1985—2015年西藏自治区农业统计数据,解析了气候变暖对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气候变暖对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显著(P > 0.10);但21 世纪以来,气候变暖显著降低了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P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西藏自治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气候变暖     作物产量     青稞     减产    

岩石圈深部探测与青藏高原研究

赵文津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2期   页码 1-15

摘要: 可以为找矿预测、地震预报、能源开发及大陆动力学研究等多目标服务,是21世纪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此前均已作了大量工作,但是有待深化和进一步开展调查;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近些年来开展深部调查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最新成果

关键词: 岩石圈     深部探测     青藏高原    

高原地区弹射救生控制技术研究

苏炳君,戴述银,周 方,林贵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6期   页码 38-42

摘要:

为实现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视频扫描格式转换,提出了一种时空权重和边缘自适应的去隔行算法,主要包括运动估计、小角度边缘搜索、时空权重计算、自适应插值等。该算法通过4场相邻像素的最大灰度变化与运动阈值比较实现对当前像素的运动估计,采用自适应搜索半径和并行搜索树的方法实现小角度边缘检测,并且增加对半像素边缘的考虑实现最小6°边缘的检测,最后通过时空权重自适应的插值算法实现去隔行处理,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弹射救生     双态控制器    

高原环境下吸气式火灾探测器采样管道内部流动的研究

刘勇,张永明,邓志华,于春雨,刘申友,陈涛,袁宏永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4期   页码 89-93

摘要:

高原环境下高灵敏度吸气式火灾探测器采样管道内部流动特征直接决定了该火灾探测器的有效探测 面积。分析了高灵敏度吸气式火灾探测器采样管道在单采样孔条件下内部流动特征;从理论上推导出在高原环 境下和常压下这种采样管道在单采样孔条件下管道内部流动速度和采样孔流动速度的关系式,给出了管道内部 流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高原环境下采样管道折损长度,为设计在高原环境下高灵敏度吸气式火灾探测器以及采 样管道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原环境     吸气式     管道流动     火灾探测    

青藏高原“敏感区”对我国灾害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监测

徐祥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10期   页码 96-107

摘要: 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灾害性天气上游关键区与气候信号敏感区的观点出发,提出高原及周边观测工程建网新思路与应用新技术方案,设计、构建了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长期监测系统,实现科学试验-工程建设-工程应用开发途径,发展高原及周边敏感区灾害天气上游早期预警系统监测平台,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与区域气候变化提供多功能业务服务应用平台;采用高原东缘南-北轴向观测数据信息(GPS监测站与AWS站)针对夏季暴雨、南方暴雪,检验、证明了高原观测工程布网“早期预警”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上游关键敏感区     灾害天气     早期预警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马耀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28-34

摘要: 高原强大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显著地影响着东亚气候格局、亚洲季风进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青藏高原本身的水圈与冰冻圈过程,改变青藏高原内部的生态系统与环境,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存条件,而且通过大气环流与水循环过程直接影响到东亚及周边国家的用水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护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在各种不同的下垫面上建立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点)。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过去的7年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其他相关单位一道正在整个青藏高原面上逐步建立“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以研究该地区复杂地表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高原上已经建立的5个综合观测研究站,然后介绍利用各个站点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多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地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     观测结果    

青藏高原及东缘新一代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应用平台——中日合作JICA项目

张人禾,徐祥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102-112

摘要: ;">2005年至2009年中日科学家合作执行了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项目,建立了包括GPS水汽观测、探空观测、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大气的综合监测网,有效提升了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和气象资料的采集能力,提高了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大气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JICA项目青藏高原大气综合监测网的建立,不仅在提高对高原及其东部灾害天气气候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在高原及其东部灾害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的业务能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综合监测     中日JICA项目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视角下的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理念

段昌群,何峰,刘嫦娥,和树庄,张国盛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6期   页码 60-64

摘要:

以滇池为代表,从生态系统健康的视角分析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宏观路径,对未来重点应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云南高原湖泊     水环境     滇池     生态系统健康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高原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常海娟,刘猛,庞丽萍,杨鹏 ,王浚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2期   页码 65-69

摘要: text-align: justify;">用一年的时间随青藏铁路列车采集了2 882样本数据,随机抽取其中的1 693份,利用非参数检验及 相关分析的方法从统计学上对可能影响耐缺氧反应的因素做分析,最后发现以前到高原时缺氧反应严重程该结论不仅可以为减 少旅客高原反应提供指导性意见,为高原旅客列车供氧系统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以为后续的医学 研究提供统计学基础。

关键词: 高原反应     影响因素     青藏铁路     非参数检验     个体抗缺氧能力    

典型高温地热系统——羊八井热田基本特征

多吉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期   页码 42-47

摘要:

羊八井热田是属于陆陆碰撞板缘非火山型高温地热田。热田是由3个不同能的热储层构成,即浅层、深部第一和第二热储层,实质上它们属同一个水力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地热系统的不同部位。浅层热储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部分基岩风化壳构成,其埋深在地表以下180~280 m,热储温度130~173℃,水质类型为C1--HCO3--Na+型水,属深部热流体与冷水混合的产物,流体以液相为主。深部热储由变质杂岩体中的滑离断层系构造空间构成,属基岩裂隙型脉状或带状热储,其中深部第一热储埋深为950~1 350 m,最高温度259.6 ℃;深部第二热储位于1 850 m深,热储最高温度可达329.8 ℃,深部热流体水质类型均属C1--Na+ 型,气体组份中CO2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高温地热     热储层     成因     羊八井     西藏    

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干珠扎布,胡国铮,高清竹,江村旺扎,旦久罗布,参木友,巴桑旺堆,杨富裕,魏学红,杨永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5期   页码 93-98 doi: 10.15302/J-SSCAE-2019.05.013

摘要:

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给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藏北高原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藏北高寒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

关键词: 藏北高原     生态修复     草地畜牧业     协同发展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西藏高原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加平,杨柳,刘艳峰,田国民

期刊论文

西藏铜矿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展望

唐菊兴,王勤

期刊论文

西藏昆虫研究进展

王保海,黄复生,李宝海,王翠玲,王成明

期刊论文

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工程设计

任国玉

期刊论文

气候变暖加剧西藏自治区谷类作物单产的减产效应

斯确多吉, 朴世龙, 王旭辉, 赵闯, 刘保花, 陈安平, 汪诗平, 汪涛

期刊论文

岩石圈深部探测与青藏高原研究

赵文津

期刊论文

高原地区弹射救生控制技术研究

苏炳君,戴述银,周 方,林贵平

期刊论文

高原环境下吸气式火灾探测器采样管道内部流动的研究

刘勇,张永明,邓志华,于春雨,刘申友,陈涛,袁宏永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敏感区”对我国灾害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监测

徐祥德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马耀明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及东缘新一代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应用平台——中日合作JICA项目

张人禾,徐祥德

期刊论文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视角下的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理念

段昌群,何峰,刘嫦娥,和树庄,张国盛

期刊论文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高原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常海娟,刘猛,庞丽萍,杨鹏 ,王浚

期刊论文

典型高温地热系统——羊八井热田基本特征

多吉

期刊论文

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干珠扎布,胡国铮,高清竹,江村旺扎,旦久罗布,参木友,巴桑旺堆,杨富裕,魏学红,杨永平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