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东天山地区产出了十多个大中型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大型3个:黄山、黄山东、图拉尔根),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带,目前发现的铜镍资源储量大于1×106 t,仅次于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1] 。东天山地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三条主干断裂多为近东西走向,从北往南依次为康古尔塔格-黄山深断裂、秋格明塔什-苦水断裂、阿齐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是岩浆活动的通道。康古尔塔格深断裂带是东疆规模最大的深断裂带之一,具有剪切和挤压交替作用而呈多期变形特征,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沿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不连续分布。在主干断裂两侧派生出一系列次级断裂构造,为本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而更次级的断裂构造是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直接的容岩容矿构造 [2] 。此外,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多为线状紧闭褶皱。

东天山地区地层除中生界白垩系、三叠系缺失外,中元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出露。中元古界主要出露于研究区南部,为一套深变质岩系;奥陶系分布零星且面积较小,为一套海相凝灰岩夹安山岩及细碧角斑岩建造;泥盆系出露于研究区西北部,岩性为中酸-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石炭系为本区出露最广的地层,岩性为中酸-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板岩和结晶灰岩、变粒岩、浅粒岩、片岩等。

东天山地区目前发现大小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数十处,各岩体的基本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岩、辉石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部分岩体还有闪长岩。但是,不同岩体之间各种岩石所占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各岩体岩石主要发生了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透闪石化、纤闪石化等。目前在有些岩体中发现矿化较好,有些岩体中只有少量的矿化或没有矿化,大量的勘探工程实施之后,仍然无法分辨岩体是否具有成矿潜力。本文总结了东天山地区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或贫矿化岩体)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试图从理论上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初步建立找矿评价指标,进一步指导勘查找矿。

《2 找矿评价指标体系》

2 找矿评价指标体系

《2.1 小岩体对成矿有利》

2.1 小岩体对成矿有利

研究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规模都较小,岩体面积多集中于0~6.3 km2 之间,具有小岩体成矿的特征。其中图拉尔根、天宇、马蹄岩体面积小于 0.1 km2 ,香山中、葫芦、白石泉、土墩岩体面积不足1 km2 ,黄山、黄山东、香山西、白鑫滩、红石岗、二红洼北岩体面积小于3 km2 ,二红洼南、黄山南、大草滩、峡东等岩体面积在4~6.3 km2 之间,四顶黑山岩体面积最大(>35 km2 ),属大岩体。总体来看,小岩体对成矿有利(见表1)。

《表1》

表1 东天山岩体形态与规模一览表

Table 1 The shape and scale of Eastern Tianshan intrusions

《2.2 岩体分异充分且富含斜方辉石,岩浆具有多期侵入特征对成矿有利》

2.2 岩体分异充分且富含斜方辉石,岩浆具有多期侵入特征对成矿有利

各岩体间岩相分带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从内到外基性程度增加,比如黄山、黄山东、土墩、马蹄、疙瘩山口岩体,从中心到边部依次为(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另一种为从内到外基性程度降低,如图拉尔根、葫芦岩体,从中心到边部依次为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闪长岩)。各岩相之间为侵入接触或渐变过渡关系,显示出多期侵入的特征。

总体来看,黄山、黄山东等岩体均是正序侵位,侵位顺序为:闪长岩-辉长岩(苏长岩)-辉石岩-橄榄岩,不含矿的岩相先侵位,含矿岩相后侵位,含矿岩体未遭受到破坏;白石泉、天宇岩体是反序侵位,侵位顺序为: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苏长岩)-闪长岩,含矿岩相先侵位,不含矿岩相后侵位。

《2.3 矿物粒度之间的变化范围较大对成矿有利》

2.3 矿物粒度之间的变化范围较大对成矿有利

各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组合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角闪石,其中黄山、黄山东、图拉尔根、四顶黑山岩体含有少量黑云母;马蹄、串珠岩体含有少量金云母;葫芦、天宇、白石泉岩体含有少量黑云母和金云母。矿物粒度之间的变化范围较大对成矿有利(见表2)。

《表2》

表2 矿物粒度变化统计表

Table 2 Statistics table of mineral grains    mm

《2.4 橄榄石Fo值太大,橄榄石中镍含量太高对成矿不利》

2.4 橄榄石Fo值太大,橄榄石中镍含量太高对成矿不利

各岩体中橄榄石Fo牌号在70~90之间,属贵橄榄石,随着橄榄石Fo值的降低,Ni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橄榄石中出现了 Ni 的亏损(Ni 一般小于2 500 ppm,1 ppm=10-6 ),表明在橄榄石大量结晶之前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对成矿有利;而峡东岩体橄榄石Fo牌号在90左右(见表3),属镁橄榄石,其Ni含量一般大于2 000 ppm,Ni含量较高,对形成铜镍矿不利。

《表3 》

表3 东天山各岩体橄榄石成分一览表

Table 3 Olivine compositions of Eastern Tiansan intrusions

《2.5 岩体中镁铁比值(m/f)介于2~6.5对成矿有利》

2.5 岩体中镁铁比值(m/f)介于2~6.5对成矿有利

岩体的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各类岩石具有高镁、低钙、低铝、低碱、低钛、低磷的特征。各岩体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m/f主要(>70 %)集中于2~6.5之间,Mg# 在0.7~0.9之间,属铁质超基性岩,少部分样品m/f在0.5~2之间,Mg# 在0.4~0.7之间,属富铁质超基性岩或铁质基性岩。

大型矿床(图拉尔根、黄山、黄山东)79 %以上样品的m/f在2~6.5之间,Mg#在0.7~0.84之间,其余样品m/f在0.5~2之间,相应的Mg# 在0.5~0.7之间;中型矿床(香山中、葫芦、土墩、白石泉、天宇)70 %以上样品的 m/f 在 2~6.5 之间,Mg# 在 0.7~0.85之间,其余样品m/f在0.5~2之间,相应的Mg#在0.4~0.7之间;小型铜镍矿床(点)74 %以上样品m/f在2~6.5之间,相应的Mg# 在0.7~0.9之间,其余样品m/f在0.5~2之间,相应的Mg# 在0.4~0.7之间。

峡东岩体纯橄岩样品的 m/f 在 10~13 之间,Mg# 大于0.9,而辉长岩样品的m/f在1~2之间,Mg#在0.5~0.6之间。

在SiO2 -Na2O+K2O图解中,东天山各样品点主要落入亚碱性岩区,仅有少部分落入碱性岩区;在FeOT-Na2O+K2O-MgO图解中,各样品点大部分落入拉斑玄武岩区。总体显示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

《2.6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右倾((La/Sm)N 与(La/Yb)N 大于1)对成矿有利》

2.6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右倾((La/Sm)N 与(La/Yb)N 大于1)对成矿有利

含矿岩体的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Th、U),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Nb、Ta)。含矿岩体稀土元素分析显示稀土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图总体显示为右倾形式,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主体表现平坦型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岩体一般不成矿或成贫矿,主体表现轻稀土元素亏损的岩体一般不成矿。

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上(见图 1),大、中型铜镍矿床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均显示右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相似,微量元素配分图显示Nb、Ta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U富集。串珠、白鑫滩、疙瘩山口岩体稀土元素配分图也显示右倾,暗示其可能有利于成矿。四顶黑山、峡东、马蹄岩体稀土元素配分图均显示平坦型,可能不成矿或成贫矿。利用各岩体(La/Yb)N 及Cu/Ni比值的平均值作图(见表4和图2)。从图中可以大致划分出不成矿区和成矿区以及它们中间的过渡带。

《图 1》

图 1 东天山岩体稀土元素配分图解(标准化数据据Taylor 等,1985)

Fig. 1 Chondrite normalized REE pattern diagrams of Eastern Tiansan intrusions
(normalization values after Taylor et al,1985)

《表4》

表4 东天山各岩体微量元素分析数据

Table 4 The characteristic data of trace elements from Eastern Tiansan intrusion

注:括号内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化数据据Taylor等,1985

《图 2 》

图 2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La/Yb)N -Cu/Ni图解

Fig. 2 (La/Yb)N -Cu/Ni diagram of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2.7 高Cu/Zr值对成矿有利》

2.7 高Cu/Zr值对成矿有利

前人测试样品中,除葫芦、白石泉岩体有个别样品Cu/Zr<1外,其余样品Cu/Zr>1;总体来看,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Cu/Zr值逐渐降低,Ni含量也逐渐降低;各岩体的大多数样品Cu/Zr>1,仅少部分样品Cu/Zr<1;随着Cu/Zr值的增加,大多数样品的 Ni 含量逐渐增加,显示出硫化物熔离的趋势。

《2.8 区域上的Cu、Ni、Co、Cr综合化探异常对找矿有利》

2.8 区域上的Cu、Ni、Co、Cr综合化探异常对找矿有利

1∶200 000区域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表现为 Ni、Co、Cr 高背景和高相关性的组合异常,同时还有 Cu、Mo等元素的高异常背景。区内综合异常与有利赋矿岩体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呈明显带状展布,与镁铁-超镁铁岩带分布范围相一致,特别是规模大、浓度高的异常,多沿断裂构造及其两侧分布。异常带内的铜镍矿床往往位于1∶50 000化探扫面发现的Cu、Ni、Co、Cr 组合异常区内,异常中心常与超基性岩体相对应。

《2.9 高磁、高重力、高极化、低阻组合物探异常有利于成矿》

2.9 高磁、高重力、高极化、低阻组合物探异常有利于成矿

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物理标志主要为“三高一低”:a. 相对较高的磁异常:相对于周围地层,各岩体均具有较强的磁异常,ΔT 在-2 080~2 383 nT之间,幅值达4 400 nT 以上;各岩体 Δ值跳跃较大,岩体磁性不均匀;b. 相对较高的重力异常,幅值 1×10-5 m/s2 ;c. 相对较高的极化率异常:ηa最大可达16.8 %;d. 相对较低的电阻率异常:ρa 最小为17 Ω·m,最大为500 Ω·m,变化范围较大。

《3 结语》

3 结语

对东天山与铜镍成矿有关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比东天山各岩体宏观地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得出有关东天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找矿评价指标如下。

1)地质找矿评价指标:a. 区域上的深大断裂带是岩浆活动的通道,对成矿有利;b. 围岩含硫对成矿有利;c. 小岩体对成矿有利;d. 岩体分异充分,岩相分带明显,岩石类型多样,对成矿有利;e. 主要造岩矿物组合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角闪石、橄榄石与斜方辉石密切共生。

2)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a. 岩体的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各类岩石具有高镁、低钙、低铝、低碱、低钛、低磷的特征,岩体的镁铁摩尔比值(m/f)大多数在2~6.5之间对形成铜镍矿有利;b.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总体为右倾形式一般对成矿有利,主体表现平坦型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岩体一般不成矿或成贫矿,主体表现轻稀土元素亏损的岩体一般不成矿;c. 橄榄石牌号Fo太高对成矿不利,橄榄石中出现Ni亏损(Ni含量一般<2 500 ppm)对成矿有利;d. 岩石中Cu/Zr值较大对成矿有利;e. 区域上的Cu、Ni、Co、Cr综合化探异常对找矿有利。

3)地球物理找矿评价指标:高磁、高重力、高极化、低阻组合物探异常对找矿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