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探讨了业主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责;提出了重大工程建设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资源,结合苏通大桥工程实践,阐述了依托重大工程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做法。
围绕苏通大桥前期工程方案论证决策过程,重点介绍苏通大桥桥位论证、跨江大桥主桥工程方案研究与比选论证和有关前期科研工作概况。在跨江大桥主桥工程方案研究和比选论证过程中突出介绍了主桥桥型方案构思、1 088 m斜拉桥方案研究与比选、主桥结构体系研究与比选、主桥主要构件结构方案研究与比选,并从基础资料专题研究和桥梁关键技术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苏通大桥前期科研工作概况。
介绍了苏通大桥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构思,着重对群桩基础承载性能、河床冲刷防护及监测、上部结构施工抗风研究、中跨合龙方案及长悬臂结构施工控制方法等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系统阐述。
苏通大桥主跨1 088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大桥桥位处建筑条件复杂,抗震和抗风要求高,选择合理的桥梁结构体系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功能的关键。介绍了苏通大桥结构体系的比选过程,比较了全漂浮、黏滞阻尼器、液压缓冲器和塔梁固接4种体系,重点分析对比了不同参数下黏滞阻尼器和液压缓冲器的结构响应,首次提出了用于桥梁的带有附加限位功能的特大型液体黏滞阻尼器,对阻尼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苏通大桥上实现了这一新型装置。
介绍了苏通大桥在设计过程中专门对斜拉索进行的测力试验情况,并与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斜拉索纵桥向风荷载阻力系数计算公式。该研究填补了我国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的空白,已被纳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具有很高的实际指导意义。
以苏通大桥为背景,对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超大跨径斜拉桥的动力特性、风荷载、基于气弹模型的颤振导数识别、结构体系以及涡激振动特性等一系列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侧向风荷载作用下斜拉索的非线性效应之后,全桥结构的竖向刚度有折减现象。同时发现Fixed - Fixed体系是解决顺桥向风荷载的有效途径还提出了基于气弹模型的颤振导数识别方法,并就斜拉桥的涡激振动和雷诺数效应进行了探讨。
从建设条件、基础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介绍了苏通大桥主塔深水基础建设过程中在设计方面的部分考虑及施工过程中攻克深水、潮流、软基和通航等不利因素影响的一些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从苏通大桥深水群桩基础结构方案出发,分析了冲刷及防护对大桥安全性的影响,进而从防护工程理念、结构设计与施工、防护效果监测等方面阐述了苏通大桥基础冲刷难题的解决方法。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索塔为世界上建成的最高桥塔。索塔锚固区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其构造及受力机制复杂,结构耐久性问题需高度关注;300 m 塔高使得结构对风和环境因素相当敏感;高塔施工的抗风安全尤为重要。从索塔锚固区设计、索塔形态控制、抗风安全 3 个方面介绍苏通大桥索塔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
重点介绍了宝钢集团公司在苏通大桥斜拉索用高强度镀锌钢丝的研制实践中,通过制造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形成了“双张紧 + 限径模”工艺、“主导工艺 + 微调”整体优化、“三度控制”热镀锌操作等三大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出了高强度、低松弛、具有良好扭转性能的国产桥梁斜拉索用高强度(1 770 MPa 级)镀锌钢丝。
苏通大桥为主跨1 088 m的钢箱梁斜拉桥,钢箱梁分为5部分:辅助跨、边跨及索塔区大块梁段,悬拼标准梁段,边、中跨合龙梁段。大块梁段在工厂组拼,用大型浮吊安装。由于通航净空高,传统桁架结构吊具难以满足国内现有浮吊吊高与吊重要求,所以提出苏通大桥超大、超重钢箱梁节段轻型吊索具结构,并介绍了吊索具设计与使用要点。标准梁段采用桥面吊机悬臂安装。由于主梁节段宽且重,加上桥区恶劣的气象和水文条件,以及斜拉索长索梁端牵引需要,对桥面吊机结构和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介绍了苏通大桥集梁段吊装和拉索安装功能为一体的桥面吊机设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例介绍了千米级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方法及其施工要点。论述了斜拉索的桥面展开、塔端挂设、梁端牵引锚固以及PE保护等长索安装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长索桥面的展开采用立式放索,梁端牵引锚固采用卷扬机、钢绞线以及张拉杆共同组成的三级组合牵引方式,长索张拉在梁端进行。
通过综合国外顶推合龙工艺和国内温度配切合龙工艺有点,提出了全新的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并介绍了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实施条件、关键施工参数和主要工艺措施的计算分析要点以及实施情况。
按照苏通长江大桥实际的施工过程及其施工荷载分布,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建立全桥空间组合结构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法研究了主桥斜拉桥自索塔施工开始直到全桥合龙的各施工阶段的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及其失稳模态,对主桥钢箱梁架设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行为给出了综合评价。
苏通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跨径斜拉桥,其主桥上部结构施工,主要包括边跨辅助跨以及索塔区大块梁段安装,标准梁段安装以及中跨合龙几个阶段。其中大块梁段采用浮吊整体吊装,标准梁段采用桥面双吊机系统进行吊装,中跨合龙采取顶推辅助合龙方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全过程自适应几何控制方法,通过全过程精确控制结构构件的无应力尺寸与形状,以及实现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相适应来达到控制桥梁结构最终线形和内力的目标。为了解决长悬臂主梁风致振动条件下的测量问题,采用了包括基于GPS和基于全站仪的两种动态几何监测系统。对上部
在我国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地融入文化的力量,必将为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注入活力。工程文化是工程内容与文化形式有机统一的综合体,由于工程的时限性与一次性,使得工程文化体系的建设带有特殊性,通过对苏通大桥工程文化体系建设过程的研究,肯定了大型工程文化建设是工程管理的软实力,同时也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型工程建设中构建工程文化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包括工程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工程文化建设的原则、工程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地使工程文化快速形成和有效渗透等方面,为后续大型工程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
本期封面
2009年 第11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