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图片荟萃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在全国约11×108hm2的粮食作物总面积中,稻田面积约占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产区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各地试验、开发、应用与推广了许多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文章根据这些新的水稻灌溉模式试验结果与推广经验,将我国水稻节水灌溉主要模式归纳为浅、湿、晒结合,间歇淹水,半旱栽培和蓄雨型等4类。阐述了这些模式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以及节水、增产和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潜力;提出了该4类模式的选择原则以及应用这些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讨论了推广这些模式能够持续节水与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机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文章在对胜利油田生态农场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场规划目标,建立了由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指导农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 极好的效果,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确定厘米级大地水准面和发展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是现代物理大地测量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实现将为这一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文章着重评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精化地球重力场的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
提出虚拟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改进的模糊灰色物元法(FHW)相结合的AFHW模型进行专家咨询及虚拟企业敏捷性度量计算。并根据研制的虚拟企业敏捷性度量支持系统,对企业进行案例研究。
在分析混凝土表面裂缝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受寒潮袭击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提出表面裂缝问题的半无限平面假设。利用混凝土传热的延迟性质,研究了任意降温过程中半无限平面问题无限平面化的条件。采用叠加原理,提出了环境温度任意下降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及表层温度计算的新方法。利用400mm×400 mm×220 mm块状试件,构造了混凝土表面开裂问题的半无限平面模型。在室外环境下,对混凝土表面温度与表层温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单调下降的条件下,对混凝土受寒潮袭击时的半无限平面问题进行无限平面化处理是可行的。
根据浅滩的形成条件及演变特征,长江中游浅滩可分为分汊段浅滩、顺直(微弯)过渡段浅滩和弯道复杂浅滩三类,分析了这三类浅滩的成因及演变规律。简述了荆江裁弯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运用对重点浅滩航道的影响,提出了现状整治原则及整治工程布置的初步想法。
回顾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起源、框架,在阐述移动aget的优点后,在网络管理、无线通信、交通控 制系统、仿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移动agent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矿山的岩爆研究工作大都是围绕着如何预报和防治岩爆展开的,针对如何开展新建或尚未发生过岩爆矿山的岩爆研究工作不多。文章重点探讨了新建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开采技术研究工作程序,为建立有岩爆倾向深赋硬岩矿床采矿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隐覆型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分析,采用压浆法预处理隐覆型岩溶地基,并对压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压浆预处理隐覆型岩溶地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给出了动态快速路由查找算法(DFR)的原理和实现。该算法采用特殊的数据结构来构建索引表,能支持动态插入、删除和更新路由;DFR算法最多4次访存,最少2次访存,就能找到完整的路由信息。该算法不仅适用于软件实现,而且由于查找简单,也适合于硬件实现。
阐述ISO14000标准与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企业按ISO14000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具有战略意义。企业施行ISO14000标准的效能显著,但目前实行ISO14000的企业相对较少。分析了企业施行ISO14000标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结合多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对前人诸多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肥效应大小与试验方法有关,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得到的结论相反。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中"水"的概念各不相同,从旱棚试验或盆栽试验的结果推断水肥效应与实际情况相距较大。多数情况下,养分亏缺仍是北方旱区作物增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灌水的效果取决于土壤底墒、生育期降水、土壤肥力及灌水时期等各种因素。在现有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养分供应水平是北方旱区大部分农田作物增产的主要途径。加强夏闲期降水的蓄积、提高土壤底墒是冬麦区作物高产的重要条件。
建筑火灾中,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较系统地说明并总结了烟气研究的实验方法 和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烟气危害性评价的方法与相关指标,为进一步开展火灾烟气实验研究方案设计提供了 参考。根据国外相关工作的进展,对理论计算的对象和今后重点研究的目标提出了建议。
提出一种新3G宽带移动互联网系统。该系统是在3G框架之内,使用3G的工作频率,采用现有的技术使之具有IMT-2000以后系统特征的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系统。竞争的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已经有的固定宽带互联网资源建设发展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并且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在该系统上提供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本期封面
2002年 第4卷 第7期
关于封面
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图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