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陆路交通作为重要的物流运输方式,能源消耗规模持续扩大;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后,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陆路交通能源系统显得尤为迫切。梳理国内外交通能源系统发展 [
6~
8]可以发现,交通系统自身蕴含了充足的自然禀赋,特别是在我国西部陆路交通可及的地区,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禀赋,形成服务于交通运转与运维装备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方案;在提升交通能源自主保障水平、优化交通能源结构的同时,还可在交通可及、能源不可及的地区形成自主能源供给,保障交通正常运转需求。例如,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所蕴含的太阳能自然资源禀赋分别为1.023×10
12 kW·h、2.396×10
11 kW·h,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禀赋将满足陆路交通能源所需、提升交通能源自洽水平 [
8,
9];从电气化铁路能源供给角度提出了新能源接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与实施方案,配置新能源发电、电化学储能等能源单元后可提升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
10~
12];在公路能源方面,电动化趋势明显,确认了规模化电动汽车参与车 ‒ 网互动的可行性以及对能源电力系统支撑能力的提升作用 [
13~
15]。因此,陆路交通系统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继续从自身内部挖掘新的能源供给能力,将是优化交通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交通能源系统的重要方面。